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的洄游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合成群,向一定方向作 有规律的运动,能在一定时期、一定地点大批出现,因而 形成了捕捞的旺汛,并能观察到鱼卵和仔鱼的出现产地, 掌握了这些规律,对于发展海洋捕捞、资源的繁殖保护是 十分重要的。
➢ 鱼类洄游的研究对于开展海水鱼类增养殖工作也是很重要 的,我们在进行海水鱼类增养殖研究时,总是要选择一些 经济价值高、洄游距离小、放流后回捕率高的品种作为对 象的,摸清经济鱼类的洄游规律,使增殖工作取得更好的 效果。
14
3.环境因素
➢ (1)温度:温度对于鱼类的洄游影响很大,首先鱼类的 生长、发育和性成熟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产卵洄游的开 始是与温度条件有关的,这一方面是成熟鱼类要求适宜温 度,同时温度也是鱼类产卵的主要条件,鱼卵、仔鱼、幼 鱼等都需要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发育。鱼类的索饵洄游与 温度的关系更表现在由于温度的变化,导致饵料生物的变 动,间接影响到鱼类的摄食活动。至于越冬洄游,温度起 着决定性作用,这时水温下降得早和晚直接影响到越冬洄 游的时间和速度。我国很多鱼类从秋季开始的越冬洄游, 往往是随着当年温度情况而结束索饵,向南游动,当寒流 提前来到时,鱼类向南移动的时问亦提前,并且迅速加快, 表现为鱼类追随一定温度而进行的洄游。
➢ 大麻哈鱼幼鱼在淡水河中生活几个月后,沿江顺流而下,在 海洋中生活几年后,又溯河回归到原出生的河道中进行繁殖 活动。是什么机制引导大麻哈鱼准确回归呢?美国鱼类学家 哈斯勒(A.D.Hasler)从50年代一70年代经过长期研究, 认为与气味迁徙有关,凭着他灵敏的嗅觉,能分辨其出生的 河道与其他河道间极细微的气味差别。
17
第二节 研究鱼类洄游的方法
➢ 研究鱼类的洄游首先应该根据各种鱼类制订出具体的工作计 划,而且必须由很多地区协作支持,方能获得比较可靠的结 论。长期对各渔区的渔获物进行统计分析亦是重要的一环, 如记录渔场生态环境因素、渔期和鱼体的各个指标(体长、 体重、年龄、生殖腺发育情况、肠胃饱满度、丰满度和含脂 量等)。将它们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就可以大体上推知鱼群 的洄游路线和出现日期,亦可了解鱼类整个生活史中的各个 阶段所要求的生活条件和栖息场所。其次在各渔区、各个水 域中定期试捕,结合渔场和非渔场等多方面的资料,可以发 现鱼类周年的运动规律。
➢ 我国四大家鱼(青、草、鲢、鳙)等淡水鱼,在产卵前由下 游 及 支 流 洄 游 到 河 流 的 中 上 游 产 卵 , 有 的 行 程 达 500— 1000km以上,这是产卵洄游的6 又一种类型。
3.由江河游向海洋的降河洄游
➢ 属于这一类型的代表以鳗鲡最明显,它们平时栖息在淡水 里,性成熟后开始离开其索饵、生长的水域,向江河下游 移动,在河口聚成大群,游向深海。鳗鲡性成熟期较长, 雄性的8—10年,雌性则更长。鳗鲡的洄游,一般多在夜间 进行,开始洄游时身体肥满,但在长距离洄游途中消耗巨 大能量,又不摄食,体质极消瘦,到达产卵场产完卵后, 亲鱼大部疲惫而死。孵化后,幼鱼逐渐向原来的栖居处所 洄游,其时幼鱼白色,头细,形如柳叶状,称为柳叶鳗, 它漂泊于水面波涛间,回到欧洲的柳叶鳗须经三年之久, 在进人淡水以前,始变为鳗形的线鳗。回到美洲的柳叶鳗, 行程较短,约需一年时间方可变态进入淡水。
