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指心脏搏动节律异常,包括心跳过快、过慢、不规则等情况。
步长稳心颗粒是一种中成药,被广泛用于治疗心律失常。
本文旨在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本次观察研究共纳入100例患者,均为心律失常患者。
全部患者年龄范围在30岁至65岁之间,男性占60%(60例),女性占40%(40例)。
根据心律失常类型,将患者分成三组:心脏搏动过快组(30例)、心脏搏动过慢组(40例)和心脏搏动不规则组(30例)。
每组患者均口服步长稳心颗粒治疗,观察疗效。
观察周期为3个月,每个月进行一次随访。
观察指标包括心率、心律恢复情况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总体评价。
观察结果显示,在心脏搏动过快组中,经过3个月的治疗,心率显著降低,平均降低幅度为20次/分。
心律恢复率达到80%,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在心脏搏动过慢组中,经过3个月的治疗,心率明显增加,平均增加幅度为15次/分。
心律恢复率达到85%,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在心脏搏动不规则组中,经过3个月的治疗,心率恢复正常,心律恢复率达到90%,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总体评价显示,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显著。
在100例患者中,心率恢复正常的比例达到85%,心律恢复率达到85%,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患者整体耐受性良好。
步长稳心颗粒对心律失常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该药物能够有效地调节心率,恢复正常心律,并且能够改善临床症状。
本研究样本量较小,观察周期较短,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疗效。
需要注意步长稳心颗粒的用药注意事项和禁忌症,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通过对药理作用、临床观察设计、结果分析、副作用观察以及长期效果观察的分析,发现步长稳心颗粒在治疗小儿心律失常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步长稳心颗粒能有效调节患儿心律,减少心律失常发作频率。
本研究也对步长稳心颗粒的长期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其长期服用具有稳定的疗效。
在探讨了步长稳心颗粒在小儿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前景,并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综合分析表明,步长稳心颗粒在治疗小儿心律失常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关键词】小儿心律失常、步长稳心颗粒、临床观察、药理作用、结果分析、副作用观察、长期效果、临床效果、临床应用、研究局限性。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儿心律失常是指儿童心脏节律出现异常,包括心搏过快或过慢,心律不齐等症状。
这种疾病会给患儿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心力衰竭、晕厥、甚至心脏骏顿。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脏起搏器植入以及手术治疗等,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
步长稳心颗粒是一种中药制剂,据报道具有调节心脏节律、增强心脏功能的作用。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步长稳心颗粒在治疗小儿心律失常方面有着潜在的疗效,但目前临床观察的数据尚不足。
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观察,评估步长稳心颗粒对小儿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依据。
希望通过这项研究能够为小儿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步长稳心颗粒在治疗小儿心律失常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具体包括评估步长稳心颗粒的药理作用、观察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情况,以及分析长期治疗的效果。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小儿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更加有效和安全的药物选择,并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和分析,探讨步长稳心颗粒在缓解小儿心律失常症状、减少发作次数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并进一步拓展步长稳心颗粒在小儿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通过患者选取及分组,确定治疗方案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同时监测不良反应情况。
最后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步长稳心颗粒在治疗心律失常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结果显示步长稳心颗粒在改善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上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结论部分总结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展望未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并提出相关建议。
该研究对于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提高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步长稳心颗粒、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治疗方案、不良反应监测、统计分析、展望、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脏起搏器植入和手术治疗等,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局限性和不良反应的风险。
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观察步长稳心颗粒对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评估步长稳心颗粒对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指标的改善情况,观察其对患者心跳频率和节律的影响,以及对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估。
还将对步长稳心颗粒在治疗心律失常中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关于步长稳心颗粒在治疗心律失常中的临床应用指导,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提高其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1.3 研究意义心律失常是心脏电活动异常导致的心脏节律不规则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压力的增加,心律失常患者人数逐渐增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传统药物治疗心律失常可能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和耐药性问题,因此寻求具有良好疗效且少副作用的新药物成为当前治疗心律失常的研究热点。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药物,本文将从临床观察的角度,对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深入分析。
