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备忘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情备忘录》解说词
按语:2009-12-21 央视财经频道推出大型电视纪录片《国情备忘录》,这部纪录片是继《大国崛起》、《复兴之路》之后,央视财经频道再次重磅出击的扛鼎之作。
纪录片共九集,分别讲的是《中国之谜》、《人口大计》、《农字当头》、《苍茫大地》、《资源扫描》、《山水之间》、《民生纵横》、《创新元素》,以及《中国脚步》,每集45分钟,就当下中国的人口、三农、耕地保护、资源环境、社会保障以及创新能力等我国国情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进行了客观详尽的表现。
第一集:中国之谜
多年以后,关于2008年,有这样一些印象将定格在人们的记忆中。
这一年,罕见的冰雪灾害和汶川大地震降临到中国人身上。
带着剧烈的伤痛,中国向全世界奉献了一场有史以来最为壮观与宏大的奥运盛会。
这一年,一场金融风暴从美国华尔街悄然发端,在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证券……这些百年历史的金融巨头相继倒下后,风暴进一步席卷整个欧洲大陆,金融危机肆虐下的世界经济陷入了全面衰退。
也是在这一年,中国作为全球唯一保持增长的经济体,完成了历史上的又一次跨越——经济总量突破30万亿元人民币,稳居世界第三位。
再没有哪个时代的中国像今天这样受到世界的关注:无论是30年不变的经济高速增长,还是金融危机中奇迹般地率先回暖,都让深陷经济危局的西方国家充满了探究的热情,他们想弄清中国的发展动力。
也没有哪个时代的中国像今天这样迫切需要看清自己:延续了整整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如何在我们手中续写;未来前行的动力又在哪里?
姚景源:
改革开放30年,我们常常能够听到这样一句话,就是说我们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是不是符合中国国情。
把握国情,是我们制定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的依据,也是我们执行这个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的客观基础。
今天,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钢铁和水泥生产国,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我国的外汇储备列世界第一,外贸规模世界第三。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让我国成为了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30年来,我国经济年均增幅高达9.8%,其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1978年仅为1.8%,到2008年已提高到6.4%。
1978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06亿美元,2007年猛增到21737亿美元,增长了104倍。
其中,出口总额从98亿美元增加到12178亿美元,增长了123倍;进口总额从109亿美元增加到9560亿美元,增长了87倍。
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不断提升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改革开放初期位居第29位,从2007年以来则稳居第3位。
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也由1978年的不到1%提高到2007年的近8%。
美国国际问题专家法里德•扎卡里亚在他的畅销书《后美国世界》一书中这样描写到,中国生产全世界2/3的复印机、微波炉、DVD机和鞋子,还有几乎全部玩具。
而全球最大的美国连锁零售商店沃尔玛的绝大多数国外供应商都是中国企业,沃尔玛所谓的“全球供应链”,其实就是一条“中国供应链”。
姚景源2
30年前,我们中国的贫困人口是2亿5千万,那么经过30年,我们使2亿多的人从贫困状态,他们解决了温饱,他们开始走向小康,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当他们在讲到说我们这30年全人类减贫的成就的时候,联合国和世界银行他们一致认为,说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减贫是占了这30年全世界减贫的总成就的2/3。
我们现在有近万亿美元的进口,那我们这么大数量的进口,就有力地拉动了我们贸易伙伴的国民经济的增长,现在全世界500强在中国都有他们的投资,这么多的外资,他们的所有者在中国这片土地所获得的利润,大大地高于他们在原来所在地,所以中国的增长应当是为整个世界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于中国经济起飞的说法首先来自西方,最早提出这个说法的应该是美国《纽约时报》。
1992年9月,这家报纸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发表文章称中国经济起飞了。
当时出现这样的报道不免令人惊讶,因为在此之前,西方媒体在涉及中国的报道中几乎都在谈论中国的危机。
