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结构电偶腐蚀的有效方法

防止结构电偶腐蚀的有效方法

防止结构电偶腐蚀的有效方法实验证明,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环氧-聚酰胺底漆和环氧面漆对镁合金有良好的防护性能,镁合金在中性介质中与其他结构材料接触的时候,其腐蚀为氢去极化的电偶腐蚀。

防止结构电偶腐蚀的有效方法就是采用油漆涂层。要求油漆对镁合金要有很好的附着性,又能阻断外部介质渗透进来,同时有要求一旦介质渗透到达镁合金表面,能使镁合金表面处于钝化状态,这就对底漆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

锌黄和锌黄加铝粉是现在广泛采用的底漆。氯磺化聚乙烯涂料的交联剂pbo和氧化镁,成膜后其活性仍然保留,该涂料用于镁合金的防护提高了其耐大气腐蚀的稳定性。聚氨酯涂料是镁合金大气防护的理想涂层。

钛纳米聚合物涂料对镁合金耐蚀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在氧化处理和未氧化处理的镁合金MB5上喷涂50微米钛纳米聚合物涂料,其附着力为0级,在0.05%氯化钠溶液中沉浸300小时,没有发现腐蚀。表明用钛涂料做底漆有望替代氧化处理。采用这种方法较化学转化膜、阳极化膜及微弧氧化膜制备简单,成本比较低。

它不仅适用于镁合金,也适用于铝合金。此外,无论经过化学转化处理的镁合金件还是经过阳极化、微弧氧化处理的镁合金件在使用前均需要涂覆一层涂料作为补充防护,涂层道数通常为三道。如果表

面不涂覆涂料也可以采用静电喷涂或者硫化床法浸涂环氧粉末涂料,然后进行加热固化,其耐蚀性远远超过涂覆液体涂料的防护效果。

电偶腐蚀速度的测定

实验三:电偶腐蚀速度的测定 一、试验目的: 1.掌握电偶腐蚀测试原理; 2.掌握电极电位、耦合电流的测量方法; 3.掌握实验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 当两种金属或合金相接触在溶液中可以发现在该液中电,位较负的金属腐蚀速度加大,而电位较正的金属受到保护,这种现象就是电偶腐蚀。金属或合金制成电极,应用电偶腐蚀计测量,便可测定其各个电极开路电位,耦合电位,回路电流等值。 三、仪器药品 电偶腐蚀计,金属电极(Fe,紫铜,黄铜),饱和甘汞电极,烧杯,量筒,天平 砂纸,滤纸,酒精棉,pH试纸,NaCl,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将各电极用水砂纸打磨光亮,用酒精棉擦干待用; 2.配制100毫升3%NaCl溶液,连接电偶腐蚀计线路; 3.测定各电极在3%NaCl溶液中相对于石墨电极的自腐蚀电位,填入表格; 4.测Fe-紫铜和黄铜-紫铜电偶电流随时间的变化 待电极自腐蚀电位稳定后接通电路,测定电偶电流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直到电流比较稳定时为止,测量耦合电极相对于参比电极的电位。电偶电流最初随时间变化较快,可适当缩小记录时间间隔,15秒或半分钟计一次数。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处理 1.所有测量数据记录于表格中 自腐蚀电位:Fe:-0.595V 黄铜:-0.208V 紫铜:-0.192V 耦合电位:Fe-紫铜:-0.552V 黄铜-紫铜:-0.218V Fe-紫铜电偶电流随时间变化

黄铜-紫铜电偶电流随时间变化

2.将Fe-紫铜和黄铜-紫铜电偶电流随时间的变化绘制在同一张图中; Ig/mA t (s) 3.结果及讨论 1.测量个电极开路电位时,其电位一直浮动不定,这是由于金属表面的极化和由 于阴、阳极反应生成表面膜或腐蚀产物的影响。 2.两金属电极电位差越大,其测量电流Ig越大,试验中Fe-紫铜电偶为-0.552V, 大于紫铜-黄铜电偶的耦合电位,所以其测量的Ig也大于后者。 3.随着反应的进行,Ig均随时间而减小,反应初始时Ig下降迅速,之后,随着 极化的进行,由于电极外侧生成钝化膜等原因,电流都逐渐减小,之后趋于平 稳,中间也有波动起伏的过程。 4.电极是否打磨干净会影响试验中电流的稳定和大小,但整体Ig-t变化趋势不变。 参考文献 1、《实验电化学》王圣平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腐蚀电化学原理》第一版曹楚南编

