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课件4关于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案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行农地制度的缺陷及其克服——“两田制”
1.2.2.整顿“两田制” 的依据之一 ——“两田制” 侵犯农民权利
1.2.1. “两田制” 的依据 —— 降低 交易 费用
整顿 “两田制” 的依据
1.2.3. .整顿“两田制” 的依据之二—— “两田制” 影响农村社会 和制度稳定 14
2.农民对土地延长承包期政策的反应及原因分析
一个实证分析的案例
林 卿.农村土地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政策的实 证分析与理论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 1999(3)
知识点分析 方法分析 观点分析
1
知识点分析
•文章结构 •知识点
2
文章结构
• 林 卿.农村土地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政策的 实证分析与理论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 1999(3) •引言 •一、对政策出台背景的理解 •二、农民对土地延长承包期政策的反应 及原因分析 •来自百度文库、承包权——准所有权?
17
2.4.结论
• 2.4.1.结论之一——不同资源 禀赋与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密切相关 • 2.4.2.结论之二——地区差异 与制度绩效密切相关
18
2.5.预测
• 2.5.1.预测之一——长期稳定土地承包 关系政策可能产生过高交易费用 • 2.5.2.预测之二——长期稳定土地承包 关系政策可能危及农村稳定 • 2.5.3.预测之三——长期稳定土地承包 关系政策不能满足“均田”需求 • 2.5.4.预测之四——长期稳定土地承包 关系政策并非最小的农地制度变迁路径 • 2.5.5.预测之五——长期稳定土地承包 关系政策会产生制度变迁
• 2.1.政策目标与政策对象行为模式 的背离 • 2.2.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政策运 行的地区差异——一个假说 • 2.3.贫困地区的农民对土地延长承 包期政策的反应——不自觉地反对 • 2.4.结论 • 2.5.预测
15
2.3.贫困地区的农民对土地延长承包期政策的 反应——不自觉地反对
• 2.3.1.依据之一——人均资源禀赋 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农地承包期 的重要因素 • 2.3.2.依据之二——贫困地区不断 调整土地具有合理性 • 2.3.3.依据之三——贫困地区需要 按人口变动进行地权调整
20
3.2.现行农地产权结构的演变
•3.2.1.承包经营权结构 的丰富 •3.2.2.承包经营权—— 个人所有权
21
3.3.承包者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的 依据——所有权
•3.3.1.政策依据 •3.3.2.理论依据—— 地租
22
3.3.2.理论依据——地租
• 3.3.2.1.有偿转让价格——地租+投资 补偿 • 3.3.2.2.有偿转让——所有权在经济上 的实现 • 3.3.2.3.有偿转让=出租 • 3.3.2.4.低偿承包=分割集体土地所有 权
23
3.4.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认知与 行使
•3.4.1.自主行使 权利 •3.4.2.土地使用 权流转的基础
24
3.5.较长的承包期——所有权性质的强化与凸 现
• 3.5.1.所有权性质的强化与凸现— —处置权 • 3.5.2.所有权性质的强化与凸现— —租金收益 • 3.5.3.所有权性质的强化与凸现— —转让形式多样化
25
26
观点分析
• 承包权——准所有权?(一个 假说)
27
引言——延长30年不变、整顿两田制
• 中共中央、国务院从1993年起,先后发出四个文件, 反复强调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 近期中央再次发出通知,明确指出:农村土地承包期 都要无条件地延长30年不变,两田制不要再搞了, 已经搞了的要认真整顿,机动地原则上不留等。 • 上述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对稳定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 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农地制度创新提供了制度 保证。 • 那么,为什么中央要反复强调稳定和完善农村的土地 承包关系呢?农民对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这一政策 的反应及原因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做些探 讨和思考。
