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县志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山县志·续志》文化旅游部分
(1986.1.1-2005.12.31)
第二编自然风光
第一节:自然风光
莲花湖景区
莲花湖,俗称莲花泡。
位于县城东30公里的姜屯镇东北土城子村东,为绕阳河的天然泄洪区。
莲花湖历史悠久,较早的记载见于宋代许元宗的《奉使行程录》:“自显州九十里至兔儿涡,六十里至粮渔务,务基依水际,居民数十家,环绕弥望皆莲花”。
指的就是今日的莲花湖。
粮渔务即在今日的土城子村附近。
莲花湖水盛之时弥漫无际,最大面积曾达到16平方公里,长8公里,宽2、3公里不等,深达3米余。
每逢7、8月间,莲花茂盛,错杂丛翠。
观花、捕鱼、网蟹、钓玩者往来于此。
千余年来,莲花湖已经形成了天然的生态水系。
建国以后,莲花湖遭到了两次人为的破坏,致使这一千年水泊再也不能恢复往日之旧貌了。
第一次是大跃进期间,人们为了挖取河泥为肥,竟将莲花湖水排放一空,不仅使莲花湖变成了一个枯塘,而且致使藕根禁毁。
第二次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盲目兴修水利,再次排放湖水灌溉农田,并迫使绕阳河水改道,断其上游水源,致使莲花湖从此变成了一洼死水潭,由真正意义的湖泊变成了一块季节性湿地,从此失去了往日天然水乡的美丽景色。
经过了十余年雨水的积存和莲花湖生态的自然修复,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初,莲花湖虽然面积大幅度减少,但仍可达1000余亩,号称“千亩莲花湖”。
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莲花满湖开放,景色宜人。
改革开放后,当地政府对莲花湖的认识也有个转变的过程,从出租湖面养鱼养蟹到后来的开发旅游。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姜屯镇为开发莲花湖曾经几次做过小规模的投资,修路、植树并修建了部分人工景点。
莲花湖的旅游由于其特有的原生态风光吸引了大批游客。
1998年,鼎盛时期的游客多达3万余人。
收入亦很客观。
2000年,根据辽西区域文化研究会提供的史料考证,元、明时期著名道人张三丰1247年生于当时的粮渔务(今姜屯镇土城子村附近)。
为了扩大莲花湖的名人效应,增加莲花湖的人文内涵,县政府筹资在莲花湖畔的张三丰故里修建了“张三丰祠”。
近年来,由于连年干旱,莲花湖水正逐渐枯竭而再度失去了往日的色彩。
但是,莲花湖作为黑山境内不可多得的自然生态资源,一直被各个方面广泛关注。
但是,为了保护环境、造福子孙,对莲花湖的开发再不可已破坏自然生态为代价,不能让这个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原生态自然资源,在我们这一代消失。
要通过退耕还湖、休养生息等办法逐渐恢复千亩莲花湖的原生态景致,使其成为最佳的生态旅游资源。
蛇盘山景区
蛇盘山古称蛇山,又称东大山、荒山子等,位于辽西黑山的北部,距县城25公里处的芳山镇境内,他以独特的风姿著称于黑山地区,是当地著名的自然景观。
蛇盘山主峰海拔302米,山势险要,陡峭异常。
山顶有长10米,宽6米的一处平台,有4眼柱洞及残砖败瓦,传说为冷云亭遗址。
山顶还隐约可见有岩翻石滚之迹,据传为1930年大雨,山洪暴发所致。
蛇盘山景区占地约16万平方米,山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登山南视龙湾水库一碧千顷,北望群岗宛如长龙,东连无边沃野,西接闾山群峰,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沼泽,淤泥很深,杂草丛生。
天神杨二郎担着宝山路过这里,由于泥泞难行,便放下担子休息,谁知一觉醒来,两座山已深陷下去(另一座是薛屯乡的九朵莲花山),再也担不起来了,他把扁担化作一条长蛇看守此山,蛇盘山由此得名。
