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建设方案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二○一○年八月
目录
第一部分项目建设意义 (1)
一、建设背景 (1)
二、项目建设意义 (2)
第二部分项目建设基础 (4)
一、项目建设单位地理、行业布局合理,现有优势明显 (4)
二、项目建设主持单位具有较高引领水平 (5)
三、项目建设单位现有资源丰富 (9)
四、项目建设单位师资队伍雄厚,具有强劲后续建设能力 (16)
第三部分项目团队 (18)
一、特邀顾问组 (18)
二、项目建设指导小组 (19)
三、项目建设核心组 (19)
四、项目开发团队 (20)
第四部分项目建设目标 (21)
一、总体目标 (21)
二、具体目标 (21)
第五部分建设思路 (23)
一、集思广益,共建共享,协同发展 (23)
二、先进理念指导,运用科学方法与成功经验,高起点开发教学资源 (24)
三、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重点,稳步推进 (24)
四、以区域特色为依托,建设特色课程 (24)
第六部分建设项目与内容 (24)
一、教学资源库总体框架 (24)
二、教学资源建设 (26)
三、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构建 (27)
第七部分建设进度与资金安排 (28)
一、人才需求调研与完成专业规范Ⅱ (28)
二、整合联合单位现有资源,集成为有机系统资源 (28)
三、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以及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 (29)
四、区域特色课程建设及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 (29)
五、社会服务资源库建设 (29)
六、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构建 (29)
七、投入使用并推广 (29)
八、经费预算 (32)
第八部分预期目标 (34)
一、辐射全国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普适性与个性化兼具 (34)
二、教学资源数量和质量国内领先,引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34)
三、带动高职院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35)
四、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社会影响力增强 (35)
第九部分措施保障 (36)
一、项目建设组织机构保障 (36)
二、实行项目建设负责制 (36)
三、知识产权保护 (36)
四、联合单位的财务保障 (37)
五、牵头院校机制保障 (37)
第一部分项目建设意义
一、建设背景
1.高等职业教育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信息化建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手段,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是教育信息化的直接体现。
目前,全国1207所高职院校有600余所院校开设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覆盖了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该专业分布面广。
但该专业各个区域发展不平衡,师资、实训条件也不均衡。
因此,为有效带动高等职业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发展,提升教师课程改革和教学资源开发能力,丰富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学习资源,实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并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中,将有限的教学资源进行规划、整合,形成一个能够供全国电子行业人士共享、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共享教学资源库系统,已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2.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背景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在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开始了示范校建设工程。
面向示范院校提出了提高示范院校整体水平、推进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加强重点专业领域建设、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是示范校项目建设的重要任务。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指出:“对需求量大、覆盖面广的专业,中央财政安排经费支持研制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内容包括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精品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要素,以规范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
作为第三批示范校项目建设单位,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好建设专业教学资
源库工作,使全国高职院校及社会学习者共享;为教师教学、学生和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服务;推动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职教育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
二、项目建设意义
1.示范校建设成果的整合、推广
自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启动以来,一大批高职院校已经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社会服务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
经过走访调研、申报和验收网上公示资料等可以发现,目前各示范院校应用电子专业的专业建设并不能做到有效整合和资源共享。
由于各区域行业发展状况相似,所以在区域内专业建设优势院校具有整合、推广其建设成果价值的义务,而专业建设基础平台可以辐射全国,以带动所有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从而根本上发挥示范性院校作用,带动我国高职院校全面发展。
2.有效引领非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
近三年国家启动了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这些院校利用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取得了较大发展。
