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专题练习有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1.亚里士多德说:“凡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我们就可说他是那一城邦的公民;城邦的一般含义,就是为了要维护自给生活而具有足够人数的公民团体。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民自治构成了民主性的奴隶制社会
B.公民意识决定了人人平等的人际关系
C.公民组织包括了本邦的奴隶和外邦人
D.公民权利保证了城邦社会的长盛不衰
2.(2016·苏北四市一模)“梭伦建议取消掉所有市民的所有债务,不光是市民所欠公债,也包括市民之间的私债,这样既能重新给已经成为奴隶的那些人自由,也让所有财主取消掉了他们之间的烂账。
”对材料评价准确的是()
A.解放奴隶,基本铲除贵族特权
B.取消烂账,彻底消除城邦矛盾
C.废除债奴制,有效缓和社会矛盾
D.解放劳动力,加快资本主义发展
3.(2016·泰州一模)“除十将军外,其余官职基本通过抽签的方式选出,每个人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
”材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
A.轮番而治B.主权在民
C.权力制约D.法律至上
4.(2016·南通、扬州三模)任何雅典公民如果认为某项新的法律提案与现行法律存在形式或内容上的冲突,都可以向陪审法庭提出诉讼。
如果提案人连续三次提出的立法建议都被陪审法庭判为违法,他将被剥夺公民权,并且不允许再提出立法建议。
这主要表明古代雅典()
A.直接民主具有明显局限B.陪审法庭拥有立法权力
C.民主政治具有法律保障D.立法程序严密而且烦琐
5.(2016·常州一模)公民大会是全体雅典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出席参加的最高权力机关,五百人议事会、十将军委员会、陪审法庭、执政官统统隶属于它,对它负责。
公民大会的决议是最后的裁断,具有最高的权威。
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主权在民B.直接民主
C.民主监督D.依法执政
6.“事实证明,有关所有权的一切现代法法制,无论在实体或者程序方面都未超过罗马法既定的基本范畴。
”这说明罗马法()
A.涵盖了现代法制的基本内容
B.包含了商品生产社会的大多数法权关系
C.设定了所有权的全部可能性
D.适用范围限于私有制高度发达的社会
7.有学者评价古罗马某部法律时指出,“几乎所有残存的文本看起来都具有土生土长的特点,这同留传下来的传统说法相一致;平民们所寻求的不是改革法律,而是公开法律。
”据此推断这部法律()
A.巩固了罗马帝国统治B.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
C.是罗马习惯法的汇编D.主要是维护平民利益
8.(2016·无锡调研)《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有人缔结抵押自身或转让物件的契约,而有五个证人及一个司秤人在场,那么当时所做的诺言不得违反”。
《民法大全》规定,“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
首选方式。
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
”两则材料均强调罗马法()
A.保护私有财产B.反对刑讯逼供
C.重视证据D.重视契约
9.(2016·南通、扬州、泰州三市二模)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立外事大法官,外事大法官在审理涉外案件之时,一方面不能援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诉讼程序,另一方面又无其它明文规定的诉讼程序可供依循,客观上使其只能通过行使“自由心证”的裁量权,自行创制诉讼程序。
“自由心证”裁量权的行使()A.以保障罗马帝国公民的权利为前提
B.反映出罗马法基于实际逐步完善
C.调节的是罗马公民之间的法律关系
D.因随意解释法律而损害平民利益
10.(2016·无锡一模)有学者指出:“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这说明罗马法在形成过程中所具有的特点是()
A.开放性和灵活性B.民主化和程序化
C.随意性和实用性D.主观化和杂糅化
11.(2016·淮安四模)在罗马法制史上,公元前3~前2世纪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代。
在这一时代里,罗马人找到了革除古代法弊端的钥匙……为罗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罗马史纲要》)这把钥匙应指()
A.习惯法B.公民法
C.万民法D.自然法
12.法国学者莱昂·罗班指出:“智者学派的运动,是代表着想用类似的方法满足同样需要的各种独立的努力的总和。
这些需要,是这样一个时代和这样一个国度的需要:在这个国度中,一切公民对于他这城邦的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一份,并且只要靠言辞来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
”材料表明()
A.雅典的公民政治促成了智者学派的产生
B.智者学派激发了雅典人参与政治的热情
C.只有依靠雄辩的言辞才能取得政治地位
D.公民参与城邦事务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3.苏格拉底曾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
”苏格拉底这些话的主要政治意图是()
A.提倡妇女参政B.主张人民主权
C.反对轮番而治D.重建道德价值观
14.柏拉图曾说:“事物对于你自己,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
”与此相似的命题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美德即知识
C.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D.世界的本原是人的理念
15.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学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
