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
谋划“十三五”经济转型发展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谋篇布局之年。“十三五”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构筑常熟“五位一体、综合发展”新优势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程,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的根本保证。当前,世界经济进入以多风险、弱复苏为特征的新常态,中国经济则进入以增长速度换档、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转换为特征的新常态。为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一、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规模稳健增长,结构效益逐步显现。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20.3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0626美元。三次产业之比为2.15:52.83:45.02,三产比重比2010年上升3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3%,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到41.9%和38.7%。全市拥有各类人才25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74万人。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三个千亿级产业基地以及五个500亿级产业方阵开始形成,“二区二园”建设提档升级。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常熟经济转型升级同样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1.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新兴产业仍处于产业链低端,附加值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工业增加值率仅为19.2%,低于苏州20.3%的水平;工业劳动生产率低,2014年为20.5万元/
人,离45万元/人的省定基本现代化指标有较大落差。传统产业占比仍然较大,2014年常熟纺织服装等传统行业占全部工业比重38.6%,传统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等占服务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达到45%。
2.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仍显不足。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已有的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多数存在装备落后、专业素质不高等问题,有一定规模和较高知名度的较少。科技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常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面向全行业服务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缺乏,更缺少科技信息咨询、专利法律服务、技术标准和评估等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不对应,科技创新优势与企业生产力优势的转换对接还不够到位。
3.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约束正日益加大。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资源环境问题较为突出。污染排放总量仍然较大,生态环境十分脆弱。2014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1.26万吨、0.1万吨、3.9万吨、
4.3万吨,环境质量与国家标准和群众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日渐突出,建设用地总量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强度已经达到30.2%,接近开发临界点。
4.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政府越位、市场错位现象常有发生,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一些部门目前取消、下放的审批事项中“含金量高”的项目还不够多,部分保留的审批事项中有的实际操作还不够规范。重事前审批、轻事后监管现象仍然突出。部分领域市场化定价机制尚未形成,价格的扭曲导致了
结构失衡、粗放发展。
二、加快经济转型的主要举措
1.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以省科技体制综合改革为核心,构建符合常熟特点的区域创新体系。建立符合创新规律的目标管理体系,统筹创新发展布局和资源配置,形成以创新投入、创新绩效、创新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创新驱动导向评价机制。健全配置创新要素的市场体系,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研发机构建设工程和创新创业人才引育工程,进一步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创新创业的支撑服务体系,打造一批高端化的校地协同创新平台、创新创业平台和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推进创新载体平台开放共享。
2.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坚持“调高调轻调优调强调绿”的工作取向,推进工业高端化、精细化、生态化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健全完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强化装备制造产业核心技术、重点装备攻关,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品牌创建、模式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规模扩张及质量提升,逐步形成新的增长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淘汰转移落后产能。坚持服务业内部、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推进旅游、商贸等传统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电子商务、物流、研发设计、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培育一批重量级服务业企业集团。以生态美丽农业为主线,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强农村金融、产品质量监测等服务,推进新型现代化农业建设。
3.推进内外联动发展。积极融入国家多重发展战略,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放大向东开放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