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
基带信号的常见码型实验代码
![基带信号的常见码型实验代码](https://img.taocdn.com/s3/m/965826c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a2.png)
基带信号的常见码型实验代码引言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基带信号的处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通信领域中,基带信号是指未经过调制的信号,是数字数据或模拟信号的直接表达。
基带信号的常见码型是指在数字通信中常用的信号编码方式。
本文将详细探讨基带信号的常见码型实验代码。
1. 基带信号概述基带信号是指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之后的信号。
它是一种携带有用信息的波形信号,可以表示为一个成对的实数或复数函数。
基带信号常用于数字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和调制解调过程。
2. 基带信号的编码方式基带信号的编码方式有很多种,其中常见的包括:2.1 单极性非归零码(Unipolar Non-Return-to-Zero,UNRZ)单极性非归零码是一种简单的基带信号编码方式。
它的特点是使用一个电平表示数据位,0表示低电平,1表示高电平。
UNRZ码的优点是编码简单,缺点是抗干扰能力较差。
2.2 双极性非归零码(Bipolar Non-Return-to-Zero,BNRZ)双极性非归零码是一种使用正负电平表示数据位的基带信号编码方式。
它的特点是0表示低电平,1表示正负两种高电平。
BNRZ码的优点是抗干扰能力较好,缺点是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产生直流分量。
2.3 单极性归零码(Unipolar Return-to-Zero,URZ)单极性归零码是一种使用正电平和零电平表示数据位的基带信号编码方式。
它的特点是每个数据位的中间位置都有一个归零点,以实现数据位的识别。
URZ码的优点是抗干扰能力较好,缺点是传输速率较低。
2.4 曼彻斯特编码(Manchester Coding)曼彻斯特编码是一种使用电平转变来表示数据位的基带信号编码方式。
它的特点是每个数据位都包含一个电平转变,0表示电平下降,1表示电平上升。
曼彻斯特编码的优点是时钟恢复容易,缺点是带宽利用率较低。
3. 基带信号码型实验代码为了实现基带信号的编码方式,我们可以使用编程语言编写相应的实验代码。
通信原理(第六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图片公式
![通信原理(第六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图片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3fd24ac89ec3d5bbfd0a74e3.png)
七、什么是眼图?眼图模型、说明什么问题?
八、时域均衡:基本原理、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衡量均 衡效果?
一、数字基带系统和频带系统结构
一、数字基带信号(电波形)及其频谱特性(1)
二元码:幅度取值只有两种“1”、“0”或“1”、 “-1”
单极性非归零码:用高低电平分别表示“1”和“0”, 如图6-1(a) 。一般用于近距离之间的信号传输 双极性非归零码:用正负电平分别表示“1”和“0”, 如图6-1(b)。应用广泛,适应于在有线和电缆信道中 传输。 单极性归零码:有电脉冲宽度比码元宽度窄,每个脉 冲都回到零电位。如图6-1(c)。利于减小码元间波形 的干扰和同步时钟提取。但码元能量小,匹配接收时 输出信噪比低些
二、基带传输码的常用码型(4)
HDB3特点:保持AMI码的优点,三元码,无直流分量,主 要功率集中在码速率fb的1/2出附近(如图)。 位定时频率分量为零,通过极性交替规律得到检错能力。 增加了使连0串减少到 至多3个的优点,而不管 信息源的统计特性如何。
对于定时信号的恢复 是十分有利的。广泛应 用于基带传输与接口码。
Pv (w) = 2p å
¥ m =-
Cn d (w - mws )
2
Pv ( f ) = å
2
Cn d ( f - mf s )
2
故稳态波的双边功率谱密度
Pv ( f ) = å
¥ m =-
f s [ PG1 (mf s ) + (1 - P)G2 (mf s )] ? d ( f
mf s )..(6.1 - 14)