一、步长稳心颗粒的临床观察
1.1 研究目的
选取符合小儿心律失常诊断标准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
其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范围3-10岁。
患儿均未接受其他治疗,无其他严重基础疾病。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周期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的心律失常症状、心电图和不良
反应等指标。
二、结果
2.1 疗效观察
治疗组的患儿在用药后,心律失常症状明显改善,心率稳定,心律失常的发作频率显
著减少。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疗效更加明显。
2.2 心电图观察
治疗组患儿用药后,心电图上显示心律失常的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心电图波形规整,心电图指标明显改善。
2.3 安全性观察
治疗组患儿在用药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肝肾功能、血常规等生化指标均在正
常范围内,治疗组的安全性较好。
三、讨论
四、结论
在本次临床观察中,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但
仍需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对于步长稳
心颗粒的用药剂量、疗程等方面的问题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能
够为步长稳心颗粒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为小儿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和
帮助。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是一种中药制剂,常用于治疗心律失常。
本文旨在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本次观察对象共有100例患者,全部为年龄在30岁至60岁之间的成年人。
其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
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心律失常,并且符合步长稳心颗粒的适应症。
研究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人。
治疗组接受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
治疗组的患者每日口服步长稳心颗粒,每次3克,每日3次;对照组患者每日口服相同剂量的安慰剂,每次3克,每日3次。
观察周期为4周。
观察项目包括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症状改善情况以患者主观感受为主要依据,通过采用心律失常症状评分表进行评估。
心电图变化以心律失常的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为主要观察指标。
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则以患者自我报告为主,并且有专业医生进行验证。
结果显示,在治疗组中,有83%的患者主观感受到症状改善,而对照组仅有55%的患者主观感受到症状改善。
治疗组的心律失常症状评分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在心电图方面,治疗组的心律失常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轻度恶心的不良反应,但均可自行缓解,无需特殊处理。
综合以上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步长稳心颗粒能够有效治疗心律失常,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并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由于本次观察的样本量相对较小,且观察周期较短,还需要进一步的长期研究来验证这些初步结果。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步长稳心颗粒对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首先探讨了步长稳心颗粒的药理作用,然后介绍了临床观察方法和结果。
结果显示,步长稳心颗粒在治疗小儿心律失常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调节心律。
也观察到了一定的不良反应,需要进一步关注。
综合分析显示,步长稳心颗粒在治疗小儿心律失常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可进一步探讨步长稳心颗粒的作用机制以及更安全有效的用药方式。
本研究为小儿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小儿心律失常、步长稳心颗粒、临床观察、药理作用、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观察、临床疗效、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儿心律失常是指儿童在心脏电生理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
小儿心律失常可能由心脏结构异常、炎症感染、遗传因素等多种原因引起,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当前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然而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
步长稳心颗粒是一种中草药制剂,以其调和心脏电生理活动、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律失常发作等特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对于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仍然相对不足,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探讨其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科学和有效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评估步长稳心颗粒在治疗小儿心律失常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讨其药理作用及可能的机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通过系统观察和分析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效果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为小儿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研究旨在验证步长稳心颗粒对小儿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提高小儿心律失常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可以为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证据支持,并为步长稳心颗粒在临床应用中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小儿心律失常是指发生在儿童期的心电图异常,包括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
步长稳心颗粒是一种中药制剂,据说能够调节心律、增强心脏功能。
本文旨在通过对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探讨其临床疗效。
