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死蜱_氟虫腈微胶囊悬浮剂的制备及其对德国小蠊的防治效果_陈列忠

合集下载

七种杀虫剂对德国小蠊的药效测定

七种杀虫剂对德国小蠊的药效测定

七种杀虫剂对德国小蠊的药效测定
王秀丽
【期刊名称】《医学动物防制》
【年(卷),期】2006(22)5
【总页数】2页(P330-331)
【关键词】药效测定;德国小蠊;杀虫剂;敏感品系;实验室
【作者】王秀丽
【作者单位】沈阳铁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9.8;R384.1
【相关文献】
1.七种杀虫剂对榕透翅毒蛾的室内离体药效及田间药效试验 [J], 夏聪;陈慧;杨晓;黄华枝;齐跃强
2.9种杀虫剂对旅客列车德国小蠊的药效测定 [J], 李凡;陈敏明
3.3种不同杀虫剂对德国小蠊的药效测定 [J], 刘峰;解力;赖世宏
4.贵阳市德国小蠊对七种杀虫剂的抗性测定 [J], 郑越平;刘利;于传宁;黄茵;林孟华
5.七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实验室杀灭德国小蠊实验报告 [J], 王振海;谢俭波;杨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毒死蜱的微胶囊化及其长效毒杀性能

毒死蜱的微胶囊化及其长效毒杀性能

毒死蜱的微胶囊化及其长效毒杀性能朱玲;王正辉;龙小燕;张淑婷【期刊名称】《现代农药》【年(卷),期】2009(8)4【摘要】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三聚体、二甲苯、毒死蜱为油相,聚乙烯醇、水、十二烷基磺酸钠为水相,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出高稳定性毒死蜱微胶囊悬浮剂.通过扫描电镜照片研究了微胶囊的表面形貌和平均粒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微胶囊对毒死蜱的初期包封率及其释放特性:壁材及微胶囊的热行为通过热重分析进行了表征;用斜纹夜蛾3龄幼虫进行了生测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微胶囊是平均粒径为10μm左右的球形颗粒;壁材热稳定性良好,微胶囊的初期包封率均高于95%,在低于45℃的水相中毒死蜱在微胶囊中能长期稳定储存,微胶囊化的毒死蜱具有持久的生物毒杀性.【总页数】4页(P15-18)【作者】朱玲;王正辉;龙小燕;张淑婷【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广州,510640;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广州,510640;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广州,510640;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广州,5106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50.6【相关文献】1.毒死蜱的聚脲微胶囊化、表征及毒力评价 [J], 朱玲;龙小燕;王正辉;张淑婷2.毒死蜱微胶囊化及释放性能表征 [J], 赵德;韩志任;杜有辰;慕卫;刘峰3.毒死蜱对家白蚁毒杀作用的时间与剂量效应 [J], 张大羽;诸永;程家安4.转录组测序分析毒死蜱与醚菊酯混配对二化螟毒杀的增效机制 [J], 徐鹿;罗光华;金瑜剑;徐德进;徐广春;顾中言5.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的微胶囊化及其对蛴螬的防治效果 [J], 陈列忠;陈建明;赵敏;张珏锋;何月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的微胶囊化及其对蛴螬的防治效果

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的微胶囊化及其对蛴螬的防治效果

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的微胶囊化及其对蛴螬的防治效果陈列忠;陈建明;赵敏;张珏锋;何月平【期刊名称】《农药学学报》【年(卷),期】2009(11)4【摘要】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复配微囊悬浮剂(CS),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微胶囊化过程的影响,并考察了产品对蛴螬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的田间防治效果。

结果表明,SUR-1(植物皂素和明胶等比例组合物)是较为理想的成囊助剂,当其质量分数为0.2%时两种农药的包覆率可达98%以上,囊形均匀、圆滑,囊径和囊壁厚度适中,但其用量不宜过高,当其质量分数为0.4%时,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的包覆率分别仅有74.2%和68.1%,同时,释放速率也显著下降。

20%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CS在有效成分含量(下同)600g/hm2用量下,对蛴螬60d的防效可达70%以上,而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在土壤中的降解较为迅速,当施药剂量分别为1 440和33.75g/hm2时,60d的防效分别仅为32.3%和2.5%。