代入(6.1-26)得单极性非归零波形的双边功率谱密度
Ps (w) = Ts 2 1 Sa (p fTs ) + d ( f )..(6.1 - 30) 4 4
基带传输之码型编码
![基带传输之码型编码](https://img.taocdn.com/s3/m/9f465509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f4.png)
基带传输之码型编码常见的传输码型有NRZ码、RZ码、AMI码、HDB3码及CMI码,其中最适合基带传输的码型是HDB3码。
另外,AMI码也是CCITT建议采用的基带传输码型,但其缺点是当长连0过多时对定时信号提取不利。
CMI码一般作为四次群的接口码型。
1、什么是基带传输?基带传输指的是基带信号的传输。
先看看什么是基带信号?数字通信系统所传输的原始数字信号,如计算机输出的数字码流,各种文字、图像的二进制代码,由数字电话终端送出的PCM脉冲编码信号等。
这些信号具有较低的频谱分量,所占据的频谱通常是从直流式低频段开始的,其带宽是有限的,所以称为数字基带信号。
下面讲讲基带传输;在传输距离不太远的情况下,数字基带信号可以不经过调制,如直接在有线市话电缆中传输,利用中继方式也可以实现长距离的直接传输。
实际上,基带传输不如频带传输那样广泛,但是在基带传输中要讨论的问题在频带传输中也必须考虑,因此掌握好基带传输原理很有必要。
2、基带传输讨论的问题?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码型问题,另一个是无失真传输条件。
3、引入码型编码;如何确定二进制码组的位数,采用怎样的码型非常重要二进制码组的位数决定了它能表示的状态的多少;而确定应该采用怎样的码型,即采用怎样的电脉冲形式来表述这些二进制码组。
下面专门讨论这个问题:对于码型问题,通常会自然而然的认为,“1”就用高电平,“0”就用低电平或零表示。
但实际上没那么简单。
通常由信源编码输出的数字信号多为经自然编码的电脉冲序列,正如人们通常认为的,高电平表示1,低电平表示0,此信号虽然是名副其实的数字信号,却不适合在信道中传输。
数字通信系统一般并不采用这样的数字信号进行基带传输,因此就需要通过码型编码或码型变换将数字信号用合适的电脉冲表示。
1)、为什么信源编码输出的数字信号不适合基带传输?这种数字基带信号常常包含直流分量或低频分量,因此对于低频受限的信道,信号可能传不过去,比如说有线信道的低频特性就很差,很难传输零频率附近的分量,并且经过自然编码后,有可能出现连“0”或连“1”数据,这是的数字信号会出现长时间不变的低电平或高电平,以致接收端在确定各个码元的位置时会遇到困难。
数字基带信号
![数字基带信号](https://img.taocdn.com/s3/m/a323000419e8b8f67d1cb990.png)
数字信号基带传输
3. 双极性不归零信号 双极性是指用正、负两个极性来表示数据信号的“1”或“0”;在“1”和
“0”等概率出现的情况下双极性序列中不含有直流分量,对传输信道的直 流特性没有要求;如图4.1(c)所示。 4. 双极性归零信号
“1”码和“0”码在一个码元周期Tb内,高电位只维持一段时间就返回零 位;如图4.1(d)所示。这种波形的每一个码元最后都要回到零电位。由于 正负极性均归零,所以包含有比单极性归零波形更多的同步信息,无论是 连续的1还是连续的0,均可以方便地在接收端识别出来。 5. 伪三元信号
AMI码对应的基带信号是正负极性交替的脉冲序列,而0电位持不变的规律。 AMI码的优点是,由于+1与-1 交替, AMI码的功率谱中不含直流成分,高、低频 分量少,能量集中在频率为1/2码速处。此外,AMI码的编译码电路简单,便于利 用传号极性交替规律观察误码情况。鉴于这些优点,AMI码是CCITT建议采用的 传输码性之一。
AMI码的不足是,当原信码出现连“0”串时,信号的电平长时间不跳变,造成 提取定时信号的困难。解决连“0”码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是采用HDB3码。
2. HDB3码 HDB3码的全称是3阶高密度双极性码,它是AMI码的一种改进型, 其目的是为
了保持AMI码的优点而克服其缺点, 使连“0”个数不超过3个。其编码规则如下:
数字信号基带传输
图4.1 常用数字序列电信号形式
数字信号基带传输
1.2 数字基带信号的常用码型
在实际的基带传输系统中,并不是所有代码的电波形都能在信道中传输。 例如,前面介绍的含有直流分量和较丰富低频分量的单极性基带波形就不适 宜在低频传输特性差的信道中传输,因为它有可能造成信号严重畸变。又如, 当消息代码中包含长串的连续“1”或“0”符号时,非归零波形呈现出连续的固 定电平,因而无法获取定时信息。单极性归零码在传送连“0”时,存在同样 的问题。因此,对传输用的基带信号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的要求: (1) 线路传输码型的频谱应不含直流分量; (2)便于从线路内传输码型中提取定时信息; (3)线路传输码型具有一定的检错能力; (4)尽量减少基带信号频谱中的高频分量,以节省传输频带并减少串扰; (5)编码效率高。
