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技术要求规范
电力电缆施工技术要求
![电力电缆施工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b8dde40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f.png)
电力电缆施工技术要求电线电缆行业虽然只是一个配套行业,却占据着中国电工行业1/4的产值。
它产品种类众多,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到电力、建筑、通信、制造等行业,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密切相关。
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人口逐渐增长,电力电缆配电网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配电系统之一,其在应用过程中的故障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1、电缆沟挖掘技术1)施工之前,图纸设计人员要对施工工地进行全面勘察,以便熟悉掌握周围环境,根据所调查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设计图纸。
2)施工之前校对图纸的合理性,尽管图纸的设计是相关设计人员全面勘探调查的成果,但城市的地下管道错综复杂,为避免施工图纸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影响施工进度,施工人员需在施工之前对施工地实地调查,以校验图纸的合理性。
3)经过实地考察后,确定合理的挖掘方案,包括挖掘的深度、宽度、高度等。
通常情况下随着电缆数量的增加,电缆沟挖掘的宽度也越大。
4)在挖掘电缆沟过程中,要注意软土或细沙的铺设。
在铺设电缆之前,要铺设约一百毫米的软土或细沙垫层,在电缆铺设之后,再铺设约一百毫米的细沙或软土垫层,铺设过后,要用泥土压实,并盖上盖板。
5)合理控制电缆的铺设位置与地表之间的距离。
如果电缆的位置在地表以下,对于非裸露的地表:例如建筑物基础地面,其距离一般大于0.3米,如果电缆与建筑物的地下构件发生交叉现象,则必须在电力电缆的外层安装钢管。
对于裸露的地表来说,电缆沟与地表之间的距离一般大于0.8米。
如果电缆在地表之上,则要对其做好保护措施,除了安装保护套以外,还要将线缆经过的位置圈置起来,并设置注意线缆等标语,以示行人注意电缆。
2、电力电缆的敷设技术要求1)在敷设之前的首要工作就是检查电缆是否完好,包括外观是否扭曲,线缆是否破损等。
除此之外,在电缆敷设过程中,电缆与地面、滚轮、支架等均易发生摩擦,此时应需多加小心。
2)电缆的敷设需要借助电缆支架,为了安全敷设电缆,应选择专用的电缆盘支架。
低压电力电缆规范标准最新
![低压电力电缆规范标准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967bb9a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02.png)
低压电力电缆规范标准最新低压电力电缆是电力系统中用于传输电能的重要组件,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建筑以及公共设施中。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变化,低压电力电缆的规范标准也在不断更新。
以下是根据最新低压电力电缆规范标准制定的相关内容:低压电力电缆的设计和制造必须遵循国家和国际的相关标准,确保其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以下是低压电力电缆规范标准的主要内容:1. 电缆类型:低压电力电缆根据绝缘材料、护套材料和结构形式的不同,分为多种类型,如PVC绝缘电缆、XLPE绝缘电缆、橡胶绝缘电缆等。
2. 电压等级:低压电力电缆的电压等级通常为0.6/1kV,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不超过1kV的电力系统。
3. 导体材料:电缆的导体通常采用铜或铝材料,根据载流量和机械强度的需求进行选择。
4. 绝缘材料:绝缘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常用的绝缘材料包括PVC、XLPE、橡胶等。
5. 护套材料:护套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耐磨性和耐环境性能,常用的护套材料包括PVC、PE等。
6. 电缆结构:电缆结构应保证电缆在敷设和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包括单芯、多芯、屏蔽等不同结构。
7. 敷设方式:电缆的敷设方式应根据使用环境和敷设条件选择,包括直埋、管道、桥架、隧道等。
8. 连接方式:电缆的连接应采用符合标准的连接件和连接技术,确保连接的电气和机械稳定性。
9. 测试标准:电缆在生产和使用前应进行严格的电气性能测试和机械性能测试,包括绝缘电阻测试、耐压测试、老化测试等。
10. 安全标准:电缆的设计和制造应符合国家和国际的安全标准,确保在正常使用和异常情况下的安全性。
11. 环保要求:电缆材料的选择和生产过程应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2. 标识和包装:电缆应有清晰的标识,包括型号、规格、生产日期等信息,并采用合适的包装方式以保护电缆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不受损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低压电力电缆的规范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10KV电力电缆技术规范书
![10KV电力电缆技术规范书](https://img.taocdn.com/s3/m/f6144d1e52ea551810a6871f.png)
1. 总则1.1 本技术条件仅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10KV XLPE绝缘电力电缆的订货。
1.2 本技术条件的内容包括遵循的标准和电缆使用条件、构造及其技术要求、试验项目和方法、验收规则、标志、包装。
1.3 本技术条件中凡标明参数数值的,是作为特别强调,其他未标明的均应执行相关GB、IEC和DL标准。
1.4 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表示卖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本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5 卖方应有有效质量保证体系。
