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X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传统X线诊断报告书写技巧
第一节头颈
一、鼻窦
(一)鼻窦炎
鼻窦炎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邻近器官炎症的扩散,如牙源性感染或各种原因的窦口堵塞,皆可为感染的致病因素,也可为变态反应性鼻炎的并发症。

可以分为化脓性鼻窦炎和变态反应性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的主要病理改变为黏膜肿胀充血,分泌物增多、潴留;慢性鼻窦炎的主要病理改变为黏膜肥厚。

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鼻塞、流脓涕、头痛和鼻窦区压痛。

【病例】鼻窦炎
1、克瓦位[图1-1-l]
2、报告书写要点:在急性期X线表现主要为感染窦腔内密度均匀增高、浑浊,鼻腔黏膜和鼻甲可见肿胀;慢性期黏膜肥厚更加明显,黏膜下皮质白线消失。

注意观察是否存在气液平面;若窦壁下条状软组织密度影,黏膜发生息肉样变;注意间隔和皮质白线是否清晰。

图1-1-l鼻窦炎
A.克氏位;
B.瓦氏位
3、报告示范:右侧额窦、左侧上领窦窦腔密度增高,透过度减低,右侧上领窦黏膜增厚。

窦壁骨质
结构未见异常。

余未见异常。

(二)鼻窦囊肿
鼻窦囊肿有浆液性囊肿和黏液腺(潴留)囊肿两种。

好发生于上颌窦,以窦腔底部和侧部多见,与鼻窦慢性炎症有关。

前者多由于毛细血管内渗出的浆液潴留于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内形成,后者常由于慢性炎症导致黏液腺阻塞,黏液潴留形成。

当囊肿合并炎症时,X线上不易与炎症合并息肉样变鉴别;单独存在的囊肿,X线表现为位于窦腔底壁的边缘光滑的半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存在窦腔扩大者,常常提示为黏
液潴留囊肿,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病例】右上颌窦囊肿
1、克瓦位[图1-l-2]
2、报告书写要点:X线多表现为窦腔内边缘光滑的圆形、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可以为单发,也可
以为多发。

合并炎症时也可以表现为高密度窦腔内的软组织密度影。

窦壁骨质通常清晰。

图1-1-2右上颌窦囊肿(瓦氏位)
3、报告示范:右侧上颌窦腔底壁可见边缘光滑的半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右侧上颌窦窦腔扩大,右侧
上颌窦黏膜下皮质白线连续;余鼻旁窦窦壁黏膜光滑,黏膜下皮质白线清晰。

(三)良性肿瘤
鼻腔及鼻窦的良性肿瘤较少见,但种类较多,以乳头状瘤和骨瘤较为多见。

乳头状瘤起自鼻和鼻窦黏膜,常累及一侧筛窦和上颌窦,切除易复发,有5%~15%可恶变。

鼻腔及受累一侧筛窦、上颌窦内软组织密度影,窦腔可扩大。

窦壁受压变薄,亦可有窦壁骨质破坏,应考虑恶变可能。

鼻窦骨瘤好发于额窦和筛窦,以致密型骨瘤多见,生长缓慢。

多无临床症状。

但发生于窦口附近而阻塞窦口可以引起感染,肿瘤较大也可以产生局部压迫症状,引起头痛、突眼等。

【病例】右筛窦骨瘤
1.克瓦位[图1-1-3]
2.报告书写要点:鼻窦骨瘤致密型为多见,X线表现为与窦壁相连的边缘清楚的骨性密度肿块,当存
在松质骨成分时,可以见到小梁结构,周围有薄层骨皮质包绕。

图1-1-3右筛窦骨瘤
A.克氏位;
B.瓦氏位
3.报告示范:右筛窦窦壁旁小圆形骨性密度影,内可见骨小梁。

其余诸鼻旁窦窦腔透过度良好;窦壁
光滑。

余骨质未见异常。

双鼻甲肥厚。

(四)恶性肿瘤
鼻窦恶性肿瘤好发生于中老年人,主要为鳞癌,少数为腺癌。

上颌窦发病率最高,其次为筛窦,额窦和蝶窦较少见。

常引起面部肿胀、麻木和疼痛。

恶性肿瘤多合并鼻窦炎,在没有出现骨破坏时,不容易与炎症鉴别;当X线上发现窦壁破坏时,一般可以确诊。

【病例】左上颌窦癌
1、瓦氏位[图1-1-4]
2、报告书写要点:鼻窦恶性肿瘤早期与鼻窦炎表现类似,表现为窦腔密度增高;病变进展,X线上
可以发现窦壁骨质破坏。

图1-1-4左上颌窦癌(瓦氏位)
3、报告示范:左侧上领窦窦腔扩大,其外侧壁轮廓模糊、骨质疏松,窦壁骨质呈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界不清;左侧上领窦下壁牙槽骨局部破坏、消失;左侧上颌窦内侧骨壁模糊。

