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一议项目建设典型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事一议项目建设典型材料

2012年,乡界河口村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为契机,聚全村人民之智,举全村人民之力,真抓实干,取得了上级满意、干部乐意、群众愿意的文化健身所修缮的一事一议项目建设工程,经过财政、农业等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全村人民的踊跃支持,争取到上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6万元。实施完成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1个,总投资达到35万元。我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以“小资金撬动大投入,小补助推动大建设,小投入发挥大效益”为目标,通过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由于我村文化健身所地面严重埙坏,健身器材严重老化,广告牌草坪绿地破烂不堪。这些问题对村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2012年村委会向上级申请“一事一议”奖补资金6万元,对文化健身所修缮进行修缮建设,。得到上级批准后,村委会立即召开会议明确分工,组织机械和施工人员开始铺设广场砖,安装健身器材广告牌,确保工程尽快完成。

在修缮的过程中,村民意见难统一。由于农村人口整体素质不高,公益意识淡薄,不少村民对村内公益事业缺乏必要的关心和参与热情,认为“法是国家的、理是村里的、利是农民的、责任是干部的”,村内事情是村干部的事。有些村民在对“一事一议”的事项进行表决时,采取实用主义、本位主义态度,对直接受益、眼前受益的就同意,否则就反对。受此影响就出现了“谁同意谁掏腰包、谁出劳力”的状况。有的农民签字同意了也不交款,互相攀比,只要一户或者一人不交,就产生“羊

群效应”,引发其它农户拒交。此外,有的村民代表也确实不能代表全体农民意愿,有的农民以对所议事项不清楚、不同意为由拒绝缴纳“一事一议”款,造成资金很难到位,给农村公益事业的实施带来一定困难。在这个问题上,村委会组织村干部到村民家里做工作,弄清村民不愿意交钱的真正原因,允许生活确实有困难的村民少出一部分钱,村干部自己想办法补齐。

到目前为止,文化健身所修缮的一事一议项目建设工程已完成,修通了村两委班子与村民沟通的“桥梁”。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连接老百姓的文化生活问题解决了,从而使干群关系有了进一步的改善,我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搞得有声有色,具体做法是:

一、积极宣传一事一议惠农政策,发动群众积极参与

通过大力宣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充分利用广播、标语、公开栏、召开村民代表会等形式向广大群众耐心细致的宣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政策意义等,营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惠农的实事好事的社会氛围。在做好群众宣传引导的同时,充分发挥村组干部、党员模范表率和示范带头作用,筹资筹劳在先,奋战在前,带动群众踊跃参与。

二、规范操作,确保一事一议工作落到实处

(一)合理规划。认真调研,本着“轻重缓急、兼顾平衡、量力而行”的原则,实行村一事一议项目规划,确保把群众需求最迫切,反应最强烈,利益最直接的项目有计划安排实施。

(二)规范申报程序。我村根据“一事一议”规划,结合本村实际、群众

意愿和村民的承受能力,制定出项目实施计划,并有详细的工程预算,及时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村民代表大会议事内容包括一事一议项目计划、工程预算、筹资筹劳计划、项目实施方案以及项目监督管理等。会议最后形成决议,报乡人民政府备案。根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认真填写“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申报表,拍摄施工前照片、公示照片,连同项目工程预算、群众签字的筹资筹劳计划清册、村两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会议记录等报乡人民政府审批。

(三)规范项目实施。我村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一事一议”项目批复,及时召开村两委会和村民代表会议,遴选有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参与项目招标,并进行公示;与施工方签订施工合同,组织施工。施工期间,村务监督委员会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拍摄施工中的照片,确保建设质量。工程完工后,村务监督委员会组织项目验收工作,并在验收表上签字负责,进行项目竣工公示,确保工程质量过关,项目建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实行,有效解决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群众参与度不高的难题。一事一议报项目,政府支持抓引导,以奖代补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把一事一议项目实施和新农村建设、重点扶贫等有机结合起来,按照“谁积极、支持谁”的原则,首先解决农村生产生活最急需,群众愿望最迫切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发挥了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实现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良好效果。在财政奖补资金的支持和引导下,我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干部群众看到了成效,得到了实惠,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从以

前的要我干到我要干,从分散投入到整村推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我村的主要经验有三:

一是坚持民主,筹补结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建设项目必须尊重民意,以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决策为前提,使政府投入和村民出资投劳相结合,共同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

二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是“一事一议”取得成功的基本前提。在制订方案的过程中,既注重宣传政策,又注重解释和引导,使农民把“一事一议”同他们切身利益、农村未来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取得他们对“一事一议”的主动支持和积极参与。

三是创造性开展工作是“一事一议”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由于村委会规模小,村内外出劳力比例很大,按政策要求,组织相当数量的村民或村民代表来进行议事,存在较大的难度。对于这些实际情况,在工作中,我们对落实这一程序进行了操作方式上的创新,将立项报告及项目预算,先分发到各组,上户征求意见并签字,这样做大大超过了村民过半数参与的要求。项目评审大会采取了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的形式议事,这样创新,合法、可行,也便于操作。

我市“三支一扶”工作在省厅和省“三支一扶”办的领导下,始终以坚持“三支一扶”大学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为工作目标,加强协调,规范管理,热情服务,推动我市“三支一扶”工作稳步发展,取得一定成效。现将我市的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深入发动,精心组织,确保高校毕业生“下得去”

一是摸清基层实际,招募“下得去”岗位。在计划的征集上,各县市区根据本地实际,据实提出用人需求,经当地政府主要领导审定上报,由市“三支一扶”办统一审核报省;在计划的分配上,正确把握城区与县市、山区县与XX县发展不协调的实际,将计划向山区县倾斜;在专业岗位招募上,针对农村基层医生紧缺的情况,加强对医学类高校毕业生的招募力度,并在学历和年龄等资格审定过程中予以相应倾斜。近两年来,共招募了支医高校毕业生近百人,占招募总数的33%,为基层农村输送了急需人才,受到了基层的普遍欢迎。

二是深入宣传发动,营造“下得去”氛围。我们每年都要组织召开全市“三支一扶”招募工作会议,进行动员部署,提出工作要求,明确政策措施。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各类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实施“三支一扶”工作的重大意义和政策规定。我们在宜昌人社网上开辟了三支一扶专题,设置了政策栏目和学生风采栏目。在“三支一扶”大学生到岗之前,有的县市还举办“三支一扶”大学生到岗仪式,政府主管领导出席作动员讲话,挑选优秀学生代表作大会发言,营造了一种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良好氛围。

三是落实优惠政策,拓展“下得去”出路。服务期满后的出路问题是广大高校毕业生普遍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联合有关部门经过充分调研、反复论证,制定出台了《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实施办法》和《关于做好XX市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办法和通知》进一步明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