➢ 根据产卵场地的不同,鱼类的产卵洄游有下列三种类型:
4
1.由深海游向浅海或近岸
➢ 见之于多数海洋鱼类,如大黄鱼、小黄鱼、鳓鱼、鲐 鱼、马鲛、鲔、鲣等。它们的产卵场多在浅海近湾或 河口附近,此处天然饵料丰富,温度、盐度都很适宜, 对于受精卵的孵化和仔鱼、幼鱼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
5
2.由海洋游向江河的溯河洄游
➢ 因为产卵洄游的鱼群大批游入产卵场地,所以对捕捞来讲 价值最大,目前我国海洋渔业生产中,不少是捕捞各种鱼 类的产卵群体,我们可以根据产卵群体的雌雄性比、年龄 组成、体长组成的分析,来判断鱼群动向和鱼汛的盛衰。
7
➢ 关于导致鱼类产卵洄游的机制,一般认为受生殖腺刺激与 压迫,不得不向着鱼类祖先千百年来的老路走;又有解释 为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水温、水流、盐度等作用。因为 外因的变化,促使生殖腺逐渐成熟,生殖腺的成熟导致内 在生理的变化。但有些鱼类能自行调节体内外的情况(体 内渗透压与外界水环境相适应)故无需产卵洄游,无需寻 找适当之产卵场所,而另外一些鱼类不能主动调节体内渗 透压与外界环境相适应,则非迁地不可,以求得这种体内 外环境的相互协调作用。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其产卵时对环 境条件的要求。
16
➢ (3)水化学因素:水的化学成分,特别是盐度是影响鱼类 洄游的一个最重要因素。一般过河口性鱼类,在进入淡水河 流前,都要先在河口咸淡水区内渡过一些时候,以逐渐适应 在较淡水中生活,并调整自身体内的化学因素。鳗鲡在向产 卵场洄游时,“引导”因素可能是与水中盐度增高和温度有 关。此外水中的PH值、溶解氧、二氧化碳的含量在不同程 度上影响着鱼类的洄游。
11
二、影响鱼类洄游的各种因素
➢ 洄游是鱼类的种或种群的特征之一,鱼类洄游具有明显地 规律性,是由于鱼类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洄 游往往表现出很强的规律性,而其所发生的变化,仍是对 于环境条件的适应。
➢ 影响鱼类洄游的因素非常复杂,包括内在的与外界环境等 多方面的因素,而内在因素也正是历史上的鱼类与过去环 境条件互相统一的结果的反映。所以认识产生鱼类洄游的 原因及影响鱼类洄游的因素必须考虑多方面的综合影响。
➢ 鱼类越冬洄游在于达到较为温暖的海区度过严冬,所以越冬 洄游的开始、洄游路线、地点等,主要受水文条件影响较大 (水温、海流等)。
10
➢ 上述三种类型的洄游,虽然因各种洄游的特点而被人为 区分开来,但在自然界中,三者在同一鱼类的生活史中 却是密切联系不能截然分开,它们往往是互相连贯而有 时亦具不同程度的交叉现象。如小黄鱼和鲐,每年春季 进行产卵洄游,产卵完毕紧接着进行索饵洄游,秋后由 于水温下降,就进行越冬洄游。这个周期在不同种鱼类 的生活中往往要重复一次或许多次。
12
1.历史因素
➢ 鱼类洄游是具有遗传性的,鱼类自身在其物种的发展历史上 就决定了它们洄游的一系列特性,这是主要原因之一。这种 遗传性在每种鱼类甚至不同的种群是具有不同的特性。
➢ 研究鱼类洄游时,必须掌握种在其发展历史中一系列影响洄 游的历史环境因素,这样才可能理解洄游的原因和探讨洄游 变动的基本规律。
➢ 由于饵料生物垂直分布的变动,亦可引起鱼类追随饵料生物 的垂直索饵移动,它主要与饵料生物的昼夜垂直移动和季节 变动有关。
