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配套 相关技术要求

电力配套 相关技术要求
电力配套 相关技术要求

第三章技术标准及要求

一、本工程采用的技术规范:

执行国家、上海市颁发的现行行业规范、相标准及相关文件。

二、主要技术要求

1、普通电缆相关技术要求

要求满足GB12706《额定电压35V 及以下铜芯、滤芯塑料绝缘电缆》相关标准;导体直流电阻符合GB/T3956《电缆的导体》的规定;阻燃型电缆要求满足GB/T18380《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标准;耐火型电缆要求满足GB/T19216《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电缆或光缆的线路完整性试验》标准。WDZN-YJ(F)E:(辐照)交联低烟无卤电力电缆要求材料不含卤素,燃烧时产生的烟尘较少并且具有阻止或延缓火焰蔓延、可保持线路完整性。能通过GB/T17650.2(等同IEC 60754-2)、GB/T17651.2(等同IEC61034-2)、GB /T 18380.3(等同IEC 60332-3)及GB/T12666.6(等效IEC60331)四项标准试验合格。工频额定电压:U0/U:0.6/1kV。

2、预分支电缆相关技术要求

企业生产标准不得低于相关国家、行业标准;绝缘耐压≥3.5Kv/5min;要求分支接头的接触电阻与等长的分支线的基准电阻之比值≤1.2;要求接短路强度大,短路后接触电阻比率的变化率≤0.2;要求具有优良的耐蚀行,能抵挡无机盐、油、碱、酸和有机溶剂对它的腐蚀;阻燃型预分支电缆,护套的自熄时间≤12S,符合GB12666《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的要求;耐火型预分支电缆除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供电外,要求在火灾燃烧情况下保持90min的正常运行,符合GB12666《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的要求。绝缘电阻≥200MΩ;

3、PML低压柜相关技术要求

3.1 、供方应遵循最新版本的国家标准(GB)、电力行业标准(DL)和国际单位制(SI)。如果供方有自己的标准或规范,应提供标准代号及其有关内容,并须经需方同意后方可采用,但原则上应采用更高要求的标准。

3.2、产品应满足本相关国家、行业规定的技术参数和要求以及如下的专用标

准:

GB/T14048-1993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总则》

GB7251-1997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DL/T791-2001 《户内交流充气式开关柜选用导则》

GB3096-19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技术要求

3.3低压柜所选用的电器产品,其技术性能应满足有关的国家标准,并且是通过国家正式鉴定的定型产品,满足上海PML柜的相关标准要求。

3.4 低压固定面板式结构的配电装置应有金属板制成的间隔和门,其位置设置应便于电器元件的安装、试验、操作、检修或更换。

3.5 低压配电装置的连线均应有明显的相别标记。低压主开关应选择能可靠断开运行地点系统短路电流。

3.6 低压出线回路采用塑壳或条形开关,信号灯及仪表应装设在易于观察和方便、安全地更换的地方。低压零线截面应不小于相线截面的1/2,若主母线截面小于50mm2,则取相同截面。

3.7 配电柜应根据相关图纸考虑上出线或下出线方式;

3.8 若根据相关图纸配电柜为非标形式时需预留相关出线回路的冲孔等措施,配电柜箱体大小应考虑配电间大小的限制,以满足现场安装需要。

4、电力排管相关技术要求

4.1、满足电力相关图纸及行业、国家等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

4.2、沟槽施工时,要将沟底挖平,夯实,使放在其上的管枕平坦不倾斜,管道放置在保持平直的C15混凝土垫层上。排管纵向坡度大于或等于0.25%控制。

4.3、排管层间、管间净距不小于20 mm间隙。

4.4、电力排管与其他管线交叉时原则上通信管道从其上部通过,其余管线均从其下部通过,其间距应符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遇覆土深度不满足或与其他管道净距不满足要求等其它特殊情况可采用混凝土包封。4.5、电缆敷设前,所有排管管口采用PVC管口盖封堵,管口盖尺寸须与排管管径匹配。电缆敷设后,电缆与套管之间均用防火防水防水堵料封堵。4.6、为增加电力通道的承载力,在电力排管双侧壁、排管间隙及排管顶部采用中粗砂回填;排管应分层敷设,并分层填砂灌水夯实,压实系数应不小于0.94。

4.7、沟槽土方开挖时,应有防止沟槽两边土体塌方的措施,并不得影响两边建构筑物的安全。

4.8、管沟开挖采用人工开挖,沟底要挖平、夯实,且开挖的深度不得小于管线埋深深度,管道开挖时,应注意对现有管线的保护。当开挖深度大、施工时问长、边坡有机具或堆置材料等情况时,边坡应平缓;当因受场地限制或因放坡增加土方量过大,则应采用设置支撑的施工方法。基坑挖完后进行验槽,作好记录,监理工程师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4.9、电力排管施工时应与景观、给排水、燃气、通信等相关专业协调,避免影响其他专业的管线施工或对其造成破坏。

