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毒理学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毒理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
1、环境毒理学:是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物对人体和人群,以及相关生物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2、外源化学物:是机体正常代谢以外的化合物,并非人体组成成分,也不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素,而且也不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但是它们可以由外界环境通过一定的环节和途径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引起一定的生物学变化,使机体受到损害。
3、人群调查:人群调查也是环境毒理学广泛采用的研究方法。
即采用医学流行病的调查方法,根据动物试验的结果及对环境化学物的人群进行调查,分析环境污染与人群健康损害的关系。
4、体外试验:可采用器官灌流技术,将受试化学物经过血管流经特定的脏器,观察环境化学物在脏器内的代谢转化和毒性作用,也可以将某个脏器从体内取出再制成原代游离细胞,进行环境化学物对细胞毒性作用的研究。
5、三致试验:即致癌、致畸和致突变试验
6、生物调查:生态调查是为了了解区域生态环境乃至生物圈内动植物现况(或包括其他微生物族群)与分布的一种科学方法。
7、环境基因组学:用高效测序技术,对选择的靶基因在不同人群中进行再测序,了解该基因的多态性及其频率,分析该基因多态性的形成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研究基因多态性与功能的关系,调查和研究基因多态性与人群疾病之间的关系,定量建立环境-基因-疾病之间的关系网络,达到预防控制公害病或环境病,更好地保护易感人群的目的。
第二章
1、毒物动力学:是运用数学方法,定量地研究外来化学物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转化随时间动态变化的规律和过程
2、表观分布容积:指外来化学物在体内达到动态平衡时体内的毒物总量D与血中毒物浓度c的比值,表示毒物以血毒物浓度计算应占有的体液容积,用于推测毒物在体内分布范围的大小,单位:L,mL/Kg,公式:Vd=D/Co;或Vd=Do/ Co
3、一级速率过程:指化学物在体内随时间变化的速率与其浓度成正比的过程,线性动力学模型符合一级速率过程。
4、生物半减期:指化学物在体内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单位一般为(min/h),t½=0.693/ke
5、消除速率常数:表示单位时间内毒物从体内消除的量与体内的量之比,单位h-1公式:ke=(dD/dt)/D,Ke越大,毒物消除越快。
6、一室模型:毒物经静脉注射进入体内的一室动力学模型,又称单室模型的,该模型将机体视为单一的室,认为外来化学物进入机体后,能迅速均匀地分布于整个机体之中。
7、二室模型:毒物经静脉注射进入体内的二室动力学模型,简称二室模型。
8、代谢饱和:单位时间内的代谢产物量不再随毒物浓度升高而增大,这种代谢途径被饱和的现象称为代谢饱和。
9、竞争性抑制:参与生物转化的酶系统一般对底物的专一性不高,几种不同的化学物均可作为同一酶系统的底物;当一种外源化学物在体内含量过高时,可抑
制该酶系对另一种化学物生物转化的催化作用。
10、特异性抑制:一种外源化学物对某种酶有特异性抑制作用,使其催化的生物转化受抑制。
11、酶的诱导:有些外源化学物可使某些代谢酶系的活力增强或酶含量增加,称为酶的诱导。
12、生物转运:环境化学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具有类似的机理,均是反复通过生物膜的过程
13、生物转化:环境化学物在组织细胞中发生的结构和性质的变化过程/环境化学物在生物体内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并形成其衍生物的过程。
14、脂/水分配系数:一种物质在脂质中的溶解度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之比
15、吸收:环境化学物经各种途径通过机体的生物膜进入血液的过程
16、分布:环境化学物被吸收进人血液和体液后,随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动分散到全身各组织的过程。
17、靶器官:进人血液的环境化学物大部分与血浆蛋白或体内各组织成分结合,积聚在特定部位。
有的化学物对其积聚的部位可直接发挥毒性作用,该部位称为靶部位,即靶组织或靶器官(target organ)。
18、血脑屏障:血脑屏障对外源化学物的渗透性较小,对毒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有阻止作用,能使许多在血液中浓度相当高的物质不能进入大脑。
19、胎盘屏障:胎盘具有阻止一些外源化学物由母体透过胎盘进入胚胎、保护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作用。
20、肠肝循环:有些脂溶性的、易被吸收的环境化学物或其他代谢产物,可在小肠中重新被吸收,再经门静脉系统返回肝,并随同胆汁排泄,即进行肠肝循环。
21、共氧化作用:在机体内发生氧化过程时,某些外源化学物可同时被氧化,即共氧化作用。
第三章
1、毒性:指一种物质能引起机体损害的性质和能力。
2、中毒:指机体受到某种化学物的作用而产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的病变
3、毒物: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就能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的化学物质。
4、危险度:也称危险性或风险度,是指在一定暴露条件下化学物导致机体产生某种不良效应的概率,即指某种物质在具体的接触条件下,对机体造成损害可能性的定量估计。
5、危害性:危害或危害性的意义与危险度相似,但缺乏定量概念,未考虑机体可能接触的剂量和损害程度,一般指化学物对机体产生危害的可能性。
6、危险度估计:根据化学物的毒性、化学物的剂量与对机体损害作用的相关关系(即剂量-效应关系)、化学物的暴露情况,及人群中可能受损害的人数和受损程度,用定量的统计学方法进行估计并用预期频率表示。
7、剂量半数致死量:又称致死中量,指引起一群个体50%死亡所需的剂量.