右侧上颌窦窦腔密度增高,
透过度减低,为合并上领窦炎。

二、眼眶
(一)肿瘤
眶内肿瘤种类较多,良性肿瘤有血管瘤、脑膜瘤、星形细胞瘤、神经鞘瘤等,恶性肿瘤有视神经母细胞瘤、恶性视神经胶质瘤。

这些肿瘤都会引起眼球运动受限、突眼、视力下降等。

X线平片表现除视神经母细胞瘤好发生于婴幼儿并多伴有钙化,诊断较为特异外,其他肿瘤应用X线平片进行定性诊断较为困
难。

【病例】右眶肿瘤
1、眼眶正位[图1-1-5]
2、报告书写要点:首先要观察眶内有异常密度肿物,是否伴有钙化,眶骨有无开大和受侵的表现;视神经孔、眶上裂、眶下裂有无增大等。

X线平片上多表现为眼眶内密度增高,眶骨受压,眶窝开大等;
累及视神经的病变可以引起神经孔开大。

图1-1-5右眶肿瘤(神经纤维瘤病,眼眶正位)
3、报告示范:右眼眶普遍性扩大,右眼眶内骨质破坏、吸收,右上颌窦深部顶壁-眼眶底壁下陷,右
眼眶外侧壁骨缘不连续,呈溶骨性骨质破坏改变。

左眼眶未见异常。

(二)眼异物
眼异物多由外伤后引起,X线平片可以发现不透X线的异物,并且可以对异物进行比较精确的定位。

金属异物直径在lmm以上就可被发现,而玻璃或石子等需要更大一些才能显示。

【病例】眼眶异物
1、眼眶正侧位[图1-1-6]
2、报告书写要点:X线眼眶正侧位首先要观察眶内有无异物,异物的位置,是位于眼球内还是眼球
外。

侧位异物距角膜缘的距离为异物的深度。

图1-1-6 眼眶异物
A.眼眶正位;
B.眼眶侧位
3、报告示范:右眼眶内偏外侧可见一圆形异物影,直径约5.0mm ,边界光滑锐利,侧位可见异物位
于球内,距角膜缘约15.0mm 。

局部骨质未见异常。

三、耳部
(一)中耳乳突炎
急性中耳乳突炎多继发于鼻腔或鼻咽部感染,各种原因引起的咽鼓管口堵塞,也可成为感染的致病因素。

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耳鸣、耳道流脓、听力下降等。

X 线表现主要为中耳乳突腔内密度均匀增高、混
浊,听小骨显示不清,病变严重者可引起骨破坏,继发骨髓炎。

慢性中耳乳突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耳部疾病,多由急性中耳乳突炎迁延发展而来。

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听力减退、外耳道反复流脓和头痛等。

根据病变程度和性质可分为单纯型、坏死型(肉芽型)、胆脂瘤。

【病例】右中耳乳突炎
1、许氏位[图1-1-7]
2、报告书写要点:X线显示中耳、乳突腔内的密度增高,注意观察有无听小骨、乳突气房、鼓室盖及乙状窦前壁骨质破坏。

单纯型中耳乳突炎X线表现主要为中耳、乳突透过度减低;病变进展为坏死型可以出现听小骨破坏或显示不清,乳突气房骨吸收,边缘模糊或增生硬化。

图1-1-7双侧中耳乳突(许氏位)
A、左乳突正常;
B、右侧乳突慢性炎症
3、报告示范:右侧乳突气房发育尚可,但透过度减低,密度增高。

乳突蜂房骨性间隔厚薄不均。


见骨质破坏。

左侧乳突气化良好,其内未见异常密度影,乳突蜂房骨性间隔厚薄均匀、清晰完整。

(二)胆脂瘤
胆脂瘤是慢性中耳乳突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并非真正的肿瘤,而是脱落上皮积聚成的团块。

好发于上鼓室、鼓窦入口及鼓窦区,易引起颅内并发症。

胆脂瘤多合并有慢性中耳乳突炎,除了具有中耳、乳突腔内密度增高的表现外,还形成边缘清楚、锐利的类圆形骨破坏区,不同于肉芽组织引起的不规则骨破坏。

【病例】右耳胆脂瘤
1、许麦位[图1-1-8]
2、报告书写要点:X线显示上鼓室、鼓窦入口及鼓窦区边缘清楚的低密度破坏区,边缘骨质硬化,
同时伴有中耳、乳突腔密度不均匀增高。

