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邓总---熟料强度影响因素分析汇编

合集下载

关于近期熟料28天强度下滑质量分析

关于近期熟料28天强度下滑质量分析
57.2MPa,4月份起,出现下滑现象,28天强度低到了56.1MPa。
华润水泥(金沙)有限公司
二、影响熟料28天强度下 降的原因分析
华润水泥(金沙)有限公司
二、影响熟料28天强度下降的原因分析——f-CaO
说明: 4月份熟料28天强度与f-
CaO合格率没有明显关系。
华润水泥(金沙)有限公司
二、影响熟料28天强度下降的原因分析——f-CaO
华润水泥(金沙)有限公司
二、影响熟料28天强度下降的原因分析——SO3
说明: 4月份熟料28天强度与SO3有线性关系,SO3超过0.8%,28天强度
低56.0MPa。
华润水泥(金沙)有限公司
二、影响熟料28天强度下降的原因分析——R2O
说明: 4月份熟料28天强度与R2O有线性关系, R2O超过0.6%,28天强
说明: 熟料荧光分析曲线每周对比2次,有超差的情况,出现超差后需要两人以上
平行分析确认后再作调整。
16
华润水泥(金沙)有限公司
三、熟料配料方案讨论
华润水泥(金沙)有限公司
三、熟料配料方案讨论——配料计算
熟料KH:0.920、 SM:2.60、 IM:1.50,磷渣的掺量3.0%时,结合目前现有 的其他原材料,要求石灰石CaO含量要求在48.2%以上,否则无法满足。 以上配料的优缺点:
1)优点:减少窑内结副窑皮,增加熟料硅酸盐矿物,减少溶剂矿物,对熟 料28天强度有帮助
2)缺点:增加黄砂土的用量,增加成本,对石灰石的质量要求较高,针对 近期矿山石灰石的质量情况,难以满足生产
华润水泥(金沙)有限公司
三、熟料配料方案讨论——石灰石质量
灰白色
黑色
绿色
编号
取样日期 LOSS

浅谈如何提高水泥熟料的强度等级

浅谈如何提高水泥熟料的强度等级

浅谈如何提高水泥熟料的强度等级摘要:硅酸盐水泥熟料是配制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材料,它的强度等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水泥强度的高低。

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水泥熟料强度等级的措施。

关键词:提升;熟料;强度;等级;措施我公司为Φ4.8х72M的4600T/d双系列预热器带分解炉的生产线,在2012年7月调试生产,由于各方面原因,熟料强度一直在52-58Mpa范围内波动,公司多次开会研究,收获不大,在2016年5月份公司成立技术攻关小组,从主要配料方案,煅烧制度和冷却方法,三方面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使熟料强度有了明显改善,经过三个多月的试产,9月份熟料质量最小值达到55.0Mpa,最大值达到61.8Mpa,取得了明显效果,受到公司表彰,现针对具体措施做以叙述。

取得了明显效果,受到公司表彰,现针对具体措施做以叙述。

1 影响熟料强度的因素1.1原材料预均化和配料方案等1.1.1生产初期,由于经验不足,石灰石料场储存量供应不足,公司外购大量石灰石,矿点多,成分波动大,品质掺杂不齐,对均化又没有高度重视,使出磨生料的CaO合格率一直在40%左右回旋,Fe2O3合格率也只能达到60%,对熟料的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1.1.2由于进厂原燃材料波动大,当时习惯高溶剂配方,生料Fe2O3控制值较高,大部分控制值在2.8%-3.2%。

熟料烧结范围窄,经常发生结大球和结圈现象,看火工常采用停料烧圈的方法,也对熟料的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1.2矿物组成对熟料强度的影响在生产过程中,我们曾多次调整配料组成,寻求最佳的配料方案,以生产高强度的优质熟料。

经过对熟料质量统计分析,寻求矿物组成与熟料强度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熟料中最佳的矿物组成。

1.2.1 C3S含量对熟料的影响:C3S是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通常含量在50%左右,C3S水化较快,早期强度较高,后期强度也增长较多,但是如果熟料中C3S含量过高,煅烧困难,且f-CaO增高,相反会降低熟料强度,1.2.2 C2S也是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一般含量在20%左右,水化反应慢,早期强度低,但后期强度增长较快。

影响熟料强度的因素

影响熟料强度的因素

浅谈新型预分解窑熟料强度的影响因素【中国水泥网】作者:郑建国单位:山西焦煤集团公司西山水泥厂【2010-07-30】水泥生产的核心部分是熟料煅烧,提高水泥熟料质量,可相应的提高水泥和混凝土标号及混凝土工程的耐久性,更多的节约熟料,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企业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我厂于2006年投产1500t/d新型预分解窑生产线,笔者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统计分析,总结了一些影响熟料强度的因素,现简述如下:一、原料的影响。

原燃料品质主要指原燃材料的主要控制指标,石灰质中的CaO、砂岩中的SiO2、铁粉中的Fe2O3;原煤中的灰分、挥发分、热值等。

原燃材料的质量波动会引起出磨生料的质量波动,进而导致熟料煅烧操作困难,热工制度不稳定,使窑操作参数频繁调整,引起熟料质量波动,强度偏低。

石灰石、砂岩、铁粉等原材料进厂后应预均化,要有最低的储存储量。

二、煤质的影响。

煤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水泥企业熟料产、质量及综合效益。

企业需根据地理环境合理定位,并严格按定位基准进行采购,保证窑产量、质量,降低消耗,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整体效益。

