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忠解读弟子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1)
《弟子规》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它不是经典,却从清朝中晚期以后就成为广泛流传的儿童启蒙读物,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响。
和《论语》、《庄子》、《老子》相比,《弟子规》称不上经典。
《弟子规》出现在清朝康熙年间,距今200来年的历史。
所以在动辄有上千年历史的古籍当中,《弟子规》连小弟弟都排不上。
《弟子规》的作者是李毓秀,他创办了学校敦复斋,很多人来听课。
李毓秀根据传统对于蒙童的规范方面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一本书,叫《训蒙文》,是教育孩子、启蒙孩子的一本书。
后来,另外一个学者在《训蒙文》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把它改名叫《弟子规》,开始在一些私塾里面被广泛采用,逐渐流行。
整部《弟子规》核心思想就四个字:孝、悌、仁、爱,以三字一句押韵,用了360句、1080字的篇幅,对孩子的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规范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
《弟子规》文字浅显易懂,押韵顺口,朴实无华,说理透彻,循循善诱,从清朝中晚期以后,就成为广泛流传的儿童读本和启蒙读物,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的影响。
这样的一部书,正是我们今天迫切需要的可以用来教育孩子的传统教材。
《弟子规》开篇的八句是总序,“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这八句的意思是:少年儿童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敬重兄长,说话要恭敬,谨慎、诚信,要博爱大众,亲近仁义的学说,亲近有道德的人。
假如你还有余力的话,那么,再去读其他的书,再去讲求其他的学问。
“文”在这里泛指一切学问。
这个总序讲述了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实际上它还是整部《弟子规》的纲领。
《弟子规》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我们今天还要不要学习《弟子规》?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再登《百家讲坛》解读《弟子规》。
本报撷取其中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现在,家长们都会很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但往往忽略了教孩子懂规矩、守规矩,忽略了教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待人接物。
孩子们终将进入社会,应该从小学习懂规矩,守规矩,按照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和礼仪规范接触社会,进入社会,乃至为社会服务。
那么,如何学规矩、守规矩?祖先留给我们的《弟子规》就是一本好教材。
《弟子规》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它不是经典,却从清朝中晚期以后就成为广泛流传的儿童启蒙读物,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响。
和《论语》、《庄子》、《老子》相比,《弟子规》称不上经典。
《弟子规》出现在清朝康熙年间,距今200来年的历史。
所以在动辄有上千年历史的古籍当中,《弟子规》连小弟弟都排不上。
《弟子规》的作者是李毓秀,他创办了学校敦复斋,很多人来听课。
李毓秀根据传统对于蒙童的规范方面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一本书,叫《训蒙文》,是教育孩子、启蒙孩子的一本书。
后来,另外一个学者在《训蒙文》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把它改名叫《弟子规》,开始在一些私塾里面被广泛采用,逐渐流行。
整部《弟子规》核心思想就四个字:孝、悌、仁、爱,以三字一句押韵,用了360句、1080字的篇幅,对孩子的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规范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
《弟子规》文字浅显易懂,押韵顺口,朴实无华,说理透彻,循循善诱,从清朝中晚期以后,就成为广泛流传的儿童读本和启蒙读物,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的影响。