4.10、电缆手(人)井应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

10KV电力电缆技术规范书

10KV电力电缆技术规范书 1.1 本技术条件仅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10KV XLPE绝缘电力电缆的订货。 1.2 本技术条件的内容包括遵循的标准和电缆使用条件、构造及其技术要求、试验项目和方法、验收规则、标志、包装。 1.3 本技术条件中凡标明参数数值的,是作为专门强调,其他未标明的均应执行有关GB、IEC和DL标准。 1.4 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表示卖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本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5 卖方应有有效质量保证体系。 1.6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7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有关条文,通过引用而成为本技术条件的条文;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技术条件的各方应探讨采纳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706 额定电压35KV以下铜芯、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 IEC60502 额定电压1KV至30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DL401 高压电缆选用导则 GB2952 电缆外护层 GB6995 电线电缆识不标志 3. 使用条件 各单位订货时应参照下列条文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使用条件,并符合D L401的规定。

3.1 运行条件 3.1.1 系统额定电压:10KV 3.1.2 系统最高运行电压:12KV 3.1.3 系统中性点接地点式和电缆额定电压(Uo/U):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缆Uo/U为8.7/10KV; 3.1.4 系统频率:50HZ 3.2 敷设条件:能够为直埋、排管、沟道、隧道、桥架等方式;沟道内积水时电缆可局部或完全浸于水中;直埋于高地下水位地区时电缆可能经常或周期性地被水浸泡。 环境条件: 3.3.1周围空气温度 最高温度:+40 0C 最低温度:-30 0C 最大日温差:25 0C 日照强度:0.1 W/cm2(风速0.5m/s) 3.3.2海拔高度1100~1500 m 3.3.3 环境相对湿度 日平均值:95 % 月平均值:90 % 3.3.4 地震烈度:8 度 水平加速度:0.3 g 垂直加速度:0.15 g 3.3.5 污秽等级:Ⅲ级 3.3.6 覆冰厚度:10 4. 技术要求 各单位在招标时,应要求厂商提供电缆结构尺寸、特性参数、结构图等技术资料和电缆构造各部分的原材料及其来源、性能指标等,并在供货合同中明确。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目录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技术参数及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3使用环境条件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试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包装及运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 12706 额定电压1kV(Um=)到35kV(Um=)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IEC 60502 额定电压1kV(Um=)到30kV Um=36kV)的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GB 3597 电力电缆铜、铝导电线芯 GB/T304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GB/T3956 电缆的导体 GB 6995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DL/T 401 高压电缆选用导则 GB 2952 电缆外护套 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2 技术参数及要求 设备名称1kV交联电缆 系统额定电压:1kV及以下 电缆额定电压(U0/U):1kV 额定频率:50Hz 敷设条件 敷设环境有空气中、直埋、沟槽、排管、桥架、竖井、隧道等多种方式。地下敷设时电缆局部可能完全浸于水中。 1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结构及技术参数见表1。

10kV电力电缆技术规范报告

10kV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目录 1规范性引用文件 (1) 2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 (1) 3标准技术参数 (3) 4使用环境条件表 (7) 5试验 (7) 6产品标志、包装、运输和保管 (8)

10kV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1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11.1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T 295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GB/T 2952电缆外护层 GB/T 3048.10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0部分:挤出护套火花试验 GB/T 3048.12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2部分:局部放电试验 GB/T 3956电缆的导体 GB/T 6995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GB/T 11019电缆用铝带 GB/T 12706.2额定电压1kV(U m=1.2kV)到35kV(U 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第2部分:额定电压6kV(U m=7.2kV)到30kV(U m=36kV)电缆 GB/T 14315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 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 19666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 JB/T 8137 电线电缆交货盘 2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 2.1 电缆结构 2.1.1 导体 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导体应为圆形并绞合紧压,紧压系数不小于0.9,其他应符合GB/T 3956的规定。 800mm2以下导体应采用紧压圆形导体结构;800mm2的导体可任选紧压导体或分割导体结构,1000mm2及以上应采用分割导体结构。 2.1.2 挤出交联工艺 导体屏蔽、绝缘、绝缘屏蔽应采用三层共挤工艺,全封闭化学交联。绝缘料采用交联聚乙烯料,半导电屏蔽料采用交联型材料,绝缘料和半导电料从生产之日到使用不应超过半年。生产厂家提供对产品工艺制造水平的描述,包括干式交联流水线方式,生产设备中的测偏装置、干式交联,冷却装置的描述等。 2.1.3 导体屏蔽 导体屏蔽应为挤包的半导电层,电阻率不大于1000Ω·cm。半导电层应均匀地包覆在导体上,并与绝缘紧密结合,表面光滑,无明显绞线凸纹,不应有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的痕迹。 标称截面积为500mm2及以上电缆导体屏蔽应由半导电带和挤包半导电层复合组成。 2.1.4 绝缘 绝缘标称厚度t n为4.5mm,绝缘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测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t n的90%。任一断面的偏心率[(最大测量厚度-最小测量厚度)/最大测量厚度]应不大于10%。 电缆的绝缘偏心度应符合下式规定: (t max-t min)/t max≤10% 式中t max ——绝缘最大厚度,mm; t min ——绝缘最小厚度,mm。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目录 1规范性引用文件 ............................. 错误!未指定书签。2技术参数及要求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 使用环境条件表............................ 错误!未指定书签。4试验..................................... 错误!未指定书签。5包装及运输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1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12706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IEC60502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0kVUm=36kV)的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GB3597电力电缆铜、铝导电线芯 GB/T3048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GB/T3956电缆的导体 GB6995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DL/T401高压电缆选用导则 GB2952电缆外护套 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2技术参数及要求 2.1设备名称1kV交联电缆 2.2系统额定电压:1kV及以下 2.3电缆额定电压(U0/U):0.6/1kV 2.4额定频率:50Hz 2.5敷设条件 敷设环境有空气中、直埋、沟槽、排管、桥架、竖井、隧道等多种方式。地下敷设时电缆局部可能完全浸于水中。 2.60.6/1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结构及技术参数见表1。