➢ 索饵鱼群在索饵场消耗大量饵料后,导致饵料密度的下降, 当饵料密度下降至某一最低限度时(对不同鱼类和不同饵料 生物是不同的),鱼类取食饵料时将耗费过多能量,不能保 证必要速度来积累能量供其生活必需,此时索饵鱼群就要转 移索饵场地继续寻找新的饵料生物群。当我们知道饵料生物 出现的时间、分布及变动情况和最低密度、鱼群摄食速度后, 我们就能够大致确定索饵鱼群在索饵场逗留的时间,测知鱼 群所在,这对渔捞业具有很大意义。
2
第一节 鱼类洄游的类型和影响洄游的因素
一、鱼类洄游的类型
各种鱼类在不同生活阶段中,存在不同类型的洄游。对 于洄游的分类,从不同角度出发,存在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 目前,通常是按照鱼类洄游 的不同目的而划分为产卵洄 游、索饵洄游和越冬洄游, 这三种洄游在多数情况下构 成了鱼类三个主要生命过程 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二十章 鱼类的洄游
➢ 洄游是鱼类生命活动中的重要现象,表现为定向的周期运动。 鱼类通过洄游得以完成其生活史中各个重要环节,诸如生殖、 索饵、越冬、成长等。鱼类的洄游现象在很多鱼类中表现得 非常明显,如大部分海洋鱼类、溯河性和降河性鱼类等。因 为它们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各个不同时期,要求不同的环境 条件,而鱼类的洄游,正是它们寻找适宜的生活环境而进行 的有效运动。有些鱼类,在繁殖季节,经过很远的路途,从 越冬场所游向产卵场去产卵,这种运动的结果是使鱼类到达 适于其后代生长发育的场所,从而保存了种族的绵延不断, 这在鱼类的一生中是必不可少的。从生物学观点上看,洄游 现象,仍是鱼类长期适应于环境条件而形成的固有特性,通 过世世代代的承袭,也就成为某些洄游鱼类生活史中不可缺 少的组成部分。
➢ 溯河洄游是指在海洋中生活,繁殖期间到江河(包括河口) 产卵,它们一生中要经历二次重大变化,一次是其幼鱼从淡 水迁入海洋环境,另一次是成年时期又从海洋洄到淡水环境 中进行繁殖活动。
➢ 溯河鱼类在溯河洄游中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渗透压的调节。 所有溯河鱼类都具有很好的调节能力。
➢ 溯河产卵洄游的鱼类相当普遍,如鲥、鲚、银鱼、鲟鱼、大 麻哈鱼等。大麻哈鱼逆水上游的能力很强,甚至途中遇到象 瀑布那样的障碍,亦会克服重重困难,奋力跃出水面,越过 障碍,达到目的地。大麻哈鱼产卵洄游的另一特点是“回归” 性特别强,世世代代都不会忘记从海洋再回到它原来出生的 淡水河流里来进行产卵繁殖。
15
➢ (2)水流:水流在江河中对于湖河产卵的鱼类及鱼卵、仔 鱼的被动洄游影响很大。我国的四大家鱼(青、草、鲢、鳙) 及大麻哈鱼等在产卵洄游中,水流对它们具有“引导”作用, 它们的鱼卵和仔鱼的被动洄游完全取决于水流。在海洋中浮 性鱼卵和仔鱼的被动洄游也主要受海流的作用,鱼卵和仔鱼 往往被海流携带很远并扩大了栖息分布区域。各种海流中有 不同类群的鱼类生活着,即使在成鱼时期,由于海流特有的 温度、浮游生物组成和理化因子条件,所以也和鱼类的洄游 密切相关。鱼类具有感受水流的能力,水流对鱼体感受器的 连续刺激,能感受到水流速度、水流方向,这种感受被鱼类 作为洄游时的“引导”。鱼类对水流常表现为正的趋流性 (逆流运动)或负的趋流性(顺流运动),在港塭纳苗养殖 中颇多利用这一特点。
9
(三)越冬洄游
➢ 越冬洄游亦称季节洄游,多见于暖水性鱼类。因鱼类对水温 的变化非常敏感,一般在晚秋和冬季,由于水温降低,鱼体 代谢强度显著下降,摄食强度亦随之下降,甚至停止摄食活 动,变得不大活动,有时甚至陷入休眠状态,在此场合下, 鱼类不是停留在索饵场地过冬,而是主动地选择它们所适宜 的海区进行集群性移动,洄游至海底地形、底质、温度等条 件都适于过冬的深海区,这种因水温下降而作的集群性移动 叫做越冬洄游。当海区温度下降到一定限度时,刺激了具备 越冬条件的鱼体,导致了鱼类的越冬洄游。
