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身份认同的几种研究视角述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NO.3,201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291自我身份认同的几种研究视角述评

王 亮1 吕春娟2

(1.广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10006;2.兰州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摘 要:个体关于自我的身份认同问题,是个体无法逃避而又经常追问的话题。现代性的深入。特别是个体人的现代性的苏醒和发展,个体关于自我的身份追问,更是一个时时关注的话题。关于个体自我身份的追问,有本质主义的自我身份认同视角,结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以及自我叙事建构等理论视角。

关键词:自我身份认同;研究视角;理论述评

中图分类号:G91-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3-0291-3

人类的生存特点决定了认同问题是人类与生俱来而不能回避的问题。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都会面临着“我是谁?”的疑问。身份认同探讨的就是个体关于“我是谁”这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普遍性的话题。身份认同对个体来说,十分重要。埃里克森指出,“个体社会化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一种稳定的身份感,这种身份感将在这个人面临不同的情景转换时仍相对长期地维持。无法取得一种确定的身份就会造成身份弥散,它将使个体因恐惧被他人取代而不能做出承诺或进入(与他人的)紧密的关系”。通过对自我的身份认同,个体可以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获得心理上的归属感和自我存在的意义,一旦个体无法认同某种身份,就会陷入认同危机之中,处于仿徨和焦虑状态。在个体关于 “我是谁”的身份追问方面,概括起来,从时间序列上看,有以下几种研究视角。 一、本质主义的自我认同视角 本质主义是一个非自明性的概念。作为一种认识论视角,本质主义在早期的代表人物有笛卡尔等人。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十分明确地强调了人的意识的自为自在能力。思想的我就是自我身份认同的内在核心。从笛卡尔开始,到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西方社会哲学的大家们都在高扬、推崇、论证人的主体性,对人的理性意识无限肯定,认为“存在着一个自我或内核,像灵魂或本质一样一出生就存在,虽然最终会有不同的可能发展,但在人的一生中会保持不变,由此生发出连续感和自我认同。”这种片面强调个体认识的绝对性的观点,我们把它称之为本质主义的认识论。本质主义认识论体现在自我认同观上,即认为自我是不依赖身体而独立存在的能思想的精神实体。换句话说,“自我”像一个自然物体那样,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着。认为个人的自我身份认同是个体人自然拥有或生成的,是通过个人的意愿和理想而获得的。用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来说,自我身份认同就好比孩子在镜中第一次照见并发现自己,从而在主体和镜像的合一中形成了自我的身份。随着一些学者所宣称的“后现代社会”的来临,一些社会科学家,强调在现代性社会中,个体开始成为存在者的中心和尺度。人成为决定一切存在者的主体。这些思想,笔者认为代表了自我及自我身份认同上的本质主义认识论的一种视角。

本质主义的自我及自我身份认同观,一方面体现了唯心论的认知观。强调个体具有超越制度制约的能力,个体能通过对自我生活的有意识计划创造自我实现和自我把握的方案。不可否认,自我身份认同关注的是个体的主观世界和主观选择。但个体的自我身份认同真的可以超越社会和文化吗?亚历山大指出,不论任何历史阶段上的个体,都只能在所处的社会文化结构中被理解。事实上,任何个体的人都是嵌入到具体的社会结构中的。另一方面,这种无“他者”介入的封闭式空间中形成的自我身份认同是静止的、稳定的、自足的,但也是脆弱和不堪一击的。

一旦当个体由和谐的“想象界”进入冲突的“象征界”,在由多重他者所构成的视域中观照自身,参照物的杂乱和错综可能使个体陷入无所适从的“身份危机”之中。 二、结构主义的自我身份认同视角

本质主义自我身份认同强调个体的自在自为,认为自我是个体心智的产物,体现在自我身份的认同观,则主张身份认同是一种个体的纯心理认知活动。这种认同观的实质是强调个体的身份认同完全是形成和根植于自我定义和自我理解之中。而在结构主义视野下,认为一切社会现象的性质和意义都是由结构决定的,结构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作用。自我只是结构中的一个“代码”或“符号”。个体所具有的各种身份,也是社会结构的产物。对于自我的身份认同,则强调自我的身份及身份认同是由社会的结构所决定的,是形成和根植于他人存在、社会存在之中。即形成于有些学者称之为“他者“或“他人”的影响和制约之中。泰勒在谈及自我认同时强调,“一个人不能基于它自身而是自我,只有在于某些对话者的关系中,我才是自我。”即“我是谁”的意识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个体中萌发,而是他者影响的结果。正如法国社会哲

作者简介:王亮,(1972—)女,甘肃天水人。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社会学博士,从事城市社会学

方向的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失地农民的市民化研究”项目编号:10YJC840068的阶段性成果。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社区认同视角下的外国人社区治理模式研究--以广州市非洲裔外国人为例”项

目编号:GD10YSH02的阶段研究成果。 网络出版时间:2012-10-10 11:43

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53.1133.D.20121010.1143.183.html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NO.3,201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292