1.6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7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有关条文,通过引用而成为本技术条件的条文;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技术条件的各方应探讨采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706 额定电压35KV以下铜芯、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IEC60502 额定电压1KV至30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DL401 高压电缆选用导则GB2952 电缆外护层GB6995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3. 使用条件各单位订货时应参照下列条文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使用条件,并符合DL401的规定。
3.1 运行条件3.1.1 系统额定电压:10KV3.1.2 系统最高运行电压:12KV3.1.3 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和电缆额定电压(Uo/U):a.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缆Uo/U为8.7/10KV;3.1.4 系统频率:50HZ3.2 敷设条件:可以为直埋、排管、沟道、隧道、桥架等方式;沟道内积水时电缆可局部或完全浸于水中;直埋于高地下水位地区时电缆可能经常或周期性地被水浸泡。
3.3环境条件:3.3.1周围空气温度最高温度: +40 0C最低温度: -30 0C最大日温差: 25 0C日照强度: 0.1 W/cm2(风速0.5m/s)3.3.2海拔高度 1100~1500m3.3.3 环境相对湿度日平均值: 95 %月平均值: 90 %3.3.4 地震烈度: 8 度水平加速度: 0.3 g垂直加速度: 0.15 g3.3.5 污秽等级:Ⅲ级3.3.6 覆冰厚度: 104. 技术要求各单位在招标时,应要求厂商提供电缆结构尺寸、特性参数、结构图等技术资料和电缆构造各部分的原材料及其来源、性能指标等,并在供货合同中明确。
电力工程施工电缆规范
![电力工程施工电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6f0c173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2c.png)
电力工程施工电缆规范是为了保证电力工程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而制定的。
本规范适用于电力系统中电缆线路的施工,包括电缆选型、敷设、连接、固定、防火等环节。
一、电缆选型1. 电缆类型应根据电力系统的设计要求、敷设方式、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
一般分为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聚氯乙烯绝缘电缆、橡皮绝缘电缆等。
2. 电缆截面应根据负载电流、敷设方式、环境温度、电缆长度等因素进行选择。
应满足热稳定、载流容量、电压降等要求。
3. 电缆的敷设方式应根据电缆的类型、截面、敷设环境、地下管道的状况等因素进行选择。
一般有直接埋地、电缆沟、隧道、架空等敷设方式。
二、电缆敷设1. 电缆敷设前应进行清管、吹扫,确保管道内无杂物、水分、油污等。
2. 电缆敷设应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严格控制电缆的弯曲半径,避免过度弯曲损伤电缆。
3. 电缆敷设应采取防潮、防火、防腐蚀等措施,确保电缆安全可靠。
4. 电缆敷设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电缆的绝缘电阻、电压降等参数,确保电缆质量。
三、电缆连接1. 电缆连接应采用专用连接器件,如接头、连接管等。
连接器件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
2. 电缆连接前应清洁电缆端面,去除氧化层、污垢等。
3. 电缆连接应牢固、可靠,连接器件的接触电阻应符合规定。
4. 电缆连接后应进行绝缘测试,确保连接部位的绝缘性能达到要求。
四、电缆固定1. 电缆固定应采用专用固定器件,如夹具、挂钩等。
固定器件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
2. 电缆固定应牢固、可靠,避免电缆过度弯曲、磨损等。
3. 电缆固定间距应根据电缆类型、截面、敷设方式等因素进行确定。
五、防火措施1. 电缆敷设过程中,应采取防火隔离、防火涂料等防火措施。
2. 电缆穿越防火分区时,应设置防火堵料、防火门等防火设施。
3. 电缆隧道、电缆沟等敷设场所应设置火灾报警、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
六、施工质量控制1.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施工方案、技术规范,确保施工质量。
2. 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熟悉电缆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
10KV电力电缆技术规范书
![10KV电力电缆技术规范书](https://img.taocdn.com/s3/m/e8646cf5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3b.png)
1.总那么1.1本技术条件仅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10KVXLPE尽缘电力电缆的订货。
1.2本技术条件的内容包括遵循的标准和电缆使用条件、构造及其技术要求、试验工程和方法、验收规那么、标志、包装。
1.3本技术条件中凡标明参数数值的,是作为特别强调,其他未标明的均应执行相关GB、IEC和DL标准。
1.4要是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标准书的条文提出异议,那么表示卖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标准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本标准书的意见和同标准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具体描述。