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
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
”这种主张()A.反映出古希腊法律是习惯法
B.说明了古希腊实行民主政体
C.体现了智者学派的思想特征
D.表明知识分子倡导以人为本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经济繁荣,工商业发达,海外贸易活跃,当时各地移民纷纷前往希腊定居。
雅典的上层都是由奴隶主团体掌握实权,他们有雄厚的财力,连国王都必须依靠奴隶主组成的元老院议会的支持才能稳固自己的地位,同时国王无权力没收奴隶主的财产,这有点类似西方的君主立宪政体。
雅典的民主制,是早期的民主制,所谓的民主大门仅仅是对有钱有权力的社会体面人敞开的。
——壬寅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材料二:
民主最本质的优点,也许在于能够在既有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动性,使共同体的大量人口能够亲身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对国家产生一种强烈的亲和感和认同感,不仅使每一个个人而且使共同体本身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阮炜《“苏格拉底问题”背后的政治》材料三:
公元前415年,雅典公民大会商讨是否远征西西里,尽管多数公民不了解西西里的情况,但苏格拉底的学生亚西比德富有煽动性的演说激动了许多人,最后公民大会批准了远征计划。
亚西比德出征后,反对派在公民大会上宣扬亚西比德毁坏神像,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利用公众对神灵的敬畏之情,让公民大会通过决议,追查亚西比德的渎神和阴谋反对人民罪,结果导致了亚西比德的叛逃和雅典远征军的全军覆没,雅典由此走向衰落。
——据《西西里之战》归纳整理(1)根据材料一,概括早期雅典民主制建立的社会背景。
(3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民主政治的优点,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雅典民主运行的主要机构。
(6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雅典民主制存在的弊端,并指出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6分)
高考历史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答案
1~5.ACACA
6~10.BCCBA
11~15.CACAC
16.(1)工商业发达;奴隶主拥有实权;国王的权力有限。
(2)优点:直接民主;增强国家认同感。
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
(3)弊端:直接民主容易使公民受到野心家的蛊惑而左右政局,使民主沦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导致内耗和混乱,危及国家前途。
原因:公民大会不受制约。
高考历史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
1.城邦制度下实行公民自治,有资格的公民直接参加政治活动,集体管理城邦,构成了直接民主制下少数人的民主,故A项正确;奴隶制社会下不可能实现人人平等,故B项错误;公民组织是不对外邦人开放的,故C项错误;直接民主制的弊端最终加速了城邦社会的衰落,故D项错误。
2.题干中提到“取消掉所有市民的所有债务”中的市民指的是雅典公民而不包括奴隶,故A项错误;梭伦虽然取消债务,但不能彻底消除城邦矛盾,故B项错误;废除债务奴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故C项正确;这一时期资本主义还未产生,故D项错误。
3.“每个人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体现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轮番而治的基本特征,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政府权力来自人民的主权在民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权力部门的相互制约,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雅典法律的地位,故D项错误。
4.材料中“提案与现行法律存在形式或内容上的冲突”“连续三次提出的立法建议都被陪审法庭判为违法”表明是针对违法情况,不是“局限”,故A项错误;材料中“陪审法庭判为违法”表明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没有涉及立法权力,故B项错误;材料中“提案与现行法律冲突,都可以向陪审法庭提出诉讼”“判为违法,他将被……”表明雅典民主政治有法律保障,故C项正确;材料中“提出诉讼”“判为违法”体现的是司法程序而非立法程序,故D项错误。
5.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是全体雅典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出席参加的,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主权在民,故A项正确;“公民大会是全体雅典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出席参加的”体现的是直接民主,而材料还强调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故B项错误;“五百人议事会、十将军委员会、陪审法庭、执政官统统隶属于它,对它负责”体现的是民主监督,只是材料的一部分,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依法执政,故D项错误。
6.由“有关所有权的一切现代法法制”可知A项错误;在所有权方面,罗马法和现代法的共同点是商品生产社会中的法权关系,故B项正确;“都未超过罗马法既定的基本范畴”并不是“全部”,故C项错误;罗
