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制动力对大跨度悬索桥的振动分析综述
大跨度斜拉桥颤抖振响应及静风稳定性分析
大跨度斜拉桥颤抖振响应及静风稳定性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交通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大跨度斜拉桥作为现代桥梁工程的重要代表,其在桥梁建设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随着桥梁跨度的增大,其结构特性和动力学行为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在强风作用下的颤抖振响应和静风稳定性问题,已经成为桥梁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本文旨在针对大跨度斜拉桥的颤抖振响应及静风稳定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期为提高大跨度斜拉桥的设计水平和安全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将对大跨度斜拉桥的结构特点和动力学特性进行概述,阐述其在强风作用下的颤抖振响应机制和静风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接着,本文将详细介绍大跨度斜拉桥颤抖振响应的分析方法,包括颤振机理、颤振分析方法以及颤振控制措施等。
本文还将探讨大跨度斜拉桥的静风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静风稳定性评估方法、静风稳定性影响因素以及静风稳定性控制措施等。
本文将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对大跨度斜拉桥的颤抖振响应及静风稳定性进行实例分析,以验证本文所提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大跨度斜拉桥的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对于提高我国桥梁工程的设计水平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大跨度斜拉桥颤抖振响应分析大跨度斜拉桥作为现代桥梁工程的重要形式,其结构特性和动力行为是桥梁工程领域研究的重点。
颤抖振,作为一种常见的桥梁振动形式,对桥梁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对大跨度斜拉桥的颤抖振响应进行深入分析,对于优化桥梁设计、确保桥梁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在颤抖振分析中,首先要考虑的是桥梁结构的动力学特性。
大跨度斜拉桥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形式,其动力学特性相较于传统桥梁更为复杂。
在风的作用下,桥梁的振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桥梁自身的结构参数、风的特性以及桥梁与风的相互作用等。
因此,在进行颤抖振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建立准确的动力学模型。
要关注颤抖振的响应特性。
大跨度悬索桥地震反应分析及其抗震性能评价
第2 9卷第 1 期
20 0 7年 2月
工 程 抗 震 与 加 固 改 造
V0 . 9. 1 2 No.1 Ie rb.2 o O7
Ea tq a e Re itn gn ei g a d Rer f tn r u k ssa tEn ie rn to ti g h n i
能 验 算 。 反应 谱 分 析 考 虑 了周 期 和 阻 尼 比 调 整 , 程 分 析 时 考 虑 了 地 震 动 空 间 变 异 性 的 影 响 , 线 性 分 析 考 虑 几 何 刚 度 变 时 非 化 、 位 移 以及 梁 柱 效 应 的 影 响 。 抗 震 性 能 验 算 分 为 强 度 验 算 和 位 移 验算 。 大 [ 键 词 】 悬 索 桥 ;地 震 反应 分 析 ;非 线 性 ; 震 性 能 关 抗 [ 图分 类 号 】 U 4 .5 中 4 82 [ 献标识码】 A 文
Ke wo d :u p n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in b i g ;sim c rs n a s ;n nie r ;s i c p r r a c y r s s s so r e e s e p s a l i e d i o e n y s o n ai e s f m n e l y t i m e o
o表2宜昌侧桥塔塔顶位移线性时程法非线性时程法地震作用激励方爪横桥向cm反应谱法工况1工况2工况3工况1工况2工况311lo9809l12l105100l21纵桥向em18518222449118l225491竖桥向cm23l226226226226226226表3加劲梁跨中位移淤线性时程法非线性时程法激励方小横桥向cm工况1工况2工况3工况i工况2工况370088288l70488188l纵桥向em25022332225l225322竖桥向em208820972377208620962377剪力kna桥塔剪力弩矩knmb桥塔弯矩图3横桥向地震作用下桥塔内力和位移雕一04008001200160020002400剪力kna1桥塔剪力星一坦按弯矩knmb桥塔弯矩目v惺辫图4纵桥向地震作用下桥塔内力和位移位移erac轿塔位移位移emc桥塔位移二鏊黼l11
大跨度单索面曲线悬索桥人致振动舒适性及减振措施研究
世界桥梁2021年第49卷第3期(总第212期)World Bridges#Vol.49#No.3#2021(Totally No.212"72大跨度单索面曲线悬索桥人致振动舒适性及减振措施研究刘世忠】,于洪波2,陈斌】,陈缔欣3,傅立磊2(1.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兰州730070;2.厦门市市政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0060;3.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0060)摘要:随着桥梁美学和城市景观的追求以及新型轻质高强材料的运用,人行桥梁的跨度不断增大,基频不断降低,带来的人致振动问题也日益突出&以厦门山海健康步道节点二桥梁一一单塔单索面曲线悬索桥为背景,通过行人激励下人致振动响应,分析人致振动峰值加速度和侧向锁定及其临界人数,并对安装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减振方案进行参数优化。