但似乎一夜之间不一样了。
美国《新闻周刊》管中国叫“亚洲的庞然大物”;
法国《回声报》副主编伊兹拉莱维奇发表了一部名为《当中国改变世界的时候》的著作,立即上了畅销书排名榜;
“德国之声”电台在预测2050年世界经济形势时将中国形容为“旗舰”。
拉丁美洲第一大周刊的巴西《请看》杂志则在一篇长达78页的文章中称中国为“正在上升中的帝国”。
而在形容中国的众多新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时代》周刊的“一个新王朝的开始”。
迥异的表达方式、或夸张或公允的赞美,折射出大多数国家复杂难言却又惊人相似的心理感受。
然而,没有人能统计清楚,这当中又有多少的误读。
虽然在西方人士口中,不乏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赞美之辞。
但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却并不符合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1993年,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最先提出了中国之谜的说法。
罗纳德认为,中国在财政下降的同时,快速的货币供给增长并没有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他对这一情况大惑不解,于是,他把中国这种“高财政赤字和高货币供给量的同时保持价格稳定的现象”称为“中国之谜”。
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韦茨曼提出:按照西方主流经济学家设计的东欧和原苏联各国的改革,伴随而来的是经济大萧条,而在他看来不那么正宗的中国改革却与高速经济增长并行。
他将这种现象称为“中国之谜”。
2002年,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彼得•诺兰提出,按照主流经济学的理论逻辑,中国不可能获得目前的成就。
但中国却在各种缺损的条件下获得了持续的经济增长,诺兰将这种不一致的局面称为“中国之谜”。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布坎南则这样诠释他心目中的“中国之谜”:“看上去不合理,可是却管用”。
这些世界最顶尖的学者专家,把我国的快速发展称为“中国之谜”,包含了这样一层意思,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角度,中国的发展是难以理解的。
事实上,在全世界的眼中,我国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国家。
弗里德曼——最关注中国经济的一位世界级的经济学家,关于中国,他有过这么一段小幽默。
他说,只要能够给中国的经济改革提供可行性方案,他就有能力获得,或者他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就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学家试图破解中国之谜的时候。
我国的经济总量逐渐超过意大利,又超过法国、英国。
2009年,国家统计局发布最终核实数据,2007年我国GDP总量为人民币25.73万亿元,约合3.38万亿美元,超过此前的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德国,德国当年GDP总量为3.32万亿美元。
然而,这样的成就却不得不面对另一个严峻的现实:那就是在我国经常会被人提起的两道算术题,一道是除法:中国的任何一项巨大的成就,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另一道是乘法:中国的任何一个小问题,乘以13亿,都会成为一个无法想象的大问题。
庞大的人口基数为人们提供了看待这个国家的一种视角。
事实上,除了人口众多,在我们辽阔的国土上,因为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工农业发展不平衡,人们也同样难以简单地看待这个国家。
而种种不平衡所带来的巨大差异,也像一个个谜团一样,摆在人们的面前。
在首都国际机场,平均每2分钟就会起落一架航班,超过5000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使这里稳居世界十大最繁忙机场行列。
不断变幻的航班显示屏和繁忙的飞机跑道无不折射出这里的活力与效率,以及扑面而来的繁荣。
这是中国。
而在距离北京256公里的河北省康保县的三义村,66岁的王荣和老伴就着一碗腌白菜和一盆煮土豆开始了他们的午饭。
家中唯一的电器是这盏电灯,但也不常用,因为一个月不到2元的电费已经是这个家庭的一笔不小的支出。
受土地沙化的影响,这里除了土豆很难种植粮食或是其他经济作物。
在三义村,像王荣这样的贫困家庭并不少见。
2005年,类似三义这样的贫困村,在河北省与京津接壤地区中还有3700多个,贫困人口超过270万。
这仍然是中国。
我国有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和20000多公里大陆边境线,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五十度,东西跨经度六十多度,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万平方公里——这是一个广袤的中国。