这样的一部书,正是我们今天迫切需要的可以用来教育孩子的传统教材。
《弟子规》开篇的八句是总序,“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
余力,则学文。
”这八句的意思是:少年儿童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敬重兄长,说话要恭敬,谨慎、诚信,要博爱大众,亲近仁义的学说,亲近有道德的人。
假如你还有余力的话,那么,再去读其他的书,再去讲求其他的学问。
“文”在这里泛指一切学问。
这个总序讲述了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实际上它还是整部《弟子规》的纲领。
《弟子规》把孝放在最突出的地位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
?? 《弟子规》在总序以后,就进入了第二部分,也就是“入则孝”的部分。
孝是中国传统,特别是儒家传统的核心概念。
传统的启蒙读物强调孝,把孝放在最突出的地位,《弟子规》当然不会例外。
入则孝的部分,是八句四组:“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字面意思根本不用解释:父母在叫你的时候,你要赶紧答应,不能迟缓不答。
父母有事情要命令你去做,你要马上去做,不要懒惰拖沓。
父母在教训你教育你的时候,你要恭恭敬敬地聆听。
父母在责备你的时候,你要顺从地接受。
《广州日报》在母亲节随机采访了一些母亲和孩子。
怎么样来对待你的母亲?儿女都说,我要挣大钱,好好侍奉我的母亲。
这个话没错。
但是,母亲希望子女为自己做什么呢?没有一个母亲提到钱字,96%以上的母亲讲,希望儿女回家陪我吃顿饭。
网络上“贾君鹏,妈妈叫你回家吃饭!”点击率之所以很高,就是因为这句话打动了所有人的心。
楚国有一个孝子叫孟忠,一年冬天,大雪纷飞,妈妈病了。
妈妈说,想喝一碗新鲜的笋汤。
孟忠马上跑到山上竹林里拼命去刨。
冬天哪里会有竹子?孟忠急得大哭,眼泪滴到了雪地上,融化了积雪,长出了碧绿的笋,他赶快采回家做了一碗笋汤,伺候母亲喝了,母亲的病就全好了。
这个故事违反自然科学常识,但是我还是认为它是真。
因为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孝感天地。
只要真心有孝,你是可以感动天地的。
这个故事叫哭竹生笋,见于晋朝的楚国先贤传。
另一个非常古老的故事叫卧冰求鲤,这是晋朝王祥的故事。
王祥早年丧母,他的继母朱氏并不慈爱,经常在王祥的父亲面前说这个儿子的不好。
所以王祥从小连父爱都没有。
但是父母患病的时候,王祥依然衣不解带的伺候。
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王祥都拼命满足。
有一年冬天,继母依然想吃鲤鱼,可河水已经结了厚厚的冰,王祥就赤身卧在冰上祈祷,突然冰裂开了,跳出两尾鲤鱼……这个故事也就列入了二十四孝。
对于自己并不慈爱的继母,王祥尚且如此努力地满足她的需要,也可以看出,在中国传统当中,有一种信念,孝是无条件的,孝不是交易,孝不是交换。
孝是人之所以是人的根本。
不让父母担心也是一种孝
“冬则温,夏则?? 。
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
接下来,《弟子规》的八句话是:“冬则温,夏则??? 。
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这是更具体地讲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
冬温夏??? ,用的是一个典故。
东汉年间,黄襄母亲早亡,他和父亲相依为命。
家里穷,根本就没有被子,所以冬天黄襄就自己先睡到席子上,用自己的体温为父亲先把席子暖一下。
夏天天热,黄襄就用扇子把父亲的席子先扇得凉快一点。
今天,很多家里都有空调。
然而,有多少孩子会先给父母的房间打开空调,让父母有一个比较舒适的生活和休息环境?这不是一个难不难的问题,本质上是想得到想不到的问题,是有没有这个意识的问题。
“晨则省,昏则定。
”昏,天刚黑;省,就是探望和问候。
晚间服侍就寝,早上省事问安,这是在传统社会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
季羡林先生留学回来,已经是鼎鼎大名的博士、教授,他回济南探亲,季先生的叔父只要没有睡觉,季先生就垂着手、半躬着腰站在叔父床前等叔父睡着,再到自己房间。
这就是“昏定”。
现代社会,大家工作或者应酬一般都比较晚,父母通常比我们早睡,没有必要生搬硬套“昏则定”。
但“晨则省”应该是能做到的。
早晨起来,问爸爸妈妈一句,昨晚休息得好不好?这个应该是不难做到的。
“出必告,反必面”,出门前禀告一声,回来后在父母面前打个照面,让父母知道你回来了,免去长辈为自己不必要的担心。
能够让父母少担很多心,实际上也是孩子的孝心。
“居有常,业无变。
”这是对不和父母同住的人讲的。
说的是,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住址,也不要随意改变自己的职业。
现在,很多人通常是租房子住,由于各种原因,经常会搬家。