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
![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https://img.taocdn.com/s3/m/fba7e0d00912a216157929b4.png)
常见的线路码型有以下几种:
信息代码: 1 1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1 0 0 0 0 1 1
AMI码
(Bipolar RZ)
HDB3码
+V
&码)
编码规则: 遇数字‘1’ 正负电平交替;遇数字‘0’ 为0电平。 实际上是把二进制脉冲序列变为三电平的符号序列。
优点:极性交替反转,所以无直流分量(包括在“1”、“0” 码不等概率情况下)。
缺点:可能出现长的连0串,会造成提取定时信号的困难。
2. 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
HDB3码是在AMI码基础上为克服长连“0”码而改进 的一种码型。
编码规则:
(1)先把信息代码变成AMI码;
(2)当出现4个或4个以上连0码时,则在第4个0码处添 加脉冲,称为破坏脉冲,用V表示。
(3)为保证无直流,V脉冲应正负交替插入;为此当相 邻V码间有偶数个“1”时,将后面的连“0”串中的第1 个“0”编码为B符号,B符号的极性与前一非“0”码的 极性相反,而B符号后的V码与B符号的极性相同.
3. CMI码
编码规则: “1”码交替用“00”和“11”表示;“0”码用“01”
表示。
4. 数字双相码( Manchester)码
每个码元用两个连续极性相反的脉冲来表示。如 “1”码用正、负脉冲表示,“0”码用负、正脉冲表示。
现代通信原理
现代通信原理
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
数字基带信号通常是在电缆线路中传输,为了克服传 输损耗,对传输码型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 码型中无直流分量; 低频、高频分量尽量少; (2) 码型中应包含定时信息, 以便定时提取; (3) 码型变换设备要简单可靠; (4) 码型具有一定检错能力; (5)尽可能提高线路码的编码效率,即提高传输效率。
通信技术概论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分析
![通信技术概论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af963f10661ed9ad51f38e.png)
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及码间干扰
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
d (t )
发送滤波器 信道 接收滤波器
y (t )
HT ( f )
Hc ( f ) n(t )
HR( f )
H( f )
图5.4.1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数学模型
d (t ) 为经过了码型变换的单位冲激序列,码元间隔为 Tb ,有:
2013-5-5 2
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
an
(a) 单极性不归零码
1 0 1 1 0 0 1
t
Tb
(b) 双极性不归零码
t
(c) 单极性归零码
t
(d) 双极性归零码
t
参考 信号 0
(e) 差分码
t
(f)极性交替码(AMI)
图5.2.1
几种典型的二进制码型
2013-5-5
3
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
6.差分码 用相邻脉冲的极性变与不变来表示 “1”和“0”。如相邻码元极性变 化 表示“1”,相邻码元极性不变表示“0”。又称相对码 。 bn an bn 1
2013-5-5
B 1 / Tb 1000Hz
8
二元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分析
例 分析0、1等概的单极性归零码的功率谱。已知单个“1”码 的波形是幅度为A的半占空矩形脉冲 。 g1 (t )