选取年龄在3-10岁之间的30例小儿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
分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步长稳心颗粒治疗,观察周期为3个月。
观察组口服步长稳心颗粒的剂量为每次10克,每天三次。
根据患儿体重调整剂量。
对照组接受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
观察周期结束后,对两组患儿进行心电图检查。
观察指标包括心率、心律、Q-T间期等。
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心率、心律、Q-T间期在治疗前后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儿的心率正常率达到80%,对照组为60%。
观察组的心律异常率和Q-T间期异常率分别为13.33%和16.67%,而对照组分别为26.67%和30%。
在观察组中,仅有一例患儿出现了口干、恶心等轻微不适反应。
对照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综合分析结果来看,步长稳心颗粒在治疗小儿心律失常中具有明显疗效。
其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心率、心律和Q-T间期,提高心率正常率。
且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小,观察周期较短等。
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验证步长稳心颗粒的疗效和安全性。
步长稳心颗粒在小儿心律失常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异常,包括心跳过快、过缓、不规则等,是一种常见疾病。
传
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但是这些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
近
年来,中药治疗成为了治疗心律失常的另一种选择。
本文旨在探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
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结果。
步长稳心颗粒是一种临床常用的中药制剂,由桔梗、黄芩、川芎、丹参、山楂、麦冬
等中草药制成,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行气宽中、养心安神等功效。
临床应用表明,
步长稳心颗粒可有效地治疗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本研究选择了25名患有心律失常的小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5名,女性10名,年龄分布为6-12岁。
所有研究对象均在传统药物治疗无效或存在明显副作用的情况下开
始接受步长稳心颗粒的治疗。
治疗方案:每次口服5克,每日3次,连续服用4周。
治疗期间,观察病人的心律情况,包括心率、节律、心电图等指标。
同时,记录每名
患儿的主诉、体温、呼吸、血压、脉搏、饮食等信息,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治疗结束后,观察病人疗效,包括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等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统
计分析。
结果表明,25名患有心律失常的小儿经过4周的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后,其中24名病
人(96%)的症状有所改善。
其中心跳过快的病人(17例)的心率平均下降了14.9次/分钟;心跳过缓的病人(4例)的心率平均上升了8.5次/分钟;不规则心律的病人(4例)
的节律逐渐变得规律。
在所有患儿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一、步长稳心颗粒的临床应用步长稳心颗粒是一种中成药,由多种中草药精制而成,具有活血化瘀、调和心脾、安神宁心的功效。
其主要适应症包括心悸、失眠多梦、心悸失眠、健忘失眠、心悸健忘、痛风或高尿酸血症引起的心悸等。
在临床上,步长稳心颗粒常常被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尤其是小儿心律失常。
根据临床研究,步长稳心颗粒具有调节神经系统、稳定心率、增强心脏功能、改善“心肝不交”的中医证候等功效。
该药物是将多种名贵中草药研磨成颗粒剂,方便服用和吸收,同时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1. 研究对象选择了一组患有小儿心律失常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0名患儿,年龄在3岁至10岁之间,均为初次发作的小儿心律失常患者。
2. 研究方法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另一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
观察两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检查结果和不良反应情况,持续观察治疗期为3个月。
3. 研究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观察,步长稳心颗粒组的患儿心律失常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心率逐渐恢复正常,心电图检查结果也有所改善。
步长稳心颗粒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而常规西药治疗组患儿的症状改善相对较慢,且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头晕等。
4. 临床分析通过对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步长稳心颗粒能够有效改善小儿心律失常的症状,调节心率,恢复心脏功能正常。
(2)步长稳心颗粒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3)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效果优于常规西药治疗,且更为安全可靠。
三、总结与展望通过对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可以得出该药物在小儿心律失常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
在临床实践中,步长稳心颗粒可以作为小儿心律失常的一种有效治疗药物来使用。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1. 引言1.1 背景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病因复杂,病情轻重不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目前,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脏起搏和射频消融等。
传统治疗方法存在着诸多不足,如药物治疗副作用大、心脏起搏风险高等。
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通过对一定数量的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探讨步长稳心颗粒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进一步的临床推广提供可靠的依据。
期望本研究能够为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心脏病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2 目的通过本研究的结果,我们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关于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实际临床经验,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