13
2.鱼体内在因素
➢ 鱼的自身因素对于洄游的影响也是很复杂的,而且常与 外界其他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方面最明显的是性激 素对于产卵洄游的巨大影响,当生殖腺成熟时,内分泌 激素促使鱼体代谢作用发生变化。并引起鱼类的洄游。 例如大麻哈鱼由于性激素的作用,改变了体形和体色, 无保留地迫不及待地自海中进入淡水,在洄游中,鱼体 的血液化学、渗透压调节机制的改变也都与洄游有关。 如果鱼生长发育得很不好,虽然已到生殖年龄,鱼类也 不会产生产卵洄游,所以鱼类的生理活动状态对于洄游 的影响是很重要的。
(一)产卵洄游
➢ 当鱼类生殖腺成熟时,脑垂体分泌的性激素对鱼体内部产 生生理上的刺激,而导致鱼类产卵繁殖的要求,在此期间 常集合成群,游向产卵场地进行产卵活动。产卵洄游的特 点是鱼类聚集成大群,在一定时期内,沿着一定路线,向 一定方向作急速的洄游。
➢ 产卵期间鱼类的集群一方面是由于性腺激素刺激的缘故, 另一方面亦是具有生物学适应的意义,当大批聚集的鱼群 到达产卵场后,就可以大规模地进行繁殖活动。列别捷夫 (1946)指出,结群性鱼类能更快地找到洄游路线,比较 容易地发现某些定向标志,甚至平时单独生活的鱼类,在 洄游期间也集结成群。洄游开始的时间、路线和方向虽然 因环境条件的变动而略有变动,但是总的趋势是保持着相 对稳定的。
➢ 多数溯河产卵的鱼类,在溯河过程中一般多停止摄食,或 不如在海洋中摄食强烈,洄游运动中所消耗的能量完全由 洄游前体内所积累的能量来补给。
8
(二)索饵洄游(又称肥育洄游)
➢ 是鱼类追随或寻找饵料所进行的洄游。索饵洄游在产卵后的 鱼群或接近性成熟和准备再次性成熟的鱼群中表现得较为明 显。
➢ 索饵洄游的基础在于饵料,因之洄游路线、方向、时间的变 动较大,变动的原因主要取决于饵料生物的种群分布与移动。
➢ 鱼类洄游的研究对于开展海水鱼类增养殖工作也是很重要 的,我们在进行海水鱼类增养殖研究时,总是要选择一些 经济价值高、洄游距离小、放流后回捕率高的品种作为对 象的,摸清经济鱼类的洄游规律,使增殖工作取得更好的 效果。
14
3.环境因素
➢ (1)温度:温度对于鱼类的洄游影响很大,首先鱼类的 生长、发育和性成熟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产卵洄游的开 始是与温度条件有关的,这一方面是成熟鱼类要求适宜温 度,同时温度也是鱼类产卵的主要条件,鱼卵、仔鱼、幼 鱼等都需要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发育。鱼类的索饵洄游与 温度的关系更表现在由于温度的变化,导致饵料生物的变 动,间接影响到鱼类的摄食活动。至于越冬洄游,温度起 着决定性作用,这时水温下降得早和晚直接影响到越冬洄 游的时间和速度。我国很多鱼类从秋季开始的越冬洄游, 往往是随着当年温度情况而结束索饵,向南游动,当寒流 提前来到时,鱼类向南移动的时问亦提前,并且迅速加快, 表现为鱼类追随一定温度而进行的洄游。
➢ 大麻哈鱼幼鱼在淡水河中生活几个月后,沿江顺流而下,在 海洋中生活几年后,又溯河回归到原出生的河道中进行繁殖 活动。是什么机制引导大麻哈鱼准确回归呢?美国鱼类学家 哈斯勒(A.D.Hasler)从50年代一70年代经过长期研究, 认为与气味迁徙有关,凭着他灵敏的嗅觉,能分辨其出生的 河道与其他河道间极细微的气味差别。
17
第二节 研究鱼类洄游的方法