1.5卖方应有有效质量保证体系。
1.6本设备技术标准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效力。
1.7本设备技术标准书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2.引用标准以下标准包含的有关条文,通过引用而成为本技术条件的条文;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技术条件的各方应探讨采纳以下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706额定电压35KV以下铜芯、铝芯塑料尽缘电力电缆IEC60502额定电压1KV至30KV挤包尽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DL401高压电缆选用导那么GB2952电缆外护层GB6995电线电缆识不标志3.使用条件各单位订货时应参照以下条文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使用条件,并符合DL401的。
3.1运行条件系统额定电压:10KV系统最高运行电压:12KV系统中性点接地点式和电缆额定电压〔Uo/U〕:a.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缆Uo/U为8.7/10KV;系统频率:50HZ3.2敷设条件:能够为直埋、排管、沟道、隧道、桥架等方式;沟道内积水时电缆可局部或完全浸于水中;直埋于高地下水位地区时电缆可能经常或周期性地被水浸泡。
3.3环境条件:四面空气温度最高温度:+400C最低温度:-300C最大日温差:250C日照强度:0.1W/cm2〔风速m/s〕海拔高度1100~1500m环境相对湿度日平均值:95%月平均值:90%3.3.4地震烈度:8度水平加速度:0.3 g垂直加速度:0.15 g污秽等级:Ⅲ级覆冰厚度:104.技术要求各单位在招标时,应要求厂商提供电缆结构尺寸、特性参数、结构图等技术资料和电缆构造各局部的原材料及其来源、性能指标等,并在供货合同中明确。
10kV电力电缆技术要求规范
![10kV电力电缆技术要求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6fe929c31126edb6e1a10a1.png)
实用标准文档
10kV 电力电缆技术规
1 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11.1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T 2951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实用标准文档
导体屏蔽 绝缘
绝缘屏蔽层
金属屏蔽
填充层 隔离套 衬层 铠装层 外护套 文案大全
紧压系数
电缆结构技术参数
挤包半导电厚度
mm
外径
mm
材料
平均厚度不小于标称厚度 t
mm
最薄点厚度不小于
mm
偏心度
%
最小厚度
mm
外径
mm
铜带层数
铜带最小厚度
mm
平均搭盖率不小于
%
最小搭盖率
%
铜丝直径×根数
mm ×根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500 ·m 。三芯电缆外护套标称厚度见表 1。
表 1 三芯电缆外护套标称厚度
电缆截面积( mm 2)
35 70 95 120 150 185 240 300 400
无铠装
2.5 2.7 2.8 2.9 3.0 3.1 3.3 3.4 3.7
外护套标称厚度( mm ) 有铠装
金属带 2.7 2.9 3.1 3.2 3.3 3.4 3.6 3.8 4.1
GB/T
12706.2 、 GB/T 11017.1 及 GB/Z18890. 1 的相关规定。
2.2 密封和牵引头
电缆两端应用防水密封套密封,密封套和电缆的重叠长度应不小于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要求规范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要求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d16e35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01.png)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目录1规范性引用文件 (1)2技术参数及要求 (1)3使用环境条件表 (7)4试验 (8)5包装及运输 (10)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1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 12706 额定电压1kV (Um = 1.2kV)到35kV ( 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IEC 60502额定电压1kV (Um = 1.2kV)到30kVUm=36kV)的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GB 3597 电力电缆铜、铝导电线芯GB/T304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T3956 电缆的导体GB 6995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DL/T 401 高压电缆选用导则GB 2952 电缆外护套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2技术参数及要求2.1设备名称1kV交联电缆2.2系统额定电压:1kV及以下2.3电缆额定电压(U0/U): 0.6/1kV2.4额定频率:50Hz2.5敷设条件敷设环境有空气中、直埋、沟槽、排管、桥架、竖井、隧道等多种方式。
地下敷设时电缆局部可能完全浸于水中。
2.6 0.6/1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结构及技术参数见表1。
表1技术参数特性表2.7 结构材料2.7.1导体2.7.1.1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2.7.1.2铜导体应符合GB 3953中的TY型圆铜线。
导线的节距比、绞向应符合GB 3957 的规定。
2.7.2绝缘2.7.2.1绝缘采用交联聚乙烯。
2.7.2.2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上,绝缘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交联工艺可采用硅烷交联、辐照交联等。
