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家的小老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作家的小老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一、质疑导入,初读文本

1、板书课题,齐读。

2、看到这个课题,在你的大脑中产生了什么问题呢?鼓

励学生把问题写下来。

①“大作家”是谁,他是哪个国家的?

②“小老师”是谁,是哪个国家的?

③他们长的是什么样子?

④“大作家”为什么会有一位“小老师”呢?

3、带着问题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4、逐节朗读课文,检查正音。

【评析】“疑是知之始”。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

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而本文的课题又非常容易产生疑问。让学生直接就课题质疑,充分调动他们的阅读期待,为初读

课文设置了强劲的“引力场”。

二、设计名片,熟读文本

1、那么,“大作家”和“小老师”分别是谁呢?他们是

什么样子的?请同学到文章中找出句子来介绍。

小姑娘

①小姑娘白白胖胖,一对大眼睛很有神,头上扎着大红

蝴蝶结,真是可爱极了。

②“请你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娜塔莎。”

萧伯纳

①萧伯纳是英国著名作家。

②别忘了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萧伯纳。

2、从课外的资料中,你还可以发现萧伯纳取得了什么成就呢?

3、结合课内和课外的内容为萧伯纳与娜塔莎设计人物名片,可以介绍人物外貌、性格、取得的成就等,还可以配上插图。

4、交流“人物名片”,对优秀的作品热情鼓励。

【评析】文章在刻画人物时突出了对人物的外貌和语言的描写,学生从课本中找出句子进行体会人的外貌及性格,甚至还可以从课外的资料中补充。学生设计名片的过程就是整理语言文字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也为下面两人的身份对比造成了强烈的反差。

三、自主探究,精读文本

1、过渡:作为一位世界著名的大文豪,一位写出许多传世之作的大作家,怎么会拜一位普普通通的小姑娘为“老师”呢?

2、学生到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体会。思考之后,同学

之间也可以开展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①临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别忘了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萧伯纳。”他暗想:当小姑娘知道跟自己玩的是一位世界大文豪时,一定会

惊喜万分。

体会萧伯纳的骄傲和“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味道。

读出萧伯纳的自夸。也可以模仿课文插图中萧伯纳的动作。

②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道:“请你回去后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娜塔莎。”

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姑娘的天真可爱、勇敢无畏……

③事后,萧伯纳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无论取得多大

成就,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

这就是那位小姑娘给我的教育。他是我的老师。”

让学生练习用“因为……所以……”来改写句子。

学生练读,体会“深有感触”。

【评析】一位世界著名的大作家把一位普通的小姑娘当

着自己的老师,原因何在?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从

文中找出句子理解,尤其是文章的最后一节。萧伯纳的自夸、小姑娘的针锋相对,萧伯纳的及时醒悟,在学生的诵读和感

悟中渐渐显露。小组交流,发挥众人智慧,合作探究,突破

难点。

四、讨论升华,超越文本

1、从文章中你可以看出小姑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萧伯纳

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小姑娘虽然年龄小,但还真是可爱,真是聪明,令

人佩服呢!再来看看课题中这个“小”字,除了表示年龄小外,它还包含着一种什么情感呢?

3、“她是我的老师”,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萧伯纳

对小姑娘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佩服、感激、尊重……

这就是一种大作家的胸怀,这就是一种大作家的气度!

一点点缺失就让他有了如此的反思,让他把一个小姑娘尊称

为自己的老师。

从中可以看出萧伯纳的胸怀宽广、谦虚自律。

4、同学们,现在我们再一起回过头来看看课题,你觉

得大作家的“大”仅仅指的是写了几部伟大的作品、名气大吗?

——是呀,萧伯纳不仅仅有着出众的才华,写了许多著

名的作品,而且能够严于律己、知错就改,有着宽广的胸怀,真不愧是人们心目中的大作家、大文豪!

我们也要像他一样严于律己、知错就改,有着宽广的胸怀。

【评析】小姑娘的天真活泼、勇敢无畏确实令人喜爱,

但萧伯纳的胸怀宽广、谦虚自律更值得称赞。作为一个世界

著名的大文豪,能够及时反思自己无意中的过失,真心实意

地认小姑娘为老师是多么令人钦佩啊!这也是课文主要价值

观的体现。教学的着眼点定位于此,学生在讨论中接受感染,思想获得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