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GB 50794-2012)

1总则 1.0.1为保证光伏发电站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光伏发电站建设的安全可靠,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地面及屋顶并网型光伏发电站,不适用于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工程。 1.0.3光伏发电站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并制订专项应急预案。 1.0.4光伏发电站工程的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光伏组件PV module 指具有封装及内部联接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的输出、最小不可分割的太阳电池组合装置。又称为太阳电池组件。 2.0.2光伏组件串PV string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将若干个光伏组件串联后,形成具有一定直流输出电压的电路单元。简称组件串或组串。 2.0.3光伏支架PV supporting bracket 光伏发电系统中为了摆放、安装、固定光伏组件而设计的专用支架。简称支架。 2.0.4方阵(光伏方阵)array(PV array) 由若干个太阳电池组件或太阳电池板在机械和电气上按一定方式组装在一起并且有固定的支撑结构而构成的直流发电单元。又称为光伏方阵。 2.0.5汇流箱combiner-box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将若干个光伏组件串并联汇流后接人的装置。 2.0.6跟踪系统tracking system 通过机械、电气、电子电路及程序的联合作用,调整光伏组件平面的空间角度,实现对人射太阳光跟踪,以提高光伏组件发电量的装置。

2.0.7逆变器inverter 光伏发电站内将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的设备。 2.0.8光伏发电站PV power station 利用太阳电池的光生伏打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 2.0.9并网光伏发电站grid-connected PV power station 直接或间接接人公用电网运行的光伏发电站。 3基本规定 3.0.1开工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1在工程开始施工之前,建设单位应取得相关的施工许可文件。 2施工现场应具备水通、电通、路通、电信通及场地平整的条件。 3施工单位的资质、特殊作业人员资格、施工机械、施工材料、计量器具等应报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审查完毕。 4开工所必需的施工图应通过会审;设计交底应完成;施工组织设计及重大施工方案应已审批;项目划分及质量评定标准应确定。 5施工单位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要求布置施工临建设施应完毕。 6工程定位测量基准应确立。 3.0.2设备和材料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在工程中使用不合格的设备材料。 3.0.3进场设备和材料的合格证、说明书、测试记录、附件、备件等均应齐全。 3.0.4设备和器材的运输、保管,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应满足产品要求的专门规定。 3.0.5隐蔽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 1隐蔽工程隐蔽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标准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向监理方提出验收申请。

配电工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通用技术规范 1、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表“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①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②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 ③需要修正污秽、温度、海拔等条件。 经标书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5、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标准参数值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6、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1 标准技术参数表”、“2 项目需求部分”和“3 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招标文件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1 总则 1.1 一般规定 1.1.1 投标人应具备招标公告所要求的资质,具体资质要求详见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 1.1.2 投标人或供货商应设计、制造和销售过铜芯或铝芯电缆的产品,且使用条件应与本工程相类似或较规定的条件更严格。近三年至少有1000km的10kV电缆产品运行业绩。 1.1.3 投标人应仔细阅读本招标文件,包括商务和技术部分的所有规定。由投标人提供的10kV电力电缆应与本技术规范书中规定的要求相一致。卖方应仔细阅读包括本技术规范书在内的招标文件中的所有条款。卖方提供货物的技术规范应符合招标书要求。 1.1.4 本技术规范书提出了对10kV电力电缆技术上的规范和说明。 1.1.5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投标人提供的产品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偏差,应在投标书中以技术专用部分附录的格式进行描述。 1.1.6 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1.7 本招标文件将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本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合同双方在合同技术谈判时双方协商确定。 1.1.8 本技术规范书中涉及的有关商务方面的内容,如与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有矛盾时,以《商务部分》为准。 1.1.9 本技术规范书中的规定如与技术规范专用部分有矛盾时,以专用部分为准。 1.1.10 本技术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人应提供符合GB和IEC最新版本的标准和本技术规范书的优质产品。 1.2 工作范围和进度要求 1.2.1 本技术规范书适用技术规范专用部分所有采购的电力电缆。具体为:提供符合本标书技术要求的电力电缆、相应的试验、工厂检验、试运行中的技术服务。 1.2.2 卖方在提供的电缆数量较大或买方认为重要的线路时,应在合同签订后不超过两周的时间内尽快向买方提交一份详细的生产进度表。这份生产进度表应以图表形式说明设计、试验、材料采购、制造、工厂检验、抽样检验、包装及运输,包括对每项工作及其过程足够详细的全部细节。 1.2.3 投标人应满足招标文件内交货时间要求。投标人对于因某种特殊原因造成的交货时间延误情况,应在投标文件中提供相应的采取补救措施的应急预案。 1.3 对设计图纸、说明书和试验报告的要求 1.3.1 技术资料和图纸的要求