结果表明:在人致振动竖向敏感频率范围内,即3Hz以内,共有19阶模态,且模态振型耦合现象严重,不仅有主梁与桥塔、主缆耦合振型,还有主梁竖向与侧向耦合振型;第10阶和第15阶人致振动加速度峰值分别为2.127m/s2、3.778m/s2,超出CL1级舒适性指标,第7阶临界锁定人数为236人,小于设计人数1235人;提出安装TMD并优化其基本参数,安装TMD后桥梁满足人致振动CL1级舒适性要求&关键词:人行桥;单塔单索面曲线悬索桥;人致振动;舒适性评价;调谐质量阻尼器;减振措施中图分类号:U44&11;U44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7767(2021)03—0072—061引言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缓解日益增加的人流压力,人行桥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城市景观要求的考虑,人行桥的造型更加新颖,同时跨度不断增加,大量新型轻质高强材料的采用使得桥梁自身刚度降低,进而造成基频降低,人致振动问题突出[13],如:伦敦千禧桥关闭事件&通常人行桥的人致振动主要以竖向振动为主,但侧向振动有可能造成侧向锁定现象因此还应考虑侧向振动。
列车制动和运行下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纵向振动分析
制 动 力 使 其 发 生 纵 向振 动 。 以公 铁 两 用 斜 拉 桥 为 研 究 背 景 , 根 据相关文献计算公式获得列车制动力 , 分 析 列 车 制 动 作 用 下斜 拉桥 动 力 响 应 l 采 用 移 动荷 载模 拟列 车 运 行 作 用 , 研究列 车运行作用 下结构动力 响应 ; 利 用 非 线 性 动 力 时程 分析 方 法 , 对黏滞阻尼器参数进行 敏感性分析 , 探 讨 塔 梁 间设 置黏 滞 阻 尼器 对列 车 制 动 和 运行 作 用 下 结 构 动 力 响应 的 影 响 , 并 与 未 设 置 黏 滞 阻尼 器 的 情 况 进 行 比较 。结 果 表 明 , 当斜拉桥塔梁 间无纵 向连接时 , 结 构 响 应 受 列 车 运 行 速度 影 响 较 大 , 斜 拉 桥 可能 发 生 纵 向 共 振 , 结构 响应显著增 大 ; 塔 梁 间 设 置 黏 滞 阻 尼 器 能 有 效 控 制 列 车 制 动 和运 行作 用 下 斜 拉 桥 纵 向振 动 响 应 。
S t u d y o n Lo ng i t u di na l Vi b r a t i o n o f Lo ng - s pa n Ra i l - 。 c a m。 。 r o a d Ca bl e ’ 。 s t a y e d
Br i d g e I n d u c e d b y Tr a i n Br a k i ng a n d Ru n ni n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n a l d i r e c t i o n .W h e n t h e t r a i n b r a k e s o n t h e b r i d g e ,t h e b r a k i n g f o r c e s a c t i n g o n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l e a d t o t h e l o n g i —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大跨度悬索桥行波激励下的地震反应分析
…
其 刚度 的影 响 。在 模 型 的主塔 底 固结 , 主缆 锚 固端 固结 ; 塔梁 结合处 , 主塔 横 向、 竖 向线 位移 及 其 绕纵
向的转角位 移 与加 劲梁 为 主从 连 接 , 主塔 顶 和 主 缆 主从连接 。 利用 上 述 动力 计算 模 型 , 采用 子 空间 迭代 法 计
[ M ] { ) +[ C ] { ) +[ K ] { ) 一
[ M ] [ K ] [ K ] { 多 )
求解 上述 方程 可得拟 静力位移 { 3 , ) 和 动力位 移 { V } , 进 而 可 求 得结 构 的 总位 移 , 即得 到 桥 梁 在 非
的动 力特 性 , 并 采 用行 波输 入 的 方 法 , 对 悬 索桥 在 不 同视 波 速 下 的地 震 反 应特 点进 行 了 分析 计
算 结 果表 明 , 大跨 度 悬 索桥 具 有 较 长 的 自振 周 期 , 行 波 效 应 会 显 著 改 变其 地 震反 应 特 点 , 行 波 效 应
1 7 7
[ c] 、 [ K] 分别 为结 构 的质 量 矩 阵 、 阻尼 矩 阵和 刚度
矩阵; { 岁 ) 、 { ) 、 { Y } 分别为节点的绝对加速度、 速度
公 路 与 汽 运
总第 1 5 7期
Hi g h wa y s& Au t o mo t i v e Ap pl i c a t i o n s
该 文结合 某 大 跨度 悬 索 桥实 桥 , 建立 三 维有 限 元 动力计 算模 型 , 采 用 行 波输 入 方 法对 其 地震 时程 响应 进行 分析 研究 。该 结构 为 单跨 双 铰悬 索 桥 , 全 长 1 5 3 8 . 5 m, 跨 径 布置 为 3 0 2 m+ 8 8 8 m+ 3 4 8 . 5 m, 主缆成 桥 矢 跨 比 1 / 1 0 . 5 , 加 劲 梁 为扁 平 闭 口流 线型单 室钢箱 梁 , 梁宽 3 S . 6 m, 主 塔 为钢 筋 砼 门 式 框架结 构 , 由 两 根 塔 柱、 三 道 横 系梁 组 成 , 塔 高 1 4 7 . 5 m, 锚碇 为重 力式 , 基础 为钻孔灌 注桩 。
大跨度铁路悬索桥车-线-桥耦合振动分析
AN ALYS S OF TRAI TRACK — I N— BRI DGE CoUPLED BRATI VI oN 0F
A RAI LW AY LoNG— PAN US S S PENSI N o BRI DGE
L a z e ku D jn JnZ ii i Xio h n i e u i hb n
( c o fCii En ie rn S ho lo vl gn eig,S u h s ioo g Unv riy,Che g u 6 0 31 o t we t a tn ie st J n d 1 0 ,Chn ) ia