1 ATb S a (fTb / 2) G2 ( f ) 0 2 A2Tb 2 Tb A2 A2 2 n P( f ) S a (f ) ( f ) S a ( ) ( f nfb ) 8 2 16 2 n 1 8 G1 ( f )
fb
G1 ( f ) 、 2 ( f ) G
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
![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https://img.taocdn.com/s3/m/b4c591ee0975f46527d3e156.png)
4.1.1 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设计原则所谓数字基带信号,就是消息代码的电脉冲表示――电波形。
在实际基带传输系统中,并非所有的原始数字基带信号都能在信道中传输,例如,含有丰富直流和低频成分的基带信号就不适宜在信道中传输,因为它有可能造成信号严重畸变;再例如,一般基带传输系统都是从接收到的基带信号中提取位同步信号,而位同步信号却又依赖于代码的码型,如果代码出现长时间的连“0” 符号,则基带信号可能会长时间出现0 电位,从而使位同步恢复系统难以保证位同步信号的准确性。
实际的基带传输系统还可能提出其它要求,从而导致对基带信号也存在各种可能的要求。
归纳起来,对传输用的基带信号的要求主要有两点:(1 )对各种代码的要求,期望将原始信息符号编制成适合于传输用的码型;(2 )对所选的码型的电波形的要求,期望电波形适宜于在信道中传输。
前一问题称为传输码型的选择,后一问题称为基带脉冲的选择。
这是两个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问题,也是基带传输原理中十分重要的两个问题。
本节讨论前一问题,后一问题将在下面几节中讨论。
传输码(常称为线路码)的结构将取决于实际信道的特性和系统工作的条件。
概括起来,在设计数字基带信号码型时应考虑以下原则:(1)码型中应不含直流分量,低频分量尽量少。
(2)码型中高频分量尽量少。
这样既可以节省传输频带,提高信道的频带利用率,还可以减少串扰。
串扰是指同一电缆内不同线对之间的相互干扰,基带信号的高频分量越大,则对邻近线对产生的干扰就越严重。
(3)码型中应包含定时信息。
(4)码型具有一定检错能力。
若传输码型有一定的规律性,则就可根据这一规律性来检测传输质量,以便做到自动监测。
(5)编码方案对发送消息类型不应有任何限制,即能适用于信源变化。
这种与信源的统计特性无关的性质称为对信源具有透明性。
(6)低误码增殖。
对于某些基带传输码型,信道中产生的单个误码会扰乱一段译码过程,从而导致译码输出信息中出现多个错误,这种现象称为误码增殖。
数字基带信号及常用的编码
![数字基带信号及常用的编码](https://img.taocdn.com/s3/m/c9d7898aa58da0116d17494d.png)
数字基带信号1.1 基带信号的基本概念数字基带信号可以来字计算机、电传机等终端数据的各种数字代码,也可以来自模拟信号经数字化处理后的脉冲编码(PCM)信号等,是未经载波信号调制而直接传输的信号,所占据的频谱从零频或很低频开始。
1.2 几种数字基带信号的基本波形1.2.1 单极性波形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基带信号波形,用正电平和零电平分别表示对应二进制“1”和“0”,极性单一,易于用TTL 和CMOS 电路产生。
缺点是有直流分量,要求传输线路具有直流传输能力,因而不适用有交流耦合的远距离传输,只适用于计算机内部或者极进距离的传输,信号波形图如图1-1所示。
1 011100+E图1-1 单极性波1.2.2 双极性波形这种波形用正、负电平的脉冲分别表示二进制代码“1”和“0”,其正负电平的幅度相等、极性相反,当“1”和“0”等概率出现时无直流分量,有利于在信道中传输,并且在接受端恢复信号的判决电平为零,因而不熟信道特性的变化的影响,扛干扰能力也叫强,信号波形图如图1-2所示。
1 011100+E-E图1-2 双极性波1.2.3 单极性归零波形这种波形是指它的有电脉冲宽度τ小于码元Ts ,即信号电压在一个码元终止时刻前总要回到零电平,通常归零波使用半占空码,即占空比(τ/Ts )为50%,从单极性波可以直接提取定时信息,是其他码型提取位同步信息时常采用的一种过渡波形。
1 011100+E+E图1-3 单极性归零波1.2.4 双极性归零波形这种波形兼有双极性和归零波形的特点,由于其相邻脉冲之间存在零电位的间隔,是的接受端很容易识别出每个码元的起止时间,从而使收发双方能保持位的同步。
波形如图1-4所示。