电力电缆的防火技术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9896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电力电缆的防火技术详细 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电力电缆的防火技术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创造良好运行环境避免电缆绝缘加速老化和损伤电缆沟、电缆隧道要有良好的排水设施,如设置排水浅沟、集水井,并能有效徘水,必要时设置自动启、停抽水装置,防止积水,保持内部干燥。电缆沟、隧道的纵向排水坡度值不宜小于1%~2%,至少应大于0.5%,防止水、腐蚀性气体或液体及可燃性液体或气体进入。电缆沟、电缆隧道。电缆隧道宜自然通风,但当电缆正常负荷使隧道内空气温度高于40℃~50℃时,可采取自然排风和机械排风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风。通风系统的风机应与火灾探测器连锁,以保证隧道发生火灾时能自动停止送风,电缆隧道不得作为通风系统的进风道。

应避免将电缆防火门处于常闭状态、用防火隔板将,电缆完全封闭、将电缆沟盖板的缝隙统统填充封闭等影响电缆通风和散热的做法。而且,将电缆完全封闭起来,也使对电缆的正常巡视成为不可能,不能及时发现电缆故障。 另外,要有完善的防鼠、蛇窜入的设施,防止小动物破坏电缆绝缘引发事故。 加强电缆的预防性试验 电缆预防性试验不能只看试验数据合格不合格,还应该对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既可以和相同电缆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也可以和本电缆历史试验数据进行比较,探求试验数据的规律。如作直流耐压试验时,如果所测得泄漏电流值随试验电压值的升高或加压时间的增加而上升较快,或同相同电缆比较数值增大较多,或者和本电缆以前所测数据比较呈明显的上

0.6-1kV及以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书(精)

0.6/1kV电力电缆技术规范书一、应遵循的标准 , 但不限于下列全部标准: GB/T12706 额定电压 1kV 到 35kV 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GB/T3956 电缆的导体 GB/T2952 电缆外护层 GB/T6995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GB/T4005 电线电缆交货盘 GB/T 2951 电线电缆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GB/T 3048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GB/T12666.5 阻燃电缆燃烧试验方法 GB/T19666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 GB/T3952 电工圆导线 二、额定电压:U 0/U(Um U 0—电缆设计用的导体对地或金属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 U —电缆设计用的导体间的额定工频电压; U m —设备可承受的“最高系统电压”的最大值。 额定频率:50Hz 系统接地方式:中性点直接接地 三、使用特性: 1、电缆敷设温度应不低于 0℃。

2、短路时(最长持续时间不超 5S 电缆的最高温度:导体最高工作温度表 3、电缆允许的弯曲半径 四、技术要求 (1 环境要求:海拔高度:≤ 1000m ;环境要求:-15℃ ~+40℃;地震烈度:8度 (2 导体:导体采用优质无氧圆铜丝绞合压制而成,期性能和外观符合 GB/T3956的规定。导体表面光洁、无油污, 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3 耐火层:电线的耐火层应采用云母带重叠的绕包,其重叠率为 50-60%,绕包时应保证耐火层平覆、紧密的包在导体上,不得有卷曲、皱折等缺陷。耐火等级符合GB12666.6标准。 (4 绝缘:绝缘采用交联聚乙烯(XLPE 、聚氯乙烯(PE 材料,交联聚乙烯 (XLPE 采用一步法硅烷交联方式, 挤包在导体上的绝缘性能符合 GB12706.1的规定。绝缘标称厚度符合 GB12706.1的要求,绝缘厚度平均值不小于规定的标称值, 绝缘任一点最薄点的测量厚度不小于标称值的 90%-0.1mm 。