学家列维纳斯所认为的,如果单从个体的自我意识出发来认识主体,它所导致的并不是对作为主体的人的真正的人道关怀。相反,它只能导致自恋性的同一性暴力。列维纳斯认为,他者根本就不是与主体相对的另一极,而是自我得以可能的条件。 结构主义视野下的自我及自我身份认同,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米歇尔・福柯的自我及自我的身份理论。福柯在其著名的《知识考古学》一书中,探讨主体是如何形成的。继尼采发出“上帝之死”的口号以后,福柯喊出了“主体之死”。在福柯看来,“只要仔细地观察一下16、17、18世纪的文化,我们就会发现在此期间主体人根本没有任何位置。”只有当启蒙理性建立,作为“主体”的概念才得以建构出来。接着,福柯探讨了话语权力是如何建构主体的。在《知识考古学》中,福柯从话语的形成入手,指出不是主体产生话语,而是话语决定主体。“主体是一种依据类型和陈述的界限而不断变化的位置或地位,而‘作者’本身在某种情况下也只是这些可能的地位中的一个。甚至,一个相同的陈述可能有许多的地位。”继而,福柯以话语权为分析的切入点,指出,一些独特的个体身份是通过话语权而建构出来的。以同性恋者为例,福柯认为,同性恋者就是通过话语把个体的性偏好和某个身份相联系而建构出的一类身份。同性恋者作为一种身份类别,仅仅是19世纪后期才出现的。这是否意味着19世纪之前不存在同性偏向的个体?事实上,19世纪之前,就存在着同性偏好的个体。 按古代民法或宗规的规定,鸡奸属于禁止行为之列;他们的违禁者只不过是司法的对象而已。19世纪的同性恋除了是一种生活类型,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形态学以外,它还是一种谨慎的解剖学和很可能是某种秘密的生理学。进入同性恋总体结构的任何东西无不受到他的性行为的影响。它在他的身上到处体现出来:这是他所有行为的根源……它无节制地印在他的脸上和身上。 随后,话语对这种行为加以分类,加以固化,并将一些人归入这种类别中。至此,同性恋者这个身份类别就被建构了出来。 福柯作为结构主义的代表,他关于自我和自我身份的论述,挑战了本质主义的自我认同观。他认为个体不是自在自为的实体,而只是被各种文化符码所建构的虚幻外型。换言之,主体是语言、欲望和无意识的结果和产物。是由文化赋予的,同样,主体的身份是在结构中的,福柯视域下的个体自我认同,是结构化牢笼下的产物。个体关于自我认同的认知,由于个体都是虚无,就如同沙滩上的脚印,终将会被海水抹去。个体如果真的如此的虚空,那人们还能依靠什么行走在通往未知之境的路上?探究个体的自我身份认同等问题还有什么意义?在这种结构完全制约下,个体也许唯一能做的就是解构自我,解构社会了。 三、社会建构主义的自我身份认同视角 结构主义的自我及身份认同观过于强调结构的约束性及自我的静止性。随着社会学理论的发展,社会建构主义成为解释自我及自我身份认同的一种新的研究视角。1966年,伯格和卢克曼在《社会实体的建构:知识社会学纲领》一书中,提出了建构主义的理论。建构主义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的认识论和思维方式,它所指涉的是这样一种观点,即人类不是静态地认识、发现外在的客体世界,而是经由认识、发现过程本身,不断构造着新的现实世界。建构主义从产生之起,其研究的主题在不断扩大。"X 的社会建构”这一公式化的陈述已被应用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在女权主义运动推动下出现的性别社会建构论,否定性别与性差异的本质性质,认为性别是以生理性别为基础的社会建构,个人生而是男是女,并没有天生的性别认同,他们是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性别认同,在经过社会的建构之后才成长为男人和女人的。建构主义的显著特点是从过程的、动态的角度看待社会现象。在建构主义者眼里,“社会事实”基本上是经由特定过程被建构出来的,并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体现在自我观上,在建构主义看来,自我既可被看作是一个固定化的,结构化的主体,如同米德的“客我”;同时,自我又可以被看作是动态的,能动的,能做出反思性回应的主体,如同米德的“主我”。换言之,建构主义认为自我是由社会和个体共同建构的,既不完全由社会结构所决定,也不完全是个体先天具有的禀赋。建构主义视野下的自我,既不同于本质主义所说的是存在于人的内部的“精神实体”,也不同于结构主义视野下的结构具有绝对权力的,静止的、符码化的自我。关于自我身份认同,建构主义认为:个体的每一种身份都不是先天具有的,身份必须由互动所构成。个体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可能实现身份建构的,它必须依赖于自我和他者在互动中的共同作用。个体身份的确定是一个认同过程,它必须得到与之相反的“他者”的认可才能最终确立。 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自我及自我身份认同,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库利的“镜中我”。库利指出自我是一个过程,并且是在同他人的交往或互动中产生的。正因为个体在互动过程中相互作用,理解对方的姿态,并根据他人的看法认识自己,所以一个人的自我认同无非是他意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看法的反映。每个他人都是自我的一面镜了,而每种社会关系也都反映着自我。更进一步来说,自我的身份认同就是由这种反映构成的。在库利之后,芝加哥社会学派的乔治・米德进一步推动了作为一个过程被建构出的自我的理论。米德认为,自我由作为主体的自我“I”和作为客体的自我“me”构成,即“主我”和“客我”。它们都是在和他人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主我”是有机体对他人态度的反应,“客我”是有机体自己采取的一组有组织的他人态度。他人的态度构成了有组织的“客我”,然后有机体作为一个“主我”并对之做出反应。自我不是一个存在于真空中的静止的个体,而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过程,其中包含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而且是作为与其他自我互动的结果出现的。米德关于自我的理论,既强调了自我是与他人互动的结果,同时,自我也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体现在自我的身份认同上,自我身份认同自我认

同身份和他人认可身份的统一,他者对身份的认可对于自

我身份认同的形成更为重要。按照萨义德的观点,身份作为被建构的过程,“它取决于与其相区别、相竞争的他者的关系”得到了他者的认可,自我身份最终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成为社会身份,并由此获得相应的权利和利益。因此,社会个体的身份是由“自我”与“一般化他人”在社会互动中合力中建构的。正如费孝通关于自我认同形成的论述:人们的自我意识或自我认同,是通过“我看人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