AB TRA S CT: c u ld d n mi mo e o r i- r c ~ rd e wa sa l h d u i g t e t e r f t an ta k b ig A o p e y a c d l f tan ta k b i g s e t b i e sn h h o y o r i- r c - rd e s c u ld v b a i n Ta i g t e s h meo u p n i n b i g ( i p n 1 1 0 m ) o x mp e twa n lz d t e o p e i r to . k n h c e fa s s e so r e man s a : 2 d f r e a l ,i s a ay e h d n mi p o e te ft e b i g , ta k a d t an wh n a s mi g t a CE3 t an wa v n n t e s s e so y a c r p ri so h r e r c n r i e s u n h tI d r i s mo ig o h u p n i n
大跨论文--桥梁振型分析
桥梁振型分析1.项目的背景和必要性对桥梁进行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有效的模拟和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地基土体的柔性变形将直接影响结构的动力特性,侧向荷载的分布模式体现了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惯性力沿高度的分布,选择合适的模型一直是抗震分析相关研究所关注的问题。
1.1 项目概况不考虑地基柔性时,桥墩建模一般采用固结模型,即直接在桥墩底部施加固定约束,为了考虑地基柔性效应影响,本文考虑了在墩底施加六弹簧模型。
六弹簧模型将桩基础及下部结构的影响简化为作用在桥墩底部中心的集中弹簧,进而对上部结构进行抗震分析。
本文主要以80+128+8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例,进行固结模型与六弹簧模型的振型分析对比。
1.2.项目研究目的在墩底采用六弹簧约束的模型,使用弹性支承来模拟,其刚度矩阵可以通过资料手算得到,进而导入程序中,这种模型可以较准确模拟桥墩的实际约束情况,对进一步进行抗震验算做好铺垫。
2.项目科研现状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在三维分析中,集中弹簧具有六个方向的刚度,分别对应墩底部中心发生单位位移(或转角)时对应的力(或弯矩),近似考虑桩土相互作用。
六弹簧法对桩基础的考虑相对简单,计算量小,在工程上应用比较广泛。
2.2 研究说明考虑桩-土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抗震分析,六弹簧的方法比用固结的方法求出k值要小,根据/k mω=,自振周期T就会变大,所以在地震作用下六弹簧模型比固结模型能更好地消耗能量。
3.项目实施方案3.1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3.1.1模型建立(1)使用Midas Civil 2011 建立80m+128m+80m连续梁桥模型,并采用变截面建立梁和墩单元。
考虑到两侧简支部分对边墩的影响,在边墩墩顶应附加简支梁一半质量的作用。
在三跨连续梁(简支梁长度为32m)墩顶设置450t 的节点质量。
(2)二期荷载取为184kN/m,并由程序将其转化为质量。
(3)每个墩顶使用弹性连接设立两组支座,各支座纵、横、竖三方向的刚度通过资料计算得到,能够较准确模拟实际支座。
悬索桥的风致振动特性分析
悬索桥的风致振动特性分析在现代桥梁工程中,悬索桥以其跨越能力大、造型优美等特点成为了众多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的首选方案。
然而,风对悬索桥的影响不容忽视,风致振动可能导致桥梁结构的疲劳损伤,甚至影响桥梁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
因此,深入研究悬索桥的风致振动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悬索桥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对风的敏感性。
悬索桥主要由主缆、加劲梁、桥塔和吊索等组成。
主缆承担着主要的荷载,加劲梁则通过吊索悬挂在主缆上。
这种柔性结构在风的作用下容易产生振动。
风致振动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颤振、涡振和抖振等。
颤振是一种自激振动,当风速超过一定临界值时,桥梁结构的振动会不断加剧,直至发生破坏。
涡振则是由于风流绕过桥梁结构时产生的漩涡脱落引起的周期性振动。
抖振是由自然风的紊流成分引起的随机振动。
影响悬索桥风致振动特性的因素众多。
首先是桥梁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包括加劲梁的截面形状、主缆的垂度、桥塔的形式等。
不同的几何参数会导致风在桥梁表面的流动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振动特性。
其次是风速和风向。
风速越大,风对桥梁的作用力也就越大,振动响应越明显。
风向的变化也会改变风与桥梁的相互作用方式。
此外,桥梁所处的地形和环境条件也会对风致振动产生影响。
例如,峡谷地区的风场较为复杂,可能会增加桥梁的风荷载。
为了研究悬索桥的风致振动特性,通常采用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
风洞试验是将桥梁模型置于风洞中,模拟实际的风场环境,测量桥梁模型的风荷载和振动响应。
这种方法直观可靠,但成本较高,试验周期长。
数值模拟则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建立桥梁的数学模型,通过求解流体力学方程来计算风与桥梁的相互作用。
数值模拟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但需要对模型进行合理的简化和验证。
在实际工程中,为了减小悬索桥的风致振动,通常采取一系列的抗风措施。
对于加劲梁,可以采用流线型的截面设计,减少风的阻力和漩涡脱落。