在我国,已发现的170多种矿产资源中,钨、锡、锑、稀土等储量世界第一,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世界第一,煤炭、石油、黄金等的储量也位居世界前列——这是一个富饶的中国。
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1.8%的石油、不足9%的铁矿石、不足5%的铜矿等资源,养活着占世界20%的人口——这又是一个负重的中国。
时至今日,中国农民依然是这片土地上最大的一个社会群体。
7亿2千万,这个庞大的数字,意味着地球上每9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农民。
我国当前共有资源型城市118个。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开掘提速,约有2/5的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
我国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地区,2006年仍有超过3亿人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
1/3左右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1/3以上的国土面积存在水土流失问题,90%的天然草原不同程度退化。
2009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69亿,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约为13%,但我们的养老保障却与实际需求有着不小的差距。
已经是工业大国的我们,在技术水平、管理经验、产业提升,以及国际竞争力上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人口多、底子薄,曾经是概括中国国情最为人熟知的一句话,但这句话现在已经远远不能描述出我国的基本国情。
胡鞍钢——一位多年关注中国国情的学者,他对自己的国家有过这么一段感慨。
胡鞍钢:从我个人的体会来说,研究国情就如同读一部天书,天天读,但实际上我们发现也读得不是很懂,知之不多、也知之不深。
因为中国太大、太复杂,它不仅每年在变化,每天都在变化。
20多年前,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的一本书《第三次浪潮》,向刚刚打开国门的中国人展示了这样一幅未来的画卷:跨国企业将盛行;电脑发明使在家工作成为可能;家庭模式格局将更为多样……
时过境迁,人们发现,托夫勒的预言大多已成为了现实。
有人曾说过:“托夫勒并没有给中国带来直接的财富,但他给了人们一个梦想和实现梦想的方法。
”
但今天,阿尔文·托夫勒面对中国的巨变,却感叹所有的变化都超出了他的预测范围。
他说:没有人能够想象中国的崛起。
这是一个神奇的时刻,变化如此迅速地降临。
是的,今天,再没有人认为中国是一成不变的——变化已经成了中国的一个特征。
姚景源3
一些西方学者,按照他们的理论逻辑,曾经规划了一条通往国家富强的道路,但当我们看这一理论在实践当中的表现,我们会感到他们规划的国家富强的道路并不是金科玉律,我曾多次到过拉美,我曾经目睹拉美这些国家,他由于按照西方所设计的那种经济理论和发展战略,最后他们走向经济停滞,而经济的拉美化在今天正是政策失误的代名词。
这是2001年阿根廷的一组新闻镜头,阿根廷这一年在全国范围内发生的抢劫浪潮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动荡,最终迫使阿根廷内阁集体总辞职。
不久,总统德拉鲁阿迫于强大的社会压力,向国会递交辞呈。
总统走后,留下的是一个烂摊子:1320亿美元的债务、高达18.3%的失业率。
面对连续萧条和债务累累的阿根廷经济,也许很难有人相信这个拉美国家曾经是二战以前的世界七大工业国之一,处在相当于现在的日本的地位。
而带领拉美走向失败的正是西方经济学理论指导下的一项共识,被称为《华盛顿共识》。
另一场让人印象深刻的激进改革发生在我国的近邻俄罗斯,自1992年1月1日起,一场以休克疗法为模式的改革,在俄罗斯联邦全面铺开。
这是离现在最近的一次大规模经济改革。
“休克疗法”的改革结果是众所周知的。
在长期的指令性价格及商品极度匮乏的形势下骤然放开价格的闸门,导致了商品价格的飞涨,奔腾式的通货膨胀汹涌
而至。
休克疗法的失败使俄罗斯GDP几乎减少了一半,GDP总量只有美国的1/10。
1989年,俄罗斯的GDP是我国的2倍强,10年后,仅为我国GDP的1/3。
“休克疗法”摧毁了俄罗斯原有的经济基础,使贫富差距急剧扩大,事实上这次改革使俄罗斯倒退了20-30年。
我们今天面对的环境,无疑和西方经济起步时的情况有了很大的差别。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走自己的道路。
其实,能不能把计划和市场最好的部分“装入一个篮子里”,正是中国经济转型目标模式的精髓所在。
中国有中国的国情,现在,已经有人开始讨论北京共识了。
2004年,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了美国高盛公司政治经济问题资深顾问乔舒亚•库珀•雷默的一篇论文,叫《北京共识》。
雷默在其论文中指出,“北京共识”以创新和试验为灵魂,强调解决问题应因事而异,灵活应对,不求统一标准。
“北京共识”一词由此不胫而走,引起各方关注。
所有了解发展中国家几经起伏的发展史,以及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激烈争论的人们,都不难掂量出“北京共识”一词的分量。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姚景源4