煤灰分的变化,使掺入到熟料中的煤灰发生改变,会引起熟料的化学成分和率值变化,从而影响熟料强度。

通过数据对比发现,煤灰每变化1%,熟料KH变化约0.008,可见煤质变化对熟料质量的影响。

煤的挥发分低,着火温度低;煤的挥发分高,着火温度高,燃烧速度快。

煤的灰分高,热值低,容易造成不完全燃烧,预分解系统结皮赌塞;煤灰参量过多,使窑内的煅烧温度降低,易造成烧成带长厚窑皮。

实践证明,煤的不完全燃烧是导致窑内结圈、结蛋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配料方案中三率值的匹配配料的内涵就是合理匹配KH、SM、IM三率值,根据本厂原燃材料和烧成系统的特点,配制出的生料应易于煅烧,使回窑熟料优质高产。

我厂预分解窑投产初期,率值控制范围KH:0.90±0.02,SM:2.0±0.1,IM:1.6±0.1。

熟料28d强度较低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熟料28d强度较低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熟料28d强度较低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李承光; 杨茂鑫【期刊名称】《《水泥技术》》【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5页(P87-91)【关键词】铜渣; 熟料强度; 碱含量; 头煤比例【作者】李承光; 杨茂鑫【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72.18我公司现有一条6 000t/d熟料带9MW纯低温余热发电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窑系统配置为双系列五级旋风预热器、喷腾式在线管道分解炉、ϕ5m×74m回转窑及高效空气梁篦式冷却机。

生料配料采用四组分配料,分别为石灰石、粘土、粉石英和铜渣。

该生产线自2016年8月投产以来,生产运行正常,产量一直保持在6 600t/d以上,但熟料28d强度却一直处于55~58MPa之间,与我公司设定的内控指标(28d抗压强度≥60MPa)相差较大,造成水泥生产成本上升。

针对上述问题,公司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查找原因,并采取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措施,使熟料28d强度达到了公司设定的内控指标。

本文将对此进行介绍,供同仁参考。

1 原燃材料情况1.1 原燃材料的化学成分各种原燃材料的化学成分见表1,原煤的工业分析见表2。

1.2 原材料的特性将所有原材料样品送广西大学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及扫描电镜分析,结果如下:石灰石:矿山石灰石品位呈东西向分布。

东面石灰石呈黑灰色,主要矿物为方解石,含有较多石英,但石英晶粒细小,尺寸为20~30μm,属于易烧性较好的石灰石。

西面石灰石呈灰白色,主要矿物为方解石,晶粒细小,结构均匀,属高品位的优质石灰石。

粘土质原料:粘土原料矿山分层较严重,有粘土及黑页岩两种。

矿山表层及中层以粘土为主,底层是黑页岩。

粘土为黄色块状,水分较高,主要粘土矿物为伊利石、蒙脱石和绿泥石,并含有少量石英,石英晶粒尺寸为10~20μm,碱含量为1.6%左右。

黑页岩为黑灰色致密块状,主要粘土矿物为高岭石和绿泥石,并含有石英和少量方解石,石英晶粒尺寸为5~15μm,碱含量最高,为2.8%左右。

熟料质量下降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熟料质量下降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熟料质量下降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付美术;邓满辉;朱选庄
【期刊名称】《水泥》
【年(卷),期】2012()9
【摘要】湖南韶峰南方水泥有限公司2500t/d生产线自2009年3月投产以来,熟料质量一直比较稳定,但从2011年6月开始熟料强度出现下降,出磨P·042.5水泥时常出现安定性不良,试饼断面出现粗糙、分层和结构不致密现象。

对此,我们在2011年8月从原材料和检验方面着手,进行了相关的生产试验,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解决了熟料质量问题。

【总页数】2页(P14-15)
【作者】付美术;邓满辉;朱选庄
【作者单位】湖南韶峰南方水泥有限公司;九嶷骄阳水泥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172.12
【相关文献】
1.熟料强度下降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2.使用袋收尘器后立窑熟料质量降低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3.淮海水泥厂熟料质量下降的原因分析与改善
4.夏季立窑熟料质量下
降的原因及改进措施5.农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的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影响熟料强度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影响熟料强度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影响熟料强度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摘要:依据单矿物强度发展理论,提高C3A 含量可提高熟料的3d 抗压强度,缩短熟料的凝结时间;提高C3S含量可提高熟料的3d 和28d 抗压强度;提高C2S含量,则熟料的3d 和28d 抗压强度会降低。

目前,绝大部分工厂仍根据熟料各氧化物含量,运用鲍格公式计算出各矿物含量。

关键词:水泥熟料;强度;分析硅酸盐熟料的主要矿物C3S、C2S、C3A 和C4AF 对熟料的强度起着不同的作用。

矿物究竟对熟料的3d、28d 抗压强度及凝结时间有多大的影响,哪种因素对熟料的强度起主导作用,结合该公司多年的生产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一、C3A 含量对熟料物理性能的影响1、C3A 含量对熟料物理性能的影响可以看出,提高C3A 含量,熟料的3d 抗压强度增长不明显,凝结时间也不会相应地缩短。