然而,你是不是每次搬家都把自己的准确地址告诉父母了?至于“业无变”,确实和我们今天的时代有点脱节。
人往高处走,跳槽是司空见惯的。
历史上,很多著名的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不让父母担心,而他们有时候甚至会做出巨大的牺牲。
有个故事叫弃官奉亲。
在晋武帝的时候,潘岳在一个地方担任县令,父亲去世了,他就把母亲从老家接过来侍奉、孝顺。
母亲年纪大了,生病了,就想回老家,但又舍不得儿子。
潘岳看出了母亲的心思,他不愿意让母亲担心,就选择了辞官,奉母回乡。
母亲回老家后心里比较畅快,病居然好了。
潘岳耕田种菜,做点小买卖,买回母亲爱吃的食物伺候母亲。
他还养了一群羊,挤羊奶给母亲喝。
在他精心护理下,母亲安度晚年,无疾而终。
这个潘岳就是潘安,西晋著名的文学家,中国历史上第一美男。
小辈面对尊长应有礼节、守规矩
“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
接下来,《弟子规》有这样几句:“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什么意思呢?一件事情,哪怕再微不足道,小辈去做之前,最好跟长辈打个招呼,征求一下长辈的意见,不要擅自主张。
如果你擅自做的话,那么你做子女的这个方面你就有点亏,有点做得不够,不是最好的做小辈和做子女的方式。
一样东西哪怕再小,你也不要瞒着长辈偷偷把它藏起来。
如果你把它藏起来,那么尊长的心里有时候会有一些忧伤,会感到不妥。
这些事情说起来都很明白,但实际上我们今天做小辈的或者做孩子的,往往很容易忽略。
老人有老人的习惯,老人的习惯往往不大容易改变的,你没有任何理由强迫尊长去改变他的习惯。
比如有些东西他有固定的摆放位置,做晚辈的就不要擅自移动,以免老人着急。
老人也有一些自己非常珍惜的纪念物,比如一张旧照片,一张老奖状,泛黄了,被水泡过了,缺个角了,但是老人家还视如拱璧,做晚辈的绝不可以擅自把这样的东西给扔了,这对老人家来讲是一种伤害。
前一段有过一件事情,媒体上都报道过,完全可以印证《弟子规》的这段话。
有一家理发店,顾客很多。
这时候,进来了一位老人家。
年轻的理发师傅就主动请老人家坐下来,先为他服务。
理着理着,老人家就打起瞌睡来。
小伙子发现老人家下巴有颗痣,痣上面长了一撮毛,比较长,小伙子觉得影响美观啊,就给剃了。
这一剃,老人家哇哇大哭。
因为老人家有一点小迷信,他认为这是他的“长寿毛”,你给我剃了,这还了得啊?这件事情最后还上了法庭呢,法官也很为难。
如果小伙子读过“事虽小,勿擅为”就不会闹出这件事来。
尽量满足长辈的喜好,是孝道的基本要求
“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
接下来《弟子规》又讲,“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尊亲、长辈所喜好的,小辈应该尽力去办到;尊亲和长辈厌恶的、不接受的东西,小辈应该赶紧把它放弃掉。
小辈的身体如果受伤了,就会让尊长感到担忧。
如果小辈的道德有愧,会让尊长蒙羞。
小辈要尽量满足长辈的喜好,这在古代那就是孝道,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
二十四孝里有“鹿乳奉亲”的故事。
周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郯子,从小非常孝顺。
父母年老,而且眼睛不好,突然要求喝鹿的奶。
鹿是很警觉的动物,打猎的都很难接近鹿,那么郯子怎么去搞到鹿乳呢?他披上鹿皮,把自己打扮成一只鹿就往深山里去。
但是没想到,他在接近鹿群的时候,有个猎人瞄准了他。
正当猎人举起弓箭要射他的时候,郯子高喊:我是人,我不是鹿,我是来取鹿乳孝敬我的眼睛不好的双亲的。
猎人一看,就没有射他。
郯子就成功挤得了一些鹿奶回去孝敬自己的双亲。
这就是“亲所好,力为具”。
长辈有过可劝谏,注意态度和语气
“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
《弟子规》接着讲,“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这段话也是相当明白易晓的。
长辈很爱我,那么我孝敬长辈有什么难的呢?如果尊长不喜欢你,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讨厌你,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还对长辈孝敬,这就显出你的贤明。
如果尊长
有一些过错,你应该劝谏,让尊长有改过的机会。
但是在劝谏的时候,你不能板着脸,要笑嘻嘻地跟尊长进谏,声音要轻柔一点。
在今天的中国,长辈爱小辈,不是个问题。
但是,孝的缺失却成了一个社会问题,过于受宠的孩子脑海里边很难有“孝”的滋生地。
我前不久看到一个电视节目,当时把我震得瞠目结舌。
主持人邀请一个小孩子上台,请这个小孩子谈谈对孝的看法。
这个小孩子接过话筒,理直气壮地讲,凭什么我们长大以后要孝敬那么多长辈啊?我们不要累死了吗?而台下,好多小观众居然热烈鼓掌。
这种场景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孩子们这样的想法怎么能够对得起长辈对我们的爱?怎么能够对得起尊长对小辈的抚育教养之恩?
