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果番茄果实颜色遗传及gf位点序列变异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act:Exocarp,mesocarp,endocarp,and placenta colors were recorded from ripe fruits of each individual in the F2 population derived from a cross between the red-fruited line OH 88119 and brown-fruited line Black Cherry.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color of lycopene,the exocarp color and mesocarp/endocarp color inherited independently with one gene each. Genomic DNA was amplified from tomato lines Black Cherry and Purple Cherry by PCR with gene-specific primers. cDNA was also obtained from 8 brown lines using RT-PCR with the same gene-specific primers. Comparing to the sequences of GF gene in red-fruited tomato line,a substitution of T/C occurred in coding regions of Black Cherry, Heifanqie (9T) -h, Heifanqie-2012 and Ziguo (Round) , a deletion of AT occurred in coding region of Ziguo (Oval) ,and an insertion of A in coding regions of Purple Cherry,Ziyu(F1)-h-h and Chocolate Cherry. These mutants belonged to gf 4,gf 3 and gf 2,and formed novel stop codon. A Derived 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c Sequence(dCAPS)marker for identifying gf 3 and gf 4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sequence
39
variations,which will provide a tool for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of brown fruit in tomato. Key words:tomato;brown fruit;gf gene;sequence variation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因其丰富的果实颜色变异而被作为模式植物广泛用于果实成熟和 颜色形成机理研究。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叶绿素逐步降解,有色体合成,使得成熟的番茄果实显现 不同的颜色 (Klee & Giovannoni, 2011) 。 如红果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 叶绿素和复杂的类囊体消失, 叶绿体变成了以番茄红素为主的质体(Cheung et al.,1993;Giuliano et al.,1993) ,成熟果实为红 色。但是,绿果肉(green-flesh,gf)番茄突变体材料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叶绿体并不完全消失,存在 滞绿(Staygreen)现象,成熟果实中既有质体,也有叶绿体,使得果实颜色呈现锈红色到棕色甚至 紫/黑色,称之为棕果、紫果或黑果(Kerr,1956;Barry & Pandey,2009) 。与富含花青苷的紫果番 茄不同的是,这类番茄果实中并不含有高水平的花青苷( Mes et al. , 2008 ) ,而是由于编码 STAYGREEN 蛋白的基因 SGR 发生了突变(Barry et al.,2008) ,使得叶绿素降解不完全,与番茄红 素同时存在于成熟果实中。 在红果或粉果番茄中沉默 SlSGR1 基因都导致成熟果实为棕色 (Hu et al., 2011;Luo et al.,2013) ,进一步验证了该基因在棕果颜色形成中的作用。 已有的研究表明,SlSGR1 基因就是以前报道的 GF 基因(Barry et al.,2008;Hu et al.,2011; Luo et al.,2013) 。gf 突变体中该基因的第 3 个外显子发生了单核苷酸替换(A/T) ,导致氨基酸从精 氨酸变成苏氨酸,进而影响基因的正常功能(Barry et al.,2008) 。Barry 和 Pandey(2009)对 26 个 被称为棕果、紫果或黑果的番茄地方品种中的 gf 位点进行基因组 DNA 序列分析发现,gf 存在 5 个 等位基因,分别为 gf、gf 2、gf 3、gf 4 和 gf 5,与红果中对应的 GF 基因的序列相比,gf 和 gf 4 为单核 苷酸替换突变,gf 2 为单核苷酸(A)插入突变,gf 3 为 2 bp 缺失突变,gf 5 为 1 163 bp 缺失突变,根 据 PCR 产物大小可直接检测 gf 5; 同时还建立了两个 CAPS (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c Sequence) 标记来分别检测 gf 和 gf 2。根据已有的基因组序列信息和 GF 基因的 mRNA 序列推测 gf 4 中单核苷 酸插入导致终止突变, gf 3 中 2 bp 缺失和 gf 2 中 1 bp 插入均导致移码后形成终止突变 (Barry & Pandey, 2009) 。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从这些突变体中分离出 gf 位点的 mRNA 序列,因此上述推测尚未被 证实。本试验中采用 RT-PCR 技术从 8 个棕果番茄材料中扩增 gf 位点的 cDNA 序列,并与红果中对 应的 GF 基因的 cDNA 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Black Cherry’的果实颜色遗传进行研究,建立 鉴定 gf 3 和 gf 4 位点的 dCAPS(Derived 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c Sequence)标记,这些结果可 为进一步研究 SlSGR1 基因的功能,在育种中利用棕果材料以及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
收稿日期:2014–08–12;修回日期:2014–10–27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计划)项目(2012CB113900) * 通信作者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E-mail:yangwencai@cau.edu.cn)
肖良军,陆佳楠,李 宁,刘小茜,杨文才. 棕果番茄果实颜色遗传及 gf 位点序列变异分析. 园艺学报,2015,42 (1):38–46.