当熟料中C3A含量较低样品为5.88%和6.02%时,熟料的3d 抗压强度并没有降低,而仍受熟料C3S 含量的影响保持在较高水平达30.8MPa、31.5MPa;当熟料中C3A 含量较高样品达到10.27%、10.56%时,熟料的3d 抗压强度也没有提高,而是仍受C3S 含量降低的影响,分别为27.3MPa、25.8MPa。

熟料的凝结时间也变化不大。

在C3A 含量适当偏高,C4AF含量较低的情况下样品,熟料28d 抗压强度明显提升,分别达到61.5MPa和62.3MPa。

但当C3A 含量过高时,样品,熟料28d 抗压强度又会下降。

2、C4AF 含量对熟料物理性能的影响。

C4AF 含量对熟料物理性能的影响可以看出,提高熟料中C4AF 含量会大幅度地降低熟料28d 抗压强度,同时凝结时间会相应延长。

碱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早期强度与碱含量之间为正的相关关系,后期强度与碱含量为负的相关关系。

当碱含量过高时,早期和后期强度均下降,并且降低幅度较大。

当熟料中C4AF 含量样品的8.45%提高到样品的15.47%时,熟料的28d 抗压强度由62.4MPa 降低到了52.1MPa,熟料的初凝时间由1h47min 延长至2h51min,终凝时间由2h22min 延长至3h40min。

影响优质熟料生产的因素

影响优质熟料生产的因素
在熟料的生产过程中,压力的控制十分重要。例如,在悬浮预热和窑外分解技术中,需要保持一定的负压以维持系统的稳定 运行。而在熟料的冷却过程中,则需要控制适当的正压,以防止外界杂质进入。
湿度
湿度对熟料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物料的水 分含量和气体组成上。物料中的水分含量过 高会影响烧成温度和烧成速度,进而影响熟 料的质量。同时,气体中的水蒸气浓度也会 影响窑炉内气氛和熟料矿物的形成。
粉磨方式
不同的粉磨方式对熟料的细度和粒度分布有不同的影响。
03
设备因素
设备性能
设备性能是影响熟料质量的关键因素 之一。设备性能不佳会导致熟料质量 下降,如颗粒大小不均、颜色不纯等 。
设备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熟料生产 的效率和产量,高性能的设备可以提 高生产效率,减少能耗和原材料浪费 。
设备维护
烧成时间的长短也会影响熟料的质量,过短的烧成时间可能导致熟 料未完全反应,过长的时间则可能导致熟料过度烧结。
气氛控制
烧成过程中的气氛,如氧化或还原气氛,对熟料的质量也有很大影 响。
熔融工艺
熔融温度
熔融温度是熔融工艺的关键参数, 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熔融物过热, 温度过低则可能导致熔融不完全。
熔融时间
熔融时间的长短也会影响熟料的 质量,过短的熔融时间可能导致 物质未完全熔融,过长的时间则 可能导致熔融物过度反应。
不同的熟料生产工艺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例如,悬浮预热和窑外分解技术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 ,而熟料的冷却过程则需要控制适当的温度,以避免因温差过大导致的裂纹和变形。
压力
压力对熟料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传质和传热过程上。在加压条件下,物质传递速度加快,有利于熟料矿物的形成。同时, 压力的变化也会影响窑炉内气体的组成和浓度,进而影响熟料的质量。

熟料28d强度低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熟料28d强度低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熟料28d强度低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彭中贵;李宣宝
【期刊名称】《水泥工程》
【年(卷),期】2012(000)006
【摘要】我厂Ф4.8m×74m回转窑生产线自2011年8月投料生产以来,运行一直正常稳定,产量在5500t/d以上,且质量稳定。

其中熟料3d和28d抗压强度分别在30~33MPa和60。

62MPa,均高于公司的内控指标R3d≥28MPa,R28d≥58MPa,产品深得客户的欢迎。

可最近一段时期28d抗压强度徘徊在54~56MPa,既提高了水泥生产成本,又使水泥粉磨站对我公司熟料的市场需求大大减少。

【总页数】2页(P33-34)
【作者】彭中贵;李宣宝
【作者单位】江苏信宁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1000;江苏信宁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172.1
【相关文献】
1.阶段性影响熟料28d强度原因分析 [J], 赵磊
2.提高熟料28d抗压强度的实践 [J], 彭小平;胡振庆
3.XM-25型沉淀硬化不锈钢强度低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J], 陈炜;梁盈
4.熟料28d强度较低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J], 李承光; 杨茂鑫
5.熟料后期强度低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J], 董圈林;张明海;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我公司熟料28天强度低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浅谈我公司熟料28天强度低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浅谈我公司熟料28天强度低的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彭中贵江苏信宁新型建材有限公司,2118031 出现的问题我厂是4.8*74m新型干法预分解窑,自去年8月投料运行以来,生产运行正常,产量一直在5500吨以上,质量稳定,熟料3天强度在30~33MPa(我公司的内控指标≥28MPa),28天强度在60~62 MPa(我公司的内控指标≥58MPa),深得客户的欢迎;可是最近一段时期28天强度一直在55~57MPa,提高了水泥成本,特别在今年整个水泥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成本的降低就意味着为企业的生存找到一线生机,另外对于粉磨站的需求大大折扣,为此我们生产部门配合品质部门从各个方面下手,找出其原因,与各位同仁们一起探讨。

