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研究分析

合集下载

高层住宅建筑剪力墙结构的设计与分析

高层住宅建筑剪力墙结构的设计与分析

高层住宅建筑剪力墙结构的设计与分析在现代城市的建设中,高层住宅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剪力墙结构作为高层住宅建筑中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结构形式,其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使用功能的实现。

本文将对高层住宅建筑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进行详细的探讨与分析。

一、剪力墙结构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剪力墙结构是由一系列纵向和横向的钢筋混凝土墙体组成,这些墙体不仅承担着竖向荷载,还能有效地抵抗水平荷载,如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其主要特点包括:具有良好的抗侧刚度,能够有效控制建筑物在水平荷载下的变形;结构整体性强,空间整体性好,能够提供较为规则的建筑平面布局;墙体自身的承载能力较高,能够承受较大的竖向和水平荷载。

二、高层住宅建筑中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要点1、结构布置在设计过程中,剪力墙的布置应遵循均匀、对称、周边化的原则。

均匀布置可以使结构在各个方向上的刚度相近,减少扭转效应;对称布置有助于减小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偏心影响;周边化布置则能增强结构的抗扭性能,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同时,要注意避免出现短肢剪力墙,因为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相对较弱。

对于较长的剪力墙,应设置洞口将其分成若干墙段,以避免墙段过长而导致脆性破坏。

2、墙体厚度剪力墙的厚度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抗震等级以及墙体所承担的荷载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底层剪力墙的厚度较大,随着楼层的增加逐渐减小。

在满足结构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墙体厚度,以增加建筑的使用面积。

3、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根据结构的受力情况、耐久性要求以及施工条件等综合确定。

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可以减小墙体的截面尺寸,但过高的强度等级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的脆性增加,不利于结构的抗震性能。

4、配筋设计剪力墙的配筋包括竖向分布钢筋和水平分布钢筋。

竖向分布钢筋主要承受墙体的竖向荷载,水平分布钢筋则主要用于抵抗水平荷载产生的剪力。

配筋量应根据计算结果和规范要求进行确定,同时要注意钢筋的间距和锚固长度等构造要求。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难点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难点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难点分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门复杂且高度技术化的工程领域,设计过程中存在许多难点。

本文将从结构设计的角度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难点进行分析。

高层建筑的负荷问题是结构设计中的一大难点。

由于高层建筑的自重、活荷载以及风荷载等负荷较大且变化复杂,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这些不同的荷载情况,设计出能够承受这些荷载的结构。

由于高层建筑往往有较大的各向异性和空间效应,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结构的非线性效应,如弯曲、剪切、扭转等。

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也是一个重要且困难的难点。

在抗震设计中,设计师需要根据地震区域的地震活动性和建筑的使用需求,确定参数,进行地震荷载计算,考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地震荷载的作用。

由于高层建筑的高度和重量较大,其抗震设防要求也相对较高,设计师需要设计出能够承受较大地震力的结构,并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选择也是一个难点。

结构体系的选择对高层建筑的整体性能和空间利用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采用的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桁架结构等。

不同的结构体系在承载能力、刚度、施工方便性等方面存在差异,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的项目要求和经济性选择适合的结构体系。

高层建筑的构造材料选择和研发也是一个难点。

高层建筑在设计中需要使用高强度、高性能的构造材料,以满足其对承载能力、抗震性能和耐久性的要求。

目前,新型的构造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新型钢材等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其应用还存在着一些技术问题和挑战,如材料的耐久性、安全性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高层建筑的整体设计与细部设计的协调也是一个难点。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需要与建筑的其他专业设计进行协调,如建筑设计、机电设计等。

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结构设计师需要考虑建筑的功能要求、空间布局和外观效果,与其他专业设计师进行密切的沟通和合作,确保设计各专业的要求得到满足。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许多难点,如负荷问题、抗震设计、结构体系选择、构造材料选择和研发以及整体设计与细部设计的协调等。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研究论文六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研究论文六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研究论文六篇关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研究论文六篇》,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摘要:随着我国人口急剧上升,土地资源稀缺问题愈加明显,为了提升土地利用率,开发商开始将目光投向高层建筑。