1 011100+E-E+E-E图1-4 双极性归零波1.2.5 差分波形这种波形是用相邻码元的电平的跳变和不变来表示消息代码,而与码元本身的点位或极性无关,电平跳变表示“1”,电平的不变表示“0”,当然这种规定也可以反过来,也称为相对码波形,而相应地称前面的单极性或双极性波形为绝对码波形,这种波形传输代码可以消除设备初始状态的影响。
第五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第五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https://img.taocdn.com/s3/m/7363b4e502020740bf1e9b23.png)
第五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基带传输系统频带传输系统(调制传输系统)数字基带信号:没有经过调制的原始数字信号。
(如各种二进制码PCM 码,M ∆码等)数字调制信号:数字基带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形成的带通信号。
5.1、基带信号的码型一、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设计原则:1. 对传输频带低端受限的信道,线路传输的码型的频谱中应该不含有直流分量;2.信号的抗噪声能力强;3.便于从信号中提取位定时信息;4.尽量减少基带信号频谱中的高频分量,节省传输频带、减小串扰; 5.编译码设备应尽量简单。
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常用码型。
1、单极性不归零码NRZ (Non Return Zero )脉冲宽度τ等于码元宽度T特点:(1)有直流,零频附近的低频分量一般信道难传输。
(2)收端判决门限与信号功率有关,不方便。
(3)要求传输线一端接地。
(4)不能用滤波法直接提取位定时信号。
2、双极性非归零码(BNRZ )T =τ,有正负电平特点:不能用滤波直接提取位定时信号。
⎩⎨⎧数字通信系统3、单极性归零码(RZ)τ<T特点:(1)可用滤波法提取位同步信号(2)NRZ的缺点都存在4、双极性归零码(BRZ)特点:(1)整流后可用滤波提取位同步信号(2)NRZ的缺点都不存在5、差分码电平跳变表1,电平不变表0 称传号差分码电平跳变表0,电平不变表1 称空号差分码特点:反映相邻代码的码元变化。
6、传号交替反转码(AMI)τ)归零码表0用零电平表示,1交替地用+1和-1半占空(T5.0=示。
优点:(1)“0”、“1”不等概时也无直流(2)零频附近低频分量小(3)整流后即为RZ码。
缺点:连0码多时,AMI整流后的RZ码连零也多,不利于提取高质量的位同步信号(位同频道抖动大)应用:μ律一、二、三次群接口码型:AMI加随机化。
7、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3HDBHDB3码编码步骤如下。
①取代变换:将信码中4个连0码用取代节000V或B00V代替,当两个相邻的V码中间有奇数个1码时用000V代替4个连0码,有偶数个1码时用B00V代替4个连0码。
通信原理6-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通信原理6-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https://img.taocdn.com/s3/m/aaff88924431b90d6d85c76d.png)
– 原始的二元码一个码元,用一组2位的二元码来表示
1. 二元码:
数字双相码(曼彻斯特码)
– 用一个周期的方波表示1,用它的反相波形表示0, 并且都是双极性非归零脉冲。
– 等效于用2位码表示信息中的一位。规定:10表示0, 01表示1
数字双相码优点
1. 二元码:幅度取值为两种电平,对应二进制码的1和0。
单极性非归零码(NRZ (L)单极性)
用高电平和低电平(零电平)分别表示二进制码1 和0,在整个码元期间电平保持不变。
1. 二元码:
双极性非归零码(NRZ (L)双极性)
用正电平和负电平分别表示二进制码1和0,在整个 码元期间电平保持不变。 双极性码没有直流分量
因此,简单二元码只适合机内和近距离传输
1. 二元码:
差分码(NRZ (M) NRZ (S) )
– 1和0分别用电平的跳变和不变来表示 – 1变0不变,称为传号差分码,记为NRZ (M) – 0变1不变,称为空号差分码,记为NRZ (S) – 在0和1之间具有相对的关系,又称相对码
简单二元码的改进
第六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第六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数字信息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表示为一个数字序列{an} : …, a-2 , a-1 , a0 , a1 , a2 , a3 , …, an ,…