2 可能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2.1 熟料28天的强度主要是由熟料中的含有C3S的A矿提供,强度增进率较大,28天的强度可达1年强度的70~80℅,烧结好、冷却好的熟料在显微镜光片下A矿结晶小而均齐,发育良好,轮廓清晰;但是这批强度偏低的熟料明显发育不良,可能是由于为了进一步提高熟料28天强度,为公司节约后续水泥成本,提高了入窑生料饱和比,由原来的0.910提高到0.920,C3S含量虽然提高了,但是熟料游离钙也相应的增加到由原来的小于1.5,到现在1.8左右,给煅烧带来困难,热耗增加,窑尾结皮加重,窑内通风不好,反而造成28天强度降低。

后配合品质部门把熟料的饱和比恢复以前正常水平.2.2 控制熟料中的碱含量,碱含量偏高,会与熟料矿物形成含碱矿物及NC8A3,导致C3S难以形成,相应的增加了熟料游离钙的含量,导致后期强度的降低,我公司熟料中的碱含量一直在0.6℅左右,所以碱含量影响不大。

2.3 熟料结粒不好,熟料立升重在1.10~1.20kg/L飞砂料多,也会导致28天熟料强度下降,同时由于熟料结粒不好水泥磨的辊压机难以形成受挤压后难以形成密实的料床,产量一直上不来。

有资料介绍,飞砂料的强度比正常熟料低5~10 MPa,由于近期进厂的一批原煤中的煤灰含量有以前的23%降到20%,而配料还是按正常地配料方案导致铝率偏低1.40~1.50,进而熟料液相粘度不够,结粒差,导致熟料立升重偏低,后来增加粉煤灰配比,把熟料铝率提高到1.5~1.55,熟料升重恢复到1.20~1.30kg/L.另外是由于一度提高熟料饱和比来提高强度(如上所述),导致窑况不好,熟料品质偏差,熟料结粒不好。

熟料质量控制及煅烧方面的影响因素

熟料质量控制及煅烧方面的影响因素

培训材料之三熟料质量控制及煅烧方面的影响因素一、熟料质量控制的重要性1、熟料质量是确保水泥质量的核心,熟料质量达不到要求,难以磨制优质的水泥产品。

其中配料和煅烧是决定熟料质量的关键。

2、从生料到熟料,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

化学反应,最基本的核心就是要求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间的比例要满足理论要求。

参与化学反应的某一物质的量,不得过剩或不足,否则,化学反应形成的结果,不是当初设计的结果。

因此,熟料生产过程实际上要求是很精细的,不是表面上的那种粗糙现象。

3、设计合理的熟料率值,通过良好的煅烧,才能生产出优质的水泥熟料。

二、现代水泥干法生产线与传统水泥生产线的区别、产量的影响1、原料磨工艺变化现代水泥企业,以节能高效为主要导向,装备和工艺流程日益简化和高效。

2、原料磨由过去的球磨机改为现代立磨,原料磨工艺装备的改变,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3、球磨机的工艺特点,决定了生料细度更加均匀,900孔细度小,只在3.0%以内,1800孔细度在12%以内。

立磨的生料细度粗,900孔细度在6.0-8.0%,1800孔细度在22%左右。

由上看出,现代水泥工业改成立磨后,生料的颗粒级配产生了较大的变化,立磨的生料粗大颗粒占比例明显上升,中等颗粒的比例,也较球磨机增加了一倍。

4、现代水泥工业、细度标准的变化。

80年代,国家旋窑管理规程对细度有控制要求,最开始的标准规定生料细度小于等于10%,作为一次水泥工艺管理的标准来执行,其后更改为12%。

后来随着先进水泥工艺发展,生料细度作为一次过程控制指标,不再强制执行,由企业根据自身生产需要自行控制。

质量体系认证,也将细度标准作为企业自行制定来审核,细度标准被企业自身不断放松标准。

按照现行立磨的生产工艺,生料细度按10%、12%、16%等等标准,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立磨工艺的要求,根据立磨的特点及与窑的产能关系,细度只能控制在20-22%之间,即使控制较好的工厂细度也在8左右。

但是,目前的细度控制指标,不表示细度粗对煅烧没有影响。

熟料28天强度分析

熟料28天强度分析

2011年熟料强度 2011年熟料中SiO、GaO、Al和Fe的合量
铁矿石中Fe含量下降,Mg含量上升
60 9
50
7 40
5 30
3 20
10
1
0
-1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1年铁矿石Fe含量 2010年铁矿石Fe含量 2010年铁矿石Mg含量 2011年铁矿石Mg含量
LOGO
熟料28天强度 质量分析
生产部
2011.10.13
今年我公司熟料在操作逐渐稳定的前提下, 28天强度一直呈下降趋势
57 56 55 54 53 52 51
一月
三月
五月
七月
九月
28天强度
立升重和强度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62
1400
60
6月份
58
56
54
52
50
48
1380 1360 1340 1320 1300 1280 1260 1240
5.建议进一步优化配料方案,提高硅酸盐矿物 含量,也就是进一步提高n,找到合适的P,使 熟料结粒细小均齐,有利于二次风温的提高和 稳定
LOGO
发言完毕
谢谢大家
生产部
2011.10.13
2.煤的内水逐渐升高,使本来能力不算强的喷煤管进 一步降低了性能,即影响了产量,也影响了质量。因 此在以后的质量控制中需要对煤的内水进行控制。
3.熟料结粒偏大,二次风温波动大,窑上操作 要控制好篦冷机料层厚度,稳定二次风温
4. 砂岩和铁矿石的合量2011年相对2010年有 所下降,说明存在其它未测定成分,建议进行 测定和控制。