电缆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所提出的技术指标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供货商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条件书和相关的国际国内标准的优质产品, 所有提供的货物应遵照适用的最新版IEC标准和中国GB标准,以及国际单位制(SI)。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本要求所使用的标准如与供货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 按较高标准执行。 1、遵循的主要技术标准规范: GB/T12706-2008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GB/T 18380.21-2008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GB/T6995.1-2008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1部分:一般规定GBT6995.1-2008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1部分:一般规定GB11033-1989 额定电压26/35 kV及以下电力电缆附件基本技术要求 GB/T12976.3-2008 额定电压35kV(Um=40.5kV)及以下纸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GB/T 12666.1-2008 单根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 GB∕T 9330.1-2008 塑料绝缘控制电缆 GB/T 15065-2009 电线电缆用黑色聚乙烯塑料 400V成品电缆应能经受交流50Hz、3000V(动力电缆3.5KV)5min耐压试验。6KV及35KV电缆的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最新电力规程的要求。 2、电缆使用环境条件 2.1 运行条件 2.1.1 额定工作电压:见规格型号。 2.1.2 系统接地方式: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2.2 环境条件 2.2.1 环境温度: -15 ℃~ +60 ℃ 2.3 敷设条件 敷设环境有直埋、沟槽、排管、沟道、隧道、桥架、竖井等多种方式。 地下敷设时电缆局部可能完全浸于水中。 2.4 运行要求 2.4.1 电缆导体的额定运行温度为 90 ℃。 2.4.2 短路时电缆导体的最高温度不超过 250 ℃。 2.4.3 电缆允许弯曲半径:不小于15倍电缆的实际外径。 3 技术参数和要求 本次采购的电缆,其技术参数除应符GB 12706的要求以外,还应满足本标书以下要求。 3.1 导体 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导体应为圆形并绞合紧压,紧压系数不小于0.9。铜导体材料为无氧圆铜杆。 3.2 挤出交联工艺 导体屏蔽、绝缘、绝缘屏蔽应采用三层共挤工艺,全封闭化学交联。 3.3 导体屏蔽

20kV电力电缆技术规范.doc

20kV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目录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2 技术参数及要求 (1) 3 使用环境条件表 (8) 4 试验 (9) 5 产品标志、包装、运输和保管 (11)

20kV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标准的有关条文,当这些标准修订后,使用本标准者应引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有关条文。 GB 311.1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 2952 电缆的护层 GB/T 12706.1~12706.4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GB/T 2951.1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第1节: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 GB/T 2951.5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2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GB/T 304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GB/T 3956 电缆的导体 DL/T 401 高压电缆选用导则 DL/T 5221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江苏省电力公司苏电生[2010]1577号《输变电设备交接和状态检修试验规程》 2 技术参数及要求 2.1技术参数 2.1.1 电缆技术特性参数表 表1 电缆技术特性参数表 序号名称项目需求值或表述供货方保证值1.1 电缆结构参数表 1.1.1 电缆型号项目单位提供 1.1.2 导体 1.1. 2.1 材料铜 1.1. 2.2 材料生产厂及牌号供货方提供 1.1. 2.3 芯数×标称截面积(芯×mm2) 见物料描述 (铜) 1.1. 2.4 芯数×标称截面积(芯×mm2) 见物料描述 (铝) 1.1. 2.5 结构形式圆形紧压 1.1. 2.6 最少单线根数(根)供货方提供 1.1. 2.7 单线直径(mm)供货方提供 1.1. 2.8 导体外径(mm)供货方提供 1.1. 2.9 紧压系数(≥)0.9 1.1.3 挤包导体屏蔽层

电线电缆技术要求

电线电缆技术要求 一、采用标准 GB/T2411 《塑料邵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2951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GB/T304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GB/T3956 《电缆的导体》 GB6995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GB/T12706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GB/T17650.2《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放出气体的试验方法》 GB/T18380.3《成束电线或电缆的燃烧试验方法》 GB/T19216《在火焰条件下电缆或光缆的线路完整性试验》 GB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IEC60331 《电缆的耐火特性》 IEC60332-3A《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 IEC60724《额定电压不超过0.6/IkV电缆允许短路温度导则》 JB/T8137 《电线电缆交货盘》 NES713 《小样材料燃烧产物毒性指数的测定》 除非另行规定,所有的产品和工艺均应达到国家标准,或者根据实际情况按等同于或高于技术规定中指定的标准执行。 二、使用环境: 1、运行条件 系统标称电压Uo/U 0.6/1KV 系统频率50Hz 2、运行要求 电缆导体的额定运行温度90℃ 短路时电缆导体的最高温度250℃ 短路时间不超过5s 电缆弯曲半径铠装电缆不小于12倍的电缆外径 非铠装电缆不小于15倍的电缆外径 3、运行环境条件 运行环境: 户内 空气最高温度 空气最低温度20°C 最高日平均温度+30°C 最高年平均温度+20°C 最低年平均温度-5℃(最低储存温度-30°C) 相对湿度+25C时<95% 海拔高度: 1000米 抗震能力地面水平速度:0.3g,地面垂直加速度0.15g,同时作用持续三个正弦波,

