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农业大学851结构力学考研大纲及出题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
中国农业大学851结构力学考研大纲
结构力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结构力学考试是土木工程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土木工程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土木工程硕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土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结构力学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的结构力学相关基础知识和结构力学分析及计算能力。
二、评价目标
(1)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结构力学基础知识。
(2)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结构力学计算能力。
(3)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结构力学分析能力。
三、考试内容
考试科目名称:结构力学(A)
参考书:《结构力学I》,龙驭球、包世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
《结构力学II》,龙驭球、包世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
考试内容范围:
绪论:
结构计算简图及简化,结构分类。
结构的几何构造分析:
几何构造分析的基本概念,几何不变体的组成规律,三刚片规则、两刚片规则、二元体规则的应用,杆件体系的计算自由度等
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
多跨静定梁、静定平面刚架、静定桁架的概念;熟练掌握多跨静定梁、静定平面刚架、静定桁架内力的计算方法,掌握叠加法画弯矩图,能够熟练画出内力图;理解截面法、结点法、联合法,熟练求出静定桁架的内力。
虚功原理与结构位移计算:
理解广义力和广义位移的概念、虚功原理、单位荷载法、图乘法、互等定理。能利用单位荷载法正确的计算结构在荷载作用及支座移动下和温度变化下的位移。掌握图乘法及应用条件,能用图乘法计算梁和刚架的位移;能够计算桁架的位移。
力法:
超静定结构特点,力法的基本概念,超静定刚架和排架,超静定桁架,组合结构,对称结构,两铰拱,无铰拱,支座移动和温度改变时的计算,超静定结构位移计算。位移法: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等截面杆件的刚度方程;无侧移刚架的计算;有侧移刚架的计算;位移法的基本体系;对称结构的计算;支座位移和温度改变时的计算等。
渐进法: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多结点的力矩分配;对称结构的计算;无剪力分配法;力矩分配法与位移法的联合应用等。
影响线:
移动荷栽和影响线的概念;静力法作简支梁影响线;结点荷载作用下梁的影响线;静力法作桁架的影响线;机动法作影响线;荷载最不利位置确定;影响线的应用等。矩阵位移法与能量原理:
单元刚度矩阵;坐标转换矩阵;整体刚度矩阵;等效结点荷载;矩阵位移法的计算步骤;势能原理等。
结构动力学:
结构动力学的基本概念;结构振动的自由度;单自由度结构的自由振动;单自由度结构在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强迫振动;单自由度结构在任意荷载作用下的强迫振动;多自由度结构的自由振动;多自由度结构的振型叠加法等。
结构弹性稳定:
结构稳定概念;用静力法确定临界荷载;具有弹性支座压杆的稳定;用能量法确定临界荷栽等。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满分及考查内容分数分配
试卷满分为150分。
(四)试卷题型比例
判断题4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选择题4-6题,每小题5分,共20-30分
计算题6题,每小题10-20分,共100-110分
五、样卷(见附件一)
附件一
一.是非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O 表示正确,以X 表示错误)
1.(本小题5分)
图示结构E I =常数,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分配系数6/14=A μ。(
)
二.选择题(将选中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弧内)
1.(本小题5分)
下图中哪一种情况不能用力矩分配法计算。()
三.计算题(本大题10分)
作图示结构M图。E I=常数。
专业课的复习和应考有着与公共课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虽然每个考生的专业不同,但是在总体上都有一个既定的规律可以探寻。以下就是针对考研专业课的一些十分重要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一、专业课考试的方法论对于报考本专业的考生来说,由于已经有了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和知识储备,相对会比较容易进入状态。但是,这类考生最容易产生轻敌的心理,因此也需要对该学科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
跨专业考研或者对考研所考科目较为陌生的同学,则应该快速建立起对这一学科的认知构架,第一轮下来能够把握该学科的宏观层面与整体构成,这对接下来具体而丰富地掌握各个部分、各个层面的知识具有全局和方向性的意义。做到这一点的好处是节约时间,尽快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并找到状态。很多初入陌生学科的同学会经常把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往往是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未找到该学科的核心,同时缺乏对该学科的整体认识。
其实考研不一定要天天都埋头苦干或者从早到晚一直看书,关键的是复习效率。要在持之以恒的基础上有张有弛。具体复习时间则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考生应该做到平均一周有一天的放松时间。
四门课中,专业课(数学也属于专业课)占了300分,是考生考入名校的关键,这300分最能拉开层次。例如,专业课考试中,分值最低的一道名词解释一般也有4分或者更多,而其他专业课大题更是动辄十几分,甚至几十分,所以在时间分配上自然也应该适当地向专业课倾斜。根据我们的经验,专业课的复习应该以四轮复习为最佳,所以考生在备考的时候有必要结合下面的内容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第一轮复习:每年的2月—8月底这段时间是整个专业复习的黄金时间,因为在复习过程遇到不懂的难题可以尽早地寻求帮助得到解决。这半年的时间相对来说也是整个专业复习压力最小、最清闲的时段。考生不必要在这个时期就开始紧张。
很多考生认为这个时间开始复习有些过早,但是只有早准备才能在最后时刻不会因为时间不够而手忙脚乱。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时间安排上更是应当尽早。完全可以超越这里提到的复习时间,例如从上一年的10月份就开始。一般来说,第一轮复习的重点就是熟悉专业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多看看教材和历年试题。只有自己有了阅读体验,才能真正有自己的想法,才能有那种很踏实的感觉。暑假期间,在准备公共课或者上辅导班的同时,继续学习专业课教材,扩大知识量。
复习的尺度上,主要是将专业课教材精读两遍以上,这里精读的速度不宜太快,否则会有遗漏,一般每天弄懂两到三个问题为宜。由于这段时间较长,考生完全可以把专业问题都吃透。事实上,一本专业课的书,并非所有的东西都能够作为考试内容,但是重要的内容则会不厌其烦地在不同年份的考卷中变换着面孔出现。所以,考生在第一遍精读的时候就需要把这些能够成为考题的东西挖掘出来,整理成问答的形式。
第二轮复习:每年的9月—12月中旬这个时段属于专业课的加固阶段。第一轮复习后总会有许多问题沉淀下来,这时最好能够一一解决,以防后患。对于考生来说,这4个月是专业知识急剧累积的阶段,也是最为繁忙劳累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