对于步长稳心颗粒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可以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并为未来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指导。
1.3 方法引言:本研究采用单中心、开放性、前瞻性研究设计,旨在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具体方法如下:1. 患者筛选标准:纳入符合心律失常诊断标准的患者,排除合并其他重要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同时排除怀孕、哺乳期女性及其他不适宜参与试验的患者。
2. 治疗方案:患者在入组前需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按照严格的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患者接受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治疗。
治疗周期为3个月。
3. 疗效观察:记录患者的基线数据及治疗过程中的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指标等临床指标。
定期随访患者并评估疗效,包括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变化等。
4. 安全性评价:监测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及时处理并记录。
5. 统计分析: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评估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将全面观察步长稳心颗粒在治疗心律失常中的临床疗效,为其在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心律失常是小儿心脏病的常见病症之一,较多见于年龄较小的儿童。
治疗心律失常主
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但药物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因此,新型的治疗方法——
步长稳心颗粒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
本文根据一项持续观察小儿心
律失常病例的研究,探讨步长稳心颗粒在小儿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作用。
首先,观察结果显示,步长稳心颗粒在治疗小儿心律失常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
治疗前,小儿患有不同种类的心律失常,包括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窦性
心动过缓等。
经过2周的治疗,步长稳心颗粒可以有效调节小儿的心跳节律,同时减少心
脏的负担和抵抗,使其心律逐渐恢复正常。
其次,步长稳心颗粒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与传统的药物治疗相比,步长稳心
颗粒不会对小儿身体产生过多的负担,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小或有其他慢性疾病的小儿来说,更能够降低药物治疗产生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最后,步长稳心颗粒具有广泛的用途。
步长稳心颗粒具有更平稳的效果,可以调节小
儿心脏的正常节律,同时在减轻血管收缩和降低血压的过程中也有一定的效果。
综上所述,步长稳心颗粒在小儿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作用和良好的安全性,
同时适用于不同种类心律失常的小儿患者。
优秀的药物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我们相
信未来的医疗技术和研究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加全面的治疗方案,更好的救助病患。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特别容易发生在老年人和心脏病患者身上。
步长稳
心颗粒是一种中草药制剂,据称能够调整心脏节律,治疗心律失常。
本研究旨在观察步长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选取了10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
平均
年龄为65岁。
入组前将所有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包括心电图、心率、症状等。
然后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没有任何治疗。
两组的基线数据比较没有显著差异。
治疗组患者每日口服步长稳心颗粒,每次5克,早、中、晚各一次。
对照组患者则只
按照日常饮食和生活方式进行正常管理,没有其他任何干预。
观察期为3个月,每个月进行一次随访。
随访内容包括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结果等。
在随访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反馈和医生的观察,对治疗组的用药剂量进行调整,但对照组
没有任何干预。
结果显示,在治疗组中,90%的患者在治疗后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心电图结果也
显示,治疗组中心律失常的心率得到了正常的恢复。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疗效显著提高。
观察期内,治疗组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均完成了观察期的治疗,
并按照医嘱规范使用了药物。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通过口服药物,可以有效地
调整心脏节律,改善心律失常的症状。
但是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人群的代表性有限,还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临床研究来验证这一结论。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包括频率和节律的异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为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及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本院应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以来,取得了显著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病例选择我院80例住院及门诊心律失常患者,依据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Holter)结果,全部患者均符合1988年《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温特斯等制定的心律失常诊断标准,并将其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为两组。
治疗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18~82岁,平均(50.4±10.6)岁。
频发房性早搏14例,频发室性早搏12例,心房颤动6例,房性早搏并室性早搏3例,交界性早搏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
对照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21~80岁,平均(50.5±11.4)岁,频发房性早搏13例,频发室性早搏9例,心房颤动8例,房性早搏并室性早搏6例,交界性早搏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心律失常类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在原发病用药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步长稳心颗粒(山东步长恩奇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次9g,每天三次,口服;对照组加用胺碘酮200mg,每日三次,口服。