➢ 研究鱼类的洄游首先应该根据各种鱼类制订出具体的工作计 划,而且必须由很多地区协作支持,方能获得比较可靠的结 论。长期对各渔区的渔获物进行统计分析亦是重要的一环, 如记录渔场生态环境因素、渔期和鱼体的各个指标(体长、 体重、年龄、生殖腺发育情况、肠胃饱满度、丰满度和含脂 量等)。将它们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就可以大体上推知鱼群 的洄游路线和出现日期,亦可了解鱼类整个生活史中的各个 阶段所要求的生活条件和栖息场所。其次在各渔区、各个水 域中定期试捕,结合渔场和非渔场等多方面的资料,可以发 现鱼类周年的运动规律。
➢ 我国四大家鱼(青、草、鲢、鳙)等淡水鱼,在产卵前由下 游 及 支 流 洄 游 到 河 流 的 中 上 游 产 卵 , 有 的 行 程 达 500— 1000km以上,这是产卵洄游的6 又一种类型。
3.由江河游向海洋的降河洄游
➢ 属于这一类型的代表以鳗鲡最明显,它们平时栖息在淡水 里,性成熟后开始离开其索饵、生长的水域,向江河下游 移动,在河口聚成大群,游向深海。鳗鲡性成熟期较长, 雄性的8—10年,雌性则更长。鳗鲡的洄游,一般多在夜间 进行,开始洄游时身体肥满,但在长距离洄游途中消耗巨 大能量,又不摄食,体质极消瘦,到达产卵场产完卵后, 亲鱼大部疲惫而死。孵化后,幼鱼逐渐向原来的栖居处所 洄游,其时幼鱼白色,头细,形如柳叶状,称为柳叶鳗, 它漂泊于水面波涛间,回到欧洲的柳叶鳗须经三年之久, 在进人淡水以前,始变为鳗形的线鳗。回到美洲的柳叶鳗, 行程较短,约需一年时间方可变态进入淡水。
➢ 根据产卵场地的不同,鱼类的产卵洄游有下列三种类型:
4
1.由深海游向浅海或近岸
➢ 见之于多数海洋鱼类,如大黄鱼、小黄鱼、鳓鱼、鲐 鱼、马鲛、鲔、鲣等。它们的产卵场多在浅海近湾或 河口附近,此处天然饵料丰富,温度、盐度都很适宜, 对于受精卵的孵化和仔鱼、幼鱼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
5
2.由海洋游向江河的溯河洄游
➢ 因为产卵洄游的鱼群大批游入产卵场地,所以对捕捞来讲 价值最大,目前我国海洋渔业生产中,不少是捕捞各种鱼 类的产卵群体,我们可以根据产卵群体的雌雄性比、年龄 组成、体长组成的分析,来判断鱼群动向和鱼汛的盛衰。
7
➢ 关于导致鱼类产卵洄游的机制,一般认为受生殖腺刺激与 压迫,不得不向着鱼类祖先千百年来的老路走;又有解释 为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水温、水流、盐度等作用。因为 外因的变化,促使生殖腺逐渐成熟,生殖腺的成熟导致内 在生理的变化。但有些鱼类能自行调节体内外的情况(体 内渗透压与外界水环境相适应)故无需产卵洄游,无需寻 找适当之产卵场所,而另外一些鱼类不能主动调节体内渗 透压与外界环境相适应,则非迁地不可,以求得这种体内 外环境的相互协调作用。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其产卵时对环 境条件的要求。
16
➢ (3)水化学因素:水的化学成分,特别是盐度是影响鱼类 洄游的一个最重要因素。一般过河口性鱼类,在进入淡水河 流前,都要先在河口咸淡水区内渡过一些时候,以逐渐适应 在较淡水中生活,并调整自身体内的化学因素。鳗鲡在向产 卵场洄游时,“引导”因素可能是与水中盐度增高和温度有 关。此外水中的PH值、溶解氧、二氧化碳的含量在不同程 度上影响着鱼类的洄游。
11
二、影响鱼类洄游的各种因素
➢ 洄游是鱼类的种或种群的特征之一,鱼类洄游具有明显地 规律性,是由于鱼类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洄 游往往表现出很强的规律性,而其所发生的变化,仍是对 于环境条件的适应。