an是数字所序占列的的频基带通本常单从元低,频称和为直流码开元始。
数字基带信号:是数字信息的电脉冲表示。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不使用调制和解调装置而
– 利用传号交替反转规则,可进行宏观检测。 – 当信息中出现连0码时,定时提取存在困难。
n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n码):
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码型
![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码型](https://img.taocdn.com/s3/m/d2922439eefdc8d376ee32c6.png)
基带数字信号的表示和传输图1-1:基带传输模型图1)信号形成器:产生适合于信道传输的基带信号波形。
2)信道:允许基带信号通过的媒介。
3)接收滤波器:用来接收信号,尽可能滤除信道噪声和其他干扰,对信道特性进行均衡,使输出的基带信号有利于判决。
4)抽样判决器:在传输特性不理想及噪声背景下,在规定时刻(由位定时脉冲控制)对将接收滤波器的输出波形进行抽样判决,以恢复或再生基带信号。
5)定时脉冲和同步提取:用来抽样的位定时脉冲依靠同步提取电路从接收信号中提取,位定时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判决效果。
2.常见的数字基带传输码型(1)AMIAMI(Alternative Mark Inversion)码的全称是传号交替反转码,其编码规则是三元码,“1”交替地变换为“+1”和“-1”,“0”保持不变采用归零码,脉冲宽度为码元宽度之半“0”,“1”不等概时也无直流;零频附近的低频分量小;频率集中在1/2码速处;编解码电路简单,且可以利用传号极性交替这一规律观察五码情况;整流成归零码之后,从中可以提取定时分量。
连0码多时,AMI 整流后的RZ 码连0也多,不利于提取高质量的位同步信号。
AMI 码的波形图如图1-6所示:1 011100000000111+1-1000000000+1+1+1-1-1二进制码二进制波形AMI 波形AMI 码图1-4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模型图1-6 AMI 码波形(2)HDB 3码HDB 3(3nd Order High Density Bipolar)码的全称是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是AMI 码的一种改进,保持了AMI 码的优点,使“0”连续不超过3个。
其编码规则为:“1”交替地变换为+1与-1的半占空归零码,但连“0”数小于或者等于3。
当连“0”数等于4时,用取代节“000V ”或者“B00V ”代替,“V ”的极性与前一个非零符号的极性相同(这破坏了极性交替的规则,所以V 又称为破坏脉冲);并要求相邻的“V ”也满足极性必须交替。
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
![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https://img.taocdn.com/s3/m/8f17fe375f0e7cd184253623.png)
5.数字双相码
编码规则:用一个周期的方波表示二进制信号“1”,
而用它的反相波形表示“0” 。 特点:频谱中存在很强的定时分量,不受信源统计特 性的影响,而且不存在直流分量。这些优点是用频带 加倍来换取的。
6.传号反转码(CMI)
编码规则:二进制信号中的“1” 交替地用“11”和“00”
表示;“0”码则固定地用“01”表示。
HDB3码的编码虽然比较复杂,但译码却比较简单。 从收到的符号序列中可以容易地找到破坏点V,于是也断 定V符号及其前面的3个符号必是连0符号,从而恢复4个连 0码,再将所有-1变成+1后便得到原消息代码。 代码: 1 000 0 1 AMI码: -1 0 0 0 0 +1 -1 0 0 0 -V +1 HDB3码:-1 0 0 0 -V +1 000 0 1 0 0 0 0 -l 0 0 0 +V -1 0 0 0 +V -1 1 000 0 1 1 +l 0 0 0 0 -1 +1 +l 0 0 0+V -1 +1 +l -B 0 0-V +1 -1
特点:没有直流分量;有频繁出现的波形跳变,便于恢复
定时信号;而且具有检错能力。
7.密勒码
编码规则:用码元周期中点出现跳变表示“1”,否
