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支出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事业单位支出管理制度
一、前言
行政事业单位是指履行行政公务,管理和提供基层公共服务的政府机构。作为公共机构,行政事业单位负有管理和有效利用纳税人缴纳的资金的责任。因此,在行政
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营中,建立完善的支出管理制度尤为重要,既可以确保公共资源的
合理使用,又能够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和科学性,防止浪费和滥用资金,提高资源
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支出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需要受到法律的规范和监督。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必须建立规范的支出管理制度。制度的设计需要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既符合行政
法规和财务规定,又贴合实际运营的需要。
1.规范使用资金,预防浪费。
支出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以使资金使用更为规范。制度应明确资金的来源、用途及使用时间等方面的规定。这些规定有助于预防资金的滥用和浪费,使资金使用更具有
针对性和目标性。
2.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通过理性使用资金,避免资金铺张浪费的现象,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支出管理制度建立在完善的预决算制度基础上,有利于提高资金预算的科学性和
准确度,从而为单位的各项业务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3. 增强财务透明度,提升管理效能。
建立支出管理制度有利于增强单位的财务透明度,做到资金来源和用途的公开透明,并使资金支出中的漏洞和潜在风险显现。支出管理制度的落实有力地提升了财务
管理效率,为事业单位的战略决策提供我准确的数据支撑。
三、行政事业单位支出管理制度建设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管理政策制定中,必须反映经济管理与市场发展的新特点,在应用最新理念和技术的过程中,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加强公共资源管理和满足社会
需求,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同时,通过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各级财务人员和
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财务意识,保证支出管理制度得以快速落实。下面从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审计管理三个方面,探讨行政事业单位支出管理制度的建设。
1.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支出管理制度的核心部分。预算管理包括制定预算、执行预算、预算控制、预算评估等。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的核心,只有完善的预算管理才能做到公共资金的合理使用。
(1)预算管理的制定和执行
预算管理的制定与执行,必须在预算法规定的基数上制定预算,制定合理预算明细表,依照预算明细表办理各项支出,并确保费用合理、不超过预算范畴;同时在预算审核和执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预算程序和预算控制规定执行,严禁随意修改预算锁定的内容,不得超出预算支出限度,确保财务拨款再合理使用的基础上,保证日常支出的正常运转。
(2)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的主要内容有长组织支出管理、控制项目支出、控制文教科研支出等。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制定科学的预算控制办法、分类管理制度和批准制度等,对于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实行科学的预算控制,预案和预测工作,实行预算调整策略,合理控制预算范围。经济管理人员针对不同业务流程,制定不同的预算控制方式,加强规范管理,做到财务预算和执行的高效协同,防止资源浪费和资金错误开支。
(3)预算评估
预算评估是预算表现情况的评估和分析,是性质上的一种审查。它可以反映出预算的财务效果和控制效果。行政事业单位应该采取完善的预算评估制度,建成完善的预算评估体系,科学评估预算计划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对金额超支的部门或项目进行财务风险评估和强化管理。
2.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是支出管理中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它处理资金的来源、审核、拨款、落实和资金使用的运转监督等方面,确保准确高效的资金使用。建立科学有效的资金管理制度,是保障财务稳定与安全的关键。
(1)资金来源和审核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自于两个领域,一是财政处拨的资金,二是机构自身的盈余。因此,资金来源和审核的事项包括财政拨款的收支、收入、加工资银行存款、国债理财等一系列法定或非法定来源及其支出的收支情况,对长期申请资金用途的项目进行预审,并向领导层透露申请信息。
(2)拨款和落实
拨款和落实是资金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确保拨款依据合法、正确,无差错,防止漏洞现象的出现;落实的重点是结合预算计划的实际需要,按照预算控制办法和
管理制度落实预算支出,确保资金使用符合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规定。
(3)资金使用的运转监督
资金使用的运转监督是确保资金使用效率和安全的监测制度,重点是对需要大量资金的赞孩项目进行全程跟踪,对资金错误使用或侵占监管等行为进行严格惩处、建
立丰富多彩的奖惩机制等等。
3.审计管理
审计是防范和发现资源滥用和资金侵占现象的重要手段和管理方法。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机构应落实审计机制,包括完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开放审计渠道和建立
外部审计机制等,实现审计机制的长期稳定运转。
(1)内部审计管理制度
内部审计制度主要指行政事业单位自行设立的审计机构,实行日常审计管理,包括制定审计计划,开展审计活动,以及进行数据分析和落实改进问卷调查制度等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相应的职责、工作流程、程序等,以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严密性
和科学性。
(2)开放审计渠道
开放审计渠道主要指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公开透明审计机制,在适当范围内,向社会透露审计机制的运作和时间表,以取得社会对审计工作的认可与支持。审计机制的
开放渠道,也可以通过所属区域财经管理部门或者其他合法组织的法定职责,与行政
事业单位达成合作,实现内外联动的审计机制。
(3)外部审计机制
外部审计机制指行政事业单位聘请专业审计服务机构来实行质询审计或增值审计等工作,将审计机制工作的科学性、精益属性发挥到了极致。在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
实际中,外部审计机制具有严谨的审计标准、全面的覆盖面、权威的审计结论等带来
的多方面优势,可以更好地落实审计管理制度。
四、总结
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公共资源管理和资金使用一直存在诸多问题,如浪费和滥用资金等等,需要落实完善可靠的支出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
位支出管理制度建设,应当配合预算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和审计管理制度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