可以讲我们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发展,我们是走的一条前无古人的路,就全世界的发展来讲,没有一个国家和我们走的是一样的路,这条独特的道路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978年我们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基础,那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核心思想就是实事求是,所谓实事求是,就是客观的认识中国的国情,就是尊重中国的国情,在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我们再来选择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应当说,我们的选择是科学的,而我们选择这条道路确实是没有任何借鉴,实践证明,我们这条路是正确的,是科学的。
公元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
中国每一次的火箭发射,都牵动着这个国家公众的目光。
这是一个大国的雄心、这是一个强国的尊严。
在神舟六号的太空之旅中,搭载了三幅书画长卷。
三幅长卷中,人物、山水、花鸟各56件,这三幅中国画,被命名为——《神州颂》。
56幅人物,展示着中国56个民族——自古中国,人杰地灵……
56幅花鸟,寄托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九州之壤,物华天宝……
56幅山水,描绘着中国人心中的家园——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这是我们的国家,这是我们的家园,这里有中国人强国的梦想。
奇迹是许多真实的数据。
我国的GDP已经冲过4.3万亿美元。
我国这个世界人口第一的国家,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
我国的进步使超过2亿人摆脱了饥饿和贫困。
历时2年,《国情备忘录》摄制组足迹深入到我国几乎所有的省区,行程超过8万公里,试图勾划出一条我国国情的脉络。
这次漫长的穿越,我们用行走的脚步纪录中国国情。
在镜头前面,我们自问,经历了五千多年古老文明的中国,在享用了三十年的繁荣之后,什么是支撑我们前行的力量,什么是我们成长的基因,我国究竟面对着怎样的现实?一路走来,我们看到了成长,也看到我们的伤痕,我们看到了生机勃勃,也看到我们必须面对的艰辛。
中国仍然在“历史的三峡”中航行,前面还有大大小小的浅滩激流。
这是一个越来越融入世界大潮、却又相伴着许多难题的中国;这是一个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但又始终顽强地向上生长的中国;这是个全社会深深地被各种欲望搅动,但同时又发自内心地渴望和谐、正义与幸福的中国……
第二集人口大计
提要:1935年,胡焕庸绘制了一张与众不同的中国地图,这张地图被一条线分为两半——从黑龙江的瑷珲也就是今天的黑河,一直到云南腾冲,线之西北是中国64%的土地,由于气候寒冷、环境恶劣,大约只有4%的中国人生活在这一侧;而线之东南,土地面积虽然只占中国的36%,但却养育着96%的中国人。
中国的人口一直在这样的一个不均衡的环境下增长着。
英国工业革命初期,他们的人口只有区区1000万,还不到全球的2%;1935年罗斯福新政后的美国,人口也不过才一个亿,只占全球的5%。
而新中国开始工业化转型的时候,身上背负的人口是5亿4千万,占全球的1/4。
当中国启动工业化列车,人口载重却成了大问题。
第四次人口高峰正在来临。
30年计划生育政策,我们少生了4亿多人,使中国的13亿人口日推迟了四年,我们也使全世界60亿人口的人口日也推迟了四年。
但今天,我们依然是世界上人口压力最大的国家。
中国这块土地,究竟能够承载的人口极限是多少?
国情备忘录第二集《人口大计》
这是相当数量的中国人每一天的开始。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早已习惯了这拥挤的车流,习惯了这快速涌动的人群。
面对密集得甚至有点透不过气来的生存空间,他们恬淡从容,处乱不惊。
拥挤,这或许是生为中国人必须要习惯的一种生活。
虽然同样的拥挤可能出现在东京、纽约、伦敦、孟买,甚至更多国家的一些城市。
但是在国土面积前五十位的国家当中,没有一个会像我国这样,在如此广袤的疆土上,大面积地出现类似的拥挤。
也不曾有过其他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始终如一地密集着。
为什么国土面积位列全球三甲的中国,会显得如此拥挤?这个问题的答案,曾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被一个叫胡焕庸的地理学家掀开过一角。
1935年,胡焕庸绘制了一张与众不同的中国地图,这张地图被一条线分为两半——从黑龙江的瑷珲也就是今天的黑河,一直到云南腾冲,线之西北是我国64%的土地,由于气候寒冷、环境恶劣,大约只有4%的中国人生活在这一侧;而线之东南,土地面积虽然只占国土的36%,但却养育着96%的中国人。
独特的人口分布,给了我们独特的生存密度。