则表示“0”;但当出现连续“0”时,则在前一个 “0”结束(后一个“0”开始)时出现电平跳变。 特点:Miller码脉冲宽度最大为两个码元周期,最 小为一个码元周期,可以检测传输误码或线路故障。
3、不具备内在的检测错误能力。
4.差分码
编码规则:二进制信号“1”、“0”分别用电平跳变或不
变表示。以电平跳变表示“1”,则称为传号差分码。以电 平跳变表示“0”,则称为空号差分码。 由于差分码中只具有相对意义,所以又称相对码。 特点:可以消除设备初始状态的影响,在相位调制系统中 可用于解决载波相位模糊问题。
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实验(含总结)
![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实验(含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9c25044b9d528ea80c7794f.png)
实验报告20 年度春季学期数字通信原理课程名称实验一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实验名称实验1实验名称:数字基带信号码型实验目的:学会使用MATLAB,绘制基本的基带信号码型,分析其功率谱。
实验要求:1.绘制信息为11001011的常用码型(单极性不归零码、双极性不归零码、单极性归零码、双极性不归零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码)2.画出双极性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实验过程:首先我先从网上下载、安装了MATLAB,并熟悉了一下基本的操作方法,然后跟着老师给我们的实验指导书以及实验的PPT一步一步的进行了操作。
第一,我利用编写的代码绘制了单极性不归零码的码型第二,我绘制了双极性不归零码,将单极性不归零代码里的y((i-1)*t0+j)=0;中的0改为-1。
第三,我绘制了单极性归零码第四,我绘制了双极性归零码第五,我绘制了差分曼彻斯特码第六,我学会了绘制功率谱密度图像,并绘制出了双极性归零码的功率谱密度图像。
实验小结其实我下载MATLAB这个软件已经很久了,但是一直都没有真正的去使用过它,也可以说其实这个软件完全成为了我的电脑中的“僵尸软件”。
但是通过数据通信的这个实验虽然没有对这个软件达到精通的程度,但却让我真正学到了如何使用这个软件,也从另一个方面像我介绍了这个软件。
在实验中我也碰到了很多的困难,例如一开始不知道在哪里打代码而老师给的教学PPT也只是针对这我们实验室的电脑,所以我又自己上网找了一些学习的资料来辅助我学习使用这款软件。
虽然遇到了种种困难但最后还是在磕磕碰碰中完成了这次的实验并且我认为这次实验真的让我收获了很多课堂上不能学到的知识,增强了我对与课本上的知识的理解程度。
所以在实验下课时,我们都久久没有回过神来,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实验室,大家还在边走边讨论自己在实验时所遇到的困难,这种学习氛围我认为是上课所达不到的。
期待下一次的实验。
基带信号的常见码型实验代码
![基带信号的常见码型实验代码](https://img.taocdn.com/s3/m/9621e12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05.png)
基带信号的常见码型实验代码基带信号的常见码型实验代码基带信号是指没有经过调制的信号,通常是模拟信号。
在数字通信中,为了传输数字信息,需要将数字信号转换成基带信号,并进行调制。
常见的基带码型有矩形脉冲、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Miller编码等。
本文将介绍这些基带码型的实验代码。
1. 矩形脉冲矩形脉冲是一种最简单的基带码型,其波形为一段宽度为T的方波。
在MATLAB中,可以使用以下代码生成矩形脉冲:t = linspace(0, 1, 1000);x = square(2*pi*t);其中linspace函数用于生成0到1之间1000个等间距的数值,square函数用于生成矩形波。
2. 曼彻斯特编码曼彻斯特编码是一种常用的基带码型,其波形由两个相反极性的方波组成。
在MATLAB中,可以使用以下代码生成曼彻斯特编码:t = linspace(0, 1, 1000);x = zeros(1, length(t));for i=2:length(t)if sin(4*pi*t(i)) > sin(4*pi*t(i-1))x(i) = 1;elsex(i) = -1;endend其中,使用sin函数生成一个频率为4Hz的正弦波,并通过比较相邻两个时刻的正弦值来确定输出的方向。
