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我们民族的伟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我们民族的伟人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我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报关四关的董媚怡,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孔子,我们民族的伟人》。
他是一位循循善诱的温厚长者,他是一位安贫乐道的思想巨人,他是一位悲天悯人的旷世伟人,他的伦理思想曾经影响了中国整整两千五百年之久。他就是孔子,中国人心目中的圣人。
他生长于贫困的家庭,虽然有贵族的血统,却不见容于贵族社会。为此,他十五岁的时候就立志向学;三十岁建立了坚定的信念,形成了独立的人格;四十岁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五十岁体悟到宇宙的规律;到了六十岁的时候,见微知著,世事洞明;七十岁的时候,顺从自己的欲求,而不会逾越心中的道德律。
在他看来,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他告诫他的学生子游,仅仅只是供给父母衣食,并不能够说明你“有孝心”。如果不敬重父母,与养狗和养马有什么区别?!对父母真正的孝敬,是和颜悦色,承欢膝下。
他认为,唯有仁者才能爱人。判断一个人是否有仁爱之心,有两个标准。一个标准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含义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我们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为对方考虑,体谅他人的苦衷。另一个标准则是“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即在他人需
要的时候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人,凡事为他人着想,随喜甚至促成他人的成功。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恶。
他对颜渊说,为了达到“仁者”的境界,首先,我们需要克除自己的私欲。作为常人,我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以至于损人利己,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私心太重。只有克除私心,超越个人的眼前利益,以天下黎民百姓的福祉为己任,才会有无穷的动力,才能够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不断创新,造福于社会。其次,我们还需要遵守约定俗成的社会礼仪规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无言,非礼勿动”。
从现代的意义来说,“礼”代表了一种“仪式”,其中表达的是对宇宙万物的敬畏和感恩。在庄严肃穆的仪式中,我们的心灵得到了熏陶,我们的精神得到了升华。在低眉敛息的礼节中,我们承认了对方的价值,表达了自己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与关爱。
他不仅是思想的巨人,还是行动的巨人。当他的朋友不幸去世,由于家里太贫穷,甚至都买不起棺材来安葬。他义不容辞地承担了所有善后事宜。有一次,他的马厩由于意外烧毁了,给他带来了很大的财产损失。那时他正在鲁国的宫廷任职。下班回到家里的时候,当家人告诉他这件事的时候,他只是问了一句:“有没有人受伤?”当他得知没有人因此而受伤,便不再提及此事。
他的大半生都是在奔波之中。为了社会的安定,人民的幸福而奔走呼吁。他周游列国,四处宣示他的治国理念。他多么渴望当权的统治者任用他,让他施展自己的抱负,使百姓安居乐业,社会欣欣向荣!
令人遗憾的是,那些当权的统治者,目光短浅,看不到施行“仁
义”对于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认为孔子的思想理念已然过时。他们迷信武力,企图通过战争或不正当的手段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孔子生活的时代,战争频仍,民不聊生。这是孔子的悲哀,也是我们民族的悲哀!
所幸的是,他的思想从他那个时代开始就已经深入人心。几千年来,我们的民族不知经历了多少战乱与灾难,也不知尝尽了多少苦痛与辛酸,他的名字温暖了每一个时代的人民的心灵,他的思想唤醒了社会各个阶层的民众的良知,他的精神感召和激励了难以计数的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独立和黎民百姓的幸福赴汤蹈火,舍身成仁!古人曾经这样赞叹:世间如果没有孔子,我们民族的历史将有如漫漫长夜!
梁启超曾这样评价孔子:我想把孔子尊称为“教主”,可是“教主”这个名称无法表达孔子的伟大。因为“教主”只能够感化他的信徒。而只要是中国人,不管是否读过孔子的书,都在他的影响范围之内。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当我捧起《论语》,想见孔子的为人,不禁掩卷长叹,心向往之。那曾经感动过我们无数先辈的文化巨人,今天同样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为自己的民族而骄傲,因为我们的民族孕育了这样一位伟大的圣人!
附:“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