熟料强度分析报告

熟料强度分析报告

熟料强度分析报告第一部分山东区域各公司熟料强度现状从山东11家中联水泥企业熟料强度来看,3d强度分31MPa以上;31~30;30以下三个等级,泰山中联属于2等级。

28d强度分58MPa以上;58~56;56以下三个等级,泰山中联属于3等级。

图1 按照42.5混合材掺加量排序图2按照32.5R水泥熟料消耗排序简单分析:1、一般的讲混合材掺加量高、熟料消耗量少的企业熟料强度就相对较高,从以上两个排序来看,排位相对稳定的是青州和平邑,也就意味着数据相对比较准确;排位变换较大的为德州,其次是泰山和鲁南。

以德州为例子:对比混合材掺加量德州增加1.3%左右,熟料消耗增加0.17%,对比水泥3d强度德州降低2.35MPa,28d提高0.5Mpa。

同时对比磨机状况:德州磨机台时P.C32.5提高6.38吨/小时,不考虑水泥比表面积差别的情况下,说明德州熟料要比泰山熟料强度要高,估计高出2MPa左右。

实际熟料强度也就是53~54MPa之间,并不像对标数据60MPa左右;至于鲁南和枣庄与我公司应该相差不大。

2、从我公司PO42.5水泥混合材掺加量于熟料强度对应经验来看,我公司熟料强度在55mpa以上时、在不添加助磨剂的条件下熟料掺加量一般可以控制在70%左右,甚至更低;57mpa以上则完全可以降低到70%以下。

从德州、鲁南、曲阜的熟料对比来看,曲阜、德州熟料28d强度59MPa以上。

与泰山熟料强度相差3MPa左右,依次推断水泥混合材掺加量增加4%左右。

根据我公司实际数据来看,对标数据与实际数据相差在5~7mpa,所以推测其余几个公司数据也应存在虚报现象。

这与2010年我公司分别采样后分析结果一致(表1).3、另一个方面,由于各公司水泥控制思路有差异,可能影响熟料掺加量数据。

以曲阜为例,据我们实际考查来看,其42.5水泥的比表面积实际控制在340mm2/kg左右,与中联实际要求有些差距,该公司控制思路就是: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水泥磨台时降低水泥电耗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得比较漂亮的数据。

影响熟料质量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影响熟料质量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影响熟料质量的原因及改进措施作者:钱怀强盘固水泥集团有限公司? ? ? ? ? 我公司5000t/d生产线投产1年多以来,日产熟料达到5300~5500t,但熟料外观颜色发暗、疏松,并且夹有大量黄心料,严重时出现大块黄心料;升重偏低,一般在1100~1150g/L之间;fCaO偏低,只有0.3%~0.6%,甚至升重低于1100g/L时,fCaO也不超过1.0%;熟料抗压强度3d为28.0~30.0MPa,28d为55.0~56.0MPa,最低时只有52.0MPa,达不到质量要求,严重影响水泥的质量和公司的经济效益。

1原因分析1.1熟料岩相分析配料方案为:KH=0.88~0.92,n=2.50~2.70,P=1.50~1.70,三个率值的控制基本合理。

生料成分比较稳定,入窑生料三个率值合格率达到85%以上。

从化学分析计算看,熟料矿物组成比较理想,C3S:55%左右,C2S:20%左右,C3S+C2S达到76%~77%。

但是熟料实际矿物组成与理论计算差距较大,为此选正常煅烧的熟料做岩相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夹心料中A、B矿发育均不充分,有些部位几乎没有发育完整的矿物,内部存在大量B矿矿巢和气孔;一般料中A、B矿结晶较清晰,但大小不均齐,分布不均匀,B矿矿巢略多,中间相尚好。

产生这种熟料可能是因为生料中存在粗粒石英、长石(来自砂岩或石灰石);煤粉含水量较大或有粗粒,造成不完全燃烧,产生还原气氛。

1.2砂岩岩相分析所用的石灰石品位较低(CaO含量在46.0%~48.0%,Al2O3含量偏高),为了保证配料方案的实施,使用2.0%~3.0%的砂岩作为硅质校正材料进行配料。

对砂岩进行的岩相分析表明:大量晶粒尺寸100~500μm的石英颗粒被少量(约20%)次生石英胶结,并含有少量微晶石英;所用的砂岩是以石英为主体矿物的石英质砂岩,杂质少,化学反应活性差。

1.3生料中的碱含量、硫碱比煅烧过程中,熟料结粒不好、飞砂较多,在KH、n偏高时尤为明显,窑对料的适应性较差,物料的轻微波动就造成窑和熟料的波动。

提高熟料强度的研究

提高熟料强度的研究

提高熟料强度的研究一、引言熟料强度是水泥生产中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然而,由于原材料质量、生产工艺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熟料强度往往存在波动,影响了水泥产品的质量。