传统文化当中承认尊长可能犯错,也承认小辈有权利、甚至是应该向长辈指出他的错误。
但同时,小辈必须注意自己的态度,注意自己的言语,考虑到自己的身份,维护尊长的地位和威信,这是传统要求。
而这一方面我们往往不注重。
所以《弟子规》要求小辈要做到“怡吾色,柔吾声。
”
□素材提供/ 央视《百家讲坛》
■特别推荐:系列节目《钱文忠解读<弟子规>》 CCTV—10每天12:45正在播出,当日22:40、次日6:40重播。
?
《弟子规》把孝放在最突出的地位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
?? 《弟子规》在总序以后,就进入了第二部分,也就是“入则孝”的部分。
孝是中国传统,特别是儒家传统的核心概念。
传统的启蒙读物强调孝,把孝放在最突出的地位,《弟子规》当然不会例外。
入则孝的部分,是八句四组:“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字面意思根本不用解释:父母在叫你的时候,你要赶紧答应,不能迟缓不答。
父母有事情要命令你去做,你要马上去做,不要懒惰拖沓。
父母在教训你教育你的时候,你要恭恭敬敬地聆听。
父母在责备你的时候,你要顺从地接受。
《广州日报》在母亲节随机采访了一些母亲和孩子。
怎么样来对待你的母亲?儿女都说,我要挣大钱,好好侍奉我的母亲。
这个话没错。
但是,母亲希望子女为自己做什么呢?没有一个母亲提到钱字,96%以上的母亲讲,希望儿女回家陪我吃顿饭。
网络上“贾君鹏,妈妈叫你回家吃饭!”点击率之所以很高,就是因为这句话打动了所有人的心。
楚国有一个孝子叫孟忠,一年冬天,大雪纷飞,妈妈病了。
妈妈说,想喝一碗新鲜的笋汤。
孟忠马上跑到山上竹林里拼命去刨。
冬天哪里会有竹子?孟忠急得大哭,眼泪滴到了雪地上,融化了积雪,长出了碧绿的笋,他赶快采回家做了一碗笋汤,伺候母亲喝了,母亲的病就全好了。
这个故事违反自然科学常识,但是我还是认为它是真。
因为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孝感天地。
只要真心有孝,你是可以感动天地的。
这个故事叫哭竹生笋,见于晋朝的楚国先贤传。
另一个非常古老的故事叫卧冰求鲤,这是晋朝王祥的故事。
王祥早年丧母,他的继母朱氏并不慈爱,经常在王祥的父亲面前说这个儿子的不好。
所以王祥从小连父爱都没有。
但是父母患病的时候,王祥依然衣不解带的伺候。
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王祥都拼命满足。
有一年冬天,继母依然想吃鲤鱼,可河水已经结了厚厚的冰,王祥就赤身卧在冰上祈祷,突然冰裂开了,跳出两尾鲤鱼……这个故事也就列入了二十四孝。
对于自己并不慈爱的继母,王祥尚且如此努力地满足她的需要,也可以看出,在中国传统当中,有一种信念,孝是无条件的,孝不是交易,孝不是交换。
孝是人之所以是人的根本。
不让父母担心也是一种孝
“冬则温,夏则?? 。
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
接下来,《弟子规》的八句话是:“冬则温,夏则??? 。
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这是更具体地讲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
冬温夏??? ,用的是一个典故。
东汉年间,黄襄母亲早亡,他和父亲相依为命。
家里穷,根本就没有被子,所以冬天黄襄就自己先睡到席子上,用自己的体温为父亲先把席子暖一下。
夏天
天热,黄襄就用扇子把父亲的席子先扇得凉快一点。
今天,很多家里都有空调。
然而,有多少孩子会先给父母的房间打开空调,让父母有一个比较舒适的生活和休息环境?这不是一个难不难的问题,本质上是想得到想不到的问题,是有没有这个意识的问题。
“晨则省,昏则定。
”昏,天刚黑;省,就是探望和问候。
晚间服侍就寝,早上省事问安,这是在传统社会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