2.7.2.3各截面绝缘标称厚度见GB/T12706,绝缘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测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0.1mm。
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df53c7f2b160b4e767fcfd8.png)
GB 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一~二OO二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临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2]85号)的要求,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汁院会同有关单位对《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1994修订而成的。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增加了中、高正电缆;冰数选择要求:2.增加了电缆绝缘类别选择要求,取消了粘性浸渍纸绝缘电缆的相关内容:3.增加了主芯截面400mm2<S≤800mm2和S>800mm2的保护地线允许最小截面选样要求;4.增加了大电流负荷的供电回路由多根电缆并联时对电缆截面、材质等要求;5.增加了电缆终端一般性选择要求:6.增加了自接电缆实施金属层开断并作绝缘处理内容:7.增加了交流系统三芯电缆的金属层接地要求:8.增加了城市电缆系统的电缆与管道相互间允许距离相关规定:9.增加了架空桥架检修通道设置要求;10.增加了电缆隧道安全孔设置间距要求;11.增加了附录B和附录F。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负责具体管埋,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东风路18号.邮编:610021),以便今后修改时参考。
1 总则1.0.1 为使电力工程电缆设计做到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便于施工和维护,制定本规范。
1.0. 2 本规范适删于新建、扩建的电力工程中500kV及以下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选择与敷设设计。
1.0.3 电力工程的电缆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 0. 1 耐火性fire resistance在规定试验条件下,试样在火焰中被燃烧而在一定时间内仍能保持正常运行的性能。
最新版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最新版电力电缆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a716543bcd126fff6050b5a.png)
10kV电力电缆通用技术规范1 标准和规范1.1 除本规范特别规定外,卖方所提供的设备均应按下列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制造、检验和安装。
所用的标准必须是其最新版本。
如果这些标准内容矛盾,应按最高标准的条款执行或按双方商定的标准执行。
如果卖方选用标书规定以外的标准,需提交与这种替换标准相当的或优于标书规定标准的证明,同时提供与标书规定标准的差异说明。
1.2 本条件中标明的参数数值是作为特殊强调的条款。
1.3 引用标准,引用标准一览表见表1。
这些标准应是现行的有效版本,同时在与下述标准各方达成协议的基础上鼓励研究采用下述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表1 引用标准一览表2 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2.1 电缆结构电缆结构除符合GB/T 12706.2的规定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2.1.1 导体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导体应为圆形并绞合紧压,紧压系数不小于0.9,其他应符合GB/T 3956。
2.1.2 挤出交联工艺导体屏蔽、绝缘、绝缘屏蔽应采用三层共挤工艺,全封闭化学交联。
绝缘料采用交联聚乙烯料,半导电屏蔽料采用交联型材料,绝缘料和半导电料从生产之日到使用不应超过半年。
生产厂家提供对产品工艺制造水平的描述,包括干式交联流水线方式,生产设备中的测偏装置、干式交联,冷却装置的描述等。
2.1.3 导体屏蔽导体屏蔽应为挤包的半导电层,电阻率不大于100Ω·cm。
半导电层应均匀地包覆在导体上,并和绝缘紧密结合,表面光滑,无明显绞线凸纹,不应有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的痕迹。
标称截面积500mm2及以上电缆导体屏蔽应由半导电带和挤包半导电层复合组成。
2.1.4绝缘绝缘标称厚度为4.5mm,绝缘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测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tn的90%。
任一断面的偏心率[(最大测量厚度-最小测量厚度)/最大测量厚度]应不大于10%。
电缆的绝缘偏心度应符合下式规定(tmax- tmin)/tmax≤10%式中:tmax——绝缘最大厚度,mm;tmin——绝缘最小厚度,mm;tn——绝缘标称厚度,mm。
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7d959fc58fb770bf68a5575.png)
额定电压35k V及以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总6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1. 应遵循的主要标准GB/T 12706 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铜芯、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IEC 60502 额定电压1~30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第二部分:额定电压6~30kV电缆2. 使用条件2.1运行条件2.1.1 系统标称电压和频率: 35kV、 10kV、 1kV, 50Hz。