➢ 影响鱼类洄游的因素非常复杂,包括内在的与外界环境等 多方面的因素,而内在因素也正是历史上的鱼类与过去环 境条件互相统一的结果的反映。所以认识产生鱼类洄游的 原因及影响鱼类洄游的因素必须考虑多方面的综合影响。
➢ 鱼类越冬洄游在于达到较为温暖的海区度过严冬,所以越冬 洄游的开始、洄游路线、地点等,主要受水文条件影响较大 (水温、海流等)。
10
➢ 上述三种类型的洄游,虽然因各种洄游的特点而被人为 区分开来,但在自然界中,三者在同一鱼类的生活史中 却是密切联系不能截然分开,它们往往是互相连贯而有 时亦具不同程度的交叉现象。如小黄鱼和鲐,每年春季 进行产卵洄游,产卵完毕紧接着进行索饵洄游,秋后由 于水温下降,就进行越冬洄游。这个周期在不同种鱼类 的生活中往往要重复一次或许多次。
12
1.历史因素
➢ 鱼类洄游是具有遗传性的,鱼类自身在其物种的发展历史上 就决定了它们洄游的一系列特性,这是主要原因之一。这种 遗传性在每种鱼类甚至不同的种群是具有不同的特性。
➢ 研究鱼类洄游时,必须掌握种在其发展历史中一系列影响洄 游的历史环境因素,这样才可能理解洄游的原因和探讨洄游 变动的基本规律。
➢ 由于饵料生物垂直分布的变动,亦可引起鱼类追随饵料生物 的垂直索饵移动,它主要与饵料生物的昼夜垂直移动和季节 变动有关。
➢ 索饵鱼群在索饵场消耗大量饵料后,导致饵料密度的下降, 当饵料密度下降至某一最低限度时(对不同鱼类和不同饵料 生物是不同的),鱼类取食饵料时将耗费过多能量,不能保 证必要速度来积累能量供其生活必需,此时索饵鱼群就要转 移索饵场地继续寻找新的饵料生物群。当我们知道饵料生物 出现的时间、分布及变动情况和最低密度、鱼群摄食速度后, 我们就能够大致确定索饵鱼群在索饵场逗留的时间,测知鱼 群所在,这对渔捞业具有很大意义。
2
第一节 鱼类洄游的类型和影响洄游的因素
一、鱼类洄游的类型
各种鱼类在不同生活阶段中,存在不同类型的洄游。对 于洄游的分类,从不同角度出发,存在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 目前,通常是按照鱼类洄游 的不同目的而划分为产卵洄 游、索饵洄游和越冬洄游, 这三种洄游在多数情况下构 成了鱼类三个主要生命过程 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二十章 鱼类的洄游
➢ 洄游是鱼类生命活动中的重要现象,表现为定向的周期运动。 鱼类通过洄游得以完成其生活史中各个重要环节,诸如生殖、 索饵、越冬、成长等。鱼类的洄游现象在很多鱼类中表现得 非常明显,如大部分海洋鱼类、溯河性和降河性鱼类等。因 为它们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各个不同时期,要求不同的环境 条件,而鱼类的洄游,正是它们寻找适宜的生活环境而进行 的有效运动。有些鱼类,在繁殖季节,经过很远的路途,从 越冬场所游向产卵场去产卵,这种运动的结果是使鱼类到达 适于其后代生长发育的场所,从而保存了种族的绵延不断, 这在鱼类的一生中是必不可少的。从生物学观点上看,洄游 现象,仍是鱼类长期适应于环境条件而形成的固有特性,通 过世世代代的承袭,也就成为某些洄游鱼类生活史中不可缺 少的组成部分。
➢ 溯河洄游是指在海洋中生活,繁殖期间到江河(包括河口) 产卵,它们一生中要经历二次重大变化,一次是其幼鱼从淡 水迁入海洋环境,另一次是成年时期又从海洋洄到淡水环境 中进行繁殖活动。
➢ 溯河鱼类在溯河洄游中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渗透压的调节。 所有溯河鱼类都具有很好的调节能力。