山上有清代名胜古迹多处,“多宝塔及摩崖造像”现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山上还有望海寺、清风洞、二郎宫、卧凤桥、卧龙沟、魁星楼、石林、碑林等观赏景点。
肇建于金世宗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的“天龙寺”(清道光28年重建后改称“双泉寺”)位于主峰东南的山坳处,每年4月28的庙会,人流如潮,香烟缭绕,解放前曾盛极一时,1953年庙宇遭严重损毁。
随着近年来旅游事业的发展,当地政府引资复修“天龙圣寺”,的大雄宝殿、二僧殿、东西配殿、天王殿、中鼓楼等佛事活动场所。
4月28的庙会做为一项特色旅游项目也已经恢复。
蛇盘山旅游区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风物传说。
而且绿茵苍翠,花果环抱,景色如画,有着众多可利用的自然资源。
山上不仅有油松、落叶松、刺槐、还有枫树、黄玻椤等稀有树。
有苦丁香、荆条、山枣树、山葡萄等各色野生花卉。
初春之季,南北山麓梨花盛开,秀丽非凡。
夏季则绿荫如盖,鸟鸣蝉唱,不时还有山鸡、野兔飞窜。
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景。
如今,经当地政府的多方努力,蛇盘山景区以新的姿容展现在了世人面前,一千二百多延长米的进山柏油路、新山门、停车场、商业区、服务区、度假游乐区和基础设施工程等正日趋完善。
山门上“蛇盘山旅游区”六个大字,是我国著名艺术家张仃老先生为家乡所题,为旅游区增添了无限的文化底韵。
第二节:文物古迹
新立屯善德寺
新立屯善德寺又称关帝庙,位于黑山县新立屯镇街中心。
始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光绪三年(1877年)扩建。
“文化大革命”期间,山门、钟鼓楼被炸毁,原有石碑、石狮亦荡然无存,只保留了主体建筑。
1981年至1996年进行多次维修,完成山门、月洞门,卷棚彩绘、正殿换瓦等工程。
1984年9月,被锦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立屯关帝庙座北朝南,占地面积约900平方米。
原有山门、马童殿、钟楼、鼓楼、中殿、后殿等。
原山门为歇山式拱门,在其两侧各有硬山式角门一座,后在原址上开月亮门权作山门。
1996年又在此基础上修复建设硬山式山门5间,进山门后东西两侧原是十字脊四角飞檐的钟楼和鼓楼。
通过中轴线上15米的甬路便到正殿,正殿为一殿一卷后出抱厦式,既前卷棚,后正殿再后为抱厦。
前卷棚为歇山式,正殿为硬山式,抱厦亦为卷棚歇山式。
前卷棚正殿面阔3间,明间宽2.94米,两次间宽2.2米,总进深15.2米,抱厦面阔进深各1间,东西为4.1米,南北为2.7米。
正殿两山墙处砌圆月式
便门可进入相距4米的中庭,中庭有青砖木结构围顶式厅堂,面阔3间。
厅堂后西5.7米辟角门可通后庭,有3间青砖瓦房做后殿。
新立屯关帝庙是我地区清代小格局,多内容、承古法、高水平、建筑艺术之代表作,建筑艺术独具一格,具有小巧玲珑,繁细剔透超俗之风。
建筑构建繁多奇异、细腻精巧,花纹、图案、雕刻、彩绘内容丰富而集中,匠心良苦,十分考究。
虽然规模不大,却将民族佛教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部极富色彩,立体感的丰富详实的清代史卷。
具有十分珍贵的艺术、参考和保护价值。
黑山天主教堂
黑山天主教堂位于黑山县黑山镇北街丘陵高岗上。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从关内迁来的李、丁、肖三姓人在黑山落脚,将天主教传入小黑山(今黑山境内)。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因教徒渐多,法国宗教界派兰、德二司铎神甫来此经办教务并建教堂。
1900年6月,黑山一带的义和团首领王利增率拳师郭威、樊国等百余人,“披红持刀”,攻打教堂,不到一日,便攻下教堂,杀死神甫、教徒百余人。
并火烧了教堂“洋楼”。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至宣统二年(1910年),沈阳教区派去法国传教士魏宗芄神甫用庚子赔款中的3万元在火神庙旧址(今教师进修学校西侧)重建天主教堂。