【总页数】6页(P487-492)【关键词】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蛴螬;防治效果【作者】陈列忠;陈建明;赵敏;张珏锋;何月平【作者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桐庐农技推广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50.68【相关文献】1.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微球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J], 杨石有;张少飞;刘德坤;张翠;李正杨;黄彬彬;吴祖建;吴刚2.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毒土法对阜阳市夏大豆田蛴螬的防效试验 [J], 杜霄力3.15%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的研究 [J], 刘兴武4.氟虫腈·毒死蜱18%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对花生蛴螬防治研究 [J], 孔德龙;袁会珠;闫晓静;杨代斌5.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防治花生田蛴螬药效试验报告 [J], 杨晓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0%毒死蜱微胶囊悬浮剂的制备

30%毒死蜱微胶囊悬浮剂的制备

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壤细菌群落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2,45(2):246-254. [15]李世贵.两种木霉菌对黄瓜枯萎病菌生防作用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影响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16]尹 婷.深绿木霉T2对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及抗药菌株的筛选[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2.[17]古丽君,徐秉良,梁巧兰,等.生防木霉对草坪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及定殖能力研究[J].草业学报,2013,22(3):321-326. [18]燕嗣皇,吴石平,陆德清,等.木霉生防菌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与互作[J].西南农业学报,2005,18(1):40-46.[19]陈立华.哈兹木霉及其微生物有机肥对黄瓜土传枯萎病的生物防治及其机理[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20]沈 萍,范秀容,李广武.微生物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9-95.[21]朱双杰,董丽丽.哈茨木霉T23和3种土壤有益细菌的相互作用对白菜生长的影响[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2):44-48.[22]刘登望.拌种剂对花生产量、品质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0.[23]尹淑丽,麻耀华,张丽萍,等.不同生防菌对黄瓜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2(1):10-14.[24]尹丹韩.生防菌P.fluorescens2P24、CPF10、T.harzianumT4对黄瓜根围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1.[25]王秋君.稻麦轮作系统中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对作物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26]吴 凡,李传荣,崔 萍,等.不同肥力条件下的桑树根际微生物种群分析[J].生态学报,2008,28(6):2674-2681.李君君,戴玲玲,顾安乐,等.30%毒死蜱微胶囊悬浮剂的制备[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1):92-95.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0.11.01830%毒死蜱微胶囊悬浮剂的制备李君君1,戴玲玲1,顾安乐2,毕亚玲3(1.安徽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凤阳233100;2.安徽瑞诚福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31;3.安徽科技学院农学院,安徽凤阳233100) 摘要:为探究制备毒死蜱微胶囊悬浮剂的工艺条件,采用脲醛树脂法制备毒死蜱微胶囊悬浮剂,对其主要性能参数进行表征。

氟虫腈饵剂对德国小蠊的药效试验

氟虫腈饵剂对德国小蠊的药效试验

氟虫腈饵剂对德国小蠊的药效试验通过用0.05%氟虫腈杀虫饵剂对德国小蠊的室内药效及宾馆客房的现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05%氟虫腈杀虫饵剂对德国小蠊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标签:氟虫腈;饵剂;德国小蠊;药效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属于蟑螂的一个品种,其体积小,适应性强,繁殖快,易产生抗性。

除了会盗食食物,损害衣物、书籍等造成经济损失外,更主要的危害是传播疾病,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及财产安全造成危害。

德国小蠊从宾馆到居民住宅迅速扩散,已成为当前重要的城市害虫,同时也是蟑螂中最难防制的虫种之一。

笔者根据德国小蠊的生活习性等特点,选用其喜食的动植物饵料,以0.05%氟虫腈为有效成分配制出的杀虫饵剂,并对该饵剂进行了室内药效试验及宾馆客房现场药效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杀灭效果,为车间生产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数据,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①饵料:玉米粉、虾粉、白糖粉,均为市售;②有效成分:0.05%氟虫腈(95%氟虫腈原药为一帆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提供);③配制方法:將饵料及有效成分按一定的配比制成颗粒状饵剂。