1.对政策出台背景的理解(分析基础——理论假设)
1.1 稳定家庭 承包经营 制度的依据 —— 土地是中国 农民的生活 来源和 社会保障
1.2. 现行农地 制度的 缺陷及 其克服 —— “两田制”
1.3. 政策目标 —— 稳定土地 承包关系、 保护 农民权益
13
1.2.现行农地制度的缺陷及其克服——“两田制”
8
假说
• 2.2.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 系政策运行的地区差异— —假说之一 • 3.6.承包权——准所有权? (假说之二)
9
预测——建立在假说之一基础上的预测
• 2.5.1.预测之一——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政 策可能产生过高交易费用 • 2.5.2.预测之二——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政 策可能危及农村稳定 • 2.5.3.预测之三——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政 策不能满足“均田”需求 • 2.5.4.预测之四——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政 策并非最小的农地制度变迁路径 • 2.5.5.预测之五——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政 策会产生制度变迁 10
16
2.3.3.依据之三——贫困地区需要按人口变动 进行地权调整 • 2.3.3.1.按人口变动进行地权调整的依据之 一——整体福利不能增加 • 2.3.3.2.按人口变动进行地权调整的依据之 二——过程公平 • 2.3.3.3. .按人口变动进行地权调整的依据 之三——资源约束 • 2.3.3.4.按人口变动进行地权调整的依据之 四——满足温饱
建立在假说之二基础上的预测
• 3.7.预测——均分的承包权 的所有权性质不断强化与完 善,最终演化为终极所有权
11
逻辑关系
引言——延长30年不变、整顿两田制
1.对政策出台背景的理解(分析基础——理论假设)
2.农民对土地延长承包期政策的反应及原因分析
3.承包权——准所有权?(一个假说)
12
1.对政策出台背景的理解(分析基础——理论假设)
3
知识点 • 2.2.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政 策运行的地区差异——假说之 一 • 3.6.承包权——准所有权? (假说之二)
4
方法分析 •实证方法 •分析要素 •逻辑关系
5
分析要素
•定义 •假设 •假说 •预测
6
定义
•土地承包政策 •地区划分 •产权与地租等
7
假设
•一、对政策出台 背景的理解(分 析基础——理论 假设)
19
3.承包权——准所有权?(一个假说)
• • • • • • 3.1.均分的承包权 3.2.现行农地产权结构的演变 3.3.承包者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的依据——所有权 3.4.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认知与行使 3.5.较长的承包期——所有权性质的强化与凸现 3.6.由此可结论为:承包权——准所有权(一个假 说) • 3.7.预测——均分的承包权的所有权性质不断强化 与完善,最终演化为终极所有权
1.2.2.整顿“两田制” 的依据之一 ——“两田制” 侵犯农民权利
1.2.1. “两田制” 的依据 —— 降低 交易 费用
整顿 “两田制” 的依据
1.2.3. .整顿“两田制” 的依据之二—— “两田制” 影响农村社会 和制度稳定 14
2.农民对土地延长承包期政策的反应及原因分析
一个实证分析的案例
林 卿.农村土地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政策的实 证分析与理论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 1999(3)
知识点分析 方法分析 观点分析
1
知识点分析
•文章结构 •知识点
2
文章结构
• 林 卿.农村土地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政策的 实证分析与理论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 1999(3) •引言 •一、对政策出台背景的理解 •二、农民对土地延长承包期政策的反应 及原因分析 •来自百度文库、承包权——准所有权?