季羡林先生留学回来,已经是鼎鼎大名的博士、教授,他回济南探亲,季先生的叔父只要没有睡觉,季先生就垂着手、半躬着腰站在叔父床前等叔父睡着,再到自己房间。
这就是“昏定”。
现代社会,大家工作或者应酬一般都比较晚,父母通常比我们早睡,没有必要生搬硬套“昏则定”。
但“晨则省”应该是能做到的。
早晨起来,问爸爸妈妈一句,昨晚休息得好不好?这个应该是不难做到的。
“出必告,反必面”,出门前禀告一声,回来后在父母面前打个照面,让父母知道你回来了,免去长辈为自己不必要的担心。
能够让父母少担很多心,实际上也是孩子的孝心。
“居有常,业无变。
”这是对不和父母同住的人讲的。
说的是,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住址,也不要随意改变自己的职业。
现在,很多人通常是租房子住,由于各种原因,经常会搬家。
然而,你是不是每次搬家都把自己的准确地址告诉父母了?至于“业无变”,确实和我们今天的时代有点脱节。
人往高处走,跳槽是司空见惯的。
历史上,很多著名的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不让父母担心,而他们有时候甚至会做出巨大的牺牲。
有个故事叫弃官奉亲。
在晋武帝的时候,潘岳在一个地方担任县令,父亲去世了,他就把母亲从老家接过来侍奉、孝顺。
母亲年纪大了,生病了,就想回老家,但又舍不得儿子。
潘岳看出了母亲的心思,他不愿意让母亲担心,就选择了辞官,奉母回乡。
母亲回老家后心里比较畅快,病居然好了。
潘岳耕田种菜,做点小买卖,买回母亲爱吃的食物伺候母亲。
他还养了一群羊,挤羊奶给母亲喝。
在他精心护理下,母亲安度晚年,无疾而终。
这个潘岳就是潘安,西晋著名的文学家,中国历史上第一美男。
小辈面对尊长应有礼节、守规矩
“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
接下来,《弟子规》有这样几句:“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什么意思呢?一件事情,哪怕再微不足道,小辈去做之前,最好跟长辈打个招呼,征求一下长辈的意见,不要擅自主张。
如果你擅自做的话,那么你做子女的这个方面你就有点亏,有点做得不够,不是最好的做小辈和做子女的方式。
一样东西哪怕再小,你也不要瞒着长辈偷偷把它藏起来。
如果你把它藏起来,那么尊长的心里有时候会有一些忧伤,会感到不妥。
这些事情说起来都很明白,但实际上我们今天做小辈的或者做孩子的,往往很容易忽略。
老人有老人的习惯,老人的习惯往往不大容易改变的,你没有任何理由强迫尊长去改变他的习惯。
比如有些东西他有固定的摆放位置,做晚辈的就不要擅自移动,以免老人着急。
老人也有一些自己非常珍惜的纪念物,比如一张旧照片,一张老奖状,泛黄了,被水泡过了,缺个角了,但是老人家还视如拱璧,做晚辈的绝不可以擅自把这样的东西给扔了,这对老人家来讲是一种伤害。
前一段有过一件事情,媒体上都报道过,完全可以印证《弟子规》的这段话。
有一家理发店,顾客很多。
这时候,进来了一位老人家。
年轻的理发师傅就主动请老人家坐下来,先为他服务。
理着理着,老人家就打起瞌睡来。
小伙子发现老人家下巴有颗痣,痣上面长了一撮毛,比较长,小伙子觉得影响美观啊,就给剃了。
这一剃,老人家哇哇大哭。
因为老人家有一点小迷信,他认为这是他的“长寿毛”,你给我剃了,这还了得啊?这件事情最后还上了法庭呢,法官也很为难。
如果小伙子读过“事虽小,勿擅为”就不会闹出这件事来。
尽量满足长辈的喜好,是孝道的基本要求
“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
接下来《弟子规》又讲,“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尊亲、长辈所喜好的,小辈应该尽力去办到;尊亲和长辈厌恶的、不接受的东西,小辈
应该赶紧把它放弃掉。
小辈的身体如果受伤了,就会让尊长感到担忧。
如果小辈的道德有愧,会让尊长蒙羞。
小辈要尽量满足长辈的喜好,这在古代那就是孝道,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
二十四孝里有“鹿乳奉亲”的故事。