因此,提高熟料强度是水泥生产中的重要任务。

本报告旨在探讨提高熟料强度的方法,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支持。

二、熟料强度的影响因素1.原材料质量:原材料中的杂质、有害物质含量以及烧失量等都会对熟料强度产生影响。

2.生产工艺:生产工艺参数如烧成温度、烧成时间、冷却方式等都会对熟料强度产生影响。

3.环境条件:环境温度、湿度等也会对熟料强度产生影响。

三、提高熟料强度的方法1.优化原材料选择:选择质量稳定的原材料,控制杂质和有害物质含量,降低烧失量。

2.调整生产工艺参数:根据原材料质量和环境条件,合理调整烧成温度、烧成时间和冷却方式,以达到最佳的熟料强度。

3.采用先进技术:采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提高烧成温度和烧成效率,降低能耗和排放。

4.加强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对每一批次的熟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产品合格率。

四、案例分析某水泥生产企业采用上述方法进行熟料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优化原材料选择和调整生产工艺参数,该企业的熟料强度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能耗和排放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采用先进技术和加强质量控制,该企业的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提升。

五、结论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提高熟料强度需要从原材料选择、生产工艺参数调整、先进技术的应用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入手。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以达到提高熟料强度、降低能耗和排放、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等目的。

熟料强度

熟料强度

查看文章水泥熟料烧成:一分温度一分强度2010-07-12 14:21水泥生产控制中,一般采用Bouge法计算熟料中各种矿物的含量。

该计算方法的局限性多位学者早有论述。

假定矿物组成计算准确,也常常不能与熟料的性质对应起来。

其原因在于:(1)矿物有多种晶型C3A有立方与正交晶型(2)各种矿物均可固熔一部分杂质离子,导致晶体性质发生变化(3)铁相为连续固溶体,组成范围变化大(4)不同的煅烧温度均会影响矿物晶型、晶粒大小,不同冷却制度也会导致晶型、晶粒大小的变化。

四种熟料矿物中C3S对强度的影响最大。

究竟哪种晶型强度高?哪些因素会影响晶型的存在形式呢?通常认为C3S对称性高的晶型强度高。

R型强度最高,M1型比M3型的强度高10%。

工业熟料中阿利特晶型一般是M1和M3型,Maki认为,两种类型的阿利特在工业生产的熟料中,都很常见。

不规则的M1型核,具有环带结构(M3型)。

影响阿利特相组成(M1和M3的比例)的主要因素是阿利特在从液相中结晶时固溶杂质的种类和数量。

杂质离子在阿利特中的固溶量依赖于阿利特的生长速度以及液相中杂质离子的浓度。

阿利特两种生长模式为:稳定生长模式和不稳定生长模式。

在这两种不同的模式下形成的阿利特微观形貌有很大不同。

不稳定模式下不均匀生长的阿利特,以很快的速率长大,带有大量的包裹体、晶粒尺寸大、形状不规则,其中固溶有较多的杂质及Al2O3和Fe2O3,主要是M1型。

在稳定模式下长大的阿利特,晶体中少见包裹体、杂质固溶量相对较少,主要是M3型。

据此,Chikawa等将阿利特的晶型晶貌形成分为3个动力学阶段:(1)高速成核低速长大(成核控制期);(2)低速成核高速长大(长大控制期);(3)低速成核低速长大(过渡期)。

分别对应于不稳定形成模式、稳定形成模式和过渡模式。

还研究了加热速度和掺杂对阿利特晶体微观形貌的影响,认为加热速率影响阿利特形成环境(液相),尤其是烧成早期的过饱和度,由此改变阿利特结晶的形貌和晶粒大小,但加热速率与阿利特晶体亚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对应的。

邓总---熟料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邓总---熟料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K1
168.6 168.9
K2
171.5 170.6
K3
1Hale Waihona Puke 9.0 169.4R2.93 1.70
KH SM IM
28天强 度
1.52
1.59
1.68
1.59
1.68
1.52
1.68
1.52
1.59
169.1
169.4
170.7
1.57
55.70
56.77
56.13
56.97
57.60
56.97
56.27
熟料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邓锡坤
熟料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2008.10.26
1
目录
• • • • • 因果分析图 配料方案 原料情况 熟料中有害成分影响 工艺管理和操作
熟料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2008.10.26
2
因果分析图
• • • • • • • • • 因果分析图 原燃材料 熟料煅烧 熟料检验 石灰石 还原气氛 立升重偏低 成型 比表面 细度 MgO CaO 页岩 铁粉 砂岩 窑低温预烧不足 烧失量高 养护温度 小磨实验 f-CaO高 SO3含量 烟煤 高 破型 生料称 KH影响 尾煤 影响 生料细度 小磨级配 头煤 熟料三率值 石灰石 砂岩 振动台 冷却效果差 N影响 P影响 配料 生产设备 影响 影响 原料配比 检验设备
熟料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2008.10.26
8
配料方案
熟料正交分析实验结果(三水平L9(34))
实验水 平
1
0.874 2.56
2
0.874 2.63
3
0.874 2.72
4
0.891 2.56