1 室内药效试验①供试虫种和品系:德国小蠊,10~15日龄成虫,雌雄各半,为本公司实验室饲养的敏感品系,每组试虫30只,共设三组,并设空白对照组。

②试验条件:温度26±1℃,相对湿度60±10%R·H。

③试验剂量:2.0g/组。

④试验步骤:分别将30只试虫放入70cm*70cm*70cm的玻璃方箱内,待试虫恢复正常活动后,将待试验样品和试虫饲料分别放在试验方箱内的对角,浸水棉球放置在方箱的中央,然后关闭各装置各门,逐日观察记录试虫死亡情况并将死亡试虫取出,连续观察到投药后第12天,试验重复三次,同时进行空白试验⑤计算方法死亡试虫数(只)死亡率(%)= —————————— ×100试虫总数(只)⑥试验结果(表一)2 现场药效试验利用蟑螂喜欢在黑暗、多孔缝的环境中栖息这一习性,将颗粒状饵剂放入蟑螂屋(为本公司生产)内进行诱杀试验,每个蟑螂屋装3g饵剂。

2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制备及质量检测方法研究

2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制备及质量检测方法研究
27.姜云珍,刘韬,秦龙毒死蜱国内发展现状及其对农作物害虫的防治效果[期刊论文]-杭州化工 2010(03)
28.冷阳,仲苏林,吴建兰,曹新梅,曹雄飞农药微囊剂型的开发与现状[期刊论文]-农药科学与管理 2003(03)
29.李嘉诚,冯玉红,林强原位聚合法制备甲维盐微胶囊的研究[期刊论文]-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2)
9.丁向东用界面聚合法制备毒死蜱微胶囊悬浮剂[期刊论文]-农药 2007(10)
10.杜有辰,刘跃群,朱炳煜,韩志任,刘峰20%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防除大蒜田杂草试验[期刊论文]-现代农药
2008(02)
11.冯建国,路福绥,李伟,王秀秀微胶囊农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期刊论文]-世界农药 2009(04)
技术 2007(01)
68.易秀成20%毒死蜱微胶囊悬浮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研究[期刊论文]-现代农药 2005(02)
69.袁昂,黄次沛微胶囊农药概述[期刊论文]-农药 2000(06)
70.袁军农药微胶囊剂简述[期刊论文]-浙江化工 2004(02)
71.袁青梅,杨红卫,张发广,王兴,郑保忠生物农药微胶囊制备研究[期刊论文]-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1)
57.王忠合,朱俊晨,陈惠音微胶囊技术的新进展[期刊论文]-现代食品科技 2005(03)
58.向家来卫生杀虫微胶囊剂的研制及药效[学位论文]硕士 2005
59.谢锐,褚良银,陈文梅,赵扬,肖新才,王枢SPG膜乳化与界面聚合法制备单分散多孔微囊膜[期刊论文]-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3(04)
60.熊忠华,曾鑫年,李保同,谭仕禄鱼藤酮微胶囊化参数的确定[期刊论文]-农药学学报 2005(02)
20.韩志任,杜有辰,李刚,慕卫,刘峰阿维菌素脲醛树脂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期刊论胡云霞,原续波,张晓金,郭毅,常津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的表面修饰及体外评价[期刊论文]-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4(01)

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防治小麦蚜虫的效果

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防治小麦蚜虫的效果

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防治小麦蚜虫的效果摘要进行了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防治小麦蚜虫的试验。

结果表明: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对小麦蚜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小麦生长安全性好,建议有效成分使用量为225 g/hm2。

关键词毒死蜱;防治;蚜虫蚜虫是涡阳县小麦穗期常发性害虫之一,发生为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

毒死蜱为有机磷类杀虫杀螨剂,可用于防治小麦蚜虫,兼治灰飞虱,微囊悬浮剂是毒死蜱在小麦上使用的一种新剂型。

为明确该药剂的防治效果和防治适期,笔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药剂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40%毒死蜱乳油,供试药剂均由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涡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试验地,选择的地块为黄黏土,地势平坦,土壤肥力均匀,排灌方便。