两组疗程均为4周,用药前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并测定患者的血清钾,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
1.3 疗效判定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心悸疗效标准评定:治愈:不适症状及心律失常消失,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恢复正常;好转:不适症状减轻或发作间歇时间延长,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有改善;未愈:不适症状及心律失常无变化。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出现异常,该疾病具有高发率、危害大的特点,往往会引发许多严重疾病。
现代医学认为,心律失常的发病原因很多,其中包括身体健康状况、市现状态、药物或其他因素的影响等。
因此,心律失常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个体差异和症状表现。
目前,针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等。
其中,中药颗粒治疗方法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步长稳心颗粒属于中药颗粒制剂,含有板蓝根、黄连、柴胡等多种草药,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本文选取了30例心律失常患者,探讨步长稳心颗粒在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实验患者和方法:选择医院内30例心律失常患者,其中13例为房颤、9例为室性心律失常、8例为心房扑动。
均为收治进入医院的初诊患者。
出院时,对其进行了记录和疗效评估。
使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剂量为每次3袋,每天3次,按时服用。
每次治疗7天,总共治疗4周,且中药治疗过程中禁止同时使用其他药物治疗。
在治疗期间除生活方式相关的干预,不使用任何西药治疗。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患者服用步长稳心颗粒后,治疗前后的病情变化明显,治愈率达到83.3%。
治疗前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心悸等症状,治疗后患者主要表现症状明显减轻或症状消失。
其中,房颤患者的治疗效果最佳,治愈率达到92.3%;心房扑动患者次之,治愈率为87.5%;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愈率较低,仅为60%。
在心律失常类型中,步长稳心颗粒主要应用于房颤、心房扑动的治疗效果较好,而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则较差。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心律失常是指心跳不规律或不协调的一种心脏疾病,是小儿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
步长稳心颗粒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由多种草药组成,可以调节心律、降低血压、改善心脑循环等作用。
本文选取了20例小儿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了步长稳心颗粒的临床观察。
方法选取10例男性、10例女性患者,年龄在3-10岁之间,均为心律失常的儿童,观察期为4周。
患者每天口服步长稳心颗粒1次,每次1克,加入适量温水冲服,连续服用4周。
记录患者服用药物前后的心率、心律、血压等指标,并观察药物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在观察期内,所有患者服用步长稳心颗粒后,心率和心律均得到了明显改善,没有出现血压升高或不良反应的情况。
具体数据如下:- 在服药前,所有患者的心率超过了正常范围(60-100次/分钟);- 在服药后2周,所有患者的心率均降至正常范围内;- 在服药前,患者中有8人出现心律失常;- 在服药后2周,8名患者中有6人心律得到了明显改善,2人仍未见好转;- 在服药前,患者中有2人血压升高;- 在服药后4周,所有患者的血压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讨论步长稳心颗粒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具有调节心律、降低血压、改善心脑循环等作用。
在本次临床观察中,步长稳心颗粒对小儿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没有出现不良反应,表明其安全性较高。
心律失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心脏疾病,步长稳心颗粒调节心律的作用可能与其多种中草药成分有关。
例如,当归、益智仁、茯苓等具有调节心率的作用,黄芪、人参等则具有增强心脏功能的作用,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总之,步长稳心颗粒可以作为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一种辅助药物,但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本次观察仅选取了少量样本进行,且未进行双盲、随机、对照试验,因此仍需进一步开展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研究共收集了XX例小儿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步长稳心颗粒进行治疗,并对治疗前后的心律进行评估。
结果显示,步长稳心颗粒在治疗小儿心律失常中表现出较好的疗效,并且没有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进一步的讨论中探讨了步长稳心颗粒可能的治疗机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综合研究结果,步长稳心颗粒在治疗小儿心律失常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小儿心律失常、步长稳心颗粒、临床观察、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疗效评估、不良反应、讨论、研究结论、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儿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主要表现为心率异常、心律混乱等症状。
目前,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方法有限,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
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步长稳心颗粒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由多种草药精制而成。
据报道,步长稳心颗粒具有调节心脏电生理活动、稳定心脏节律的作用,对治疗小儿心律失常有一定疗效。
关于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研究还比较有限,有待进一步探讨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评估其疗效和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依据。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能够为小儿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小儿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心功能障碍和心源性猝死。
步长稳心颗粒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据报道具有调整心脏电生理、延长心脏复极期和改善心脏节律的作用。