在主缆和吊索上设置阻尼器,可以消耗振动能量,降低振动幅度。
考虑摩擦与刹车制动力作用时的车桥耦合振动数值分析
摘 要 : 了研 究 车 辆 在 桥 面 上 行 驰 过 程 中 突 然 刹 车 对 桥 梁 产 生 的 冲 击 振 动 的影 响 , 虑 了车 轮 处 的 为 考 摩 擦 力 与 刹 车 制 动力 共 同作 用 时 移 动 质 量模 型 对 车 桥 的 耦 合 振 动 现 象 进 行 数值 模 拟 。 于 工程 中常 用 对 的 变 截 面 箱 粱 . 导 了平 面 内呈 线 性 和 抛 物 线 形 变 化 时 的 质 量 阵 , 用 R m eg数 值 积 分 方 法 得 到 刚 推 采 o br
u e n e g n e n t c u e , t o h l e ra d p rb l a ib e b i h si ln ,t e ma sma r e r e u e . s d i n ie r g sr t r s wi b t n a n aa oi v r l e g t a pa e h s t c sa e d d c d i u h i c a n i
中 图分 类 号 : U 1 . 0 2 ; T 31 3; 3 8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 7 1 ( 0 2 0 — 1 7 0 10 — 19 2 1 ) 1 0 6 — 6
Nu e ia m rc lAna y i o u i br to fBrd e a hil l ssf r Co plng Vi a i n o i g nd Ve ce wih Br ki t a ng For e a i to c nd Fr ci n
a d t e f c in tg t e t h r k n o c r o sd r d F ra n n u i r b x s cin b a ,wh c a ewi ey n h r t o e h rwi t eb a i g fr e a e c n i e e . o o — nf m o —e t e m i o h o d n J n n C n o g
大跨度悬索桥颤振的三维精细化分析
大跨度悬索桥颤振的三维精细化分析张新军; 赵晨阳【期刊名称】《《振动与冲击》》【年(卷),期】2019(038)014【总页数】8页(P246-253)【关键词】大跨度悬索桥; 颤振稳定性; 静风效应; 风速空间非均匀分布; 主缆气动力【作者】张新军; 赵晨阳【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杭州31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48.25悬索桥结构受力性能好,跨越能力强,是千米级主跨桥梁工程的首要选择。
随着桥梁工程建设由跨越大江大河向近海连岛工程及跨越海峡和海洋等更广阔的水域发展,悬索桥的跨径将进一步增大,潜在需求在2 000~5 000 m内[1]。
悬索桥结构跨度大,刚度小,风作用下的结构稳定性(主要指颤振)已成为控制悬索桥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因素。
随着悬索桥跨径的进一步增大,以下三个因素对悬索桥颤振稳定性的影响将更加显著:①静风作用下结构大变形导致的结构刚度和施加在结构上以结构变形为函数的风荷载的非线性变化及其三维效应,简称静风效应[2-3]。
②风速空间分布的非一致性。
实测资料表明风速沿着竖直高度和水平方向是变化的,但已有大跨度桥梁颤振分析中通常将桥址区域内的风速考虑为均匀分布。
悬索桥的主缆矢高和桥塔高度都比较大,桥面主梁采用竖曲线布置,依据风的空间分布特性,桥面主梁、主缆和吊杆以及桥塔等构件上风速的差异性将更加明显,形成风速的空间非均匀分布。
③主缆气动力。
随着悬索桥跨径的增大,主缆的直径以及作用在主缆上的气动力随之增大。
这些因素对大跨度悬索桥的颤振稳定性存在着什么样的影响程度和规律,这是其颤振性能研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迄今为止,国内学者对大跨度悬索桥的颤振性能开展了较多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分析方法,但这些分析方法都未能系统全面地考虑上述三个因素的综合影响[4-11]。
为此,本文已有线性颤振分析方法基础上,进一步考虑静风效应、风速空间分布非均匀性以及主缆气动力作用等因素建立了精细化的大跨度桥梁三维非线性颤振分析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分析程序。
大跨度悬索桥施工过程颤振分析的开题报告
大跨度悬索桥施工过程颤振分析的开题报告
标题:大跨度悬索桥施工过程颤振分析
背景:
悬索桥是一种常见的大跨度桥梁形式,在设计和施工中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其中颤振是一个关键问题。
颤振是指结构在受到外部激励时出现的自然振动现象,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对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重大影响。
在悬索桥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荷载的不稳定性和其他因素,颤振问题尤为突出,需要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目的:
本研究旨在对大跨度悬索桥施工过程中的颤振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颤振发生机理和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保障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大跨度悬索桥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通过计算得到结构的应力、变形、频率等参数,进而分析结构的颤振特性和影响因素。
同时考虑结构的材料、截面形状、荷载条件等因素对颤振的影响,利用现有颤振控制方法和技术,提出针对性强的控制措施。
预期成果:
本研究将得到大跨度悬索桥施工过程中颤振行为的深入认识,能够有效预测和控制颤振现象,提高结构安全性。