1
1.1
材料与方法
植物材料 采用 10 个番茄材料,其中 8 个为棕果材料,两个为红果材料(表 1) 。 ‘黑番茄 (9T) -h’ 、 ‘黑
番茄–2012’和‘紫玉 ( F1 ) -h-h’由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李艳研究员提供,其余材料由本课 题组收集保存。 将红果材料‘OH 88119’与棕果材料‘Black Cherry’杂交获得 F1,并加代得到 F2 分离群体。 亲本、F1 和 F2 分离群体于 2013 年春季种植在纱棚中,3 月 5 日播种,4 月 27 日定植。按照常规生 产要求进行田间管理。这些材料用于果实颜色遗传分析和基因型与性状的连锁分析。 2014 年春, 将 8 个棕果材料和 2 个红果对照种植于日光温室中, 供果实颜色观察、 基因组 DNA
Genetics of Fruit Color and Sequence Variation of gf Locus in Brown Tomato Lines
XIAO Liang-jun,LU Jia-nan,LI Ning,LIU Xiao-xi,and YANG Wen-cai*
(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al Regulation for Protected Vegetable Crops, Department of Vegetable Science,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100193,China)
38
Leabharlann Baidu
园艺学报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2015,42 (1):38–46.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4-0694;http://www.ahs.ac.cn
棕果番茄果实颜色遗传及gf位点序列变异分析
肖良军,陆佳楠,李 宁,刘小茜,杨文才*
(中国农业大学蔬菜学系,设施蔬菜生长发育调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

要:将番茄红果材料‘OH 88119’与棕果材料‘Black Cherry’杂交获得 F2 分离群体。通过对成
熟果实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和胎座颜色的观察,在不考虑番茄红素颜色的情况下,外果皮和中果皮/内 果皮的颜色分别由一个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用 gf 位点特异引物经 PCR 和 RT-PCR 扩增和测序,获得 了‘Black Cherry’和‘紫色圣女果’的基因组 DNA 序列以及 8 个棕果番茄的 cDNA 序列,与红果材料中对 应的 GF 位点序列相比, ‘Black Cherry’ 、 ‘黑番茄 (9T) -h’ 、 ‘黑番茄–2012’和‘紫果 (圆) ’的编码区出 -h-h’ 现了一个 T 与 C 替换, ‘紫果 (椭圆) ’编码区缺失了两个核苷酸 AT,而‘紫色圣女果’ 、 ‘紫玉 (F1) 和‘Chocolate Cherry’则在编码区插入了一个 A,这些突变分别属于 gf 4、gf 3 和 gf 2 类型,都形成新的终 止密码子。根据序列差异建立了可用于鉴定 gf 3 和 gf 4 的 dCAPS(Derived 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c Sequence)标记,为棕果番茄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工具。 关键词:番茄;棕果;gf 基因;序列变异 中图分类号:S 6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513-353X(2015)01-0038-09
40
Xiao Liang-jun,Lu Jia-nan,Li Ning,Liu Xiao-xi,Yang Wen-cai. Genetics of fruit color and sequence variation of gf locus in brown tomato lines.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2015,42 (1):38–46.