浅谈电石渣生产熟料28天抗压强度偏低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浅谈电石渣生产熟料28天抗压强度偏低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浅谈电石渣生产熟料28天抗压强度偏低的原因及解决措施新疆圣雄水泥有限公司采用四级双系列5000t/d窑外分解新型干法生产水泥工艺技术,为圣雄园区年产50万吨/年PVC配套项目,公司于2010年10月开始筹建,2012年5月建成开始生产。

随着电石渣压滤系统配套项目完成后,公司采用电石渣、石灰石沫、砂岩、页岩及铁粉石配料,其人窑生料成分相对稳定,但熟料28抗压强度较长时间在53.7MPa左右徘徊,其中28天平均抗压强度为54.1MPa,最高只达到56.2MPa。

1、因素分析1.1配料方案表1 各物料化学成分及配料比例公司生产期间配料方案配料时硅质原料以砂岩为主,页岩作为铝质原料,铁质校正原料为铁粉。

设计的熟料三率值为:KH=O.92±O.02;SM=2.50±O.10;IM=1.4±0.10,属“一高二中”配料方案。

从表1可以看到,铁质校正原料碱含量为2.30%,铝质原料炉渣中碱含量为3.56%,硅质原料煤矸石中碱含量高达3.76%。

1.2熟料煅烧公司熟料生产线6月份回转窑系统运行基本正常,系统热工稳定,其中6月份熟料f-CaO合格率为85.46%,f-Ca0含量在0.66-1.40之间波动,熟料烧失量小于0.90%,说明熟料的煅烧温度是足够的。

并且出辊压机生料三率值达到控制要求,但在熟料煅烧过程中窑口飞沙料有问题。

初次判断飞沙料严重的原因主要有二:①生料均化库均化效果不佳,出现高饱和比生料直接入窑,导致熟料煅烧热工不足,出现小股窜料;②硅率过高,溶剂矿物少,液相黏度张力不足。

③分解炉温度控制不稳定,窑尾烟室结皮,通风不畅,碱性氧化物循环富集,导致硫碱比失衡。

但后期将回转窑电流在650 A左右,窑尾温度在1080℃左右,二次风温在950℃左右,熟料立升重在1300 g/L以上,f-CaO含量在低于1.5%的情况下,在窑头摄像头和现场观察可以看到出窑熟料中有大量细粒并在窑内到处飞扬,窑内混浊不清,很难看清窑皮和火焰情况,窑头喷煤管上堆料严重,每个班需处理3~4次,可以判断该熟料属于典型的飞砂料。

熟料28天强度偏低的原因

熟料28天强度偏低的原因

熟料28天强度偏低的原因分析熟料28天强度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熟料中MgO含量偏高,对熟料3天强度影响不大但可以明显降低熟料的28天强度。

2.进厂石灰石质量不稳定CaO含量波动大造成配料不稳定,从而入窑生料成分不稳定给热工制度造成混乱,致使熟料质量下降。

3.熟料中的钾钠含量随着石灰石用量逐渐偏高,钾钠含量高时熟料早期强度提高,但后期强度(如28天强度)下降明显。

如今的矿山情况是:两高一低。

两高是MgO偏高R2O偏高,一低是CaO偏低,这样的矿山对配料造成很大的困难,针对目前的状况开采石灰石有两种现象:一是配出的熟料MgO偏高,二是熟料中的MgO降下来了但熟料中的钾钠(R2O)偏高。

由于熟料中含有较高的MgO,为防止窑内结球,结圈等不正常工艺情况的出现,迫使煅烧温度比正常温度低,热动力不足,固相反应较为缓慢,同时由于MgO的煅烧范围比正常窄,加之煅烧温度低,因而既不利于f-cao的吸收和晶体发育,导致熟料强度降低,一般在熟料硅酸率和铝氧率不变的情况下,高镁熟料中的SiO2,Al2O3,Fe2O3含量基本上不变,只是高镁熟料中多余的MgO代替了部分CaO,SiO2这样高镁熟料的铝酸盐矿物并无变化,而硅酸盐矿物将减少,因此,在水化时,高镁熟料将减少一部分硅酸盐矿物发挥的强度,而且高镁熟料中的方镁石还会产生不同强度的膨胀作用,从而造成熟料强度的降低。

熟料中碱、硫含量高。

碱含量和硫含量偏高影响窑的煅烧情况,容易堵预热器,致使窑结皮,结圈熟料发散不结粒等同时也影响熟料的质量以及降低后期强度。

2011年生产数据4.煅烧过程中窑温控制不稳定,f-cao相应也不稳定,煅烧强度不够,煅烧不致密等。

分解炉温度的提高,加速生料中碳酸钙的分解,提高了反应能力。

再加上窑内高温火焰的强化煅烧和高窑速的多次翻滚,物料温升加速,煅烧充分,表现为分解炉温度高,C5出口温度低,窑尾温度容易提高,窑主电机电流较高,物料结粒较大,比较均匀,熟料升重较高。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却效果差