近年来,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得到广泛应用,它即满足了城市发展的需要,也实现了有限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因此,本文主要对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进行探讨,用以提高高层建筑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关键词:复杂高层;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1引言随着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政府对高层建筑的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建筑结构的持久性、可靠性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因此,在进行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要结合建筑物的形态特征、功能需要等进行,为提高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安全性能做铺垫。

2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控制因素2.1重力荷载与其他类型的建筑相比,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具有特殊性,不仅建筑高度不可比拟,还需要面临重力荷载的挑战。

特别是随着建筑高度不断攀升,地面受力与重力荷载会逐渐上升,在力的作用下墙上的轴压力与竖向构件柱的压力也不断增加,从而加大超高层建筑的困难性。

其次,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水平位移也是建筑结构设计的矛盾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楼层越高风效应就越大,在风的作用下其合力作用点的位置就越高,由此自然风效应对超高层建筑产生的作用效应就更大。

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的结构自重是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因为它关乎建筑物的稳定性。

而结构自重与重心位置相关,随着建筑楼层不断升高其重心位置随之升高,从而结构自重不断加大,成为强力作用下的薄弱环节,比如地震等。

2.2风振加速度风力大小与建设楼层的高低相关,通常楼层越高其风力效果越强,因此在超高层建筑中的风力作用特别显著。

但是,人们对风作用的舒适度有一定的感知,若风振作用过强则会令人产生不适感,从而降低居住品质。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设计分析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设计分析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设计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和特色之一。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不仅影响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直接关系到建筑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因其优良的性能和适应性,已经成为了主流选择。

本文将就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设计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设计要点和特点。

一、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1.1. 高层建筑的承载力要求高高层建筑一般具有较大的自重和风荷载,同时还需要承受地震和动荷载等多种外部力的作用。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要求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1.2. 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多样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和设计要求,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多样,包括框架结构、筒体结构、框筒结构、悬挑结构等。

不同的结构形式对于结构设计和构件设计都有不同的要求。

1.3. 高层建筑的变形和挠度要求严格高层建筑的变形和挠度控制直接关系到建筑的使用性能和外观效果。

结构设计需要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外观要求合理控制建筑的变形和挠度。

1.4. 高层建筑的材料和施工要求高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对材料和施工质量有较高的要求,需要选择具有高强度和耐久性的材料,并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和质量。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要点2.1. 结构稳定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是结构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需要采用适当的结构形式和构件布局,合理分配荷载,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2. 抗震性能高层建筑通常处于地震频繁的地区,因此抗震性能是结构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设计中需要采用合理的抗震措施,包括设置剪力墙、增加节点刚度和采用横向抗力系统等,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3.1. 结构形式选择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需要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周边环境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

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常采用框架结构或筒体结构,以满足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要求。

3.2. 支撑系统设计高层建筑的支撑系统设计是结构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论文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论文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论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住宅在城市中越来越常见。

高层住宅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城市人口密集的居住问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然而,高层住宅的结构设计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舒适性。

一、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特点高层住宅由于其高度较高,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都较大。

竖向荷载主要包括自重、活荷载等,水平荷载则主要有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在结构设计中,水平荷载往往成为控制因素,因为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对结构的影响愈发显著。

此外,高层住宅的结构体系通常较为复杂,常见的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

不同的结构体系在受力性能、抗震性能、经济性等方面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的建筑功能、地理环境和建设要求等进行合理选择。

二、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1、结构选型结构选型是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首要任务。

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高度、使用功能、抗震要求、经济指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

例如,框架结构适用于层数较低、空间布局灵活的建筑;剪力墙结构适用于住宅中对房间分隔要求较高的情况;框架剪力墙结构则兼具框架结构的灵活性和剪力墙结构的抗侧力性能,适用于大多数高层住宅。

2、计算分析在确定结构体系后,需要进行详细的计算分析。

包括对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计算,以及结构的内力分析、位移计算等。

计算分析通常借助专业的结构设计软件进行,但设计师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判断和校核,确保其准确性和合理性。

3、构件设计根据计算结果,对结构中的各类构件进行设计。

包括梁、柱、墙等构件的截面尺寸、配筋等。

构件设计需要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要求,同时还要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4、抗震设计地震是对高层住宅结构安全的重大威胁,因此抗震设计至关重要。

需要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确定结构的抗震等级,并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如设置抗震缝、加强节点连接等。