同时,将建立完整的数值模拟方法,可供后续的实际工程应用,为悬索桥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赵建兵.大跨度悬索桥施工颤振的计算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14,27(4):65-69.
2)蔡峰煌. 断索工况下大跨度悬索桥的颤振探讨[J].铁道工程学报,2007,24(2):79-82.
3)陈永开. 双塔斜拉桥施工过程中颤振影响的数值模拟[J].桥梁建设,2019,49(6):93-99.。
大跨度桥梁结构振动与减振控制研究
大跨度桥梁结构振动与减振控制研究大跨度桥梁结构是现代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然而,由于自然因素和交通载荷等原因,桥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振动,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
因此,对大跨度桥梁结构的振动特性进行研究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大跨度桥梁结构的振动特性主要受到结构的固有频率、阻尼比、质量等因素的影响。
其中,固有频率是指桥梁本身在没有外力作用下自然振动的频率,阻尼比则是指桥梁振动时能量损失的程度。
在实际工程中,为了减小桥梁结构的振动幅度,通常采用减振措施来控制桥梁振动。
目前,常用的减振控制方法主要包括被动减振和主动减振两种。
被动减振是指通过添加阻尼器、质量块等被动元件来吸收桥梁振动的能量,从而达到减小桥梁振幅的目的。
被动减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其减振效果受到外界环境和载荷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相对而言,主动减振则是通过在桥梁结构上安装传感器和执行器等主动元件,实时监测桥梁振动状态并对其进行控制,从而达到减小桥梁振幅的目的。
主动减振具有响应速度快、减振效果稳定等优点,但其成本较高,需要较为复杂的控制系统。
除了传统的减振控制方法外,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减振技术。
例如,利用形状记忆合金等材料制作智能阻尼器,可以根据桥梁振动状态实时调整阻尼器的阻尼力,从而实现更加精确的减振控制。
此外,利用光纤传感技术等新型传感技术也可以实现对桥梁结构振动状态的高精度监测和控制。
综上所述,大跨度桥梁结构的振动与减振控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新型材料、传感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更加有效的减振技术被应用于大跨度桥梁结构中,从而保障其安全可靠地运行。
超大跨悬索桥抗震性能分析
超大跨悬索桥抗震性能分析摘要:为研究超大跨悬索桥的抗震性能,本文采用MIDAS Civil 2010中悬索桥建模助手建立了主跨2000m的超大跨悬索桥,并选取了taft波、San Fernando 地震波对该桥进行不同方向的激励,对结构的位移、内力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悬索桥在地震波顺桥向、横桥向激励下,主塔内力的变化均比较复杂,因此在进行悬索桥设计时,要考虑地震波对悬索桥的不利影响。
竖向地震波对主塔位移的影响较小,但是对主塔内力的影响较大,因此在进行超大跨悬索桥抗震设计时,要考虑竖向地震波对超大跨结构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超大;悬索;抗震1.概述从国内外桥梁建设里程来看,大跨径桥梁,特别是跨径超过1000m的桥梁,其首选的桥型就是悬索桥。
超大跨悬索桥的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桥梁建设水平,进入本世纪以来,悬索桥的建设取得了飞跃的发展。
国内外很多建设或正在规划的跨海大桥,如意大利墨西拿海峡大桥、直布罗陀海峡大桥、舟山西堠门大桥、琼州海峡大桥等[1],其主桥都是超大跨悬索桥,毋庸置疑,21世纪将是超大跨悬索桥建设的飞跃发展时期。
但是超大跨悬索桥造价高,结构损坏对交通、经济的影响较大,因此研究超大跨悬索桥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机制、如何降低超大跨悬索桥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就显得尤为重要[2]。
2.工程概况为了研究超大跨悬索桥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机制,本文采用MIDAS中悬索桥建模助手建立主跨2000m的超大跨悬索桥,其有限元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1超大跨悬索桥有限元模型本文主要研究超大跨悬索桥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地震响应,由于多点激励、桩-土-结构相互作用、行波效应比较复杂,难以定量描述,因此本文研究中,暂不考虑以上三种作用的影响。
3.动力特性分析研究桥梁的抗震性能,必须先了解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主要包括结构的周期、自振频率以及振型特点等,这样才能更进一步的研究桥梁结构的抗震特性。
但是在用有限元分析结构的动力特性时,要对结构的质量、边界条件、刚度等进行精确模拟,这样才能精确分析出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
洞庭湖特大跨径悬索桥吊索非线性振动分析