生产设备 N影响 P影响 配料 原料配比 检验设备
熟料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2008.10.26
2
配料方案
以北京某厂为例。原料使用对比化学分析表(%)
项目 日期 LOSS SiO2 Al2O3 Fe2O3 CaO
MgO 碱含量
石灰 03年 41.26 4.21 1.51 0.37 50.19 1.81 0.25 石 04年 41.69 3.91 0.99 0.40 50.37 1.82 0.30
熟料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2008.10.26
6
配料方案
从表中看出: 1、KH、SM、IM、 C3S、 C3S +C2S与熟料28天强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 C3S、 KH对熟料28天强度的相关系数较高,IM对熟料对熟料28天强度的 相关系数较低; 2、 f-Ca0与熟料28天强度存在较强的负相关关系; 3、MgO与熟料28天强度存在较强的负相关关系。
页岩 03年 5.15 65.29 15.84 7.57 0.51 1.05 1.74
04年 5.00 66.70 17.30 7.16 0.41 1.44 2.15
砂岩 03年 0.18 94.79 2.24 0.61 0.11 0.08 0.82
04年 0.08 93.64 2.52 0.51 0.09 0.36 0.81
Y28d=31.6*IM+6.3 Y28d=59.4-1.4*MgO Y28d=61.3-6*f-CaO Y28d=15.3+0.8*C3S Y28d=2.6*(C3S +C2S)-
139.9
相关系数R=0.890
R=0.807
R=0.630 R=-0.690 R=-0.719 R=0.917 R=0.870
27.99 6813.04 28478.5
28.44 6598.66 27582.4
熟料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2008.10.26
4
配料方案
• 熟料回归分析 • 对上述因果因素中可以量化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数据变化较大的因
素有熟料KH、SM、IM、F-CaO、MgO。利用数理统计方法算出熟料28 天强度对上述5因素的回归分析方程及回归相关系数,确认上述5因素对 28天强度的相关性及影响程度大小。 • 各因素线性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表
8
配料方案
上表中K1、K2、K3分别是因素KH、SM、IM三个水平实验结果之和(28 天抗压强度MPa)。同一因素的三个水平K值高,则该水平就好,对强度 贡献大;反之,K值小,则该水平就差,对强度贡献小;R是三个水平的 极差,极差的大小反映了该因素对实验结果的重要程度。 从表中的R值可以看出,三率值对熟料强度的影响强度,以熟料KH 对强度影响最大,SM次之,IM最小。 从表中的K值可以看出,其中KH因素中熟料强度最高的2水平,即 KH在0.880-0.900之间最佳。SM因素也以2水平为好,即SM在2.67-2.70 之间为佳,IM因素则以3水平为好,即IM>1.65为好(?按:不符合硅酸盐 物理化学CSTA四相图,超出1.67将导致烧成范围狭窄). 该厂将熟料率值控制目标值调整为KH:0.890 SM:2.65 IM:1.60 熟 料强度从51 MPa提高到58 MPa。
熟料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2008.10.26
3
• 煤工业分析(%)
配料方案
日期 原煤水分 干基水份
02年 7.65
1.76
03年 6.42
2.08
04年 8.03
2.35
灰份
10.27 10.72 12.25
挥发份 发热量 发热量 (Kcal/kg) (KJ/kg)
28.39 6903.51 28856.6
IM
1.52 1.59 1.68 1.59 1.68 1.52 1.68 1.52 1.59 169.1 169.4 170.7 1.57
28天强 55.70 56.77 56.13 56.97 57.60 56.97 56.27 56.47 56.27 度
509.13
熟料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2008.10.26
铁粉 03年 4.92 37.35 4.73 45.67 0.29 0.58 1.82
04年 4.72 36.72 4.94 46.83 1.14 0.39 2.04
煤灰 03年 分 04年
53.52 19.64 16.65 3.34 0.90 1.33 52.72 22.28 12.91 3.74 1.79 2.00
从回归分析结果来看,MgO对熟料强度的负面影响很大,这可以通过控制 进厂石灰石中MgO的含量来解决。由于f-Ca0跟三率值及窑况联系紧密, 熟料的C3S、 C3S +C2S又和三率值关联。该厂委托研究所将统计分析结 果进行样本分类并做正交分析,总结出熟料强度及水泥适应性最好的熟 料三率值的最佳配伍组合。
邓总---熟料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因果分析图
因果分析图
• 原燃材料
熟料煅烧
熟料检验
石灰石
还原气氛 立升重偏低 成型 比表面 细度
• 页岩 MgO CaO
• 铁粉
砂岩 窑低温预烧不足 烧失量高 养护温度 小磨实验

烟煤
• 生料称
f-CaO高
破型
SO3含量

尾煤
KH影响
生料细度
小磨级配

头煤
熟料三率值 石灰石 砂岩 振动台
熟料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2008.10.26
9
熟料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2008.10.26
7
配料方案
熟料正交分析实验结果(三水平L9(34))
实验水 1 2 3 4 5 6 7 8 9 K1 K2 K3 R

KH 0.874 0.874 0.874 0.891 0.891 0.891 0.907 0.907 0.907 168.6 171.5 169.0 2.93 SM 2.56 2.63 2.72 2.56 2.63 2.72 2.56 2.63 2.72 168.9 170.6 169.4 1.70
熟料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2008.10.26
5
配料方案
熟料KH对28天强度影 响
熟料SM对28天强度影 响
熟料IM对28天强度影响
熟料MgO对28天强度影响
熟料f-Ca0对28天强度影响
熟料C3S对28天强度影响
熟料C3S +C2S对28天强度影响
回归方程 Y28d=117.3*kh-48.2
Y28d=1.7*SM+5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