三、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问题1、风荷载的影响高层住宅受到的风荷载较大,可能导致结构的振动和变形。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难点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难点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难点分析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的地标和象征,其结构设计一直是建筑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的数量和高度也在不断增加,因此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难点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克服这些难点。

一、受力分析复杂高层建筑由于其高度较大,受力分析通常会比较复杂。

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受力分析是基础和关键,只有深入研究高层建筑所承受的荷载和受力状况,才能有效地解决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难题。

在受力分析方面,高层建筑在不同楼层和不同构件上所受的荷载和力的分布都会有所不同,需要对整个建筑结构进行全方位的受力分析,确保每一个构件都能满足受力要求。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还需要考虑各种不同作用下的受力情况,包括静载荷、动载荷、风荷载等,这些都增加了受力分析的复杂性。

针对受力分析复杂的难点,结构设计师需要运用先进的受力分析方法和工具,如有限元分析、结构动力学分析等,对高层建筑的受力状况进行准确的模拟和计算,为结构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抗震设计要求高高层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不同,其抗震设计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地震是高层建筑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因此抗震设计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难点。

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要求通常比较严格,需要考虑地震波的作用、建筑结构的受力状态、结构的位移要求等多个方面。

抗震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情况,要求建筑结构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安全稳定地承受地震力的作用,减小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对于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难点,结构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所处地区的地震烈度和其他地质条件,结合抗震设计规范,进行合理的抗震设计方案设计和结构计算。

还需要采用高性能材料和先进技术,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确保建筑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

三、构造系统选择和优化高层建筑的构造系统选择和优化也是结构设计的难点之一。

构造系统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建筑的结构性能和经济性,因此需要根据建筑的形式、功能和受力特点,合理选择和优化构造系统。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分析(全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分析(全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分析(全文)第一篇范本: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分析一:前言本文档旨在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进行案例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和讨论。

二:背景介绍2.1 高层建筑的定义与分类2.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和挑战三: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3.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3.2 结构设计的常用方法和工具四:案例分析4.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14.1.1 建筑背景介绍4.1.2 结构设计目标和要求4.1.3 结构设计方案分析4.1.4 结构材料选择和参数设计4.1.5 结构计算和优化4.1.6 结构施工和监控4.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24.2.1 建筑背景介绍4.2.2 结构设计目标和要求4.2.3 结构设计方案分析4.2.4 结构材料选择和参数设计4.2.5 结构计算和优化4.2.6 结构施工和监控五:结论与展望六: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1相关图纸和计算表格 -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2相关图纸和计算表格七: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中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可见附件。

第二篇范本: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分析一:引言本文档旨在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进行案例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通过详细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探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理论基础、设计方法、实际应用等方面的问题。

二:背景介绍2.1 高层建筑的定义与分类2.1.1 高层建筑的定义2.1.2 高层建筑的分类2.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和挑战2.2.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性2.2.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面临的挑战三: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3.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3.1.1 荷载分析与计算3.1.2 结构承载体系选择3.2 结构设计的常用方法和工具3.2.1 结构设计的常用方法3.2.2 结构设计的工具和软件四:案例分析4.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14.1.1 建筑背景介绍4.1.1.1 建筑用途和功能 4.1.1.2 建筑地理环境4.1.2 结构设计目标和要求4.1.3 结构设计方案分析4.1.4 结构材料选择和参数设计 4.1.5 结构计算和优化4.1.6 结构施工和监控4.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24.2.1 建筑背景介绍4.2.1.1 建筑用途和功能4.2.1.2 建筑地理环境4.2.2 结构设计目标和要求4.2.3 结构设计方案分析4.2.4 结构材料选择和参数设计4.2.5 结构计算和优化4.2.6 结构施工和监控五:结论与展望六: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1相关图纸和计算表格 -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2相关图纸和计算表格七: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中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可见附件。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与安全性分析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与安全性分析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与安全性分析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与安全性一直是建筑师、工程师以及政府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成为了解决人口住房需求的重要选择。

然而,由于高层建筑存在的特殊性,其结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安全性。

本文将就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与安全性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1. 结构设计原则与考虑因素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需要遵循一系列原则和考虑因素,以确保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首先,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应满足承载能力要求,即能够承受自身重量以及外部荷载的作用。

其次,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应具备一定的柔度和适应性,能够在面对自然灾害(如地震、风暴等)时有所抵抗和吸能。