洞庭湖特大跨径悬索桥吊索非线性振动分析林鸣;张国刚;颜东煌【摘要】吊索是悬索桥的重要受力构件之一,以洞庭湖特大跨径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建立了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计算得汽车荷载作用下塔侧1#吊索相对水平位移最大,为1.2m.对频率法索力计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跨中位置的减振架对吊索频率有较大影响,由于减振架位于吊索跨中位置,处于二阶模态振型的节点位置,故可以采用纵桥向二阶频率进行索力计算,1#吊索纵桥向二阶频率计算索力误差仅为0.89%.端点位移激励下吊索振动的正负位移基本相同,具有明显的“拍振”现象,位移激励幅值越大,“拍振”的周期越短;端点位移激励幅值越大,最大位移响应也越大;吊索易发生1∶1主共振和3∶1参数共振.%The suspender is one of the main force components of suspension bridges.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Dongting Lake long-span suspension bridge as the engineering background.The relative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1#suspender was the maximum of 1.2 m.The frequency cable force calculation was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the damping frame in the middle span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frequency of the suspender.Because the damping frame is in the middle of the suspender and is located at the node of the two mode vibration mode,so the longitudinal two order frequency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cable force.The cable force error of 1 # suspender calculated by the longitudinal two order frequency is only 0.89%.Under the excitation of end displacement,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displacement of the suspender vibration is basically the same,and it has obvious " beat vibration"phenomenon.The larger the displacement excitation amplitude is,the shorter the period of the " beat vibration" is;the greater the excitation amplitude of the end displacement is,and the greater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response;the 1∶1 resonance and 3∶ 1 parametric resonance are easy to occur.【期刊名称】《公路工程》【年(卷),期】2017(042)006【总页数】6页(P242-247)【关键词】悬索桥;吊索;索力;频率法;非线性振动【作者】林鸣;张国刚;颜东煌【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湖南长沙410114;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08;中南公路建设及养护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08;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08;中南公路建设及养护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08;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湖南长沙4101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48.210 引言近年来,斜拉桥、悬索桥和拱桥等大跨桥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拉索或吊杆是该类型桥梁的主要受力构件之一,由于拉索长细比较大,构件较柔,非线性振动问题较为突出。
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施工阶段的受力分析的开题报告
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施工阶段的受力分析的开题报告题目: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施工阶段的受力分析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人们对于交通建设的追求,桥梁建设也在不断发展,其中自锚式悬索桥作为一种桥型,因其美观大气、安全可靠,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和使用。
自锚式悬索桥的设计和施工阶段的受力分析是其建设的重要环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将针对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在施工阶段的受力特点进行研究,重点关注以下内容:1. 自锚式悬索桥的基本结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2. 自锚式悬索桥施工阶段涉及的受力问题,包括温度变形、混凝土段的承载能力、施工荷载等方面的受力分析。
3. 对于自锚式悬索桥在施工阶段的受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值计算法以及工程实例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三、预期成果和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对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在施工阶段的受力分析和问题解决的研究,预计将得到以下结果:1. 提出自锚式悬索桥施工阶段受力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2. 为自锚式悬索桥在施工阶段提供相应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指导。