试验于2006年10月20日播种,品种为中麦18。

栽培管理条件与当地大田生产措施一致。

1.3 试验设计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①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有效成分使用量135 g/hm2;②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有效成分使用量180 g/hm2;③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有效成分使用量225 g/hm2;④40%毒死蜱乳油(对照剂)有效成分使用量180 g/hm2;⑤(CK)清水对照。

每处理4次重复,计20个小区,小区面积20 m2,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间设保护行。

1.4 试验方法施药于2007年4月26日进行,共施药1次,小麦生育期为灌浆期、蚜虫处于若虫期。

施药采用喷雾法,用水量750 L/hm2。

用山东卫士-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工作压力0.2~0.3 MPa,喷孔口径为1 mm,药液量为750 L/hm2。

按小区面积计算用药量,对水喷雾,正反叶片均匀着药,叶片表面湿润为度。

其他条件与当地农业生产措施一致。

1.5 气象资料试验当天(2007年4月26日)晴转多云,无风,最高气温26℃,最低气温15℃,相对湿度60%,以后至调查结束无特殊气象天气。

氟虫腈·毒死蜱18%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对花生蛴螬防治研究

氟虫腈·毒死蜱18%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对花生蛴螬防治研究

氟虫腈毒死蜱18%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对花生蛴螬防治研究孔德龙;袁会珠;闫晓静;杨代斌【期刊名称】《农药科学与管理》【年(卷),期】2014(35)2【摘要】本研究以氟虫腈·毒死蜱18%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为对照药剂,测定了氟虫腈·毒死蜱18%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包衣花生种子后氟虫腈和毒死蜱在花生根际土壤和根系中的剂量动态及对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包衣种子播种后微囊化可以显著延缓毒死蜱和氟虫腈在花生根际土壤中的降解,在相同剂量下氟虫腈·毒死蜱18%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处理中在花生根际土壤和根系中氟虫腈和毒死蜱含量均显著高于非微囊化制剂.在药种比1∶100或1∶50条件下,用氟虫腈·毒死蜱种子处理微囊18%悬浮剂对花生种子包衣即可在整个花生生育期对蛴螬有效控制,防治效果在70%以上.【总页数】4页(P60-63)【作者】孔德龙;袁会珠;闫晓静;杨代斌【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82.3;S481+.9【相关文献】1.10%吡虫啉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防治花生蛴螬效果研究 [J], 庄朱力;詹江彬;林灿明2.36%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拌种防治花生蛴螬药效试验 [J], 罗嗣珍;程玲娟;王孝春3.25%毒死蜱微囊悬浮剂不同施药方法防治花生田蛴螬的效果 [J], 赵志强;李翔;李晓;鞠倩;曲明静4.毒死蜱30%微囊悬浮剂防治花生田蛴螬田间药效试验 [J], 黄亮;贾增波;黄婷;田艳5.18%氟虫腈·毒死蜱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 [J], 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毒死蜱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毒死蜱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毒死蜱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蜱是一种常见的血吸虫寄生虫,它们在生物体内寻找宿主进行血液摄取,并可能传播多种疾病。

多种化学杀虫剂已被用于防治蜱,但一些常用的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环境和人体的污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研究者进行了许多探索,其中包括制备毒死蜱微胶囊。

毒死蜱微胶囊是在微胶囊载体中集成毒死蜱,它具有控释、安全、环保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蜱的防治中。

目前,毒死蜱微胶囊在农业、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研究内容及目标本研究将制备毒死蜱微胶囊,并对其质量和性能进行检测及分析。

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1. 确定制备毒死蜱微胶囊的最优方案。

2. 对制备出的毒死蜱微胶囊进行形貌、粒径、包封率等性能检测。

3. 通过释放速率实验、残留率实验等对毒死蜱微胶囊的控释性能进行评估。

4. 建立毒死蜱微胶囊在田间的应用模型,并进行实际场景下的实验验证。

通过以上研究,本文旨在制备出控释性能优良、安全可靠的毒死蜱微胶囊,并为其在实际应用中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三、研究方法1. 制备毒死蜱微胶囊本研究将采用油包水的方法制备毒死蜱微胶囊,具体步骤包括毒死蜱的微胶囊化、微胶囊的包封率测试等。