尽管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曾数次试图向西部迁移,从大三线建设,到屯垦戍边,再到上山下乡,但是这条看不见的线依然横亘在中华大地上。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发现,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比例,与70年前相差不到2%,但是,线之东南生存的人已经远不是当年的4亿3千万,而是,12亿2千万。
虽然我们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但真正适合人们生存的空间,却只是这300多万平方公里。
就是这有限的土地,养育了13亿中国人,养育了全世界1/5的人口。
虽然和胡焕庸时代相比,中国人口增长了近3倍,但今天的中国人却生活得更好。
同期:韦安夏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主任
“这可能是历史上最显著的成就。
中国用实际工作证明了它在走正确的道路,这给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
”
中国有13亿人口,13亿人口的中国是中国在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特征。
13
亿中国人与资源、环境的矛盾,13亿中国人的生存发展是中国最大的课题。
30年期间,我们中国少生了4亿多人,那么我们使中国的13亿人口日推迟了四年,我们也使全世界60亿人口的人口日也推迟了四年。
现在,我们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了3000美元,如果我们不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那么我们今天仅仅能够达到1800美元左右。
我们现在的人均土地、人均矿产资源、人均水资源,我们一系列的人均重要的指标,都会比目前,下降20%。
【短片:第四次人口高峰来临】
这里是北京最大的专科妇产医院。
产科六个病区的办公室全都已经腾出来改成了病房。
门诊医生从原来的六、七个增加到了十二个,还是无法满足需求。
张为远北京妇幼保健院副院长
“早晨挂号以前从十点钟左右,头一天(晚上)十点钟排队,去年就是提前了,头一天下午就来排队。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出现了建国以后的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那个时期出生的孩子们,如今已经开始结婚生子。
中国又一个人口生育高峰不可避免的来临了。
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每年的新生人口总数从20年前的1900多万降到了1600万以下,但最近五年又开始波动,2005年和2008年两度突破了1600万关口。
虽然与前三次生育高峰相比,这次的生育高峰仅仅是一个小凸起,但社会公共资源同样面临新一轮的抢夺。
马俊
“就是我们的资源的配备,床位的配备,医护人员的配备,希望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这样一个工作量,//但现在就把这个节奏完全打破了,完全打破以后,造成医护人员相对不足。
”
产前检查要排队,生孩子要排队,以后还要上大学、找工作,孩子未来的人生究竟要排多少队,做父母的不可能不去想。
【短片:中国能承载的人口极限】
中国这块土地,究竟能够承载的人口极限是多少?争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根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的估测,中国人口承载的最大极限约为16亿人,最理想的人口数量是7到10个亿。
科学家们是根据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作出这样的估测的,比如,按粮食产量,不应超过12.6亿人;按能源负载,不应超过11.5亿人;按土地资源,不应超过10亿人;按淡水供应,不应超过4.5亿人。
今天的中国,人口已经超过了13亿,比理想状态多出了3亿多。
现实似乎并没有那么悲观。
然而,活着,并不等于活得自在!面对13亿人,中国任何一个值得骄傲的数字,都很可能在瞬间变得微不足道。
【短片:人口资源压力+当家难】
虽然我国拥有数不清的河流湖泊,但当这“生命之源”平分给13亿人,我们就只能和沙特、阿联酋这样的沙漠之国,一起站在联合国的缺水名单当中;
虽然我国地下蕴藏的煤炭总量位居全球三甲,可被13亿人一分,我们的排名就会迅速下滑整整五十位;
虽然我国人脚下涌动的石油总量,就连OPEC成员国都要羡慕,但人均以后,我们又会被全球四十个国家远远甩在身后。
13亿人要吃饭,平均每天就要吃掉160万头猪,就要消费掉大约13亿公斤的粮食。
13亿人要生活,每天就有10万吨垃圾需要填埋,就有3个西湖的水要被马桶抽掉;
13亿人要发展,每天就要动用相当于建一个长江大桥的财政资金。
中国人的日常开销究竟有多大?也许在北方这个最大的煤炭枢纽,你会得到一种答案。
大秦铁路线上,像这样一座三百多米长,十五、六米高的煤山,通常只需几个小时的时间就会被完全搬空。
中国每三盏灯里就有一盏必须靠这里运出的煤来点亮。
秦永红太原铁路局运输处副处长
“几乎每10分钟就要发出一趟万吨或者2万吨的电煤专列,像大家看到的,每一根线就代表一列万吨或者2万吨的重载列车。
”
这蜘蛛网一样的图表显示的,仅仅是大秦线一天的运输情况。
像这样的运输密度,全世界绝无仅有。
而这条能源大动脉现在承载的运量,已经是它设计运送能力的4倍。
绷紧的不仅是铁轨,还有铁路线上每个职工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