KV电力电缆专业技术规范书

额定电压U O/U(8.7/10kV)交联电缆技术规范书 1.总则 General 1.1本技术规范是晶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8.7/10kV三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 力电缆的技术规定。 1.2 本规范规定了供货方遵循的标准、电缆的技术要求、试验、包装及储运等。 1.3 供方提供的XLPE绝缘交联电缆,均通过型式试验和鉴定,并经长期实践 运行证明产品质量优良、安全可靠。 1.4本技术规范是合同的主要技术文件之一,与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2.执行标准 GB/T12706.2-2002 《额定电压1kV(Um=1.2 kV)到35kV(Um=40.5kV)挤包 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2部分:额定电压 6KV(Um=7.2 kV)到30KV(Um=36kV)电缆》GB/T3956-1997 《电缆的导体》 JB/T8996-1999 《高压电缆选用导则》 GB2952-1989 《电缆外护层》 GB/T3048-1994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GB/T2951-1997《电线电缆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GB6995《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JB/T8137-1999《电线电缆交货盘》 GB8170 《数字修约规则》 GB50217-1994 《电力电缆工程设计规范》 IEC60502 《额定电压30kV及以下挤出塑料绝缘电力电缆》 GB/T18380-2001 《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3.使用条件 3.1运行条件 /U 8.7/10KV 系统标称电压U 系统最高运行电压Um12KV 系统频率 50HZ

系统接地方式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或小电阻接地 雷电冲击耐受电压75KV 3.2运行要求 电缆导体的额定运行温度 90℃ 短路时,电缆导体的最高温度 250℃ 短路时间不超过5s 电缆弯曲半径:铠装型三芯电缆不小于12倍的电缆外径 3.3运行环境条件 3.3.1 环境温度.:-20~+45℃。 3.3.2 电缆在导体额定运行温度下,其设计使用寿命不低于30年。 3.4敷设条件 敷设环境有直埋、沟槽、排管、沟道、桥架等多种方式。 敷设时环境温度不低于0℃。 3.5耐地震能力 采用正弦、共振、拍波试验法,激振5次,每次间隔2s,安全系数1.67。 4.技术条件 4.1导体 4.1.1导体采用LR型圆铝单线绞合紧压而成,紧压系数不小于0.9,其组成、性 能和外观符合GB/T3956的规定。 4.1.2 导体表面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等,无凸起或断 裂的单线。 4.2 导体屏蔽 4.2.1 导体屏蔽为塑料挤包交联型半导电层。半导电层均匀地包覆在导体上,表 面光滑,无明显绞线凸纹,没有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的痕迹。 4.2.2导体屏蔽标称厚度为0.8mm。 4.3 绝缘 4.3. 绝缘为XLPE型材料,质量优、经过交联固化后、具有耐热、防潮、低臭氧、 抗电晕和无孔洞等特性,挤包在导体的绝缘性能符合GB/T12706.2.3的规定。 4.3.2 额定电压为8.7/10KV电缆,其绝缘标称厚度为4.5mm。 4.3.3 绝缘厚度平均值不小于规定的标称值,绝缘层横断面上任一点最薄点的厚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作者:————————————————————————————————日期: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验评标准 编号名称原标准号现行有效标准 3.3.1.1.1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建筑 工程篇) SDJ 69-87 DL5190.1-2012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1部 分:土建结构工程》 3.3.1.1.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水工 结构工程篇) SDJ 280-90 DL5190.9-2012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9部 分:水工结构工程》 3.3.1.1.3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 机组篇) DL/T 5047-95 DL5190.2—2012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2部 分:锅炉机组》 3.3.1.1.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 机机组篇) DL/T 5011-92 DL5190.3—2012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3部 分:汽轮发电机组》 3.3.1.1.5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 发电厂焊接篇) DL/T 5007-92 DL/T 869-2012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3.3.1.1.6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 仪表及控制装置篇) SDJ 279-90 DL5190.4—2012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4部 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 3.3.1.1.7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电 发电厂化学篇) DLJ 58-81 DL/T5190.4-2004 《电力建设施 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4部分:电 厂化学》 3.3.1.1.8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 篇) DL 5031-94 DL5190.5—2012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5部 分:管道及系统》 3.3.1.1.9 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DL/T 5048-95 DL/T 820-2002 《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 3.3.1.1.10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 验技术规范 DL/T 5069-96 DL/T 821-2002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 线检验技术规范》 3.3.1.1.11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一 篇土建工程篇) 建质 (1994)114号 DL/T5210.1-2012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 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 3.3.1.1.12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锅炉 篇) 建质 (1996)111号 DL/T5210.2-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 规程第2部分:锅炉机组》 3.3.1.1.13 (1)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汽机篇)(1998年版) 电综 (1998)145号 DL/T5210.3-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 规程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2)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第四篇汽机) (83)水电基火 字第137号 DL/T5210.3-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 规程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