教堂坐北朝南,东西宽15米,南北长46米,为哥特式建筑。
整个建筑由钟楼、圣堂及东北角小堂房组成,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主塔楼高46米,建筑面积595平方米,整个建筑由异型预制青砖和花岗岩雕石砌筑。
正面辟
有正门及左右侧门。
殿堂内装饰精美庄严,东侧小塔楼高15米,有石砌旋梯105级可拾阶而上,主教堂为四角形塔制,塔顶嵌有十字架,拱券顶棚,中间塔楼有木梯上下,上层挂有铜钟,鸣钟时方圆十里都可听到悠扬的钟声。
圣堂左右各有8棵圆柱,东西两侧各开窗9扇,圣堂大厅最北端东侧接建青砖灰瓦小堂房。
整个建筑精美宏大,素有小巴黎圣母院之称,是辽西地区唯一保存下来历史最悠久的西式建筑。
1948年10月,辽沈战役黑山阻击战时,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指挥所曾设在教堂内。
1988年12月,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黑山县清真寺
黑山县清真寺位于黑山县黑山镇西街居民区内。
寺前为常年流水的小河沟。
始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
寺内有背西面东正殿五楹,正门上悬“兰经济世”匾额,殿有前后抱夏,共占地190平方米。
另有正房5间,分别作阿訇室、待客室、沐浴室,占地105平方米(现已改建成7间瓦房,占地250平方米)。
有仪门1间,门上悬“清真古教”匾额,南北各有耳房一间(占地60平方米)。
1973年被黑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立屯清真寺
新立屯清真寺位于黑山县新立屯镇内,进德街路北,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是新立屯镇的穆斯林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初,因“花灯节高跷会”上的分歧引发了满、回民族矛盾的激化,
发生了武装械斗,致使清真寺被焚毁。
同年四月,晚清“甲午名将”左宝贵(回族)率军去营口路经此地,平息了这场回、满纠纷,使新立屯镇的汉、满、回各族人民又能和睦相处。
在左宝贵的倡议下,同年底,由满汉官吏和穆斯林共同捐资,在原址上重新建成了现在这座清真寺(当年捐建的功德碑尚在寺内,上面刻有左宝贵的名讳)。
新立屯清真寺由山门殿、大殿、讲经堂等古建筑物组成。
其山门殿为硬山式正房三间,两侧各有一个角门。
均以青砖和石雕构件组成,山门的框上有石刻二龙戏珠,两旁石刻一副对联:“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先,群生无二宰;有圣有贤有帝有王而后,皆以惟一元尊。
”两次山墙上亦有石刻对联:“化人化物能化化;生天生地更生生。
”
大殿(亦称拜殿)座西朝东,由前廊和遥殿组成,遥殿上建有攒尖顶望月楼,前廊下有四根明柱。
讲经堂为三间硬山式建筑。
上世纪80年代恢复宗教活动后,两侧各接一间耳房,其他均为历史原貌。
1986年被黑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芳山镇多宝塔及摩崖造像
芳山镇多宝塔及摩崖造像位于黑山县芳山镇的东大山(俗称蛇盘山)的南坡山腰处。
东、北、西三面环山,南面开阔。
山下有一处果园。
南距龙湾水库8000米,西距大郑铁路2000米。
芳山镇多宝塔为花岗岩建造。
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塔高12米,由塔座、塔瓶、塔刹组成。
塔座为须弥式六角形,每边长1.86
米,座高2米。
座上用4层条石逐渐拢砌出4级层,其上砌高3米的塔瓶,塔瓶南面辟龛,龛内原有铜佛,早年被盗。
龛上阴刻“多宝塔”3个楷体大字,塔瓶上为13层相轮逐收砌至塔顶,顶上安装铁质塔刹。
塔东10米崖上有一组摩崖造像及石刻,分别雕的是“菩提达摩”、“观音菩萨”,两侧有“善才”、“龙女”侍立。
均为依山开凿,阳刻浮雕而成。
