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握课标和教材很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把握课标和教材很重要
所谓教学研究,主要是研究两个问题:一是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二是怎么教(学生怎
么学)。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也是两大方面:老师不知道教什么(学生不知道学什么)
和怎么教(学生不知道怎么学)。这几年我们注重了转变师生的教学方式是个很大的进步,课堂由过去的“先教后学”而变为“先学后教”,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这些做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合作意识。但我们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二是对学生的引领和指导。如果教师本身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甚至考试大纲都不能把握,对学生的引领作用也很有限,就像一个对道路本身就不熟悉的人给别人引路,也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效率很低。目前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教师对教辅资料的依赖性,许多老师是在“教教辅”而不是“教课本”。我常常在想:如果一个老师不用任何教辅资料只用一本课本能不能教好学?教师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学生自编一些题来做?现在好像很少有“一本课本决胜负” 的教师。只有把学生的教辅减下来,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
课程改革以来,许多老师并没有独立完成一个学段的教学任务,而是搞分年级教学。这种分年级教学的做法,使大部分老师不能完整的理解整个学段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能完整的把握整个学段的教材,所以在教学时只能跟着感觉走。教第一册不考虑第二册的内容,教第一章不想第二章的事,完整的知识体系被人为的割裂,学生学到的只能是一些知识的碎片。现在提倡“一标多本”,即各门学科全国只有一个课程标准,但教材可以多样。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各地区可以自选教材。同一个学校各科教材的版本也可能不同,语文可能是人教版的,数学可能是北师大版的,物理有可能是沪教版的;甚至这一级学生语文是人教版的,下一级学生又换成了鲁教版的。这种教材的多变,也给老师把握教材带来了难度。对于一级学生来说,用什么教材都无所谓,因为对于他们来讲,不管用什么版本的教材都是新的。而对于教师来讲却大不相同。教师如果不能熟练的把握教材体系,就难以有效的引领学生学习,教学的效率也就大打折扣。
二、在新课程教学中,怎样“用好教材,超出教材”
这次课程改革在使用教材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如: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要“走进教材,走出教材”;要注重“开发课程资源”,“整合课程资源”等等。那么“用教材教”与“教教材”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超出教材”?怎样才算是“超出教材”?对于这些问题,许多已经进行了几年课程改革的老师也感到困惑,觉得在实践中不好把握。
新的教材观为什么提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由于旧的教学大纲和新的课程标准在教材的编写方面指导思想不同。旧的教学大纲在指导教材编写时强调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忽略知识与现实生活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所以在确定知识难度时规定了某一学段某一学科知识的最高标准,是“上限”,教师在教学时不要突破这一上限,如果突破了就
会加重学生的负担。所以我们过去强调教师教学时要“紧扣教学大纲,紧扣课本”(扣纲扣本),正所谓“教教材”,教师能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掌握就不错了。而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改变过去课本“繁、难、偏、旧”的弊端,要精选那些学生终生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确定知识难度时规定了某一学段某一学科知识的最低标准,是“下限”,强调书本知识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时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习。所以我们感觉新教材容易了,这不仅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也是给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教学不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课程知识的建构与开发过程,是师生共同创生课程的过程。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但要用好教材,还要超出教材,要开发课程资源,要整合课程资源。
所谓“用好教材”,就是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学好。目前在课程改革中出 现了一些新的偏差,有的老师认为这次课程改革强调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课本知识不 重要了,上课蜻蜓点水般涉及一下教材,虚晃一枪,很快就引导学生“走出教材” ,搞一些 所谓的联系实际活动,甚至整堂课都是一些与课本知识无关的活动,看起来热热闹闹,到 下课时学生连书本上的基本知识都没有搞明白,这是误人子弟。我国建国以来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进行了若干次,有正面的经验,也有反面的教训,但最基本的一条经验就是认真抓 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双基教学) 。俗话说:课本课本,一课之本。教师首先要引
导学生学好课本。如果学生连书本上最基本的概念和公式都没有学会,联系实际又有什么 用?不管课程怎样改革,教师都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吃透教材,这是教师永远的 基本功。
所谓“超出教材”,就是开发课程资源和整合课程资源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 种做法:
一、替换教材的例子
为了说明基本概念, 教材中往往选用一些例子。 尽管教材的编写者力求选用那些不同地区 学生都熟悉的例子,但仍然不能照顾到每个地区和所有学生,所以新课程提倡要开发课程 资源,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自身体验学习知识。用学生熟悉的例子和情境学习新知识, 学生更容易理解,对学习更有兴趣,也更容易记忆。如小学《数学》中有一节教材是“找 规律”,教材中选用了一些花朵、几何图形、人物图像等,让学生探索这些图案的排列有什 么规律。有些教师在教学时照本宣科,按照书上的图案制作成幻灯片、剪纸、图画、学具 等,在备课时费了很大的功夫。其实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不用这些图案,因为教室里就有活 生生的例子,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寻找:同学们,你们观察一下教室里的桌子排列有什么规 律?窗户排列有什么规律?电扇排列有什么规律?同学们很快就会发现:教室里每排课桌 的数量是一样的,间隔距离差不多;教室里的窗户南北都是对称的,窗户之间的间距差不 多;每排电扇的数量是一样的,间隔的距离也差不多。通过这一引导,学生大致知道了什 么是“有规律”。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一下,教室里还有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学生就会发现:老师和同学衣服上的图案是有规律的,人的五官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再
进一步启发学生想像:马路上会有哪些有规律的事情?学生就会联想到:马路旁路灯的排 列是有规律的,树木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是有规律的,汽车和自行车 的行走是有规律的”这样逐步拓展,学生从眼前看到的,到脑子里想到的,对概念的理 解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深刻。这样的例子比教材上的例子更熟悉、更丰富,更符合学生认 识和记忆的规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放学后学生走在路上回到家里都会 自觉不自觉的找规律,这就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让学生体验课程。
二、拓展教材的主题
一般说来,文科教材的主题是比较明确的。比如初中语文《罗布泊,消失的仙湖》 告文
学,写的是罗布泊的变化史:现在的罗布泊神秘、荒凉;过去的罗布泊是牛羊成群、 绿林环
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它为什么消失了,与塔里木河有关:塔里木河过去也是 河水丰盈,碧波荡漾,而后来由于盲目用水导致干涸,罗布泊断了水源也就成了死湖,成 了沙漠,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木也成了“木乃伊” 。最后作者提出“救救青海湖! 主题非常明确,就是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但学生如果仅仅局限于课本的学习,就会觉
得自己离罗布泊和青海湖很遥远,保护环境的意识还不强烈。如果教师能结合当地的实际 情况,引导学生谈一下黄河的断流情况,海河的缺水情况,白洋淀的枯水情况,微山湖的 污染情况,学生就会对课文的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就会自发的发出“救救黄河” 海河”、“救救白洋淀”、
“救救微山湖”的呼声。课后还可以布置学生搞一些调研活动, 解附近水源的丰缺情况
和污染状况,提出保护水源和环境的措施,教材的主题就会得到深 化和拓展,学生保护
环境的意识就会得到强化。
三、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开发课程资源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条件性课程资源,二是 要素性课程资源。前边所说的替换教材的例子和拓展教材的主题,都是开发课程的要素性 资源。所谓条件性课,是报
”本文的 、“救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