3.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是一种改进的曼彻斯特编码,其波形由两个相反极性的方波组成,但是在每个位周期的中间点处发生变化。
在MATLAB 中,可以使用以下代码生成差分曼彻斯特编码:t = linspace(0, 1, 1000);x = zeros(1, length(t));for i=2:length(t)if sin(4*pi*t(i)) > sin(4*pi*t(i-1))if i > length(t)/2x(i) = -x(i-1);elsex(i) = x(i-1);endelseif i > length(t)/2x(i) = x(i-1);elsex(i) = -x(i-1);endendend其中,通过比较相邻两个时刻的正弦值来确定输出的方向,并在每个位周期的中间点处发生变化。
数字基带信号及常用的编码
![数字基带信号及常用的编码](https://img.taocdn.com/s3/m/0430854f77232f60ddcca172.png)
数字基带信号1.1 基带信号的基本概念数字基带信号可以来字计算机、电传机等终端数据的各种数字代码,也可以来自模拟信号经数字化处理后的脉冲编码(PCM)信号等,是未经载波信号调制而直接传输的信号,所占据的频谱从零频或很低频开始。
1.2 几种数字基带信号的基本波形1.2.1 单极性波形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基带信号波形,用正电平和零电平分别表示对应二进制“1”和“0”,极性单一,易于用TTL和CMOS电路产生。
缺点是有直流分量,要求传输线路具有直流传输能力,因而不适用有交流耦合的远距离传输,只适用于计算机内部或者极进距离的传输,信号波形图如图1-1所示。
图1-1 单极性波1.2.2 双极性波形这种波形用正、负电平的脉冲分别表示二进制代码“1”和“0”,其正负电平的幅度相等、极性相反,当“1”和“0”等概率出现时无直流分量,有利于在信道中传输,并且在接受端恢复信号的判决电平为零,因而不熟信道特性的变化的影响,扛干扰能力也叫强,信号波形图如图1-2所示。
图1-2 双极性波1.2.3 单极性归零波形这种波形是指它的有电脉冲宽度τ小于码元Ts,即信号电压在一个码元终止时刻前总要回到零电平,通常归零波使用半占空码,即占空比(τ/Ts)为50%,从单极性波可以直接提取定时信息,是其他码型提取位同步信息时常采用的一种过渡波形。
图1-3 单极性归零波1.2.4 双极性归零波形这种波形兼有双极性和归零波形的特点,由于其相邻脉冲之间存在零电位的间隔,是的接受端很容易识别出每个码元的起止时间,从而使收发双方能保持位的同步。
波形如图1-4所示。
图1-4 双极性归零波1.2.5 差分波形这种波形是用相邻码元的电平的跳变和不变来表示消息代码,而与码元本身的点位或极性无关,电平跳变表示“1”,电平的不变表示“0”,当然这种规定也可以反过来,也称为相对码波形,而相应地称前面的单极性或双极性波形为绝对码波形,这种波形传输代码可以消除设备初始状态的影响。
数字基带传输常用码型
![数字基带传输常用码型](https://img.taocdn.com/s3/m/83134712227916888486d7d3.png)
差分码:不是用脉冲的绝对电平来表示“0” 码和“1”码,而是利用相邻前后码元电平的 相对变化来传送信息。分为“1”差分码和 “0”差分码两种。 特点:当传输系统中某些环节引起基带信 号反相时,也不会影响接收的结果,多用 于数字相位调制。
双极性不归零码:用正电平表示“1”码,用 负电平表示“0”码,正和负的幅值相等 。 特点:不含直流分量;抗干扰性能好;但 不能直接提取同步信息。
单双极性归零码:使用了正、负和零三个电平, 信号本身携带同步信息,解决了同步问题。缺点 是编码一个比特,需要两次信号变化,增加了占 用带宽,且线路上的平均电压值还不为零。
三元码
三元码是指利用信号幅度的三种取值+1、0、 -1来表示二进制数“1”和“0”。
AMI码(传号交替反转码)
编码规则: (0称为空号,1称为传号) 0变为传输码0 1交替变为传输码+1、-1、+1、-1 例:1001100011→ +100-1+1000-1+1 特点: 1) 统计上无直流(+1-1交替)、低频成分小 2) 进行了二进制→三进制变化,即1B/1T码型 3) 编/译码电路简单 4) 便于观察误码(+1、-1不交替) 5) 缺点:可能出现长的0串,提取定时信号困难
编码: “1”用码元持续中心点跃变表示, 即:01或10,但保持边沿不跃变 单个0:不跃变,且相邻码元边界也不跃变 “0” 00 例: 两个0:第2个0边界跃变,即: 或11
二进制
1
10 01
1
10 10
0
01 00
1
10 01
0
01 11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