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新举措新亮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思路新举措新亮点

2010年7月,材料学院主要负责人在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香港高校教育管理短期研修班回校之后,便同领导班子研究着手在全院推广培训期间香港高校的惯常做法———随堂评课,即教学管理人员现场发给每个学员一张随堂评价表,对上课老师进行综合评价。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学院制定了《教学督导随堂评课》《教师随堂评学》和《学生随堂评教》制度,尝试着将教学督导评课、教师评学、学生评教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信息采集迅捷、沟通反馈及时、整改提高高效的教风、学风、教学质量监控闭合系统。2011年新学期伊始,在学院全面实施。而今,近5年的时间过去了,这项工作开展的如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来到了材料学院。

一堂课四张表教与学全知晓

学院有关负责人指着教科办文件柜里排放齐整的一摞摞记录着这些年来任课教师、授课班级教学情况的历史资料告诉记者:学院采取普听和重点听相结合的方式,每位教师每个学期至少被听课一次,每个专业班级每个学期至少听课三次。每次听课前,辅导员都要提前准备好四类表格,即《教学督导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任课教师随堂评学表》《本科生班级学习状况评价表》以及《学生随堂评教表》。课前10分钟,辅导员将学生评教表发放给班里10名学生。为了能够使掌握的信息更加全面、更加科学,通常采取随机发放的形式,学生干部、普通同学、坐在前排和后排的同学都可能会拿到,覆盖每一个学习层面的学生。评教表里都是一些主观评价的内容,学生根据自身的主观感受,将授课教师课堂教学的亮点、存在的不足以及对学院课程设计、教学安排、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意见或者建议进行评价,下课后,辅导员收齐随即交至教学督导组办公室,学院领导在一周内将评价内容反馈给任课教师,并给出指导和建议。这样一来,学院就全面掌握了教师的授课情况,授课较好的老师,会通过“青椒”成长论坛等活动形式与

大家分享教学经验,对于授课存在问题相对较多的老师,学院会持续跟踪指导、帮助其成长。

与此同时,任课教师会将填写的随堂评学表交给辅导员。评学表从学生出勤率、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学习方法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客观性评价,辅导员会全面及时地了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跟进,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整改。对此,2013级辅导员卫雪有着深刻的感触:“以前我们总是强调抓学风,调查问卷也做了,班会也开了,但总是不能全面细致地掌握每一个专业、每一个班级的学风情况,找不到抓手,在制定措施方法时往往一刀切。进课堂后,我们全面了解了信息,就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专业、班级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更加‘个性化’的学风指导方案,能够对症下药,效果自然好了。”

师生双向互动教学相生相长

学院将教学督导听课与辅导员进课堂结合起来,每次听课都由一名教学督导和一名辅导员共同完成,以全面了解教师的授课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听课过程中各有侧重,教学督导主要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全面评价教师教学水平,轻“督”重“导”,在“导”字上下功夫;辅导员侧重于观察学生班级的出勤情况、课堂纪律、学习效果等,边“察”边“促”,在促学上下功夫。青年教师于青说,“这种听课形式对我们青年教师与其说是一种督导,不如说是一种鞭策和引导,有压力才有动力,督促着我们自觉在课前备课和课堂教学两个关口下更大的力气,投入更多的精力,而且,每次听课后老教师们与我们交流,总能指出存在问题的关键点,既有宏观的把握,又有细节上的指导,有了他们的‘把脉’和‘点拨’,我们就能够更快、更好地站稳讲台。另一方面,辅导员在课堂听课,学生出勤率高了,玩手机的少了,大家都往前排坐,课堂纪律明显好了很多。”

实行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实现了对课堂教学的全程覆盖,任课教师既能得到教学督导们的指导,又能听到学生真实的声音和需求,对于改进授课方法、提升教学水平非常有帮助。金属11-4班学生杜东峰说“同学们都觉得实行了这个办法之后,老师讲课越来越好,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学风也变得更好了,有时我们也会主动将自己的一些想法与老师交流。”青年教师李硕琦说,“学生评教给我带来了一些启发。现在,除了上课时间之外,在课间或者私下我也经常问问学生,课程进度怎么样,难易程度如何,多媒体的效果怎样等等,同学们都能给我很多良好的建议,课堂不仅仅是50分钟、100分钟的交流,课上课下的这种互动使得教学气氛变得活跃了起来。”

新风扑面硕果斐然

近年来,学院教师相互学习、相互讨论、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已蔚然成风。针对青年教师授课存在的问题,孙宏飞等一些老教师还专门为青年教师做了“说说教学那些事”的系列报告,从课件的使用、授课礼仪、师生互动、时间掌控、课堂气氛调节、案例准备、教学语言的运用等多个角度给青年教师传授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相互启发激励下,学院涌现出了一批深受学生喜爱的“心目中的好老师”,他们有热情,有责任,有方法,也有成绩。于青、宋强等多位青年教师在学校的讲课比赛、微课教学比赛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全院43名专任教师中31人先后承担了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2人获得国家基金资助;有1人获评“教育部跨世纪人才支持计划”,有8位教师先后在一区、二区发表了高端学术论文40余篇……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屡攀新高,在近几年“挑战杯”全国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得国家级铜奖两项,山东省特等奖、一等奖六项;在全国高分子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高校大学生金相大赛、全国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基础知识竞赛等赛事中,同学们不畏强手,以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一路过关斩将,屡获佳绩,获得全国一等奖、二等奖多项;学生学习风气日益高涨,毕业生考研率、就业率连续多年在全校保

持前列,出国留学、考取公务员的同学数量也屡创新高……良好教风和学风的形成绝非一蹴而就,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材料学院走出了具有学院特色的一条教风、学风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创新之路,扎扎实实、行之有效地推进了教书育人的工作,让为教者成就了教书育人、润物无声的光荣梦想,让为学者收获到了学有所成、不负青春的璀璨绽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