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市2018届高三语文12月一模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开封市2018届高三语文12月一模试

题(附答案)

高三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

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

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学界曾普遍认为,我国古代社会停滞以至僵化始于宋代。其实,宋代是个竞争性强、开放性高的社会。传统社会

是封闭式的固态社会,人们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以及

职业具有非运动性,和前代相比,宋代呈现较为明显的

社会流动倾向。社会流动是指人们的社会地位以及职业

的变动,是社会自我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是社会富有

活力与否的重要标志。面对社会流动增大的现实,宋人

张载在《经学理窟》)中说:“今日万钟,明日弃之;今日富贵,明日饥饿。”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往往世代为官,这种状况到

唐代没有根本性改变。宋代“朝廷无世臣”,士庶界限

趋于消解,官民之间可以转化。沈伦原是以教书为业的

穷书生,后来官拜宰相,去世后,家道随之中落。宋代

政治上的流动与科举改革关系极大。宋代“取士不问家世”“一切考诸试篇”,采取弥封、誊录等措施,平民

子弟仕进的可能性增大。明代学者胡应麟在《华阳博议下》中说:“五代以还,不崇门阀。”宋代门第观念相对淡薄,人们更加看重科举和官职,这些影响到社会生活的

方方面面,从前士庶不通婚、不交往的旧习俗有所改变,出现了“婚姻不问阀阅”“所交不限士庶”(朱熹《增损吕氏乡约》)等新现象。

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然经济色彩浓重。中唐前后,商品

经济有所发展,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营利者

往往“累千金之得,以求田问舍”,政治权力向经济力

量屈服,宋朝政府不得不减少对土地买卖的限制和干预,土地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土地所有权转换频率加快,以致“庄田置后频移主”(刘克庄《故宅》)。苏洵曾感叹:“富者之子孙或不能保其地,以复于贫。”商人比

田主风险更大,“有朝为富商,暮为乞丐者”,达官显

宦同样难免。对于经济上的社会流动,宋人概括道:

“富儿更替做。”

我国古代,人们的身份被固化为四大类别——士农工商。士列四民之首,商居四民之末。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四民由四种不同身份演变为四种不同的职业。范仲淹《四民诗》便将四民一视同仁,并为商人鸣不平:“转货赖斯民。远近日中合,有无天下均。上以利吾国,下以藩吾身。”随着商人地位的提高,宋代士商相混。苏辙渲染道:“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天下之士多出于商,某些贱商旧规被突破,商人之子摇

身一变而为士,再变而为官者大有人在;官吏也经商成风,甚至一身二任。大将张俊既是枢密使,又是临安大

酒店太平楼主,还经营海外贸易;亦商亦官者,如茶商

马季良官至兵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等。

社会流动规模过大,势必造成社会动荡。宋代的社会流

动尚属适度,这是宋代既富有活力、又不曾发生全国规

模的民众反抗事件的重要原因。当然,宋代的社会流动

是有限的,贫者贱者上升的概率不大,远远不足以填平

贫富贵贱分化、阶级阶层分野的鸿沟。

(摘编自张帮炜《从社会流动看宋代社会的自我调节与活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张载所说的“今日万钟,明日弃之;今日富贵,明

日饥饿”来看,宋朝贫富变化急剧,社会动荡。

B.宋代改变了前代门阀士族世代为官的现象,人们更加

重视科举而不很看重门第,士庶可以通婚,有了交往。C.我国古代,士列四民之首,商人居四民之末;宋代商

人地位有了提高,彻底改变了士尊商卑的传统观念。

D.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士商混淆,商人可以为官,官员也可以经商,有识之士对此提出尖锐批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政治、经济、职业三方面论证了宋代社会流动

的情况,与学界对宋代社会的认识有明显不同。

B.文章以原是穷书生的沈伦官拜宰相,去世后家道中落

为例,论证了宋代官民身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文章把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宋代社会进行深入的对比,

集中论证了宋代社会流动性强,开放性高的特点。

D.文章较多引用了典型的、有价值的相关资料,增添了

文章的学术色彩,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代科举“取士不问家世”“一切考诸试篇”,增大

了平民子弟仕进的机会,促进了政治方面的社会流动。B.由于宋朝政府采取了宽松的土地政策,土地作为商品

得以进入流通领域,从而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C.贫富贵贱处于变动之中,士庶界限趋于消解,宋代社会各阶层的相互流动对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D.宋代的社会流动尽管不能填平贵贱、阶级的鸿沟,但

体现了观念上的一些变化,增强了社会的生机和活力。(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旷野中的诱惑

肖复兴

列宾在彼得堡美术学院读书的时候,克拉姆斯科依是他

的老师。十九岁的列宾来到彼得堡,深夜拜访克拉姆斯

科依。走进克拉姆斯科依不大的画室,给列宾留下最深

印象的是墙上挂着的一幅基督画像,和一个画师笔下基

督画像没有什么不同,列宾不明白像克拉姆斯科依为什

么要画这样千篇一律的基督标准像?

克拉姆斯科依老辣的眼睛,注意到了列宾看墙上基督像

时瞥下的一丝讥讽的眼光。他对列宾说:这是人家定购

的一幅基督像。列宾知道,即使再大画家的画也卖不出

大价钱,都需要靠给有钱人画像谋生。

那天夜里,克拉姆斯科依兴致勃勃地对列宾聊起了基督。令列宾没有想到的是,克拉姆斯科依说起了基督也曾经

受到诱惑。克拉姆斯科依对列宾说:你看,已经忍饥挨

饿了四十天的基督,在旷野里,远处有繁华的城市灯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