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运行状况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行状况分析报告

2013年6月12日

内容提要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能够得以不断深化的保障,但由于历史和制度上的一些原因,我国社保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保障水平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突出表现为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不够广泛,社保基金的缺口不断增大。近些年来社保基金保值增值问题引起诸多学者研究,大多数观点认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不断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另一方面要利用社保基金进行投资,保证其保值增值。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明确了社保基金的概念以及主要作用,然后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社保基金现状以及所面临的保值增值的问题,最后对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如何投资以及投资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做了浅显的分析。由于时间能力所限本文深度上有所欠缺,但是仍然希望能为我国社保基金的投资以保值增值提供一些可以参考借鉴的建议。

关键词: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投资组合;风险性

目录

引言 (1)

1.研究背景 (1)

2.研究目的 (2)

一.社保基金基本概述 (3)

1.概念及意义 (3)

2.发展历程 (3)

3.作用 (3)

4.投资运营原则 (4)

(1)安全性原则 (4)

(2)收益性原则 (4)

(3)流动性原则 (4)

(4)社会性原则 (4)

二.中国社保基金管理现状 (5)

1.中国社会保障基金 (5)

2.资金来源 (5)

3.我国社保基金的发展状况 (5)

4.我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现状 (6)

(1)运作管理机制 (6)

(2)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及投资结构 (7)

(3)社保基金投资收益分析 (8)

5.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中存在问题 (8)

(1)抗风险能力较差,投资效率较低 (8)

(2)缺乏量化指标 (8)

(3)投资工具较少,投资渠道单一 (8)

(4)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8)

三.社保基金的管理 (9)

1.对于社保基金的保值,要加强监管规避风险 (9)

(1)建立独立的专业监管机构 (9)

(2)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 (9)

(3)必须把安全性作为第一位的投资原则 (9)

(4)加强法制规范 (11)

2.对于社保基金的增值,要依靠资本市场进行多元化投资 (11)

(1)拓宽海外投资渠道 (11)

(2)参与金融衍生品投资 (11)

(3)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 (11)

(4)挖掘证券市场潜力品种 (11)

3.培养社保基金优秀的管理人才 (12)

四.概括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行状况分析

引言

1.研究背景

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作对于一个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乃至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压力巨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社会保障基金如何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增值一直以来是一个严峻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资金只被允许投资于国债和银行存款,实行简单的资产管理,虽然风险比较小,但是收益率也差强人意。相关规定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社保资金的投资渠道,不能满足社保资金保值、增值的要求,无法抵御通货膨带来的贬值损失和化解我国人口老年化带来的资金支出增长压力。随着社保体制改革的进行,我国正形成不同类型的社会保障基金,其基金余额也在逐渐增多。据世界银行预测,中国社保基金总额到2030年可达1.8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社保基金。各类社保基金有着通过资本市场投资以实现保值、增值的要求,而资本市场也需要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来稳定并支持金融经济发展。2001年7月,作为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组成之一的全国社保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了中国石化的配售拉开了社保基金入市的序幕。2003年6月,全国社保基金开始在二级市场上购买股票和债券,同时参与一级市场的新股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申购,这标志着社保基金开始了大规模、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运作。

我国社保基金可以分为独立的两部分资金,它们分别在两个不同的法律环境下运转着,一个是游离于基本社保制度之外的300多亿的“全国社保基金”,这部分资金的投资运转有法可依,独立运行,具有单独的《暂行办法》,资产分布依法多元化持有并已进入股市;另一个是各地节余和沉淀下来的缴费收入余额,大约有1600多亿,这部分资金在管理上和投资上无章可循。按照《暂行办法》的规定,全国社保基金在管理及投资运作方面做出了很多的探索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投资领域方面在原有投资于国债和银行存款的基础上,从2003年6月通过委托基金公司理财的方式开始投资于国内资本市场,近两年的投资收益率在2%一3%之间但是这还不能满足我国庞大的社保基金支出。如何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合理分配资金,使社保基金取得更大的投资收益是需要我们去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与此同时,应该将多大份额的社保基金投资于股市才能够产生最大的效益、如何加强对其投

资的监管这些问题是亟待我们研究解决的。

2.研究目的

本文希望通过自己有限的知识水平以及相关资料的查阅能够对社保基金基本概念和内涵有所了解,阐述分析现阶段下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此来提出自己关于社保基金如何保证安全性的情况下尽可能实现收益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对日后社保基金的运营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社保基金基本概述

1.概念及意义

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依法筹集并用于保障国民基本生活和增进国民福利的专项资金,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社会保障基金的构成源于社会保障制度各构成部分形成的基金,其来源主要包括:中央财政预算拨款;中央财政拨入彩票公益金;国有股减持或转持划入资金或股权资产;经国务院批准的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投资收益等。按不同的项目分为社会保险基金、社会救助基金、社会福利基金和社会优抚基金等。如果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抽象,可以发现它是一种收入再分配机制。社会保障基金在形态上可以划分为三部分:一部分以个人消费基金的形态,被分配或支付给受保障的社会成员;一部分以社会消费基金的形态,体现在社会保障服务设施上;一部分则以后备基金的形态被储存起来,并最终用于社会保障事业。社会保障基金在性质上属于社会公共基金,其意义不仅在于支撑着整个社会保障制度,而且在于对收入分配进行有效调节,进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协调作用。

2.发展历程

以政府介入的程度或制度化作为依据,社会保障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发展实践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是慈善事业时代或前社会保障阶段。慈善事业时代从不同国家出现自发的、临时性的救灾济贫活动算起,到国家以立法的形式介入社会保障活动时为止。二是济贫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阶段。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介入济贫事务,是社会保障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个里程碑以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为标志。慈善事业时代是社会保障的起源,济贫制度的确立是社会保障由非制度化向制度化发展的一个过渡,它们均以非制度性和非权力性为特点,是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的初级阶段。三是现代社会保障阶段,又可以分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阶段、发展阶段与成熟阶段。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以19世纪80年代德国制定并实施有关社会保险法令为起始标志。

3.作用

各国及许多国际组织对社会保障的理解与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对以下观点达成了共识:社会保障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社会保障本身似乎就包含了社会保障权的含义。它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