此外,结构设计还需考虑建筑的使用寿命、抗震性能、防火性能等因素。

2. 结构设计方法与技术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常用的方法和技术包括草图设计、三维模型设计、结构分析和模拟等。

草图设计是在建筑师和工程师协同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初步设计,以探索建筑形态和结构的潜力;三维模型设计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示建筑的形态和结构;结构分析和模拟则能够对建筑结构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的行为进行评估和优化。

二、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分析1. 火灾安全性分析高层建筑的火灾安全性分析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在高层建筑中,火灾的蔓延速度和烟气的扩散是主要的安全隐患。

因此,在高层建筑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如设置防火墙、防火门、疏散通道等,以确保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消防人员的有效救援。

2. 抗震安全性分析地震是威胁高层建筑安全的另一个主要因素。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抗震能力,以确保在地震发生时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抗震安全性分析中,建筑师和工程师会考虑到地震作用的影响、建筑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几何形态等因素,并采取相应的设计和构造措施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

3. 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高层建筑的安全性还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管理。

风险评估是指针对高层建筑可能面临的灾害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以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安全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研究分析
高层建筑是城市发展的需要,其层数也逐渐增加。

高层建筑相比其他类型建筑而言,其结构也更加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在今后的设计当中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保证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

标签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结构布置;发展趋势
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几点原则
1计算简图要适当:适当的计算简图是结构安全的重要条件,需要有相应的构造措施来保证,计算简图的误差要在设计的规定范围之间。

如果是不当的计算简图则会导致结构安全方面的问题产生。

所以工程前期设计的这一点要非常注意。

2基础方案要合适:基础设计是综合分析的结果,要有工程地质环境的参考条件、待建建筑物结构类型、周边建筑物环境分析、载荷的分布状况、合理的经济效益等资料的分析。

在详细的地质勘察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进行地基变形的验算,尽可能地利用好地基。

3结构方案要合理:结构方案要有可实行的结构形式、结构体系及经济效益。

在结构体系上,同种结构单元最好选择同种结构体系,其受力要明确,传力要简单。

通过工程设计要求、地理环境、材料供应、施工条件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建筑、电、水、暖等专业充分协商,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选型,确定结构方案,必要时应进行多方案比较,择优选用。

4正确分析计算结果:在结构设计中普遍采用计算机技术,但是由于目前软件种类繁多,不同软件往往会导致不同的计算结果。

因此设计师应对程序的适用范围、条件等进行全面了解。

5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结构设计始终要牢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注意构件的延性性能;加强薄弱部位;注意钢筋的锚固要求;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力。

二高层建筑结构的布置
1 结构平面布置
平面形状简单、规则、对称尽量使质心和刚心重合。

偏心大的结构扭转效应大,会加大端部构件的位移,导致应力集中。

平面突出部分不宜过长。

扭转是否过大,可用概念设计方法近似计算刚心、质心及偏心距后进行判断,还可以比较结构最远边缘处的最大层间变形和质心处的层间变形,其比值超过1.1,可以认为扭转太大而结构不规则。

2 结构竖向布置
结构竖向布置最基本的原则是规则、均匀。

规则,主要是指体型规则,若有变化,亦应是有规则的渐变。

体型沿竖向的剧变,将使地震时某些变形特别集中,常常在该楼层因过大的变形而引起倒塌。

均匀是指上下体型、刚度、承载力及质量分布均匀,以及它们的变化均匀。

结构宜设计成刚度下大上小,自下而上逐渐减小。

下层刚度小,将使变形集中在下部,形成薄弱层,严重的会引起建筑的全面倒塌。

如果体型尺寸有变化,也应下大上小逐渐变化,不应发生过大的突变。

上不楼层收进使得体型较小的情况经常发生,但是对于收进的尺寸应当限制。

收进的部位越高,收进后的平面尺寸越小,高振型的影响明显加大。

如果上部楼层外挑,造成“头重脚轻”的状况,将使扭转反映明显加大,竖向地震影响也明显变大。

三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分析
1 加强建筑物地基结构设计
为防止或减少由于地基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构件开裂或破坏,可以从建筑措施、结构措施、地基和基础措施方面加以控制。

