34三过家门而不入(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课文查字典识字(部首)
34、三过家门而不入
徐汇区高安路第一小学俞文岚黄晓方
教学总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入、洪、治、行、严、紧、因、事、劲、更、终”11个生字,重点识记“行、严、因、终”。
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洪水、制服、治理、因、终于”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词语。
2.能正确朗读课文。
重点读好第三节,感受大禹为制服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坚决态度,初步体会他“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3.能根据提示,运用本课积累的词语,说说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入、洪、治、行、严、紧、因、事、劲、更、终”11个生字,重点识记“行、严、因、终”。
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洪水、制服、治理、因、终于”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词语。
2.能正确朗读课文。
重点读好第三节,感受大禹为制服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坚决态度,初步体会他“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媒体课件、田字格卡纸、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故事来源。
1.出示课题,了解课题的意思。
(板书:34、三过家门而不入)
(1)读课题,正音:入
(2)解释课题。
✧师解释“入、过”的意思。
✧请学生连起来说一说“三过家门而不入” 的意思。
2.简要介绍“大禹治水”。
(1)拼读音节:dàyǔzhìshuǐ。
(2)解释“大禹治水”的意思,随机识记生字“洪”。
(出示板书:禹、治理、洪水)
【说明】
由理解“入”“过”的意思入手,帮助学生理解课题的意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简要介绍“大禹治水”的故事,为学生感受大禹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1.自读课文,完成预习。
(1)借助拼音字字过目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拼拼音节。
(2)标小节号、圈生字、划词语。
2.小组交流预习成果。
(1)分节读文。
(2)交流划到的生字和词语。
三、学习1、2小节,了解大禹治水的原因。
1.学习课文第一节,了解禹治水的原因。
(1)(出示第1节)生自读。
(2)看视频,感受洪水的凶猛,进一步了解治水的紧迫性。
出示词卡:凶猛(měng)
2、引读第2节,了解禹出发时的情况,学习生字“制、治”。
(1)比较“制、治”的读音。
(2)比较“制、治”的字形。
(3)组词理解“制、治”的意思。
(出示板书:制服)
【说明】
借助媒体的视觉效应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体会到大禹治水的紧迫性。
“制、治”读音相似,可以先从读音和字形上的比较入手,帮助学生进行区分。
再运用组词的方法让学生熟记生字新词,从字义上再次进行区分,帮助学生进一步加以巩固。
四、重点学习课文第3节,感受禹“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一)初读课文,整体了解,找到与课题内容相对应的自然段。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2.反馈交流。
师:小朋友读得很认真,课文共有几小节啊?课文的哪一小节写了课题的内容呢?【说明】
在第一板块中已经对课题的意思加以解释,因此,在这一板块中,学生就能根据课题的意思寻找相对应的小节。
这样既能引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同时也在渗透一种阅读策略——根据课题,把握文章的重点内容。
(二)重点学习第3节,感受禹“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1.借助拼音读准难读词语的字音。
(1)出示词语:呱(gū)呱(gū)
同(tóng)行(háng)
严(yán)重(zhòng)
郑(zhèng)重(zhòng)
(开小火车领读。
)
(2)去掉拼音再齐读。
2.自读第3节,数清句子。
3.指名分层朗读课文,理清脉络,找到具体写“禹第一次经过家门而不入”的语句,并用括号括出。
【说明】
通过开小火车领读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较难读准的字音,为学生之后的读文扫清障碍。
“数清小节有几句话”是一年级学生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的语文知识。
通过这一训练,既能帮助学生基本了解文章的结构,也为之后的据意找句做好了准备。
请学生括句既是引导学生逐步了解课文内容,也是在对其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4.重点学习2-8句,感受禹“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1)自读,找出禹说的话。
(交流出示2句句子。
)
(2)师生配合读文,了解禹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两句话。
➢了解说第一句话时的情景。
✧师生配合读文。
✧联系第1节和插图,想象禹的心理活动,感受其治水决心。
师:禹没有停住脚步,因为他想到了什么?结合第一节的内容来说,也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来说。
✧指导朗读。
(指名读齐读)
➢了解说第二句话时的情景。
✧引读相关句子。
✧引导读懂:“我可不能因家事而误了治水呀!”这句话的意思。
师:要读懂这句句子,我们先来看看这几个词分别是什么意思。
解释:“因、误、家事”
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指导朗读。
✧继续引读:当禹说完这句话后——他就大踏步地向前走去。
(出示:“大踏步”加点,)禹一步也没有停下,态度是多么坚决啊!