佛像面貌岸然端庄衣冠领袖飘带分明,风格粗犷古朴,刻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两尊造像间的石崖上有一竖联刻“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为阴刻隶书,书法颇有功底,刻工也深平有利,笔锋不阿。
有款:邑痒生李标九董沐敬书,石工张自发刻,大清同治丁卯六月(1867年)。
坡下另有一处摩崖石刻,为楷书“灵分泰岱”四字,笔法遒劲有力。
芳山镇摩崖造像对研究我县古代雕刻技艺和书法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也为发展黑山县旅游业提供了一处不可多得的历史人文景观。
1984年9月,被锦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辽东长城(明代边墙)
万里长城是我国最大的珍贵文物,其历史悠久,工程之艰巨,为世界罕见。
从公元前七世纪前后开始,筑长城超过万里的有三个朝代:秦长城一万余里,汉长城二万余里,明长城一万余里。
较为完整的留存到现在主要是明朝建筑的长城,长达一万二千四百多里。
辽宁省境内的辽东长城(亦称“辽东边墙”)是明代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明王朝建国之后,为了防止新崛起的东北女真各部和北面蒙古兀良哈部的侵扰而修建的辽东长城,修筑较早的是中间的一段——辽河两岸的边墙,既从黑山县白厂门村起至开原莲花
厅村止,长达七百多里,于十五世纪初(明永乐年间)开始修筑。
在黑山境内通过的有一百二十多华里,虽然经历了五个多世纪的沧桑岁月,仍然比较完好地保存了从白厂门镇双台子至太和镇尖山子之间12段、约十五公里长的遗迹。
1、白厂门边门遗址——皮边口子附近,约1公里。
墙体为两道平行夯土高壕,间距40米,边墙高3米左右。
2、白厂门镇皮边口子——义和屯北山段约1公里。
边墙以两大壕为主,中间小壕,夷平为耕地后隐约可见。
边墙为西北、东南走向扶摇而上至义和屯北丘陵地。
3、义和屯北山——石家沟村段约3公里。
从义和屯北丘陵继续向东南顺山而下。
这里山势较陡。
由于雨水冲刷沟豁较多,但墙体依然按照两壕平行的格局延伸。
至山脚跃过一条山路后又攀上一座丘陵,直奔石家沟村。
此段边墙保存较好。
墙高一般在两米以上,个别地点超过三米。
在距石家沟3华里处尚保留有三条大壕和三条小壕的形式。
大壕底宽12米整个边墙占地达120米宽,极其壮观。
4、石家沟村——八道壕半仙屯西约2公里。
边墙在石家沟村内毁断,出村后墙体在丘陵山地重新出现直上半仙屯西山,此段边墙为两壕夹一沟。
壕高约3米。
下山后,墙体被公路及耕地破坏。
5、半仙屯村东——八道壕镇西约1公里。
出半仙屯村往东,地势又开始升高,墙体再度出现,为两壕夹一沟。
残高约1.5米左右。
6、八道壕矿山中学东侧——韦城子后山北坡有0.5公里。
墙体为三壕两沟,壕高约2米。
其后至高丽墙子村北约2.5公里的地段均被耕地所毁,但
依稀可见农田中的条状凸起。
7、高丽墙子屯——冮台山东坡约0.5公里。
为明显的三道夯土壕,高为1至1.5米不等,三壕各相距35米。
8、冮台山南侧山脚下的后山屯——羊肠河边,有0.5公里。
此段边墙变为两条壕,高约1米。
至羊肠河边中断。
9、钟乳山西北坡——秦屯山西侧山顶、约1.5公里。
钟乳山因山顶有望台遗址,为一圆土丘,形如乳头而得名。
边墙至秦屯山顶因开山采石形成断崖而中断。
10、秦屯山——尖山子山顶。
约3.5公里。
过断崖后边墙重新出现折而向东至秦屯山顶,下山后为两壕夹一沟。
两壕间距19米,高约1米。
东西贯通,连绵不断,直至尖山子山顶。
11、尖山子南山坡——马鞍山约1公里,在尖山子顶望台北侧通过,到山东坡后成九十度角折而向正南。
因开采白泥而中断,其后在尖山子南山下出现延伸南行直上马鞍山。
12、石筑边墙:原是明代镇静堡东城墙之一段,现存长约20米、宽约1米,高已不足1米,是由巨石垒砌成的墙基。
清代以后,毁城为边,故称石筑边墙。
以上为黑山县境内现存的明代辽东长城遗迹。
1998年6月被锦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金望平县遗址
(一)土城子古城遗址