3. 在悬索桥设计及施工领域的相关研究中填补自锚式悬索桥施工阶段受力分析研究的空白,为相关学科提供参考资料。
四、研究计划本文的研究计划如下:1. 确定研究的内容和方向。
2. 搜集相关文献和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
3. 根据研究方向,选择数值计算方法、工程实例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4. 对于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5. 撰写论文,出版发表。
五、论文结构安排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1.1 题目背景及研究意义1.2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4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二章自锚式悬索桥的结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1 自锚式悬索桥的基本结构2.2 自锚式悬索桥施工阶段涉及的受力问题2.3 自锚式悬索桥在施工阶段受力时的参数设置和计算第三章自锚式悬索桥的受力分析及问题解决方法3.1 温度变形对自锚式悬索桥的影响3.2 混凝土段的承载能力3.3 施工荷载的影响3.4 自锚式悬索桥在施工阶段的问题探讨和解决第四章利用工程实例对自锚式悬索桥的受力分析进行验证和应用4.1 工程实例的介绍4.2 工程实例的计算及分析4.3 结果和讨论第五章结论5.1 研究成果总结5.2 参考文献5.3 致谢以上是开题报告的内容,希望给你提供一些参考。
桥梁结构的振动分析
桥梁结构的振动分析桥梁作为重要的交通工程设施,承担着道路、铁路等交通运输的重要任务。
然而,在桥梁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自然、人为因素引起的振动问题。
因此,对桥梁结构的振动进行准确分析和评估,对于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振动类型及特点桥梁结构的振动类型可以分为自然振动和强迫振动两种。
自然振动是指桥梁在受到外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固有频率振动。
桥梁结构具有多个振动模态,每种模态都对应着不同的固有频率。
通过对桥梁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可以确定不同频率下的振动模态及其振型,并对其进行评估。
强迫振动是指桥梁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非自由振动。
外力包括风、交通荷载、地震等。
这些外力作用于桥梁结构时,会引起桥梁结构的振动响应。
通过对桥梁结构的响应分析,可以评估桥梁在不同条件下的振动响应情况,从而判断桥梁是否满足振动性能要求。
二、振动分析方法在桥梁结构振动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模态分析、频率响应分析和时程分析。
1. 模态分析模态分析是通过求解桥梁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得到桥梁的振动模态及其固有频率。
通过模态分析可以判断桥梁的固有振动特性,了解桥梁的振动模态及其影响因素,为后续的响应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2. 频率响应分析频率响应分析是利用桥梁结构的模态参数,分析桥梁在外力作用下的振动响应。
通过频率响应分析,可以评估桥梁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振动响应情况,确定振动幅值、位移响应等参数,判断桥梁的安全性。
3. 时程分析时程分析是采用实测的交通荷载、地震波等真实载荷数据,分析桥梁在时变载荷作用下的振动响应。
时程分析可以更为真实地反映桥梁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振动响应情况,对于振动响应较为敏感的桥梁结构尤为重要。
三、振动分析的影响因素桥梁结构的振动响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桥梁的几何形状、材料特性、边界约束条件等。
1. 桥梁的几何形状桥梁的几何形状会影响桥梁结构的振动特性。
比如,跨度大的桥梁通常具有更低的固有频率,而拱桥则具有较低的纵向振动频率。
大跨度悬索桥颤振时域分析及静风稳定性分析的开题报告
大跨度悬索桥颤振时域分析及静风稳定性分析的开题报告题目:大跨度悬索桥颤振时域分析及静风稳定性分析一、选题背景悬索桥是跨越大河的常见桥型,其具有跨度大,建设难度大,但视觉效果较好等优点。
然而,由于其固有的柔性和轻盈性质,容易发生颤振现象,对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
同时,静风也是影响悬索桥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进行大跨度悬索桥颤振时域分析和静风稳定性分析十分必要。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大跨度悬索桥颤振时域分析(1)建立大跨度悬索桥的有限元模型,考虑桥梁的材料力学特性和固有频率等因素。
(2)运用动力学原理进行颤振时域分析,考虑桥梁自身重量、荷载、风荷载等多种因素,确定其随时间的响应。
(3)分析分析结果,探究颤振过程中的动力响应特性,识别悬索桥可能出现的颤振模态和频率,进而对其进行优化设计。
2. 静风稳定性分析(1)建立大跨度悬索桥的静力学模型,采用风工程学中的风荷载模型,确定桥梁所受静风荷载。
(2)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桥梁不同风速下的位移、拉力和应力等变形和稳定性指标。
(3)根据分析结果,寻找静风荷载下引起桥梁稳定性失效的因素,优化桥梁结构设计,提高桥梁稳定性。