但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不是100所院校的发展,而是一千多所院校的发展。
没有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他们如何发展呢?谁来带动他们发展呢?他们发展的着力点在哪儿?显得尤为重要。
全国现有一千多所高职院校,其中60%以上开设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该专业覆盖地理区域全面,受众面巨大。
全国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中,有7所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这些重点建设院校承担着为全国近700所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引领、示范作用。
整合优质专业教学资源库能引领这些院校发展方向,第一时间接受国家高职发展最新理念,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专业建设方向,使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企业发展的需求。
能有效解决非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空间不足,社会资源欠缺,信息来源少,师资队伍薄弱的问题。
3.为专业教师提供教学资源,提升其课程及资源开发能力
高职院校在国家教育发展中处于重要位置。
全国高职院校区域和实力分布不
均衡,包括各高职院校内部专业实力分布不均衡,甚至同一专业的专业教师水平高低各异。
很多院校政策力度欠缺、资金匮乏、实训条件不足、课程与教学资源层次低、教师外出培训机会少,他们急需提升自身课程改革及教学改革能力。
鉴于此,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能为专业教师提供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切实满足教师课程开发和教学实施资源需求。
同时,专业教师在使用教学资源库进行教学过程中,能接受到资源所传递的课程开发理念,企业、岗位信息,资源开发思路。
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渐渐更新理念,渐渐提升课程开发能力,渐渐提升资源开发能力。
教师队伍专业能力的提升是院校专业发展的巨大推手。
4.为广大学生和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教学资源
全国现有一千多所高职院校,其中60%以上开设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相应就具有为数众多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在校学生,他们在学期间,对课程学习需要大量权威、完善、有效学习资源。
利用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分享建设成果,资源利用率最大化,迅速带动全国所有高职院校的跨越发展。
同时,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众多社会学习者具有紧迫学习感,否则将落后于行业技术发展。
他们也需要在学习中获取数量和质量足够的学习资源。
高等职业教育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的建设能为他们提供自主学习资源。
所以该项目资源的建设具有较大的社会价值。
5.带动专业群教学资源开发,推动专业教学改革
电子信息产业需要这一领域内各种相关技术人才,作为一个领域内人才的培养有其较大关联性。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作为这一领域内开设院校最多,社会覆盖面最大,与其他专业关联性最紧密的专业,先行发展,然后带动其他相关专业发展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果建设好高等职业教育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其实建设好的是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产业教学资源库项目。
必将一个专业带动一个专业群体,带动相关专业教学资源开发,提升这些专业建设水平,推动相关专业教学改革水平。
为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6.满足企业对高职人才培养需求,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
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和高职院校均需要分享发展成果。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个根本就是为企业输送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企业需要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能切实满足企业岗位需求,与企业共同成长、发展。
所以在该项目的建设中,联合一批行业内著名或特色企业从实训基地建设、实训课程开发、实训项目确立和实施、实习管理模式等共同建设,实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与企业无缝对接。
满足企生产需要,降低企业成本,实现共赢。
通过教学资源库网络共享平台可以实现全国范围内成果推广,最大程度、最大范围实现学校与企业共赢、共发展,这才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根本和可持续动力。
第二部分项目建设基础
一、项目建设单位地理、行业布局合理,现有优势明显
项目开发团队融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出版单位、行业职业标准制定单位、企业于一体。
共有联合单位27家,期中高职院校13所,行业、企业单位13个。
项目牵头单位—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行业办学,是第三批示范校项目建设单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重点专业。
参与高职院校有13所,其中天津职业大学、威海职业技术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淄博职业技术学院是第一批国家示范校建设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第二批国家示范校建设单位;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第三批国家示范校建设单位;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十堰职业技术学院是省级示范校建设单位。
13所高职学院分布于我国西北、东北、华中、华东、华南等地区,专业建设形成了自身特色,课程体系开发步伐很大,办学和师资力量雄厚,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卓越,实训基地建设实施了校企合作,社会服务能力强,均在各自区域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办学特色。
