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同时,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情感与态度目标:

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向

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感受朱自清高洁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

1 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 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 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

教学难点:

1 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 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提问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PPT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文章结构

2 作者的感情

二感受画面美

第四段:

(教师边讲述边提问,学生回答。并播放PPT)

1 学生齐读

2 第四段依次写哪些景物?按照什么顺序来写?

明确:依次写了: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按照上到下的空间顺序来写。

3 写景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找句子试简要分析,讨论交流。

明确:比喻、拟人、通感

教师讲述“通感”这一修辞手法: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第五段:(教师播放PPT)

1 学生齐读

2 第五段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写了月光和月影。

3 赏析: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泻”可否用“照”来代替?试比较分析,讨论交流。

明确:“泻”的范围广,与“流水”相照应,而且有动态美,显得生动活泼。“照”的范围窄,不能与“流水”相照应,有点呆板,显得不灵泛。

“浮”可否用“飘”来代替?试比较分析,讨论交流。

明确:“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

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

明确: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

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

教师讲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第六段:

1 学生齐读

2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

明确: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

3 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

明确:点面结合

4 这一段作者是怎样由写景到写人?作者的心境有什么变化?

明确: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三体会语言美:(师生共同探讨,播放PPT)

1 修辞:拟人、比喻、通感

动词:泻、浮、

叠词:曲曲折折、田田、蓊蓊郁郁、亭亭、隐隐约约、淡淡

2 作用

比喻:加强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使我们在遐思中获得无尽的美感享受

拟人:更添景物灵动秀人的气质

通感:使迷人境界又增无限韵致,迷离精妙,令人情动神摇。

动词:精当生动,富于表现力。

叠词:传神地表现了事物的特征和姿态,又使行文轻缓舒徐,读起来节奏鲜明,令人耳目一新。

四感受情调美:(学生合作、讨论交流,教师指正)

问题探究:

怎样理解“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明确:古人说“揭全文之指,或在片首,或在片中,或在片末。”散文有“眼”,意境才会有虚实,题旨才会有隐现。起首句“心里颇不宁静”,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的“片言”,后三句紧接着由此自然地破题,点出“荷塘”与“月色”。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才想起荷塘,继而夜游荷塘。这个“文眼”安在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如此等等。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惟一答案。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4、5、6节。

2、描写一段景物,表达自己一定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