图1-1-8 胆脂瘤
A.许氏位;
B.麦氏位
3、报告示范:右耳乳突气化不良,透过度减低,右耳上鼓室稍扩大,边缘骨质呈硬化改变,前骨嵴
变尖,听小骨吸收;鼓窦入口受侵略开大。

四、鼻咽、喉部
(一)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是位于鼻咽顶后壁的咽扁桃体,正常应在10岁以内退化;如果没有退化则称为腺样体肥大。

临床上常常引起患儿打鼾,并继发鼻窦炎,严重者可引起智力发育障碍。

【病例】腺样体肥大
1、鼻咽侧位[图1-1-9]
2、报告书写要点:X线可以很好的观察腺样体肥大的程度和气道受压的程度,成人鼻咽顶壁软组织
厚2~4mm,5岁以下<8mm,成人<5mm。

图1-1-9腺样体肥大(鼻咽侧位)
3、报告示范:鼻咽顶后壁软组织肿胀,厚约10mm,气道明显受压变窄。

(二)咽后壁脓肿
咽后壁脓肿好发生于婴幼儿,主要由于咽后壁损伤或异物刺入继发感染引起,也可由上呼吸道或耳部感染引起。

主要症状有高热、咽痛、吞咽和呼吸困难等。

【病例】咽后壁脓肿
1、颈部侧位[图l-l-10]
2、报告书写要点:X线颈部侧位片上可以发现颈椎曲度变直或后凸,咽后壁软组织增厚,咽部及喉、气管狭窄,并受推挤前移,如为颈椎结核引起可有相应的椎体、椎间盘破坏改变。

X线重点观察咽后壁软组织影增大的程度和喉、气道受压的程度。

同时注意颈椎曲度的变化和是否存在颈椎椎体和椎间盘的破坏。

图l-l-10咽后壁脓肿
3、报告示范:咽后壁软组织影增厚,厚约5mm,气道略受压,颈椎曲度变直。

(三)鼻咽癌
为鼻咽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淋巴上皮癌最多,其次为鳞癌、未分化癌。

肿瘤多发生在咽隐窝、咽侧壁、咽顶后壁。

主要症状有鼻出血、鼻塞、耳鸣、耳聋,是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常见原因;晚期侵犯颅底可有头痛。

X线可以发现鼻咽顶后壁、咽侧壁软组织增厚或不规则软组织肿块,气道受压狭窄、变形。


期可以发现颅底骨质破坏。

【病例】鼻咽癌
1、鼻咽侧位[图l-1-11]
2、报告书写要点:鼻咽侧位片可以发现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增厚或不规则结节状肿块,可观察气道受
压狭窄的程度;颏顶位用来观察鼻咽侧壁的软组织肿块。

颅底骨质破坏提示病变有颅内侵犯。

图l-1-11鼻咽癌
3、报告示范:鼻咽顶后壁见软组织肿块样增厚,呈僵硬感,与正常咽后壁组织境界不清,表面尚规
整,斜坡局部骨质破坏。

(四)茎突过长综合征
茎突正常长度为2.5cm左右,其下缘不超过第二颈椎横突。

若茎突发育过长或有额外的茎突舌骨韧带骨化都会导致茎突过长,在临床上引起咽部不适、咽痛和头痛等症状。

通常在茎突正位片上可以测量茎
突长度,从颞骨下缘测量到茎突末端。

【病例】茎突过长
1、茎突正位[图l-1-12]
2、报告书写要点:在茎突正位片上从颞骨下缘测量到茎突末端,如果超过3cm可以确定为茎突过长;
或者观察茎突末端是否超过第二颈椎横突。

图l-1-12茎突过长
3、报告示范:双侧茎突末端超过第二颈椎横突,余骨质形态及关节未见异常改变。

(五)喉
喉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良性乳头状瘤,多无症状,大者可有喉部不适、咳嗽,发生于声带者可有声音嘶哑,严重者也可以出现呼吸困难。

喉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多为鳞癌、腺癌,肉瘤少见。

按照病变位置分为声门上型、声门型和声门下型。

临床早期仅有喉部不适或异物感,随后出现喉痛、喉鸣、声嘶、咯
血,晚期出现呼吸困难。

【病例】喉癌
1、喉侧位和喉正位体层[1-1-13]
2、报告书写要点:喉侧位片及喉正位体层摄影可见声带增厚,气道和喉腔狭窄变形。

有时可见软组
织肿块影突向喉室、声门下区、喉前庭。

图 1-1-13 喉癌
A.喉侧位;
B.喉正位体层(吸气位)
3、报告示范:喉侧位像见会厌喉面增厚。

局部见隆起肿块影,表面不光滑。

喉正位体层像显示右侧
杓会厌皱襞及室带软组织肿块影。

梨状窝狭窄,喉室变浅,声带肿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