电力电缆技术规范标准.doc

低压电力电缆 技术规 甲方签字盖章:乙方签字盖章:年月日年月日

目录 1电缆结构示意图及尺寸 2 电缆技术参数表 3 持续( 100%负荷率)运行载流量计算书 4短时过负荷曲线 5导体和金属套热稳定计算书 6电缆绝缘厚度计算书 7牵引头及封帽结构图 8电缆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 9 原材料一览表 10生产实验设备一览表 11主要生产设备清单 12主要实验设备清单 13 电缆制造工艺说明 1 电缆结构示意图及尺寸 (1)结构示意图

(2) JKLGYJ1× 50mm2结构尺寸 序号结构标称厚度 mm 标称外径 mm 1 导电线芯—26.6(-0.1,+0.1) 2 导体包带0.14 27.2 3 导体屏蔽 (挤制 ) 1.0 29.0 4 绝缘17.0 63.0(-0.5,+1.5) 5 外屏蔽 1.0 65.0 6 半导电阻水带 (近似值 ) 2.0 71.0 7 皱纹铝护套 2.0 84.5(-2.0,+2.0) 8 防蚀层0.25 85.0 9 外护套 4.5 94.0 10 外半导电层0.5 95.0(-3.0,+3.0) 2电缆技术参数表(卖方应填写的工程和数据) JKLGYJ1× 50mm2 序号工程单位卖方保证 1制造工艺概要

1.1 交联方式( VCV、CCV、MDCV 或其它)VCV 1.2 、外半导电层与绝缘层挤出方式三层共挤1.3 有无应力消除装置有 1.4 PE 原料纯度(杂质含量径向最大尺寸)1kg 中杂质微粒大于 100 μm数为0 1.5 可制造最高电压等级kV 1.26 1.6 可制造最大绝缘厚度mm 50 1.7 可制造最大导体截面积mm2 50 2技术参数 2.1 额定电压( Uo/U )kV 0.64/1.26 2.2 最高工作电压( Um)kV 126 2.3 基准冲击耐压水平( BIL )kV 2 2.4 电缆芯数和导体标称截面积芯数× mm2 l ×50 2.5 导体 a.材料铜 b.根数及其组合形状60 根、圆形紧压 c.紧压系数≮0.90 d.标称外径mm 26.6 2.6 半导电带 a.材料半导电尼龙带 b.厚度mm 0.14(标称) 2.7 挤出导电屏蔽 a.材料超光滑交联型半导电屏蔽料 b.厚度mm 1.0 2.8 绝缘 a.材料超净交联聚乙烯绝缘料 b.标称厚度mm 17.0 c.最小厚度mm 16.15 2.9 额定下导体屏蔽处的最大场强kV/mm 5.69 2.10 挤出绝缘屏蔽 a.材料超光滑交联型半导电屏蔽料 b.厚度mm 1.0 2.11 衬垫和纵向阻水构造绝缘屏蔽外绕包 4 层半导电阻水缓冲带 2.12 金属屏蔽由金属套代替 a.材料/ b.形式mm / 2.13 金属套或综合防水层

电力电缆技术规范书

电力电缆技术规范书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内蒙古网络资产分公司 二ΟΟ九年三月

1.主要技术要求和指标 1.1导体应采用TR型圆铜单线或镀锡圆铜单线。 1.2导体中单线的最大直径应符合表1的规定。 1.1.4导体应进行绞合,不允许整股接头,股线中的单线允许接头。但相邻两个接头的间距应在小于300mm.。 1.2、隔离层 1.2.1阻燃型电缆的导体表面应有非吸湿性材料的隔离层。 1.2.2耐火型电费的导体表面应有耐火隔离层,其性能应符合电缆相应的耐火特性要求。 1.3、绝缘层 1.3.1绝缘层材料 电缆绝缘用阻燃聚氯乙烯,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应符合电缆的要求。 1.3.2绝缘应紧密地挤包在线芯上,且容易剥离而不损伤导体。绝缘的横断面上应无目力可见和砂眼等缺陷。 1.3.3绝缘层性能

1.3.4绝缘厚度 电缆绝缘层的标称厚度应符合表3中规定,绝缘层的平均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最薄应不小于标称厚度的90%—0.1mm。

每根绝缘线芯应用颜色标志识别,标志方法应符合表4的规定 中间检查,试验电压应符合表5规定。 1.4.1两芯及以上电缆的绝缘线芯应进行绞合成缆(标称截面为4mm2的两芯电缆允许作成平行型)。 1.4.2阻燃型电缆的线芯间隙应用阻燃材料填充圆整,缆芯表面应用耐火带作叠盖绕包。 1.4.3耐火型电缆的线芯间隙应用耐火材料填充圆整,缆芯表面应用耐火带作叠盖绕包。 1.5、内衬层 铠装型电缆必须有内衬层,其材料的性能应与护套材料一致,内衬层可采用挤包型或绕包型,其标称厚度,挤包型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80%—0.2mm。