2.1.2 系统最高运行电压: 40.5KV ,12 kV,1.2 kV。
2.1.3 系统接地方式: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时允许持续运行8h。
2.2 环境条件2.2.1 环境温度:-15℃~+60℃。
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米地震烈度:8度2.2.2气象条件:温差:不大于25K环境相对温、湿度:日相差温度平均值不大于95%;月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0%2.3 敷设条件敷设环境有直埋、沟槽、排管、沟道、隧道、桥架、等多种方式。
地下敷设时电缆局部可能完全浸于水中。
2.4 运行要求2.4.1 电缆导体的额定运行温度为90℃。
2.4.2 短路时电缆导体的最高温度不超过250℃。
2.4.3 短路时间不超过5s。
2.4.4 电缆弯曲半径:安装以后不大于15倍电缆的实际外径。
2.4.5 0.6/1KV电缆和控制电缆额定运行温度70℃、短路时电力电缆导体的最高温度不超过160℃、短路时间不超过5 s。
3. 技术要求本次采购的电缆,其技术参数除应符合GB /T 12706的要求以外,还满足本标书以下要求。
3.1 导体导体采用圆形单线绞合紧压或实心导体、紧压铜导体尺寸相同。
导体表面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3.2 导体屏蔽导体屏蔽为交联挤包半导电层,半导电层应均匀地包覆在导体上,表面光滑,无明显绞线凸纹,不应有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的痕迹。
20kV电力电缆技术要求规范
![20kV电力电缆技术要求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30bdd6d49649b6649d7474e.png)
20kV电力电缆技术规目录1 规性引用文件 (1)2 技术参数及要求 (1)3 使用环境条件表 (8)4 试验 (8)5 产品标志、包装、运输和保管 (10)20kV电力电缆技术规1 规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标准的有关条文,当这些标准修订后,使用本标准者应引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有关条文。
GB 311.1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 2952 电缆的护层GB/T 12706.1~12706.4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GB/T 2951.1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第1节: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GB/T 2951.5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2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GB/T 304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T 3956 电缆的导体DL/T 401 高压电缆选用导则DL/T 5221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省电力公司电生[2010]1577号《输变电设备交接和状态检修试验规程》2 技术参数及要求2.1技术参数2.1.1 电缆技术特性参数表表1 电缆技术特性参数表2.1.2 额定电压U:20kV2.1.3 最高运行电压Um:24kV2.1.4 额定频率50Hz2.1.5 电缆额定电压标示方法以U0/U(Um)表示电缆的额定电压,这些符号的意义如下:U0 —设计时采用的电缆的每一导体与屏蔽层或金属套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U—设计时采用的电缆的任何两个导体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Um —设计时采用的电缆的任何两个导体之间的运行最高电压,但不包括由于事故和突然甩负荷所造成的暂态电压升高。
2.1.6 电缆额定电压:18/20(24)kV。
2.1.7 电缆的绝缘水平(单位:kV):BIL —设计时采用的电缆的每一导体与屏蔽层或金属套之间的雷电冲击耐受电压之峰值。
2.2电缆技术要求2.2.1导体导体采用符合GB/T3956 的第2种裸退火铜导体或镀金属层退火铜导体,或裸铝导体或铝合金导体。
电力电缆运维技术标准
![电力电缆运维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02f7c03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a9.png)
电力电缆运维技术标准1 运行规定1.1 一般规定1.1.1 电缆弯曲半径应满足表 1 要求。
表 1 电缆敷设和运行时的最小弯曲半径1.1.2 电缆终端、设备线夹、与导线连接部位不应出现温度异常现象,电缆终端套管各相同位置部件温差不宜超过2K;设备线夹、与导线连接部位各相相同位置部件温差不宜超过20%。
1.1.3 电缆夹层、电缆竖井、电缆沟敷设的非阻燃电缆应包绕防火包带或涂防火涂料,涂刷应覆盖阻火墙两侧不小于1m 范围。
1.1.4 电缆竖井中应分层设置防火隔板,电缆沟每隔一定的距离(60 米)应采取防火隔离措施。
1.1.5 电缆接地箱焊接部位应做防腐处理。
1.1.6 电缆金属支架应接地良好,并进行防腐处理,交流系统的单芯电缆或分相后的分相电缆的固定夹具不应构成闭合磁路。
1.2 紧急申请停运规定发现电力电缆有下列情况之一,应立即汇报运行值班人员申请将电力电缆停运:1.2.1 电缆或电缆终端冒烟起火。
1.2.2 充油电缆终端发生漏油,短时间内变电运维人员不能控制、排除时。
1.2.3 电缆终端存在破损、局部损坏及放电现象,需要停运处理时。
1.2.4 电缆终端及引出线、线夹温度异常,红外测温显示温度达到严重发热程度,需要停运处理时。
1.2.5 其它被判定为危急缺陷的情况,需要停运处理时。
2 巡视2.1 例行巡视2.1.1 电缆本体2.1.1.1 电缆本体应无明显变形。
2.1.1.2 外护套应无破损和龟裂现象。
2.1.1.3 电缆表面温度不应过高。
2.1.2 电缆终端2.1.2.1 套管外绝缘应无破损、裂纹,无明显放电痕迹、异味及异常响声。
2.1.2.2 套管密封应无漏油、流胶现象;瓷套表面不应严重结垢。
2.1.2.3 电缆终端、设备线夹、与导线连接部位应无过热。
2.1.2.4 固定件应无松动、锈蚀,支撑瓷瓶外套无开裂、底座无倾斜。