2. 对毒死蜱微胶囊进行形貌、粒径、包封率等性能的检测使用扫描电镜观察毒死蜱微胶囊的形貌,利用粒径分析仪检测其粒径,并运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设备测试其包封率等性能参数。

3. 评估毒死蜱微胶囊的控释性能通过释放速率实验、残留率实验等控释性能评估方法,对已制备的毒死蜱微胶囊进行测试评估。

4. 建立应用模型,进行实验验证通过与实际场景接近的类似环境建立应用模型,进行实验验证毒死蜱微胶囊的防治效果。

四、预期成果1. 成功制备毒死蜱微胶囊,并确定其最优制备方案。

2. 对毒死蜱微胶囊的形貌、粒径、包封率等性能进行检测和分析。

3. 通过释放速率实验、残留率实验等对毒死蜱微胶囊的控释性能进行评估。

4. 建立毒死蜱微胶囊在田间的应用模型,并进行实验验证。

一种氟虫腈微胶囊悬浮卫生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氟虫腈微胶囊悬浮卫生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氟虫腈微胶囊悬浮卫生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陈列忠,王世贵,俞晓平,陈建明,张珏锋
申请号:CN200810063120.0
申请日:20080717
公开号:CN101305721A
公开日:
2008111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虫腈微胶囊悬浮卫生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卫生杀虫剂的制备技术领域。

该杀虫剂可以0.5~10%的氟虫腈为有效成份,辅以有机溶剂、乳化分散剂,并通过海藻酸胶的包覆固化,再加入乳化分散剂并高速搅拌,形成稳定微胶囊悬浮剂而获得。

该卫生杀虫剂采用了不含醛制备工艺,产品更为安全、低毒、高效,并显著延长了持效期至30天以上,降低使用成本70%以上。

产品可用于防治室内蟑螂、白蚁等卫生害虫。

申请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地址:310021 浙江省杭州市石桥路19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沈伾伾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2.5%三氟氯氰菊酯微胶囊剂防治德国小蠊的试验

2.5%三氟氯氰菊酯微胶囊剂防治德国小蠊的试验

2.5%三氟氯氰菊酯微胶囊剂防治德国小蠊的试验
张灿峰;赵博光;严敖金;丘堂林
【期刊名称】《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6(30)1
【摘要】运用2.5%三氟氯氰菊酯微胶囊剂和由其制成的乳油进行了防治德国小蠊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微胶囊剂不仅对卫生害虫蟑螂药效高,而且在不吸收面板上,持效期长达98 d以上;而对照乳油在不吸收面板上,持效期则不到3周。

微胶囊剂因有效成分被胶囊包被,以水作载体,又有无刺激性气味的优点,解决了多年来气雾杀虫剂易燃、易爆、气味难闻、对人畜有刺激性、污染生态环境等问题。

【总页数】2页(P113-114)
【关键词】三氟氯氰菊酯;徽胶囊剂;防治;德国小蠊
【作者】张灿峰;赵博光;严敖金;丘堂林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重庆中邦药业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63.3
【相关文献】
1.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防治小麦蚜虫药效试验 [J], 崔晓萌
2.2.5%三氟氯氰菊酯微胶囊剂防治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 [J], 刘昌洲;赵桦萍
3.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防治甘蓝菜青虫的田间药效试验 [J], 雷琼;李鹤荣
4.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防治棉铃虫田间药效试验 [J], 黄妍妍;熊仁次
5.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防治甘蓝菜青虫的田间药效试验 [J], 雷琼; 李鹤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5%毒死蜱·吡虫啉微囊悬浮-悬浮剂的研制

25%毒死蜱·吡虫啉微囊悬浮-悬浮剂的研制

25%毒死蜱吡虫啉微囊悬浮-悬浮剂的研制
刘金玲;龚宝金
【期刊名称】《中国农药》
【年(卷),期】2016(012)008
【摘要】毒死蜱属有机磷杀虫剂,适用于防治水稻、小麦、棉花、果树、蔬菜、茶树上多种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主要剂型为乳油,其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且药效持效期较短。