8、半数耐受限量:指在一定时间内一群水生生物中50%个体能够耐受的某种环境化学物在水中的浓度。
9、中毒阈值:指外源化学物以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时,在一定时间内,使某项灵敏的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机体开始出现损害所需的最低剂量。
10、最大无作用剂量:指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后,采用目前最为灵敏的方法和观察指标,而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11、每日容许摄入量:指人类终生每日随同食物、饮水和空气摄入的某一外源化学物不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
12、量效应:是指外源化学物的剂量大小与其在个体或群体中引起的量效应大小之间的相关关系。
存在直线形、抛物线形、S形。
13、协同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环境化学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的强度远远超过各化学物单独作用强度的总和。
14、拮抗作用:两种环境化学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时,其中一种化学物可干扰另一种化学物的生物学作用,或两种化学物相互干扰,使混合物的毒性作用强度低于各自单独作用的强度之和。
15、效应:效应是指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后所引起的机体的生物学变化,此种变化的程度大都可用计量单位表示。
16、反应:是指机体与一定剂量的外源化学物接触后呈现某种效应并达到一定程度的比例,或产生效应的个体数在某一群体中所占的比例。
第四章
1、急性毒性:机体一次或24h内多次接触某一化学物所引起的毒效应,包括死亡效应。
2、亚慢性毒性:机体连续多日接触外源化学物所引起的毒性效应,连续染毒1~3个月。
3、慢性毒性:机体长期接触外源化学物所引起的毒性效应,连续染毒3个月~2年,甚至终生染毒。
4、SPF动物:即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是指体内无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存在的
动物。
5、3R原则:以替代、减少、和优化动物试验为核心的原则称为“3R原则”
6、近交系动物:指采用连续20代以上兄妹交配或亲子交配而培育的纯品系动物。
7、突变系动物:动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通过自然突变或人工定向突变的方法,使其基因发生突变,并丧失了原有的正常功能。
8、杂交群动物:指两个不同近交系之间有目的地进行交配,所产生的第一代动物,亦称杂交一代动物。
9、无菌动物:指体内外均无任何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
10、悉生动物:又称已知菌动物,指体内带有已知菌的动物。
悉生动物是经人工有计划地将已知菌投入动物体内
11、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指体内无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存在的动物。
12、清洁动物:又称最低限度疾病动物,动物体内外不携带人畜共患的病原体或动物传染病原体。
与SPF动物不同的是,抗体检测常有脑脊髓炎病毒、鼠肝炎病毒等抗体滴度,但不应有临床症状、病理改变及自然死亡。
13、普通动物:指未经严格的微生物控制的动物,但动物不能带有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
第五章
1、突变:遗传物质发生的可改变生殖细胞或体细胞中的遗传信息,并产生新的表型效应的改变
2、显性致死:指发育中的精子或卵子细胞发生遗传学损伤,导致受精卵或发育中的胚胎死亡。
3、直接致癌物:进人机体后,不需体内代谢活化,其原型就可与遗传物质(主要是DNA)作用而诱导细胞癌变的化学物。
4、间接致癌物:大多数有机致癌物本身不具有与细胞大分子的亲核中心发生共价结合的能力,进人机体后需经过代谢活化生成亲电子的活性代谢物,作用于细
胞大分子而发挥致癌作用。
5、助癌物:指其单独接触无致癌性,但在接触致癌物之前或同时接触可增加肿瘤发生的一类化学物。
6、引发剂:具有引发作用的化学物
7、促长剂:只有作用于引发细胞才表现其致癌活性的物质
8、癌基因:是一类能引起细胞恶性转化及癌变的基因
9、肿癌抑制基因:也称抑癌基因或抗癌基因,其作用方式与癌基因相反,它们是在正常细胞中起着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分化的作用的基因,在环境致癌因素作用下,肿瘤抑制基因失活而引起细胞的恶性转化。
10、生殖毒性:指环境化学物对生殖过程的影响。
11、发育毒性:指环境化学物对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
12、胚胎毒性作用:指环境化学物对母体子官内的胚胎或胎儿产生的毒性作用,轻者生长迟缓或功能发育不全,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13、母体毒性:系指环境化学物在一定剂量下对受孕母体产生的损害作用。
14、畸形:包括外观、内脏和骨骼畸形。
15、三阶段生殖试验:第一阶段:生育力与生殖功能试验;第二阶段:致畸作用和胚胎毒性的评定;第三阶段:围产期及出生后发育情况试验。
第六章
1、安全性:是一种相对的概念,指在一定的暴露下无危险或危险度很低,其危险度可被社会所能接受。