土城子古城遗址位于黑山县姜屯镇土城子村南20米,东距千亩莲花湖
仅百米。
城内及西侧为耕地,南面是人工挖倔的排水河渠。
1981年10月,文物普查时发现。
面积20万平方米,呈正方形,南侧挖河渠时遭局部破坏。
城址出土了大量铜钱,多为宋钱。
地表发现过筒瓦、板瓦、白瓷大碗、泥质灰陶盆口沿等器物。
20世纪80年代初,曾出土饰物铜人2个。
一人高5.3厘米,重50克,立式孩童状,两腿并拢双臂下垂,右臂前曲,半裸,环发;另一人高7厘米,重60克,为武士站立状,头著冠,身着武士服,两腿叉立,两臂伸张。
这些器物均有辽、金时期特点,依此推断城址当为辽金时期。
1983年8月,被黑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5年版《黑山县志》有《金望平县遗址考》一文,考证土城子古城遗址即为金望平县旧址。
(二)东公廒城址
东公廒城址位于黑山县芳山镇东公廒村东南50米。
北面800米为红石河,西面3000米是龙湾水库,东距黑山子2500米,南500米为东沙河。
城址正方形,每边长400米,面积16万平方米,墙基厚4米,南面辟门土筑。
为金代筑造。
在城西2500米处有塔的遗址。
此城、塔在明代尚好,被后人称为“望平县城”和“望平县塔”,也有人据此推断该城为金代望平县城。
遗址内有许多绳纹陶片,当地群众以前曾在东沙河岸挖出过刀币,城址附近还出土过黑花白瓷片。
1983年8月,被黑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版的《锦州文物志》采用的是东公敖城址为望平县遗址说。
大吴台新石器遗址
位于黑山县大兴乡大吴台村西北500米处。
北距黑山——辽中公路2000米。
面积达2万平方米,文化层较厚。
1982年10月,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1987年4月,进行了复查。
遗址地表散布大量陶片,采集到的标本有“之”字纹陶片、陶纺轮、夹砂红陶片以及大量器足、器耳、器底、口沿等。
还有少量战国鱼骨盆陶片等。
总体看,该遗址的时代属新石器时代晚期。
1984年9月,被锦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蛇山子汉墓群
蛇山子汉墓群位于黑山县段家乡蛇山子村西北的丘陵地里。
随自然地势北高南低。
东西宽约500米,南北长约1000米,面积约50万平方米。
蛇山子汉墓群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出的普查。
1958年在农田基本建设时曾发现花岗岩石棺1具。
石棺总长2.27米,现藏于锦州市博物馆。
1983年、1987年曾多次对此汉墓群进行调查和复查。
农民在耕种时先后发现过瓦棺墓、砖室墓、并出土过刀币(现藏于锦州市博物馆),地表遗存丰富,皆为残砖,多为汉代遗存,辽金时期遗存也较多。
从过去发现的墓葬看,蛇山子汉墓群以砖室墓为主,间有石棺墓。
从墓的规模大小看,多为单体墓,且规模较小,可以说多为一些平民百姓墓葬。
蛇山子汉墓群,年代久远,占地之大为黑山县仅有,就在我锦州地区也极为鲜见。
墓群地表遗存之丰富,发现的墓室之多足以说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为研究这个地区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民俗一定具有重要的价值。
初
步判断蛇山子汉墓群形成于西汉时期,而西汉时期,锦州古城附近设置了徒河县,为锦州最早的建制实体。
并延续了战国时期设置的辽西郡、辽东郡,辽东郡设置的无虑县县治所至今还不能确定其位置。
有省文物专家曾怀疑,蛇山子汉墓群附近的汉代生活遗址很有可能即为无虑县治所。
这一判断若得到证实,其历史科学价值将是不可估量的。
1969年3月被锦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节:公园
张三丰祠
1993年4月11日,辽西区域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李树基在《锦州日报》刊登了《张三丰其人》的文章,文中提到,张三丰先生自称“某乃懿州粮渔务人氏”。
