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大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剧大全

篇一:粤曲名家资料

什么是粤曲

粤曲广东最大的地方曲种。流行于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港澳及

海外粤籍华侨聚居的地方。源于戏曲声腔,清道光初期,由八音班的乐工清唱而萌发。同治初期,经失明女艺人“师娘”继承发展趋于成熟。后由自弹自唱发展为用乐队伴奏。乐器主要有高胡、扬琴、琵琶、月琴、唢呐等。

粤曲名家

粤曲各个时期均产生有杰出人才。“师娘”时期有月英、汉英、翠燕、馥兰、群芳、二妹等。“女伶”时期人才辈出,代表性人物是大喉唱家熊飞影,子喉唱家张琼仙(又名张玉京)和四大平喉唱家的小明星(邓曼薇)、徐柳仙、张月儿和张惠芳。这个时期的著名乐师中,被誉为“四大天王”的吕文成、尹自重、何大傻、何浪萍是佼佼者。此外,还有著名撰曲家王心帆、吴一啸、曾浦生、陈冠卿、杨子静等。建国后,粤曲更是人才济济,著名演员有李少芳、关楚梅、黄佩英、何丽芳、白燕仔、谭佩仪、黄少梅、李丹红、何紫霜、何世荣(失明艺人)、陈燕莺、赖天涯等。著名乐师有梁秋、方汉、朱海、陈萍佳、苏文炳、屈庆、黎浩明、汤凯旋等。著名撰曲家有蔡衍棻、陆风、丁枫、陈自强、刘汉鼐、潘邦臻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还

培养出一批优秀青年演员和乐师。

粤曲传统曲目有八大名曲:、、、、、、、。

红线女

粤剧表演艺术家、粤剧红派表演艺术创始人,广东开平人,红

线女从艺60多年来,演过近百个粤剧,拍过90多部电影,成功地塑造了古今中外各类妇女的艺术形象。她在艺术上勇于革新,在继承粤剧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京剧、昆剧、话剧、歌剧、电影以及西洋歌唱技巧,加以融合创造,开创了独树一帜的红腔。代表作、、更被视为粤剧唱腔的经典。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南国红豆”。2009年10月11日荣获首届“中国戏剧终身成就奖”。

文千岁

文千岁,

香港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出身於戏剧世家。文千岁曾演出长剧超过百套,如、、、、、、等;折子戏有、、、、等。曾灌录粤曲唱片盒带超过一百八十多款。历年来曾获云雀奖、「粤剧艺术家贡献奖状」、「潇洒腔曲王」荣誉奖等。文氏功底扎实、文武全才、声线甜润、唱腔流畅、吐字清楚,唱功早受行内及观众赞赏,曾拜师高胡大师余其伟教授门下学习高胡,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粤剧艺术家。

任剑辉

(1913年

2月4日—1989年11月29日),原名任丽初,又名任婉仪,广东南海西樵人,一九一二年农历十二月廿九日出生。她自幼喜爱粤剧,

广州小学毕业后十四岁那年跟随姨母小叫天(粤剧女小武)学习粤剧。得小叫天的引荐,跟从当时广州先施天台的全女班有女马师曾之称的粤剧女小武黄侣侠学艺。黄侣侠唱做摹仿马师曾,演的是诙谐戏,任剑辉一心要走正式的女文武生,对黄侣侠的马腔不感兴趣,却对粤剧一流文武生桂名扬之唱做极为心仪,闲时便往戏院打戏钉从中偷师学习,故当时任剑辉的身形台步,极受桂名扬的影响,因而有「女桂名扬」称号。

代表作:,,

白雪仙

原名陈淑良,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一九二八年农历四月初一出生于广东广州,籍贯广东顺德人,粤剧名伶小生王白驹荣之女,排行第九,故行内爱称她为「九姑娘」,世人尊称她为仙姐。

代表作:,,

陈浩德

自小喜爱音乐的陈浩德,並曾组织乐队。因为唱片公司监制的一个构想-长头发乐队唱广东歌,结果在一九七三年演绎了他第一首粤语歌而大受欢迎,其后的和(合唱:甄秀仪),更为他带来了大批蓝领听众。可以说是是1970年代初期香港粵語流行曲的先行者之一代表作:、、

篇二:关于粤剧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粤剧的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

根据调查结果与作为大学生的我,对于粤剧之所以离我们越来

越远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粤剧在当今社会舞台的表现地点和形式上过于单一,大多数高质量的粤剧演出只会出现在剧院,而这样会使众多想观看粤剧而生活拮据的平民百姓拒于门外;虽然在民间的一些大型节目里会出现粤戏表演,但这种演出大多偏重于迷信朝拜,加之这种演出的含金量相对之较低,演出场所总是“人烟稀少”;

二、在访谈中,有不少人认为粤剧较于现今蓬勃的流行歌曲,前者的趣味性远在后者之下。粤剧的曲调虽然很美,却是单一,没有流行歌曲那种豪放。流行歌曲更加能引起听众的共鸣;

三、在当今大学生的价值观里,唱粤剧、演粤戏,说难听点,是会引起周边朋友的笑话。而唱一首动听的流行歌曲却会招来众多的倾慕者。而为什么会出现当代大学生这种价值观,我认为教育扮演着一个重要的指挥棒。当今的教育理培养理念,偏重于授予学生的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能力,而并不着重于培养学生文化情操和学习更多的精神文化物质;

1.加大对粤剧的宣传广度和深度。有关部门可利用广播,报纸新闻和电视传媒对粤剧进行宣传,是粤剧深入民心;还有,在演出粤剧时,剧院可适当降低门槛,让更多的粤剧喜爱者可以看到高品质的演出;

2.从小教育和培养学生对当地文化及国家先进文化的情操;让学生知道对于粤剧的传承的重要性,让学生能与先进文化产生精神共鸣;

3.对粤剧进行辩证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粤剧在古代之所以能够生存,是因为它能放映当时社会的状况,古代人借以寻乐与鼓舞。在经济发展迅速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有必要对粤剧的某些部分舍去。当然,不能一门子抹杀粤剧的精华。在保留粤剧的主体的前提下,对粤剧进行有机改革,才能

迎合社会的需求,才能迸发出其生命力。正如中国戏曲研究会副会长黄天骥先生所说:粤剧要走出低谷,就要根据观众的要求进行改革和改造,而且应该大胆地改。现在粤剧首先要把观众吸引过来。粤剧要改革,首先要进行观念改革。当然,改革和改造不能盲目乱改,如果不认真研究这些艺术形式的岭南特征,不把特质性的东西展示出来,长此下去,观众也不会喜欢。

為瀕臨失傳的藝術注入新生命:粵劇

粵劇是香港文化重要的一部分,為了傳承這項藝術,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於2007年起開展了一個在本地學校和社區推廣粵劇藝術的項目。

項目內容包括編纂粵劇融入中學課程的教材和教案、為學生安排粵劇導賞,以及出版有關粵劇的書籍和製作紀錄片,以引起大眾對這門在香港瀕臨失傳的藝術的關注。

教育學院助理教授兼計劃負責人吳鳳平博士表示,香港的戲棚粵劇表演場次不斷減少,從 1970年的158場驟降至2010年的34場。專為粵劇表演蓋搭的竹戲棚和相關的民間儀式和習俗也瀕臨失傳。

她說:「這門藝術日漸式微,如果我們不積極保育,它將會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