和 RNA 提取。 1.2 叶片褪绿性状与果实颜色观察 按照 Barry 和 Pandey(2009)的方法观察 10 个番茄材料的叶片褪绿情况。将完全展开的第 4 复叶的顶端小叶取下,放在存有一定水的培养皿中使叶片漂浮于水上,将培养皿用封口膜密封后再 用铝箔纸包裹起来,23 ℃下暗保存 2 周后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每个材料观察两个单株,每个单株 取 5 片小叶。在果实成熟期,每个植株取 2 ~ 3 个果实,用小刀切开,分别观察记载果实的外果皮、 中果皮、内果皮和胎座的颜色。 1.3 gf位点DNA扩增、序列分析和dCAPS标记设计 采用改良的 CTAB 法(Kabelka et al.,2002)从 3 个番茄材料‘OH 88119’ 、 ‘Black Cherry’和 ‘紫色圣女果’ 植株的幼嫩叶片中提取基因组 DNA。 用 1 对基因特异引物 (U316068F: 5′-GGACTTTT ATCAAACAGCTAACTTGCA-3′, U316068F:5′-GGCACAACCCAACTTACAATAATTGTA-3′) (Barry & Pandey, 2009) 从这 3 个材料的基因组 DNA 中扩增 gf 位点的 DNA 片段。 PCR 反应体系为 20 μL, 包括约 10 ng 基因组 DNA 模板、10 mmol · L-1 Tris-HCl、50 mmol · L-1 KCl、1.5 mmol · L-1 MgCl2、 100 μmol · L-1 每个 dNTP、0.3 μmol · L-1 每个引物和 1 个单位 Taq DNA 聚合酶(天根生化科技有限 公司,北京) 。PCR 反应条件为:94 ℃变性 5 min,38 个循环的 94 ℃变性 1 min、54 ℃退火 1 min 和 72 ℃延伸 3 min,最后在 72 ℃下保持 5 min。 PCR 产物经 1%琼脂糖凝胶电泳后,用琼脂糖凝胶纯化回收试剂盒回收目的 DNA 片段。将回收 的 PCR 产物与 PMD-19T 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并将连接产物转至大肠杆菌 DH5α 感受态细胞中,通 过对菌液 PCR 检测获得阳性克隆, 每个材料随机选取 3 个阳性克隆的菌液送到北京三博远志生物技 术有限责任公司测序。用 DNAMAN 软件去除测序片段中的载体序列,拼接后进行序列间的比对。 根据序列比对结果,采用 dCAPS Finder 2.0(Neff et al.,2002)设计 dCAPS 标记(正向引物: 5′-CTATTGGTTTGATATTGTTTAC-3′ , 反 向 引 物 : 5′-CTGAGAATTATTGTGGCTT-3′ ) ,用于检测 ‘Black Cherry’中的 SNP。 1.4 gf位点cDNA扩增和序列分析 从 10 个材料的植株上取幼嫩叶片,采用 Trizol 法提取总 RNA。首先用 Promega 的反转录试剂 盒合成单链 cDNA, 然后采用上述基因特异引物扩增 gf 位点的 cDNA 序列。 PCR 反应体系为 50 μL, 包括 2 μL cDNA 模板,5 μL 10 LA Taq BufferⅡ(Mg2+ Plus) ,8 μL dNTPs(2.5 mmol · L-1 each) , 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各 1 μL,0.5 μL LA Taq DNA 聚合酶(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大连)和 32.5 μL ddH2O。PCR 反应条件为:94 ℃变性 5 min,36 个循环的 94 ℃变性 40 s、57 ℃退火 40 s 和 72 ℃的 延伸 1 min 30 s,最后一步反应在 72 ℃下保持 5 min。对 PCR 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 1.5 OH 88119 Black Cherry的F2 群体基因型分析 采用改进的 CTAB 法 (Kabelka et al., 2002) 提取双亲、 F1 和 F2 群体中每个单株的基因组 DNA, 用本试验中设计的 dCAPS 标记对每个单株的基因型进行分析。 PCR 反应体系为 20 μL,包括 2 μL(约 10 ng)基因组 DNA 模板、8 μL Taq10 2 Master Mix(北 京奥赛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1 μ L ( 10 μ mol · L-1 )每个引物和 8 μL ddH2O。PCR 反应条件为: 95 ℃变性 5 min,38 个循环的 95 ℃变性 30 s、50 ℃退火 30 s 和 72 ℃延伸 30 s,最后在 72 ℃下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