作为教学指导单位的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电子信息教指委)的参与,将对教学资源开发项目进行指导,使得该项目占位高、前瞻性和先进性强、具有普适性和可推广性。
机械工业出版社可为项目开发提供丰富的教材、课件、音视频等教学素材。
该出版社在国内颇具影响、长期服务于电子信息行业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推广提供有利的支撑和保障。
电子行业职业教育能力建设促进基地利用行业优势,为项目开发提供必要的行业标准和职业标准。
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天津市人民政府授权从事资本运营与产业经营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
是项目主持院校—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行政主管单位。
现拥有国有、国有控股及参股企业136家(上市公司2家),三资企业51家,资产总额399亿元,员工4.2万人。
主要从事通信、广播音像、半导体器件及材料、基础电子产品、仪器仪表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经营。
同时,还承揽系统集成项目的开发和技术服务。
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将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给予巨大的支持。
杭州东讯计算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专业从事网络考试系统、教学资源平台、精品课程建设、虚拟环境与设备应用研究和软件开发的企业之一,所研制的理实一体在线考评系统提供了学习者练习情况的智能化分析统计,帮助学习者了解掌握学习的成效;促进学习者知识、技能、素质的全面提升,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中兴通讯NC教育管理中心常年从事运营商、企业员工的技术培训,熟悉职业教育,是企业与职业院校的桥梁。
该中心所做的员工培训评价系统对员工的职业规划、自我评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该项目将引入评价系统,结合职业院校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特点,开发教学评价系统。
北京精仪达盛科技有限公司、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天津市奥能科技有限公司、固纬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北京凯威利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启诚伟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将与院校共同开发实训项目,将企业案例引入教学,对案例进行分析,资料整理,形成教学资源库中的案例分析库。
二、项目建设主持单位具有较高引领水平
1.专业、课程、教学、基地建设较为领先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开设始于2001年,经过9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果,
2008年本专业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之一。
专业建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通过近几年的大力建设,在企业调研、专家论证基础上形成了2009年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融合了国家、地区、学院办学特色,“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得到较好实施。
构建了基于电子产品生产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具有成熟并值得推广的专业建设理念。
课程建设实施工学结合,以工作过程要素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陆续启动了5门专业核心课,4门专业骨干课程建设。
网络课程建设如下表。
编写并公开出版《Protel 99 SE原理图与PCB设计教程》(“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21本教材。
建立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将电子产品制造各个典型任务引入各学习课程,采用过程考核方式,这种“项目+过程”的教学模式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在综合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引导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基础上,总结出七步教学法,如图1所示。
能更有效的将上述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
图1 七步教学法
同时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凸显“教学保大赛,大赛促教学”的特色,按照电子人才的成长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专业课程的顺序。
通过精心设计,组织安排“每学期一个大赛”,学生课程学习兴趣大幅度提高,有效提升了学生操作、设计、创新与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我院成功承办了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项目,并获得了全国一等奖、二等奖的佳绩,这是这一模式效果的集中体现。
已基本建设完成生产性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为了保证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以及符合企业需求、密切跟踪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我们分别与天津市中环计算机公司、天津三星电子公司、天津乐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大银河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成为校外实训基地,锻炼实际操作技能。
目前,这些校外实习基地承担着电子企业环境认识实习、设计实习、毕业设计实践等多项任务。
天津乐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与我们合作最为紧密的企业,该公司的产品即是我们的教学载体,员工即是生产实习中的指导教师,课题组教师即是公司的技术研发人员,学校实习基地即是公司的办公地点,真正实现了“引企入校,共同发展”。
2.专业师资队伍素质、业务过硬
应用电子技术项目开发团队有专任教师12人,均有半年以上相关企业工作经历,具备了“双师”素质。
教师素质能力强,依托专业实训条件积极指导大赛。
在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项目比赛中,