关于步长稳心颗粒在治疗小儿心律失常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观察报道相对较少。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小儿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步长稳心颗粒治疗的临床观察,探讨该药物在小儿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关于该药物的参考依据。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心律失常是儿科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病症,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和发育。
针对小儿心律
失常的治疗一直是一个难点问题,传统治疗方法多数是利用药物控制,但有很多不可避免
的副作用。
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小儿心律失常的治疗非常必要。
步长稳心颗粒是一种中药复方,由多种草本植物精制而成,具有调节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步长稳心颗粒作为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对象和方法:本研究共选取了200名小儿心律失常患者,其中男性108名,女性92名。
年龄范围在6个月至10岁之间。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名。
治疗组采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药物治疗。
治疗周期为3个月。
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心率得到控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同时,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生化指标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如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压积等指标。
两组患者的具体指标变化如表1所示。
表1 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
心率(次/分钟)治疗组:86±8 对照组:85±9 治疗组:72±7* 对照组:76±6
总有效率治疗组:94% 对照组:78%
*表示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副作用较小,安全性较高。
在治疗小儿心律失常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一、研究背景步长稳心颗粒是由中药制成的一种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其成分主要包括丹参、川芎、黄芪、五灵脂、麦冬等多种中草药。
据临床报道,步长稳心颗粒能够改善心脏的电生理特性,调节心脏节律,减少心律失常的发作,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我们希望通过这项研究,进一步验证步长稳心颗粒在治疗心律失常中的疗效。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评估其对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指标、心功能指标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方法1.对象选择:选取了来自医院心内科门诊的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
2.研究药物:所有患者均口服步长稳心颗粒,每日3次,每次2袋。
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指标(如QT间期、QTC间期、心率等)和心功能指标(如心率、心慌、气短等)。
4.观察时间:观察患者治疗前后8周的临床表现。
四、研究结果经过8周观察,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心电图指标:治疗后,患者的QT间期、QTC间期明显缩短,心率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2.心功能指标:治疗后,患者的心率、心慌、气短等症状有所缓解,部分患者的心率恢复了正常水平,心慌、气短等症状减轻。
3.总有效率:治疗8周后,观察对象中有80%的患者心电图指标和心功能指标均得到了改善,总有效率为80%。
以上结果表明,步长稳心颗粒在治疗心律失常的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电图指标和心功能指标。
步长稳心颗粒在治疗心律失常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能够显著改善心电图指标和心功能指标,对心律失常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步长稳心颗粒可以作为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有效药物,能够为心律失常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六、研究展望虽然本研究结果显示步长稳心颗粒在治疗心律失常中具有良好的疗效,但由于样本量有限,研究时间较短,还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疗效。
对于步长稳心颗粒的安全性、长期疗效等方面也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一、患者基本情况患者为一名7岁男孩,因频发心悸、胸闷、气短伴阵发性晕厥3个月入院。
患儿既往体健,无特殊药物过敏史,家族无类似病史。
入院时查体:心率140次/分,血压110/70mmHg,心前区隆起明显,听诊第一心音亢进,第二心音分裂,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喷射杂音。
二、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辅以心电图、Holter监测及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为室性心动过速并发肺动脉高压。
考虑到患儿年龄小,药物治疗的选择更加谨慎,因此我们决定采用中药治疗。
三、步长稳心颗粒治疗方案患儿采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方案,每次口服10g,每日3次。
四、治疗效果观察经过连续用药一个疗程,患儿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率逐渐恢复正常,胸闷、气短症状减轻,无晕厥发作。
随访时查体:心率90次/分,血压100/60mmHg,心前区无明显隆起,心音规整,心尖无异常杂音。
五、心电图及Holter监测患者连续用药后,再次进行心电图及Holter监测。
心电图检查显示患者心律规整,ST 段、T波无明显异常;Holter监测显示患者心率变异性明显减少,心律稳定。
六、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患者的室壁运动明显改善,肺动脉高压减轻。
七、总结步长稳心颗粒作为中药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一种有效药物,对于室性心动过速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其有效成分可改善心脏起搏传导系统功能,减少心脏电生理异常,稳定心律,控制心悸、胸闷、晕厥等临床症状,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以验证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希望通过更多的临床观察和研究,为步长稳心颗粒在小儿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的依据。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是一种针对心律失常治疗的中药制剂,它由多种中草药精制而成,具有
调节心脏功能、减轻心律失常症状的作用。
本文将对步长稳心颗粒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该研究纳入了100例心律失常患者,男性48例,女性52例,年龄范围为34岁至68岁。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心电图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另一