三、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可预期获得以下成果:1. 分析大跨度悬索桥颤振的动力响应特性,识别颤振模态和频率,为悬索桥的结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2. 分析大跨度悬索桥静风荷载下的变形和稳定性指标,找出可能引起桥梁失效的因素,为桥梁结构设计提供优化方案。
3. 探究大跨度悬索桥的动、静稳定性分析方法,提高技术水平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四、研究意义悬索桥是大型桥梁工程中常见的桥型,随着交通运输需求的增加,建设大跨度悬索桥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
本研究可为大跨度悬索桥的结构设计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为探讨悬索桥的稳定性、动力响应等问题提供科学参考和理论基础。
列车制动和运行下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纵向振动分析
列车制动和运行下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纵向振动分析吕龙;李建中【摘要】The vibration response of the cable-stayed bridge under train running occurs in vertical and longitudinal direction.When the train brakes on the bridge, the braking forces acting on the structure lead to the longitudinal vibration response of the cable-stayed bridge.Based on a rail-cum-road cable-stayed bridge, the train braking forces were obtained by calculation formulas in relevant literature.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bridge induced by train braking was investigated.Train running was simulated using moving loads to study the train-induced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bridge.The parameter sensitivity study of viscous dampers was performed through nonlinear dynamic time history analysis.The effect of viscous dampers on mitigating the longitudinal vibration response of the bridge under train braking and running was investigated.The response of the bridge with viscous dampers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bridge without viscous damper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sponse of the cable-stayed bridge without longitudinal deck-tower connection under train running was affected significantly by the train speed, in which case, the longitudinal resonance for the cable-stayed bridge may occur and the response of the bridge increases significantly.Viscous dampers installed between the deck and the tower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longitudinal vibration response of the cable-stayed bridge induced by train braking and running.%列车运行作用下斜拉桥不仅发生竖向振动,也发生纵向振动;当列车在斜拉桥上制动时,作用于结构上的制动力使其发生纵向振动.以公铁两用斜拉桥为研究背景,根据相关文献计算公式获得列车制动力,分析列车制动作用下斜拉桥动力响应;采用移动荷载模拟列车运行作用,研究列车运行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利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黏滞阻尼器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探讨塔梁间设置黏滞阻尼器对列车制动和运行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并与未设置黏滞阻尼器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斜拉桥塔梁间无纵向连接时,结构响应受列车运行速度影响较大,斜拉桥可能发生纵向共振,结构响应显著增大;塔梁间设置黏滞阻尼器能有效控制列车制动和运行作用下斜拉桥纵向振动响应.【期刊名称】《铁道学报》【年(卷),期】2017(039)003【总页数】6页(P90-95)【关键词】公铁两用斜拉桥;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列车制动力;列车运行;共振;黏滞阻尼器【作者】吕龙;李建中【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48.121在大跨度桥梁中,斜拉桥凭借其结构受力特性良好、造型美观等优势,得到广泛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