吡虫啉是烟碱类杀虫剂,高效、广谱、内吸性好、残效期长,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其杀虫机制主要是选择性抑制昆虫神经系统烟碱型
乙酰胆碱酯酶受体,从而阻断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造成害虫出现麻痹进而死亡,主要用于防治剌吸式口器害虫,对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的某些害虫也有效。

【总页数】3页(P71-73)
【作者】刘金玲;龚宝金
【作者单位】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82.3
【相关文献】
1.25%毒死蜱微囊悬浮剂不同施药方法防治花生田蛴螬的效果 [J], 赵志强;李翔;李晓;鞠倩;曲明静
2.15%毒死蜱·吡虫啉悬浮剂的研制 [J], 王凤芝
3.植保所成功研制氟虫腈·毒死蜱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 [J], 摘自:农药工业网
4.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中游离毒死蜱的检测方法研究 [J], 何智宇;黄伟;宋俊华;吴进龙
5.微囊悬浮-悬浮剂和微囊悬浮剂不是同种剂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微胶囊剂, 并通过强制接触、 模拟室内及室内现场等实验评价该产品效果。 结果
制备毒死蜱 · 氟虫腈微胶囊悬浮剂, 研究成囊条件对微胶囊指标的影响, 并考察该产品对德国小蠊的防制效 明胶
CHEN Lie⁃zhong, LI Yan⁃li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and Microbiology,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ngzhou 310021,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Supported by the Zhejiang Provinci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Y405517) ,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Program of Hangzhou (No. 20070632B03, 20110232B11) and the Ke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eam Program of Zhejiang Province(No. 2010R50028)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epare chlorpyrifos · fipronil microcapsule suspension (CS)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encapsulation parameters on the quality indices of microcapsule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control effect of this product on Blattella germanica. Methods The CS was prepared by in ⁃ situ polymerization. The control effect of the CS on B. germanica was evaluated by forced contact and simulated indoor trials. Results Gelatin was the optimal surfactant to prepare chlorpyrifos·fipronil CS. When the weight percent of gelatin was 0.5%, the encapsulating rate of effective components was above 97%, and the microcapsules with uniform and smooth shapes and moderate diameters and wall thickness were obtained. Chlorpyrifos · fipronil CS showed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killing B. germanica. When the dose of CS was 20 mg · ai/m2, the KT50 value for B. germanica was 9.8 min, and the 24 h mortality of B. germanica was 100%. The CS had sustained control effect. When brought into contact with B. germanica at 90 d after initial use, the CS achieved a killing rate of 100% within 14 d, demonstrating a significantly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e emulsion product as a control (80.5%). When applied at a dose of 20 mg · ai/m2, the CS achieved a killing rate of 99% within 30 d, and its control effect lasted for one year. Conclusion Chlorpyrifos · fipronil CS shows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killing B. germanica and has sustained control effect, which can reduce the amount of pesticide and the frequency of pesticide application. Key words: Chlorpyrifos; Fipronil; Microcapsule suspension; Blattella germanica; Killing effect
