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相变原理考试试题+答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态相变原理考试试题

一、(20分)

1、试对固态相变的相变阻力进行分析

固态相变阻力包括界面能和应变能,这是由于发生相变时形成新界面,比容不同都需要消耗能量。

界面能:是指形成单位面积的界面时,系统的赫姆霍茨自由能的变化值。与大小和化学键的数目、强度有关。为表面张力,

为偏摩尔自由能,为由于界面面积改变而引起的晶粒内部自由能变化

(1)共格界面的化学键数目、强度没有发生大的变化,σ最小;半共格界面产生错配位错,化学键发生变化,σ次之;非共格界面化学键破坏最厉害,σ最大。

(2)应变能

①错配度引起的应变能(共格应变能):共格界面由错配度引起的应变能最大,半共格界面次之,非共格界面最小。

②比容差引起的应变能(体积应变能):和新相的形状有关,,球状由于比容差引起的应变能最大,针状次之,片状最小。

2、分析晶体缺陷对固态相变中新相形核的作用

固相中存在各种晶体缺陷,如空位、位错、层错、晶界等,如果在晶体缺陷处形核,随着核的形成,缺陷将消失,缺陷的能量将给出一供形核需要,使临界形核功下降,故缺陷促进形核。

(1)空位:过饱和空位聚集,崩塌形成位错,能量释放而促进形核,空位有利于扩散,有利于形核。

(2)位错:

①形成新相,位错线消失,会释放能量,促进形核

②位错线不消失,依附在界面上,变成半共格界面,减少应变能。

③位错线附近溶质原子易偏聚,形成浓度起伏,利于形核。

④位错是快速扩散的通道。

⑤位错分解为不全位错和层错,有利于形核。

Aaromon总结:

刃型位错比螺型位错更利于形核;较大柏氏矢量的位错更容易形核;位错可缠绕,割阶处形核;单独位错比亚晶界上位错易于形核;位错影响形核,易在某些惯习面上形成。

(3)晶界:晶界上易形核,减小晶界面积,降低形核界面能

二、(20分)

已知调幅分解浓度波动方程为:

,其中:

1、试分析发生调幅分解的条件

只有当R(λ)>0,振幅才能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即发生调幅分解,要使R(λ)>0,得G”<0且| G”|>2η2Y+8π2k/λ2

令R(λ)=0得λc—临界波长,则λ<λc时,偏聚团间距小,梯度项8π2k/λ2很大,R(λ)>0,不能发生;λ>λc时,随着波长增加,8π2k/λ2下降,易满足| G”|>2η2Y+8π2k/λ2,可忽略梯度项,调幅分解能发生。

2、说明调幅分解的化学拐点和共格拐点,并画出化学拐点、共格拐点和平衡成分点在温度——成分坐标中的变化轨迹

化学拐点:当G”=0时。即为调幅分解的化学拐点;

共格拐点:当G”+2η2Y=0时为共格拐点,与化学拐点相比共格拐点的浓度范围变窄了,温度范围也降低了。

3、请说明调幅分解与形核长大型相变的区别

三、(20分)

1、阐明建立马氏体相变晶体学表象理论的实验基础和基本原理

(1)实验基础

①在宏观范围内,惯习面是不变平面(不转变、不畸变);

②在宏观范围内,马氏体中的形状变形是一个不变平面应变;

③惯习面位向有一定的分散度(指不同片、不同成分的马氏体);

④在微观范围内,马氏体的变形不均匀,内部结构不均匀,有亚结构存在(片状马氏体为孪晶,板条马氏体为位错)。

(2)基本原理

在实验基础上,提出了马氏体晶体学表象理论,指出马氏体相变时所发生的整个宏观应变应是下面三种应变的综合:

①发生点阵应变(Bain应变),形成马氏体新相的点阵结构。但是Bain应变不存在不变平面,不变长度的矢量是在圆锥上,所以要进行点

阵不变切变。

②简单切边,点阵不变非均匀切变,在马氏体内发生微区域变形,不改变点阵类型,只改变形状,通过滑移、孪生形成无畸变面。

③刚体转动,①②得到的无畸变的平面转回到原来的位置去,得到不畸变、不转动的平面。

用W-R-L理论来表示:P1=RPB,P1为不变平面应变的形状变形,B为Bain应变、用主轴应变来表示,R为刚体转动、可以用矩阵来表示,P 为简单应变。

2、阐明马氏体相变热力学的基本设想和表达式的意义

答:基本设想:马氏体相变先在奥氏体中形成同成分的体心核胚α,然后体心核胚α再转变为马氏体M。

所以马氏体相变自由能表达式为∆Gγ→M=∆Gγ→α+∆Gα→M

式中:

①∆Gγ→α表示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自由能差。∆Gγ→α=0,此时温度为Ms温度。

②∆Gα→M表示母相中形成同成分的体心核胚α时的自由能变化,∆Gα→M=0定义为T0温度γ与α的平衡温度,∆Gα→M<0,为T

③∆Gα→M表示体心核胚α转变为马氏体M而引起的自由能变化。消耗于以下几个方面:切变能(进行不变平面切变、改变晶体结构和形状的能量);

协作形变能(周围的奥氏体产生形变的能量);膨胀应变能(由于比容变化而致);存储能(形成位错的应变能、形成孪晶的界面能);其他(表面能、缺陷能、能量场的影响等)。

⑴∆Gγ→α的估算,徐祖耀计算:∆Gγ→α=(1-x c)∆G∆γ→α+ x c(9320-2.71T)

⑵∆Gα→M的估算。

1.切变能1/2V mΦδs(Ms),V m:M的摩尔体积,Φ:切变角,δs(Ms):在Ms点M的屈服应力。

2.协作形变能1/2VγΦδs(Ms),Vγ:γ的摩尔体积,

3.膨胀应变能1/2V M Eδs(Ms),E:膨胀应变量,

4.储存能位错储存能Γs+孪晶界面能Γt,

5.其他表面能Γs,应力场f(s),磁场能f(H),缺陷能f(D),忽略f(s),f(H),f(D),V m= Vγ≈7.5cm3/mol,

∑Γ=Γd+Γt+Γs=217cal,

∆Gα→M= V MΦδs(Ms)+217,Φ=0.28,δs(Ms)= 13+280 x c+0.02(800-M s)

得到∆Gα→M=277.9+588 x c-0.042 M s

四、(2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