马法出现在奴隶社会,私有制并不发达,故D项错误。
7.材料中论述的是习惯法,不能巩固罗马帝国的统治,故A项错误;习惯法没有突破公民法的局限,故B 项错误;材料信息“土生土长的特点,这同留传下来的传统说法相一致不是改革法律,而是公开法律”说明《十二铜表法》是罗马习惯法的汇编,故C项正确;习惯法主要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D项错误。
8.“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
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
”体现不出保护私有财产,故A项错误;“如有人缔结抵押自身或转让物件的契约,而有五个证人及一个司秤人在场,那么当时所做的诺言不得违反”体现不出反对刑讯逼供,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可知所列举材料都重视证据,故C项正确;从《民法大全》的实例中体现不出重视契约,故D项错误
9.以保障罗马帝国公民的权利为前提与材料中“不能援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诉讼程序”不符,故A 项错误;随着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仅适用于罗马内部的公民法已无法应对这些新变化,导致了材料中“在审理涉外案件之时,观上使其只能通过自行创制诉讼程序”,故B项正确;调节罗马公民之间的法律关系与材料中“外事大法官在审理涉外案件之时”不符,故C项错误;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罗马成文法诞生,从此,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的利益得到保护,与材料中“公元前242年”不符,故D项错误。
10.由材料“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可知,罗马法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罗马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故B项错误;从材料信息“凭借……”“改造和继承……”可知,罗马法不是随意产生的,故C项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罗马法并不是主观化和杂糅化的发展,而是在继承和改造的基础上进行发展,故D项错误。
11.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法由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
公元前3~前2世纪,习惯法已经不存在,故A 项错误;公民法无法解决罗马人与外邦人的矛盾,不是“革除古代法弊端的钥匙”,故B项错误;公元3世纪,万民法出现,扩大了公民权的范围,是“革除古代法弊端的钥匙”,故C项正确;自然法与“革除古代法弊端的钥匙”无关,故D项错误。
12.根据材料可知智者的出现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需要,故A项正确;雅典人有极高的参与政治的热情不是智者运动刺激的,故B项错误;雅典城邦实行民主政治,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只要靠言辞来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不是说政治权利是依靠雄辩术才能获得,只是说有了雄辩术会有“优越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需求”产生“智者”,不是在强调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故D项错误。
13.妇女参政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人民主权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苏格拉底言论的意思是说要有专项才能的人参与管理国家,实际上就是选贤任能,针对的问题就是当时古雅典轮番而治的参政方式,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价值观的建立问题,故D项错误。
14.题干中的材料体现出了以人为中心的理念,“人是万物的尺度”符合该观点,故A项正确;“美德即知识”与材料观点无关,故B项错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与材料观点无关,故C项错误;“世界的本原是人的理念”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15.材料未涉及“古希腊法律是习惯法”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民主政体”,故B项错误;安提丰是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学者,与智者学派的普罗泰格拉处于同时代,“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强调了人的主观随意性,由此可判断这种主张与“人是万物的尺度”异曲同工,故C项正确;由“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可得出并非以人为本,故D项错误。
16.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工商业发达”“奴隶主团体掌握实权”“国王无权力没收奴隶主的财产”概
括。
第(2)问的第一小问,抓住材料中关键词“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对国家产生一种强烈的亲和感和认同感”加以抽象概括,用书面语表达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第(3)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中进行概括;第二小问从雅典实行直接民主以及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等方面进行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