1.3.3
囊径、 囊壁厚度和释放速率测定
微胶囊剂囊
易勒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DSX-25 数显恒速电动搅拌 有限公司) , 48% 乐斯本乳油 (美国陶氏益农公司) , 95%氟虫腈原药 (德国拜耳公司) , 11%毒死蜱 · 氟虫腈 乳 油(浙 江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 实 验 室 自 制)。 农 乳 素磺酸钠 (图们市前进福利化工有限公司) , 溶剂油 0203-B、 农乳 0201-B (南京太化化工有限公司) , 木质 S150 (美国埃克森美孚) ; 乳化剂吐温 -80、 阿拉伯胶、 明胶、 甲苯、 二甲苯、 丙酮、 尿素、 溶剂 NP、 甲醛 (37%) 、 NaOH 和 HCl 等均为市售 (化学纯, 华东医药股份有限 公司) 。 1.2 suspension, CS) 的制备 将 5.0 g 尿素和 21.8 g 甲醛加 11% 毒 死 蜱·氟 虫 腈 微 胶 囊 悬 浮 剂(capsules
有效成分含量= !"#$%&'()*+,- ×100% ./0!"#%&,-
1.3.2 有效成分的包封率测定 称取一定量的微胶囊 产品, 加入溶剂 A 振荡萃取微胶囊外的有效成分, 萃取 之和即为囊外有效成分的量。计算公式:
!"#$ )*!" #$( ×100% 总包封率= %&'( !"#$%&'(
· 129 ·
品制备的研究有很多[6-7], 然而, 有关毒死蜱和氟虫腈 复配微胶囊剂应用于卫生害虫防治却鲜有报道。本研 究以脲醛树脂为囊壁材料制备了以毒死蜱和氟虫腈为 活性成分的微胶囊剂产品, 并评价该产品对德国小蠊 (Blattella germanica) 的防治效果。 1 1.1 材料与方法 仪器与试剂 Prostar 240 高效液相色谱仪 (美国
3 次, 合并萃取液, 测定毒死蜱和氟虫腈的含量, 两者
Varian 公司) , Leica DMLS2 显微镜 (配 Leica DFC320 摄
像头, 德国 Leica 公司) , ESB-500 高剪切搅拌机 (上海 器 (杭州仪表电机有限公司) 。 96%毒死蜱 (chlorpyrifos) 原药 (浙江新农化工股份
2
入到 100 ml 三角瓶中, 用 5% NaOH 水溶液将溶液 pH 值调到 8, 加热至 50 ℃, 开启搅拌 (60 r/min) , 30 min 后 保持 10 min, 冷却, 制得脲醛树脂预聚物, 待用。 将 10.42 g 毒死蜱和 1.05 g 氟虫腈原药溶于 10 g 溶 再加入尿素 2.5 g, 继续反应 30 min, 然后升温到 70 ℃, 剂油 S150 (加入 1 g 溶剂 NP) 中, 搅拌均匀后加入表面 活 性 剂 和 上 述 脲 醛 树 脂 预 聚 物 25 g , 高剪切搅拌 15 min (3500 r/min) , 用 5% HCl 水溶液调 pH 值到 5.0, 搅拌速度同时降至 2000 r/min, 保持 30 min 后再将 pH 后将 pH 值调到 2.0, 搅拌速度降至 600 r/min, 30 min 后 并用水定量到 100 g, 混匀后制得产品。 1.3 1.3.1 微胶囊产品指标测定 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以 5 ℃/min 的速度逐渐升温至 45 ℃。将体系 pH 值调 值调到 3.0, 搅拌速度降至 1000 r/min, 继续保持 30 min 至 7.0 后加入农乳 0201-B 10 g 和木质素磺酸钠 1~3 g,
· 128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3 年 4 月第 24 卷第 2 期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April 2013, Vol.24, No.2
毒死蜱 · 氟虫腈微胶囊悬浮剂的制备 及其对德国小蠊的防治效果
陈列忠, 李艳丽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 浙江 杭州 310021 摘要: 目的 果。方法
· 论
著 ·
是较为理想的成囊助剂, 用量 (质量分数) 为 0.5%时农药有效成分的成囊包封率可达 97%以上, 囊形均匀、 圆滑, 囊径和囊 壁厚度适中; 毒死蜱 · 氟虫腈微胶囊悬浮剂对德国小蠊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 在用量为 20 mg · ai/m2 时, 对德国小蠊的 KT50 为 9.8 min, 24 h 死亡率为 100%; 产品具有突出的持效性, 用药后 90 d 再接触试虫, 14 d 杀灭率仍可达 100%, 明显高于对照 结论 毒死蜱和氟虫腈经微胶囊化后对德国小蠊具有良好的击倒性和突出的持效性, 可有效减少施药量和施药次数。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3-4692 (2013) 02-0128-04 乳油产品 (80.5%) ; 现场实验效果表明, 用量为 20 mg·ai/m2 时, 对德国小蠊 30 d 杀灭率超过 99% , 有效时间可达 1 年。 关键词: 毒死蜱; 氟虫腈; 微胶囊悬浮剂; 德国小蠊; 杀灭效果 中图分类号: R384.9; S48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