2、安全性评价:过规定的毒理学试验程序和方法以及对人群效应的观察,评价某种化学物的毒性及其潜在危害,进而提出在通常的暴露条件下该物质对人体健康是否安全及安全接触限量。
3、参考剂量:人群终生暴露后不会产生可预测的有害效应的日平均暴露水平估计值。
4、环境健康危险度评价:危害鉴定、剂量-反应关系评定、暴露评价、危险特征分析
5、基线剂量法(BMD):可引起与本底相比发生一定有害反应率的95%置信区间的下限值。
第七章
1、大气环境毒理学:大气环境毒理学是研究大气污染物对人体、人群以及与人体健康相关生物的损害效应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2、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是大气中的烃类、氮氧化物(NOx)等污染物在强
烈日光紫外线作用下,经一系列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污染物,蓄积于大气中形成的一种浅蓝色烟雾。
3、总悬浮颗粒物:是指粒径≤100μm的液体、固体,或液体和固体结合存在并悬浮于空气介质中的颗粒物。
4、酸雨:大气中酸性气体和氮氧化物浓度增高,在大气颗粒物中所含金属氧化
物的催化下,分别氧化成三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使降水呈酸性,pH降低至5.6
以下,就称为酸雨。
5、气体信号分子:
6、低氧血症:低氧血症是指血液中含氧不足,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同龄人的正常下限,主要表现为血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下降。
7、碳氧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是由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形成。
其作用为减少红细胞的携氧能力,且抑制、减慢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和氧的释放
第八章
1、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Water eutrophication)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湖、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2、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是指由于地球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不均匀,使某些地区的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的某些特异性疾病。
3、氯化消毒副产物:氯化消毒副产物是指氯化消毒副产物指在饮用水氯化消毒的同时,含氯消毒剂与水中含有的天然有机物反应生成的一系列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化合物。
4、公害病:公害病指由人类活动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引起公害所发生的地区性疾病。
如与大气污染有关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由含汞废水引起的水俣病、由含镉废水引起的痛痛病等。
5、水华:就是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蓝藻(严格意义上应称为蓝细菌)、绿藻、硅藻等藻类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
6、赤潮:它是水华的一种,是指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第九章
1、腐殖质:有机物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简单的化合物,同时又重新合成复杂高分子化合物的过程,称为腐殖质化,所合成的物质称为腐殖质
2、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土壤养分的贮存库和植物生长可利用养分的重要来源,与微生物个体数量指标相比,更能反映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实际含量和作用潜力。
3、土壤背景值:不受各种污染源明显影响的土壤化学物检出量称为土壤背景值。
4、土壤环境容量:是指一定环境单元,一定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准,即保证农产品质量和生物学质量,同时也不使环境污染时,土壤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5、土壤净化:是指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转化,而使土壤污染物浓度降低甚至消失的过程。
6、土壤动物:也称土居动物,是指终身或某一发育阶段在土壤中度过,且对土壤有一定影响的动物,大多数动物门类在土壤中都有代表,主要涉及原生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轮形动物、环节动物、缓步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8个动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