1.6、铠装 1.6.1铠装层用钢带,阻燃型电缆允许采用涂装钢带,耐火型电缆采用镀锌钢带,其厚度和宽度应符合表6的规定。 所覆盖。 1.6.3钢带允许焊接,焊接处应牢固、光滑、无孔洞、卷边和毛刺等缺陷。 1.7、护套材料 1.7.1护套材料 电费护套用阻燃聚氯乙烯,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应符合电缆的要求。 1.7.2电缆护套的机械物理性能要求应符合表7规定。

10kV电力电缆技术要求规范

10kV电力电缆技术规 1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11.1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T 295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GB/T 2952电缆外护层 GB/T 3048.10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0部分:挤出护套火花试验 GB/T 3048.12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2部分:局部放电试验 GB/T 3956电缆的导体 GB/T 6995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GB/T 11019电缆用铝带 GB/T 12706.2额定电压1kV(U m=1.2kV)到35kV(U 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第2部分:额定电压6kV(U m=7.2kV)到30kV(U m=36kV)电缆 GB/T 14315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 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 19666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 JB/T 8137 电线电缆交货盘 2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 2.1电缆结构 2.1.1导体 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导体应为圆形并绞合紧压,紧压系数不小于0.9,其他应符合GB/T 3956的规定。 800mm2以下导体应采用紧压圆形导体结构;800mm2的导体可任选紧压导体或分割导体结构,1000mm2及以上应采用分割导体结构。 2.1.2挤出交联工艺

导体屏蔽、绝缘、绝缘屏蔽应采用三层共挤工艺,全封闭化学交联。绝缘料采用交 联聚乙烯料,半导电屏蔽料采用交联型材料,绝缘料和半导电料从生产之日到使用不应 超过半年。生产厂家提供对产品工艺制造水平的描述,包括干式交联流水线方式,生产 设备中的测偏装置、干式交联,冷却装置的描述等。 2.1.3导体屏蔽 导体屏蔽应为挤包的半导电层,电阻率不大于100·cm。半导电层应均匀地包 覆在导体上,并与绝缘紧密结合,表面光滑,无明显绞线凸纹,不应有尖角、颗粒、 烧焦或擦伤的痕迹。 标称截面积为500mm2及以上电缆导体屏蔽应由半导电带和挤包半导电层复合组成。 2.1.4绝缘 绝缘标称厚度t n为4.5mm,绝缘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测量厚 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t n的90%。任一断面的偏心率[(最大测量厚度-最小测量厚度)/最大测量厚度]应不大于10%。 电缆的绝缘偏心度应符合下式规定: (t max t min)/t max≤10% 式中t max ——绝缘最大厚度,mm; t min ——绝缘最小厚度,mm。 t max和t min在绝缘同一断面上测得。 2.1.5绝缘屏蔽 绝缘屏蔽为可剥离或不可剥离挤包半导电层,电阻率不大于500·cm,半导 电层应均匀地包覆在绝缘表面,表面应光滑,不应有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的痕迹。从老化前后的试样绝缘上剥下挤包半导电屏蔽的剥离力应不小于8N和不大于45N,绝 缘表面应无损伤及残留的半导电屏蔽痕迹。 三芯电缆绝缘屏蔽与金属屏蔽之间应有沿缆芯纵向的相色(黄绿红)标志带,其 宽度不小于2mm。 2.1.6金属屏蔽 2.1.6.1金属屏蔽应由一根或多根金属带、金属编织带、金属丝的同心层或金属丝与金 属带的组合结构组成。 2.1.6.2金属屏蔽中铜丝的电阻应符合GB/T 3956的要求。铜丝屏蔽的标称截面积应根 据故障电流容量确定。 2.1.6.3铜丝屏蔽由疏绕的软铜线组成,其表面应用反向绕包的铜丝或铜带扎紧,相 邻铜丝的平均间隙应不大于4mm。 2.1.6.4铜带屏蔽由一层重叠绕包的软铜带组成,绕包连续均匀、平整光滑、没有断裂,铜带间的平均搭盖率应不小于15% (标称值),其最小搭盖率应不小于5%。软铜带应 符合GB/T 11091,铜带标称厚度为:

电力电缆技术规格书 正式

电力电缆技术规格书 编制: 目次 1.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2.标准....................................................................................... 错误!未指定书签。 3.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使用环境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 导体....................................................................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 绝缘.................................................................... 错误!未指定书签。 3.4 缆芯、填充及内衬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3.5 铠装.................................................................... 错误!未指定书签。 3.5 外护套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检查和试验........................................................................... 错误!未指定书签。 5.标记....................................................................................... 错误!未指定书签。 6.其它....................................................................................... 错误!未指定书签。 7.供货方式............................................................................... 错误!未指定书签。……1.概述 本规格书为电力电缆的的最基本的技术要求。 2.标准 高、低压电缆应符合本规格书及以下最新版法规及规范的要求。 2.1国家标准 GB/T2951.1-7-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GB5013.1~4-97 额定电压450V/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IEC60245) GB/T3956-1997 电缆的导体 GB/T12666.1-7-89 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 GB/T2706.1-3-91 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铜芯、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IEC605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