(3)师生配合读禹第一次过家门而不入的内容,再一次感受禹治水的决心是那样的坚定。
5.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知道了禹第一次过家门而不入的内容,禹第二次、第三次经过家门时的情景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五、指导书写。
1.根据笔顺,指导书写“行”,学习部首“双人旁”。
(1)师范写,学习部首“双人旁”。
(2)观察独体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关键笔画(第五笔)。
(3)要求学生在书上描一个。
2.老师巡视并讲评。
【说明】
通过老师示范,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学生书写时,教师要用心观察,既要关注学生写字姿势是否正确,还要留心他们书写是否有进
步,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写好字的信心。
六、布置作业
1.正确朗读课文。
2.和同伴一起分角色读一读禹第一次过家门而不入的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重点朗读好文中人物的语言。
2.能根据提示,运用本课积累的词语,说说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田字格中正确描摹“严”、“因”、“终”。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媒体课件、田字格卡纸、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内容,导入新课
二、创设情境,想象禹第二次、第三次经过家门时的情景,再次感受禹“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按照禹第一次经过家门而不入的情景,仿说第二、三次经过家门时的情景。
2.齐读最后一句写禹第二、三次经过家门时的内容。
【说明】
以“禹第一次过家门而不入”的内容作为重点,带领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说话等训练理解词句。
特别是对学生不容易读懂的语句及重点词语进行指导,让学生在读懂句意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更能体会文中“大禹治水”的决心之大。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感受,再发挥想象,有目的地进行说话训练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三、学习第四节,了解大禹治水的结果,感受大禹治水不容易。
1.引读第4节,随机正音:“劲、终”。
2.再读句子,结合词语感受大禹治水很不容易。
师:读到这里,你心里一定会感受到大禹治水真不容易啊!从这小节中的哪些词
中你能感受到大禹治水真不容易?
3.交流,随机识记“终”的字形:
板书:13年,终于
【说明】
通过对重点段落的学习,学生在脑海中已经有了对“大禹”这个人的初步了解,再结合学生的感受,让学生在老师指定的段落中寻找相关词语,其实是对学生读文习惯的渗透培养-----圈画词语,边读边悟,帮助学生体悟文本表达的情感。
四、复习巩固,根据提示用一句话说说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1.复习巩固:读板书词语
2.根据老师的提示,选用词语,来说说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自己准备——指名交流)
3.齐读句子。
【说明】
这一部分是对课文内容的总结,也是对学生整堂课学习成果的检验。
这里的设计,旨在将字词的巩固、内容的反馈及语言表达训练融为一体。
先巩固认读本课部分字词,再让学生借助句式的提示,选择词语用一句话说说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从而,进一步夯实了他们对课文重点内容的把握,同时也使他们的表达趋于规范、明确。
五、指导书写
出示:“因”“严”
1. 复习部首“大口框”。
2. 老师示范书写“因”,学生观察“口”字变成“大口框”后的笔画变化。
3. 观察“严”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到关键笔画。
4. 描摹“严”字。
5. 独立描摹“因”。
【说明】
指导书写时可由扶到放。
“因”字是全包围结构,学生写的时候容易把它写
得很大,这个字就重在教师指导,让学生仔细观察独体字变成部首时的细微变化。
“严”字笔顺较为简单,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后,尝试独立书写。
六、布置作业
1. 读词语:洪水、治水、出发、同行、严重、要紧、家事、劲头、终于。
2. 根据提示,用一句话说说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板书设计】
34、三过家门而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