周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郯子,从小非常孝顺。
父母年老,而且眼睛不好,突然要求喝鹿的奶。
鹿是很警觉的动物,打猎的都很难接近鹿,那么郯子怎么去搞到鹿乳呢?他披上鹿皮,把自己打扮成一只鹿就往深山里去。
但是没想到,他在接近鹿群的时候,有个猎人瞄准了他。
正当猎人举起弓箭要射他的时候,郯子高喊:我是人,我不是鹿,我是来取鹿乳孝敬我的眼睛不好的双亲的。
猎人一看,就没有射他。
郯子就成功挤得了一些鹿奶回去孝敬自己的双亲。
这就是“亲所好,力为具”。
长辈有过可劝谏,注意态度和语气
“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
《弟子规》接着讲,“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这段话也是相当明白易晓的。
长辈很爱我,那么我孝敬长辈有什么难的呢?如果尊长不喜欢你,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讨厌你,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还对长辈孝敬,这就显出你的贤明。
如果尊长有一些过错,你应该劝谏,让尊长有改过的机会。
但是在劝谏的时候,你不能板着脸,要笑嘻嘻地跟尊长进谏,声音要轻柔一点。
在今天的中国,长辈爱小辈,不是个问题。
但是,孝的缺失却成了一个社会问题,过于受宠的孩子脑海里边很难有“孝”的滋生地。
我前不久看到一个电视节目,当时把我震得瞠目结舌。
主持人邀请一个小孩子上台,请这个小孩子谈谈对孝的看法。
这个小孩子接过话筒,理直气壮地讲,凭什么我们长大以后要孝敬那么多长辈啊?我们不要累死了吗?而台下,好多小观众居然热烈鼓掌。
这种场景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孩子们这样的想法怎么能够对得起长辈对我们的爱?怎么能够对得起尊长对小辈的抚育教养之恩?
传统文化当中承认尊长可能犯错,也承认小辈有权利、甚至是应该向长辈指出他的错误。
但同时,小辈必须注意自己的态度,注意自己的言语,考虑到自己的身份,维护尊长的地位和威信,这是传统要求。
而这一方面我们往往不注重。
所以《弟子规》要求小辈要做到“怡吾色,柔吾声。
”
□素材提供/ 央视《百家讲坛》
■特别推荐:系列节目《钱文忠解读<弟子规>》 CCTV—10每天12:45正在播出,当日22:40、次日6:40重播。
?
小辈面对尊长应有礼节、守规矩
“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
接下来,《弟子规》有这样几句:“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什么意思呢?一件事情,哪怕再微不足道,小辈去做之前,最好跟长辈打个招呼,征求一下长辈的意见,不要擅自主张。
如果你擅自做的话,那么你做子女的这个方面你就有点亏,有点做得不够,不是最好的做小辈和做子女的方式。
一样东西哪怕再小,你也不要瞒着长辈偷偷把它藏起来。
如果你把它藏起来,那么尊长的心里有时候会有一些忧伤,会感到不妥。
这些事情说起来都很明白,但实际上我们今天做小辈的或者做孩子的,往往很容易忽略。
老人有老人的习惯,老人的习惯往往不大容易改变的,你没有任何理由强迫尊长去改变他的习惯。
比如有些东西他有固定的摆放位置,做晚辈的就不要擅自移动,以免老人着急。
老人也有一些自己非常珍惜的纪念物,比如一张旧照片,一张老奖状,泛黄了,被水泡过了,缺个角了,但是老人家还视如拱璧,做晚辈的绝不可以擅自把这样的东西给扔了,这对老人家来讲是一种伤害。
前一段有过一件事情,媒体上都报道过,完全可以印证《弟子规》的这段话。
有一家理发店,顾客很多。
这时候,进来了一位老人家。
年轻的理发师傅就主动请老人家坐下来,先为他服务。
理着理着,老人家就打起瞌睡来。
小伙子发现老人家下巴有颗痣,痣上面长了一撮毛,比较长,小伙子觉得影响美观啊,就给剃了。
这一剃,老人家哇哇大哭。
因为老人家有一点小迷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