2.1.2.5 电缆终端及附近应无不满足安全距离的异物。
2.1.2.6 电缆终端应无倾斜现象,引流线不应过紧。
电力电缆、控制电缆敷设规范
![电力电缆、控制电缆敷设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352b0edc8d376eeaeaa3172.png)
电力电缆、控制电缆敷设要求1、电力电缆敷设1.1电缆施放前检查外观无缺陷,破损,用1000V摇表检查绝缘,要求大于10MΩ。
1.2检查电缆施放前所有布管,布线槽、电缆沟内安装工作是否完成,是否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清理电缆沟内桥架内杂物,用软质棉纱检查管路的通畅,所有接地是否完好方具备电缆施放条件。
1.3在施放过程中保持电缆的清洁,以及电缆在进入配电室、控制室、夹层时先将各控制室内的灰尘污物清理干净。
电缆施放完成后再次对控制室污物灰尘进行清理。
1.3电缆在施放过程中应做好记录,记录内容见附表1。
电缆两端有明确的标识牌,标识包含以下内容:1、电缆标号2、电缆长度1.4动力电缆在桥架内的的填充率不大于50%。
1.5架内敷设的电缆,应用尼龙卡带,绑线或金属卡子举行固定,固定点要求如下:1.5.1水平敷设时,电缆首末两头及转弯、电缆中间接头的两头处。
1.5.2垂直敷设时,每隔1000-1500mm。
1.5.3不同标高的端部。
1.6在电缆施放过程中各种转弯处应加导板防止电缆划伤,保护电缆的外部不受大力的损伤,在弯通处、伸缩缝处应留有余量,在电缆沟、电缆桥架内每施放一组电缆应排列绑扎固定。
1.7电缆在沟道、桥架及盘柜内安装敷设时转弯半径应满足≥20D。
1.8电缆在沟道及桥架内应平行均匀排布,码排整齐。
禁止交叉、积聚排布。
1.9所有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均应留备用长度。
电缆两侧的相位色标应一致。
1.10电缆施放完成后检查整个回路内电缆不承受除电缆压力外其他外力,如拉力、扭力等。
1.11低压电缆终端头精心制作,制作前应用1000V兆欧表,再次检查电缆绝缘是否在施放过程中被破坏,清理制作环境应清洁,认真、负责做好每个电缆终端头并完善接零、接地。
1.12电缆施放完成后,再次清理桥架沟道内电缆,保证桥架内无杂物灰尘,电缆表面干净无油污灰尘,并加强固定,整理标识牌,盖好桥架及沟盖板。
1.13对于现场电缆桥架电缆敷设完毕,应及时加盖盖板,以防火、防砸。
电线电缆规范标准最新国标
![电线电缆规范标准最新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d8e2044e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11.png)
电线电缆规范标准最新国标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电气工程领域,电线电缆作为传输电能和信号的重要媒介,其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中国国家标准(GB)对电线电缆的生产和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
以下是根据最新国标对电线电缆规范标准的概述: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电线电缆的规范标准也在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应用场景和技术要求。
最新的国家标准(GB)旨在确保电线电缆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环保性,同时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1. 电线电缆的分类电线电缆按照其用途、绝缘材料、护套类型等不同特点进行分类。
主要分类包括但不限于:- 电力电缆- 控制电缆- 通信电缆- 光纤电缆- 特种电缆2. 电线电缆的技术要求- 导体:电线电缆的导体应满足足够的电导率和抗拉强度,以保证传输效率和机械强度。
- 绝缘材料:绝缘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以及足够的机械强度。
- 护套:护套应具有保护导体和绝缘层的功能,防止外界因素对电缆造成损害。
3. 电线电缆的制造工艺- 制造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材料选择、生产工艺和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 应采用先进的制造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电线电缆的测试与认证- 电线电缆在出厂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性能测试,包括电气性能测试、机械性能测试和环境适应性测试。
- 产品应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认证,获得相应的认证标志。
5. 安装与使用规范- 电线电缆的安装应遵循国家有关建筑电气安装的标准和规范。
- 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电缆的安全运行。
6. 环保与回收- 电线电缆的生产应符合环保要求,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
- 废旧电线电缆应进行合理回收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7. 标准更新与行业动态-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电线电缆的标准也会不断更新。
- 企业和用户应关注最新的国家标准和行业动态,及时更新产品和技术。
结语电线电缆作为电气工程的基础材料,其规范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220kV电力电缆通用技术规范
![220kV电力电缆通用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add8f0bf46527d3240ce0b5.png)