据历史学家吕振羽先生考证:辽东懿州,治所在今阜新塔营子,辖今彰武、阜新、新民、黑山等地。
金大定29年(1189年)曾设望平县于粮渔务(今黑山县姜屯镇土城子村附近)。
其后辽西区域文化研究会专家们在黑山召开了研讨会,进一步确认了张三丰于蒙定宗三年(1248年)四月初九生于粮渔务这一史实。
姜屯土城子东南有千亩莲花湖,每当莲花开放时节,游人如织,赏荷品藕,成为黑山一处著名景观。
为进一步开发名人资源,促进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2000年4月,在当时的县长于晓军的建议下,在莲花湖旁修建了“张三丰祠”。
张三丰祠总占地面积1900平方米,四周为东西宽38米,南北长50
米,高2米的围墙。
正南方设有角门两座。
院内主体建筑为一座三间硬山式仿古建筑,面积109.12平方米。
主殿顶脊为青砖烧制的二龙戏珠图,两端为1.80米高的吻兽,所有彩绘完全采用先进的丙烯燃料,殿正中建有2米长、1.2米宽、0.8米高的须弥宝座,座顶上端坐2.3米高的张三丰塑像(其象完全仿武当山遇真宫的三丰坐像,通体为玻璃钢制,为半拉门人李健所做),法象慈祥庄严,令人肃然起敬。
东西北墙画有10幅壁画:1、奉旨灵宵殿;2、转世粮渔务;3、宝地诞三丰;4、拜师习文武;5、仗义救朝官;
6、博陵理积案;
7、悬壶济世人;5、结庵玉虚宫;9、惠心创太极;10、诈死避天使。
大部分取材于流传当地的民间传说。
殿内地面为青色方砖铺就,主殿南端建有前廊,前廊正中悬挂李硕夫先生书写的横匾“张三丰祠”。
殿前有用花岗岩条石铺设的四级台阶,台阶下为六边形的八卦图,图中为黑白两色的阴阳鱼,在八卦图东西两侧分别立有1.8米高的花岗岩石碑,东侧碑南面为李树基先生撰写的《张公碑》,北面为明朝皇帝《英宗之制》;西侧碑南面为当时县长于晓军撰写的《张三丰祠堂记》,北面为《张三丰筹建委员会人员名单》。
碑文为方秀明先生所书写。
由八卦图向南为板石铺就的27米长的甬道,甬道两边为花岗岩条石,在甬道最南端东西两侧又立有两块高约2.4米的白绵石碑,东侧为自称武当派弟子张奇等人所立的纪念碑;西侧为锦州魏金国先生所书的“张三丰故里”碑。
正南面建有角门两座。
主殿西侧建有一座24平方米的更房,亦为青砖辉瓦的仿古建筑。
祠外正南面有一个人工修筑的长40米、宽6米、深4.12米的荷花池,池面四周用花岗岩剁面石砌成。
在荷花池正中,有一座南北走向的用花岗岩
抛光石砌成的拱形桥,桥长8米,宽4米。
附:张公碑、明英宗之制、张三丰祠堂记、张三丰祠筹建委员会
(附件1)
张公碑
(张三丰简介)
张三丰元明道士。
名通,又名全一,字君实,号玄玄子。
因平时不修边幅,人称张邋遢。
元定宗三年(1248年)生于辽东懿州望平县(今黑山县姜屯镇),天生异相,大耳圆目,龟形鹤背,身材伟岸。
年方弱冠,即文武双全,成为辽东名士。
至元戊辰(1268年)出任博陵县令,九天理清三年积案。
至元庚午(1270年)悬印出家,拜火龙真人为师,武功高强。
一年四季只穿一件破衣,披一领蓑衣。
一餐能食升米或数日不食。
时而隐修于山野,时而云游于江湖。
能预知吉凶祸福,行无定止。
曾在宝鸡金台山死而复活。
道徒称他为“阳神出游”。
多次来武当山中结草为庐修炼丹道,并预言此山日后必定大兴。
嘱其弟子“善守香火”。
后入四川青城山、鹤鸣山访真揽胜。
明太祖十七年(1384年)撰《无根树词》自题大元遗老张三丰自记于武当山天柱峰之草庐。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派使四处寻访,竟毫无踪影。
明成祖永乐年间大修武当山,专门为张三丰修建了“遇真宫”并数次遣使访觅,也未果。
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年)封为“通微显化真人”。
(不知所终。
张三丰认为“自古道法流传分为正、邪二教,而儒、道、佛三教皆为正教,虽然创始人不同,但修己利人,其趋一也。
因此牟尼、孔、老皆名曰道。
”他在《大道论》中说:“儒也者行道济时者也,佛也者悟道觉人者也,仙也者藏道度人者也。
”他主张修道者就是修阴阳性命之道,“三教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