地基的结构设计应分别就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考虑不同的设计。

对高层建筑来说,由于需要一定的埋置深度,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基础一般采用桩箱或桩筏结合的形式。

此时应保证箱体的整体刚度;当土层有较大起伏时,应使用同一建筑结构下的桩端位于同一土层中并应考虑可能产生的液化影响。

2 防止由于地基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构件开裂或破坏
预防或减少不均匀沉降的危害,可以从建筑措施、结构措施、地基和基础措施方面加以控制。

应该引起重视的是:对高层建筑来说,由于需要一定的埋置深度,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基础一般采用桩箱或桩筏结合的形式,此时应保证箱体的整体刚度,群桩布置的形心应与上部结构重心相吻合。

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类型较多,但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案前,必须认真研究上部结构和地基两方面的特点及环境情况,并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确定地基处理范围和处理后要求达到的技术指标,以及各种处理方面的适用性,同时综合考虑处理方案的成熟程度及施工单位的经验,进行多方案比较,最终选定安全实用、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案。

地基经处理后,还必须满足规范所规定的强度和变形要求。

3 关于高层建筑高宽比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对高层建筑适用的最大高宽比有明确要求,但在计算高宽比时,对建筑宽度的取法却无明确规定,在第3.3.2 条的条文说明中指出“一般情况下,可按所考虑方向的最小宽度计算高宽比,对于不宜采用最小宽度计算高宽比的情况,应由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计算方法”,对设计人员来说,难以确定何为合理的计算方法,而且这是一个涉及建筑
是否为超限高层建筑的敏感问题,应该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取法,以便设计及审查人员掌握。

四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特殊问题
1 位移的限值问题
在高层建筑中,决定其顶点位移的限值因素不仅是数值大小,还与振动频率密切相关。

一般人对高层建筑中的振动频率感知是很敏感的,而对震动幅度的大小则相对较弱,因此只要结构的摆动频率不是过高就能满足建筑的应用舒适度,对于为了避免由于结构的变形过大而产生的层间相对位移现象,位移限值在现有的规范中是较严格的。

再加上现行各种计算程序在算法中的区别,同一个结构若采取不同的程序进行计算,那么对层间位移数值也会造成较大差异,最主要原因就是每个软件对“层间位移”的定义各不相同,有些是充分考虑楼层在经过转动后其最大角点的位移状况,有些则单指楼层的形心位移情况。

2 高层建筑中竖向刚度变化
为了进一步调整高层建筑高度在竖向的分布问题,混凝土墙的厚度及柱子截面的尺寸沿照竖向进行变化,混凝土的等级也应适当变化,并应相互交错处理。

而经过大量试验表明,高层建筑中楼层与上部相邻楼层的侧向刚度比值框架结构至少控制在0.70以上、框剪结构控制在0.90以上,对于结构刚度变化明显、可能产生突变受力的楼层,如地下室顶板、钢骨混凝土柱、塔楼大屋面和大洞口的楼层等,都需要加厚楼板,并采用双层配筋,以提高楼板平面的刚度,发挥刚性横隔板的作用,保障建筑安全使用。

五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需求,计算理论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新型建材的研究与应用,今后建筑结构设计的会有如下的发展趋势:
1 概念设计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概念设计是根据抗震设计的复杂性,难以精确计算而提出来的一种从宏观上实现合理抗震,避免无必要的繁琐计算,同时为抗震计算创造有利条件,使计算分析结果更能反映地震时结构反应的实际情况的设计方法。

2 采用先进的计算理论
空间受力分析、非弹性变形分析、塑性内力分析、时程分析、最优化设计、方案优化等先进科学的设计方法、设计理论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3 使用具有高强、轻质、环保等特点的新型建材
建筑物的自重在结构计算中占很大的比重,使用轻质、高强的建材,将使建筑结构设计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的高层建筑建设发展迅速,但设计质量并不理想。

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结构工程师不能仅仅重视结构计算的准确性而忽略结构方案的具体实际情况,应作出合理的结构方案选择。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掌握的知识处理实际建筑设计中遇到了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梅洪元,付本臣.中国高层建筑创作理论发展研究[R].高层建筑与智能建筑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
[2]赵西安.现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于险峰.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及其体系[J].建筑技术,2009(24).
[4]朱江.试析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J].价值工程.2010(9).
[5]郝建.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几个细节问题[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0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