17
2.4.结论
• 2.4.1.结论之一——不同资源 禀赋与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密切相关 • 2.4.2.结论之二——地区差异 与制度绩效密切相关
18
2.5.预测
• 2.5.1.预测之一——长期稳定土地承包 关系政策可能产生过高交易费用 • 2.5.2.预测之二——长期稳定土地承包 关系政策可能危及农村稳定 • 2.5.3.预测之三——长期稳定土地承包 关系政策不能满足“均田”需求 • 2.5.4.预测之四——长期稳定土地承包 关系政策并非最小的农地制度变迁路径 • 2.5.5.预测之五——长期稳定土地承包 关系政策会产生制度变迁
• 2.1.政策目标与政策对象行为模式 的背离 • 2.2.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政策运 行的地区差异——一个假说 • 2.3.贫困地区的农民对土地延长承 包期政策的反应——不自觉地反对 • 2.4.结论 • 2.5.预测
15
2.3.贫困地区的农民对土地延长承包期政策的 反应——不自觉地反对
• 2.3.1.依据之一——人均资源禀赋 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农地承包期 的重要因素 • 2.3.2.依据之二——贫困地区不断 调整土地具有合理性 • 2.3.3.依据之三——贫困地区需要 按人口变动进行地权调整
20
3.2.现行农地产权结构的演变
•3.2.1.承包经营权结构 的丰富 •3.2.2.承包经营权—— 个人所有权
21
3.3.承包者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的 依据——所有权
•3.3.1.政策依据 •3.3.2.理论依据—— 地租
22
3.3.2.理论依据——地租
• 3.3.2.1.有偿转让价格——地租+投资 补偿 • 3.3.2.2.有偿转让——所有权在经济上 的实现 • 3.3.2.3.有偿转让=出租 • 3.3.2.4.低偿承包=分割集体土地所有 权
23
3.4.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认知与 行使
•3.4.1.自主行使 权利 •3.4.2.土地使用 权流转的基础
24
3.5.较长的承包期——所有权性质的强化与凸 现
• 3.5.1.所有权性质的强化与凸现— —处置权 • 3.5.2.所有权性质的强化与凸现— —租金收益 • 3.5.3.所有权性质的强化与凸现— —转让形式多样化
25
26
观点分析
• 承包权——准所有权?(一个 假说)
27
引言——延长30年不变、整顿两田制
• 中共中央、国务院从1993年起,先后发出四个文件, 反复强调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 近期中央再次发出通知,明确指出:农村土地承包期 都要无条件地延长30年不变,两田制不要再搞了, 已经搞了的要认真整顿,机动地原则上不留等。 • 上述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对稳定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 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农地制度创新提供了制度 保证。 • 那么,为什么中央要反复强调稳定和完善农村的土地 承包关系呢?农民对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这一政策 的反应及原因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做些探 讨和思考。
1.对政策出台背景的理解(分析基础——理论假设)
1.1 稳定家庭 承包经营 制度的依据 —— 土地是中国 农民的生活 来源和 社会保障
1.2. 现行农地 制度的 缺陷及 其克服 —— “两田制”
1.3. 政策目标 —— 稳定土地 承包关系、 保护 农民权益
13
1.2.现行农地制度的缺陷及其克服——“两田制”
8
假说
• 2.2.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 系政策运行的地区差异— —假说之一 • 3.6.承包权——准所有权? (假说之二)
9
预测——建立在假说之一基础上的预测
• 2.5.1.预测之一——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政 策可能产生过高交易费用 • 2.5.2.预测之二——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政 策可能危及农村稳定 • 2.5.3.预测之三——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政 策不能满足“均田”需求 • 2.5.4.预测之四——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政 策并非最小的农地制度变迁路径 • 2.5.5.预测之五——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政 策会产生制度变迁 10
16
2.3.3.依据之三——贫困地区需要按人口变动 进行地权调整 • 2.3.3.1.按人口变动进行地权调整的依据之 一——整体福利不能增加 • 2.3.3.2.按人口变动进行地权调整的依据之 二——过程公平 • 2.3.3.3. .按人口变动进行地权调整的依据 之三——资源约束 • 2.3.3.4.按人口变动进行地权调整的依据之 四——满足温饱
建立在假说之二基础上的预测
• 3.7.预测——均分的承包权 的所有权性质不断强化与完 善,最终演化为终极所有权
11
逻辑关系
引言——延长30年不变、整顿两田制
1.对政策出台背景的理解(分析基础——理论假设)
2.农民对土地延长承包期政策的反应及原因分析
3.承包权——准所有权?(一个假说)
12
1.对政策出台背景的理解(分析基础——理论假设)
3
知识点 • 2.2.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政 策运行的地区差异——假说之 一 • 3.6.承包权——准所有权? (假说之二)
4
方法分析 •实证方法 •分析要素 •逻辑关系
5
分析要素
•定义 •假设 •假说 •预测
6
定义
•土地承包政策 •地区划分 •产权与地租等
7
假设
•一、对政策出台 背景的理解(分 析基础——理论 假设)
19
3.承包权——准所有权?(一个假说)
• • • • • • 3.1.均分的承包权 3.2.现行农地产权结构的演变 3.3.承包者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的依据——所有权 3.4.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认知与行使 3.5.较长的承包期——所有权性质的强化与凸现 3.6.由此可结论为:承包权——准所有权(一个假 说) • 3.7.预测——均分的承包权的所有权性质不断强化 与完善,最终演化为终极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