获得全国一等奖、全国二等奖各1项;在2009年12月举办的天津市高职高专学生技能竞赛“电子产品项目”中我系有2名同学获得一等奖、1名同学获得二等奖、1名同学获得三等奖;在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天津市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成功参赛奖5项;在2009年“天华杯”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电子组装调试与开发”项目决赛中,有3名同学获得全国三等奖;在2009年“天华杯”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单片机设计与开发”项目决赛中,有2名同学获得全国三等奖;在2009年“毕昇杯”电子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1名。
2009年5月刘松教授的《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创新研究》获得学院科研成果二等奖;2009年12月完成学院教育科研项目——单片机原理与项目训练课程标准的研究;2009年2月完成学院教育科研课题——单片机原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研究;2009年5月《基于案例教学、注重技能培养——电路CAD课程改革与实践》获校级一等奖。
3.教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强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师先后主持工程技术服务项目20多项,获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1项,发明专利2项,提供新技术培训服务12个班;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
主持或参与了“宽带输出的Ti:Al203-PPLN内腔光学参量振荡”、“超硬纳米多层膜的微观设计以及高温稳定性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
先后获得“一种新型的考勤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桥梁应变力智能检测仪”实用新型专利、“电加热器断路故障传感器”实用新型专利等各种专利13项。
开展天津市蓝领双证工程、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的学生教育教学实习基地、中环信息集团职工取证培训、赤峰职业教育中心等各种技术培训,社会影响力、辐射面较大。
4.已经具有数量多、质量高的优势教学资源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通过多年卓有成效的建设,已经积累了一大批丰富的教学资源。
包括岗位调研分析、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专业建设材料,5门核心课程和4门骨干课程课程标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训项目、作品、虚拟仿真、数字化教材、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习题库、试题库等数字化网络资源,实训基地的设备配置、室内布局、开设实训项目、基地与支撑课程关系、基地管
理制度、基地建设实景图、企业生产工具、生产对象、生产场景等图片、企业生产过程与学生实训等视频、实习项目、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等资源,社会服务各种电子大赛项目与作品、培训项目、技能取证项目、专利技术项目、企业技术服务等项目资源。
5.先后多次承办各类电子技能大赛
早在2005年,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就承接了天津市中职电工电子项目的技能大赛,该赛事是天津市的首创。
这支团队从大赛模式、比赛内容、组织、命题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和精心的准备,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引力了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
同时也是目前每年在天津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电工电子项目“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赛项的雏形。
随后,承办和组织了2006年至今的所有该项目天津市中职组的大赛;2009年“天华杯”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电子组装调试和单片机设计与开发天津赛区的比赛,教学团队得到了锻炼和能力的提升。
特别是2009年,成功承办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项目的比赛,从大赛的调查结果和反馈意见看,各个省的参赛队对大赛的组织、安排、技术、服务等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大赛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同时也展示了应用电子技术教学团队的风采。
三、项目建设单位现有资源丰富
项目建设主持单位及联合单位已经有大量的教学资源,通过此次建设实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1.项目主持单位资源
(1)专业建设资源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含:岗位调研分析、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进程表、专业课课程标准等核心内容。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技能鉴定二级站受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行业技能签订中心委托,已经完成国家特有行业,无线电调试中、高级工职业鉴定题库8000题。
(2)核心课程、骨干课程资源
核心课程《智能电子产品分析与实践》、《电子产品工艺和质量管理》、《电子电路分析》、《电子测量技术》、《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骨干课程《电子产品制板》、《编程工具》、《高频电子技术与实践》、《智能电子产品传感器应用》等精品课程或网络课程网站,包含有:课程标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训项目、作品、虚拟仿真、数字化教材、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习题库、试题库等丰富内容。
上述资源均已通过网络课程得到数字化呈现,图2为部分课程网站首页。
图2 网络课程界面
(3)教学模式资源
5门核心课程中,已有部分教学视频,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内部结构等动画教学资源,其它均在积累建设中。
(4)实训基地建设资源
校内实训基地:设备配置,室内布局,开设实训项目,基地与支撑课程关系,基地管理制度,基地建设实景图等。
校外实训基地:企业生产工具、生产对象、生产场景等图片,企业生产过程与学生实训等视频,实习项目,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等。
(5)社会服务资源
各种电子大赛项目与作品、培训项目、技能取证项目、专利技术项目、企业技术服务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