➢ 溯河产卵洄游的鱼类相当普遍,如鲥、鲚、银鱼、鲟鱼、大 麻哈鱼等。大麻哈鱼逆水上游的能力很强,甚至途中遇到象 瀑布那样的障碍,亦会克服重重困难,奋力跃出水面,越过 障碍,达到目的地。大麻哈鱼产卵洄游的另一特点是“回归” 性特别强,世世代代都不会忘记从海洋再回到它原来出生的 淡水河流里来进行产卵繁殖。
15
➢ (2)水流:水流在江河中对于湖河产卵的鱼类及鱼卵、仔 鱼的被动洄游影响很大。我国的四大家鱼(青、草、鲢、鳙) 及大麻哈鱼等在产卵洄游中,水流对它们具有“引导”作用, 它们的鱼卵和仔鱼的被动洄游完全取决于水流。在海洋中浮 性鱼卵和仔鱼的被动洄游也主要受海流的作用,鱼卵和仔鱼 往往被海流携带很远并扩大了栖息分布区域。各种海流中有 不同类群的鱼类生活着,即使在成鱼时期,由于海流特有的 温度、浮游生物组成和理化因子条件,所以也和鱼类的洄游 密切相关。鱼类具有感受水流的能力,水流对鱼体感受器的 连续刺激,能感受到水流速度、水流方向,这种感受被鱼类 作为洄游时的“引导”。鱼类对水流常表现为正的趋流性 (逆流运动)或负的趋流性(顺流运动),在港塭纳苗养殖 中颇多利用这一特点。
9
(三)越冬洄游
➢ 越冬洄游亦称季节洄游,多见于暖水性鱼类。因鱼类对水温 的变化非常敏感,一般在晚秋和冬季,由于水温降低,鱼体 代谢强度显著下降,摄食强度亦随之下降,甚至停止摄食活 动,变得不大活动,有时甚至陷入休眠状态,在此场合下, 鱼类不是停留在索饵场地过冬,而是主动地选择它们所适宜 的海区进行集群性移动,洄游至海底地形、底质、温度等条 件都适于过冬的深海区,这种因水温下降而作的集群性移动 叫做越冬洄游。当海区温度下降到一定限度时,刺激了具备 越冬条件的鱼体,导致了鱼类的越冬洄游。
13
2.鱼体内在因素
➢ 鱼的自身因素对于洄游的影响也是很复杂的,而且常与 外界其他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方面最明显的是性激 素对于产卵洄游的巨大影响,当生殖腺成熟时,内分泌 激素促使鱼体代谢作用发生变化。并引起鱼类的洄游。 例如大麻哈鱼由于性激素的作用,改变了体形和体色, 无保留地迫不及待地自海中进入淡水,在洄游中,鱼体 的血液化学、渗透压调节机制的改变也都与洄游有关。 如果鱼生长发育得很不好,虽然已到生殖年龄,鱼类也 不会产生产卵洄游,所以鱼类的生理活动状态对于洄游 的影响是很重要的。
(一)产卵洄游
➢ 当鱼类生殖腺成熟时,脑垂体分泌的性激素对鱼体内部产 生生理上的刺激,而导致鱼类产卵繁殖的要求,在此期间 常集合成群,游向产卵场地进行产卵活动。产卵洄游的特 点是鱼类聚集成大群,在一定时期内,沿着一定路线,向 一定方向作急速的洄游。
➢ 产卵期间鱼类的集群一方面是由于性腺激素刺激的缘故, 另一方面亦是具有生物学适应的意义,当大批聚集的鱼群 到达产卵场后,就可以大规模地进行繁殖活动。列别捷夫 (1946)指出,结群性鱼类能更快地找到洄游路线,比较 容易地发现某些定向标志,甚至平时单独生活的鱼类,在 洄游期间也集结成群。洄游开始的时间、路线和方向虽然 因环境条件的变动而略有变动,但是总的趋势是保持着相 对稳定的。
➢ 多数溯河产卵的鱼类,在溯河过程中一般多停止摄食,或 不如在海洋中摄食强烈,洄游运动中所消耗的能量完全由 洄游前体内所积累的能量来补给。
8
(二)索饵洄游(又称肥育洄游)
➢ 是鱼类追随或寻找饵料所进行的洄游。索饵洄游在产卵后的 鱼群或接近性成熟和准备再次性成熟的鱼群中表现得较为明 显。
➢ 索饵洄游的基础在于饵料,因之洄游路线、方向、时间的变 动较大,变动的原因主要取决于饵料生物的种群分布与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