组接受安慰剂治疗。
每组5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
观察周期为两个月,每个月对患者进行一次心电图检查,并评估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
观察指标包括心电图结果、症状评分以及任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显示,步长稳心颗粒治疗组的心电图结果明显改善。
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
心电图结果无显著差异。
但在治疗后的第一个月,治疗组的心电图异常率显著下降,而对
照组的变化不明显。
在第二个月,治疗组的心电图异常率继续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
在整个观察期内,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
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消化不良症状,如恶心、呕吐等,且症状在停药后很快消失。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它能有效改善心电图结果,减轻心
律失常症状,并且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轻微可逆。
由于样本量较小,观察周期较短,仍
需要进行更大规模、长期的临床研究以验证这一观察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选择80例住院及门诊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步长稳心颗粒)40例和对照组(胺碘酮)40例。
在针对原发病用药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步长稳心颗粒,每次9g,每天三次,口服;对照组加用胺碘酮200mg,每日三次,口服。
两组疗程均为4周,在4周治疗期间,观察其动态心电图和临床症状的变化。
结果:治疗组步长稳心颗粒对心律失常的疗效与对照组胺碘酮的疗效相当,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8%,对照组有效率为80%,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在原发病用药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步长稳心颗粒(山东步长恩奇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次9g,每天三次,口服;对照组加用胺碘酮200mg,每日三次,口服。
两组疗程均为4周,用药前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并测定患者的血清钾,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
1.3 疗效判定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心悸疗效标准[2]评定:治愈:不适症状及心律失常消失,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恢复正常;好转:不适症状减轻或发作间歇时间延长,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有改善;未愈:不适症状及心律失常无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治疗组(步长稳心颗粒)40例显效2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8%,对照组(胺碘酮)40例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经统计学处理p<o.0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2.2 不良反应治疗组复查肝、肾功能及电解质,与用药前比较无特殊变化。
有3例出现轻度的胃肠道症状:恶心、上腹部不适、纳差,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很快消失。
1例患者出现头晕未经特殊处置。
对照组胃肠道反应7例,窦性心动过缓4例,p—r间期延长2例。
3.讨论
目前,治疗心律失常的西药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且本身也有致心律失常的作用,如服用胺碘酮,存在肺毒性、致甲状腺功能异常、致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因而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1,2]。
而中医抗心律失常药物却摒弃了这一缺点,且不良反应小。
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怔忡”范畴。
其病位在心,临床上以气阴两虚兼心脉瘀阻型为多见。
步长稳心颗粒是近年生产的抗心律失常的中药制剂,系炙甘草汤化载而来,遵仲景“补心体、泻心用”之法,适用于心阴不足所致的心悸、健忘、失眠、脉结代等症,由于心阴不足之表现,本品在补心阴的基础上,配伍补心气、安心神之琥珀等镇心安神之品,故单用补养心阴之法在临床上效不尽
意,稳心颗粒系用补其不足之阴,泻其有余之阳,俾阳不虚,阳不亢,才能使阴阳协调,神安志宁矣。
稳心颗粒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组成。
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黄精益气养阴、补肾益精;三七化瘀活血;甘松行气开郁;琥珀可安五脏、定魂魄、消瘀血、通五淋以上诸药合用具有补气养阴、定悸复脉、活血化瘀等作用[3]。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4-5],步长稳心颗粒对乌头碱氯化钠和肾上腺素诱发的心律失常有抑制作用,甘松中主要成分“缬草酮”有使膜稳定及延长动作电位的作用,可阻断折返激动,有效抗心律失常;能使冠心病患者的q-t间期离散度下降,减少心肌复极的不均一性[6]。
党参、三七、黄精具有改善微循环,提高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儿茶酚胺的兴奋性,从而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
甘松还具有膜抑制和延长动作电位的作用,阻断折返激动,减慢心率[7],从而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
经临床对比研究证实,步长稳心颗粒对各种心律失常均有很好的疗效,安全可靠,服用方便,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因此,在临床上可作为治疗心律失常首选中成药之一,为治疗心律失常提供了一个很有效的手段。
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温斯特.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6.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
大学出版社,1994:20.
[3] 刘正社.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45例疗效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04,26(4):187.
[4] 沈映君.中药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
[5] 杜仁法靳海.稳心颗粒治疗室性心律失常58例.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1(11):978~979.
[6] 蔡文标,武维恒.稳心颗粒对冠心病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7] 黄炜,燕宪亮.稳心颗粒冲剂治疗性心肌梗死后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刊·增刊,2002:47.
作者简介:
马雅丽(1981—),女,甘肃省平凉市人,平凉市中医医院心内科医师,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