220kV电力电缆专用技术规范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目录1 总则 (1)1.1一般规定 (1)1.2投标人应提供的资格文件 (1)1.3工作范围和进度要求 (1)1.4对设计图纸、说明书和试验报告的要求 (1)1.5标准和规范 (2)1.6投标人应提交的技术数据和信息 (3)1.7备品备件 (3)1.8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 (3)1.9安装、调试、试运行和验收 (4)2 结构及其他要求 (4)2.1电缆 (4)2.2电缆附件 (5)3 试验 (6)3.1电缆的试验 (6)3.2电缆附件的试验 (7)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8)4.1技术服务 (8)4.2设计联络 (9)4.3工厂检验和监造 (9)5 产品标志、包装、运输和保管 (10)5.1电缆的标志、包装、运输和保管 (10)5.2电缆附件的标志、包装、运输和保管 (11)附录A供货业绩 (11)附录B工艺控制一览表 (11)附录C主要生产设备清单 (11)附录D主要试验设备清单 (11)附录E主要原材料产地清单 (12)附录F本工程人力资源配置表 (12)1 总则1.1 一般规定1.1.1 投标人应具备招标公告所要求的资质,具体资质要求详见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
1.1.2 投标人应仔细阅读本招标文件,包括商务和技术部分的所有规定。
由投标人提供的电力电缆及附件应与本技术规范书中规定的要求相一致。
1.1.3 本招标技术规范提出了对电力电缆及附件技术上的规范和说明。
1.1.4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差异,则意味着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招标文件的要求。
如有与本招标文件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必须逐项在“技术差异表”中列出。
1.1.5 本招标技术规范所引用的标准如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1.6 本招标技术规范将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应。
本招标技术规范未尽事宜,由合同双方在合同技术谈判时双方协商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甲方签字盖章:乙方签字盖章:年月日年月日目录1电缆结构示意图及尺寸2电缆技术参数表3持续(100%负荷率)运行载流量计算书4短时过负荷曲线5导体和金属套热稳定计算书6电缆绝缘厚度计算书7牵引头及封帽结构图8电缆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9原材料一览表10生产实验设备一览表11主要生产设备清单12主要实验设备清单13电缆制造工艺说明1电缆结构示意图及尺寸(1)结构示意图(2)JKLGYJ1×50mm2结构尺寸2电缆技术参数表(卖方应填写的工程和数据)JKLGYJ1×50mm23持续(100%负荷率)运行载流量计算书1. 基本条件1.1 电缆结构标称截面Sc= 500 mm2导体直径dc= 26.6 mm导体屏蔽厚度t屏蔽= 1.2 mm导体屏蔽直径D屏蔽= 29 mm绝缘厚度t绝缘= 17 mm绝缘直径D绝缘= 63 mm绝缘屏蔽厚度t外屏蔽= 1.0 mm绝缘屏蔽直径D外屏蔽= 65 mm缓冲层厚度t缓冲层= 2.0 mm缓冲层直径D缓冲层= 71 mm铝套厚度t铝护套= 2.0 mm铝护套平均直径Ds= 80 mm铝套直径D铝护套= 84.5 mm防蚀层外径D防蚀层= 85 mmPE外护套厚度t外护套= 4.5 mmPE外护套直径D外护套= 94 mm 1.2 电缆敷设方式、环境条件和运行状况运行系统:三相交流系统敷设条件:空气中,平行敷设导体运行最高工作温度θc= 90 ℃环境温度:空气中θh= 40 ℃规环境温度θ0= 20 ℃1.3 计算依据电缆额定载流量计算,即IEC-2872 导体交流电阻电缆单位长度导体工作温度下的交流电阻与导体直流电阻和集肤效应及邻近效应有关,各参数计算如下。
2.1 最高工作温度下导体直流电阻已知:20℃导体直流电阻R0= 0.0000366 Ω/m 导体温度系数α= 0.00393电缆允许最高工作温度θc= 90 ℃最高工作温度下导体直流电阻由下式给出:R'=R0[1+α(θc-θ0)]各参数值代入,计算得:R'= 4.667E-05 Ω/m 2.2 集肤效应因数电源系统频率f= 50 HzKs= 1 Ω/m·HzXs2= 8·π·f·10-7·Ks/R'Xs2= 2.6927 Ω/m集肤效应因数Ys由下式给出:Ys=Xs2/(192+0.8·Xs4)各参数值代入,计算得:Ys= 0.03672.3 邻近效应因数Kp= 1电缆间距S= 250 mmXs2= 8·π·f·10-7·Kp/R'Xp2= 2.693 Ω/m邻近效应因数Yp由下式给出:对于三根单芯电缆:Yp=Yp= 0.00162.4 交流电阻导体工作温度下交流电阻R为:R= R'(1+Ys+Yp)R= 4.85E-05 Ω/m 3. 介质损耗电源周期ω= 2·π·f对地电压(相电压)V U0= 64 kV绝缘材料介电常数ε= 2.3绝缘材料介质损耗角正切tgδ= 0.0008电缆每相单位长度电容C= 1.65E-10 F/m 电缆每相单位长度介质损耗W d= ω·C·U02·tgδW d= 0.1695 W/m 4. 金属铝护套的损耗护套中的损耗因数由金属护套(屏蔽)功率损耗(λ1)和铠装层损耗(λ2)λ1是由环流(λ1')和涡流(λ1'')所引起的损耗,故总功率损耗因数为:λ1= λ1'+λ1''由于电缆结构中没有铠装层,则λ2=04.1 金属铝护套电阻的计算20℃时铝护套电阻率ρs= 2.8264E-08 Ω·m电阻温度系数αs= 0.00403护套工作温度θs= 70 ℃护套平均直径Ds= 80.0 mm护套截面积AS= π×Ds×t m2金属护套厚度t= 2.0 mmAS= 5.027E-04 m2工作温度下铝护套的电阻Rs:Rs= ρs/As[1+αs(θs-θ0)]各参数代入式得:Rs= 6.76E-05 Ω/m 4.2 金属铝护套的功率损耗λ1电缆导体轴间距离S= 0.25 m皱纹铝护套平均直径Ds= 0.08 m金属套厚度t= 0.002 m角频率ω= 2·π·f电缆直径De= 0.094 mβ1= [(4·π·ω)/(ρs×107)]1/2β1= 118.185gs= 1+(t/Ds)1.74·(β1Ds×10-3-1.6)gs= 1.0128m= ω/Rs×10-7m= 0.4650三根单芯电缆水平形排列λ0= 6[m2/(1+m2)](Ds/2S)2λ0= 0.0273△1= 0.86m3.08(Ds/2S)(1.4m+0.7)△1= 0.0065△2= 0涡流损耗由下式给出:λ1"= Rs/R·[gs·λ0(1+△1+△2)+(β1·til)4/(12×1012)]各参数代入上述公式得:λ1"= 0.0392护套单点接地或交叉互联环流损耗等于零即:λ1'= 0金属铝护套的损耗λ1= λ1'+λ1"λ1= 0.039λ2= 0.000三根单芯电缆品子形排列λ0= 3[m2/(1+m2)](Ds/2S)2λ0= 0.0137△1= (1.14m2.45+0.33)(Ds/2S)(0.92m+1.66)△1= 1.10E-02△2= 0涡流损耗由下式给出:λ1"= Rs/R·[gs·λ0(1+△1+△2)+(β1·til)4/(12×1012)]各参数代入上述公式得:λ1"= 0.0198569λ1'= 0金属铝护套的损耗λ1= λ1'+λ1"λ1= 0.020λ2= 0.0005. 绝缘热阻T11的计算(单根导体和金属套之间热阻为T1=T11+T12)已知:交联聚乙烯热阻系数ρT= 3.5导体直径dc= 26.6 mm绝缘厚度ti= 17 mm绝缘热阻T11由下式给出:T11= (ρT/2π)·ln(1+2ti/dc)各参数代入上述公式得:T11= 0.4977 K.m/W 6. 阻水带热阻T12的计算阻水带热阻系数ρT= 4.8000T12= 0.0456 K.m/W 7. 外护层热阻T3的计算已知:PE/沥青热阻系数ρT= 3.5铝套外径Dl= 84.5 mm外护层厚度te= 4.5 mm铝套厚度til= 2.0 mm衬层热阻T3由下式给出:T3= (ρT/2π)·ln[(Dl+2t e)/(Dl/2+Dit/2+til)]各参数代入上述公式得:T3= 0.0731 K.m/W 8. 外部热阻T4的计算空气中敷设已知:电缆外径De= 9.4 cm 吸收系数h= 7 W/m2·℃衬层热阻T4由下式给出:T4= 100/(π·De·h)各参数代入上述公式得:T4= 0.4838 K.m/W9. 单回路、空气中平行敷设电缆的载流量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如下:式中:Δθ=50 λ1= 0.039 λ2= 0.000 n= 1R= 4.85E-05 Ω/m Wd= 0.1695 W/m T1= 0.5433 K.m/WT2= 0 K.m/W T3= 0.07314 K.m/W T4= 0.4838 K.m/W 电缆载流量计算如下:I= (Δθ,Wd,R,T1,T2,T3,T4,λ1,λ2)I= 958 A备注:1.考虑在同一遂道放两回电缆,故为保险期间空气温度按50℃。
2.考虑在同一遂道放两回电缆,载流量修正系数为0.9,故载流量为862A。
10. 单回路、空气中品子形敷设电缆的载流量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如下:式中:Δθ=50 λ1= 0.020 λ2= 0.000 n= 1R= 4.85E-05 Ω/m Wd= 0.1695 W/m T1= 0.5433 K.m/WT2= 0 K.m/W T3= 0.07314 K.m/W T4= 0.4838 K.m/W 电缆载流量计算如下:I= (Δθ,Wd,R,T1,T2,T3,T4,λ1,λ2)I= 962 A备注:1.考虑在同一遂道放两回电缆,故为保险期间空气温度按50℃。
2.考虑在同一遂道放两回电缆,载流量修正系数为0.9,故载流量为866A。
11 土壤敷设载流量的计算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如下:土壤热阻系数ρT= 1.0埋设深度L= 1000 mmL1=220.0L1'=2012.0L2=220L2'=2012L3=440L3'=2048L4=440L4'=2048L5=660L5'=2106Fe= 5782.02Fe= 83.64双回路T4= 1.98单回路T4= 1.30双回平行Δθ=65λ1= 0.039 λ2= 0.000R= 4.85E-05 Ω/m Wd= 0.1695 W/m T1= 0.5433 K.m/WT2= 0 K.m/W T3= 0.07314 K.m/W T4= 1.9766 K.m/W双回平行排列I= 706双回品子Δθ=65λ1= 0.020 λ2= 0.000R= 4.85E-05 Ω/m Wd= 0.1695 W/m T1= 0.5433 K.m/WT2= 0 K.m/W T3= 0.07314 K.m/W T4= 1.9766 K.m/W双回品子排列I= 712单回品子Δθ=65λ1= 0.020 λ2= 0.000R= 4.85E-05 Ω/m Wd= 0.1695 W/m T1= 0.5433 K.m/WT2= 0 K.m/W T3= 0.07314 K.m/W T4= 1.3021 K.m/W单回品子排列I= 829单回平行Δθ=65 λ1= 0.039 λ2= 0.000R= 4.85E-05 Ω/m Wd= 0.1695 W/m T1= 0.5433 K.m/WT2= 0 K.m/W T3= 0.07314 K.m/W T4= 1.3021 K.m/W单回平行排列I= 82312 穿管敷设载流量的计算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如下:土壤热阻ρT= 1.2 管材ρT=4.7埋深L= 1000 管材D=230L1=250.0 管材D外=250L1'=2016.0 管道温度=35L2=250 系数U= 5.2L2'=2016 系数V= 0.91L3=500 系数Y= 0.01L3'=2062L4=500L4'=2062L5= 750 L5'= 2136 Fe= 3149.77 Fe= 65.03电缆至管道壁的热阻T 4'= 0.40k ·m/w管道本身的热阻T 4''= 0.0624k ·m/w管道外部的热阻双回T 4'''= 2.07单回T 4'''= 1.33双回穿管敷设热阻T4= 2.54单回穿管敷设热阻1.79))(1.01/(4e m D v U T γθ++=')2/()/ln(44πρDd Do T T ="⎪⎪⎭⎫ ⎝⎛="Fe D L T p c 4ln 24πρT4=双回平行Δθ=55λ1= 0.039 λ2= 0.000 K.m/WR= 4.85E-05 Ω/m Wd= 0.1695 W/m T1= 0.5433 K.m/WT2= 0 K.m/W T3= 0.07314 K.m/W T4= 2.5362 K.m/W双回平行排列I= 588双回品子Δθ=55 λ1= 0.020 λ2= 0.000R= 4.85E-05 Ω/m Wd= 0.1695 W/m T1= 0.5433 K.m/WT2= 0 K.m/W T3= 0.07314 K.m/W T4= 2.5362 K.m/W双回品子排列I= 593单回品子Δθ=55 λ1= 0.020 λ2= 0.000R= 4.85E-05 Ω/m Wd= 0.1695 W/m T1= 0.5433 K.m/WT2= 0 K.m/W T3= 0.07314 K.m/W T4= 1.7948 K.m/W单回品子排列I= 679单回平行Δθ=55 λ1= 0.039 λ2= 0.000R= 4.85E-05 Ω/m Wd= 0.1695 W/m T1= 0.5433 K.m/WT2= 0 K.m/W T3= 0.07314 K.m/W T4= 1.7948 K.m/W单回平行排列I= 6744短时过负荷曲线5导体和金属套热稳定计算书绝热情况下短路电流:tKS I i f AD βθβθ++=ln其中:I AD :在绝热基础上计算的短路电流(整个短路期间有效值),A t :短路持续时间,sK :取决于载流体材料的常数,As 1/2/mm 2 θf :最终温度,℃ θi :起始温度,℃β:0℃时载流体电阻温度系数的倒数,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