钢结构的防腐与防火技术

钢结构的防腐与防火技术 [摘要] 本文着重对钢结构工程的特点、影响钢结构防腐与防火技术的质量因素介绍;钢结构工程防腐与防火设计、施工的重点;钢结构工程防腐与防火施工方法、质量控制。 [关键词] 钢结构工程防腐防火施工技术 1 钢结构的防腐与防火技术概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钢结构建筑日益增多,从民用建筑到工业建筑再到市政建设;从一般建筑到重点工程都能看到钢结构的应用。钢结构建筑有许多优点,主要是:重量轻、强度高、施工速度快、质量易控制、建筑美观、可进行工厂化成批生产等优点,在重庆钢铁集团公司环保搬迁、重庆市人事局办公大楼等工程项目被大量采用。但钢结构建筑同时也有存在不足之处,钢结构的腐蚀性快、耐火性能差,需要进行防腐和防火处理等。 钢结构腐蚀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是影响钢结构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腐蚀不仅造成经济损失,并且影响结构的安全。因此防止结构过早腐蚀,提高其使用寿命,是设计、制作、安装和使用单位共同关心的问题。在钢结构表面涂刷防护涂层,是目前钢结构防腐的主要措施之一。 钢结构的防火,钢材是一种不燃烧材料,但耐火性能差,它的机械性能,诸如屈服点、抗拉强度以及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而出现强度下降、变形加大等问题。研究表明,钢材在500℃时尚有一定的承载力,而到700℃时则基本失去承载力,故700℃被认为是低碳钢失去强度的临界温度。所以钢结构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钢结构防火保护的目的是使结构在发生火灾时,能满足防火规定的耐火极限时间。 2 钢结构的防腐 2.1 钢结构腐蚀的特点 钢结构构件只要与水分和氧气同时直接接触,就会在表面形成许多微小的阴极区和阳极区,使钢材的表面产生电化学腐蚀,这是钢材的材料性质所决定的。钢材表面的电化学腐蚀物的产物中,最初生成的是二氧化铁,二氧化铁在空气中进一步氧化,生成钢材腐蚀的最终产物三氧化铁。由于二氧化铁与三氧化铁均为疏松物质,在钢材表面不能形成完整的保护层,无法阻止水分和氧气的侵入,所以,钢材的锈蚀是连续不断的。另一面,由于钢材在锈蚀过程中形成的许多锈坑,进一步增加了钢材与水分及氧气的接触表面积,加剧了锈蚀的速度,所以,钢材的锈蚀具有扩散性。 空气湿度、空气中存在的硫化物、灰尘、煤尘及盐分的污染物等,均对钢结

钢结构除锈防腐方案

****幕墙工程除锈防腐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幕墙工程,幕墙主要骨架、固定支座、连接件采用Q235B钢型材。主龙骨120*60*5通钢,次龙骨80*80*5通钢,表面氟碳喷砂除锈处理, Sa2.5级,2*40um富锌底漆,2*40um环氧云铁中间层,2*40um喷涂氟碳面漆;后置埋件、角码、角钢等表面热镀锌处理,镀锌层厚度应大于50um;为确保本防腐工程质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根据我公司多年来的施工经验,结合实际情况,特编制以下方案。 二、编制依据 1、由业主提供的****项目玻璃幕墙设计图纸。 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3、《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2000); 三、钢结构防腐施工工艺 钢结构喷砂除锈达到Sa2.5 级→检查合格→(4 小时内)涂刷富锌底漆第一道→检查补涂→涂刷环氧富锌底漆第二道→检查补涂→质检验收。 3.1、表面处理 钢结构在涂装之前进行表面处理。经处理后的金属表面清洁度和表面粗糙度必须达到规范要求。 3.1.1、表面处理质量应达到涂装前钢材表面预处理规范的 Sa2.5

级标准。被涂物表面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没有附着沙尘、铁砂和金属氧化物,表面具有金属光泽。 3.1.2、空气相对湿度应低于70%,基体金属表面温度不低于-3℃。 3.1.3、在不利的气候下,应采取有效措施,如采暖、遮盖、场地固化等措施,以满足对工作环境的要求。 3.1.4、涂装前应将被涂表面的沙尘、铁砂等物清理干净。经处理后的钢结构基层及时涂刷底漆,涂装后24 小时内避免雨淋、沙尘。 3.2、钢结构的防腐 钢结构要达到长效防腐的效果,必须满足三项基本要求,即:做好表面处理、选择高性能材料、达到一定的涂层厚度。因而对每道工序必须精心施工,认真检查。 3.2.1、施工环境温度以10-35℃为宜,当环境低于-15℃或相对湿度大于80% 时,要采取措施才能施工,否则不能施工 3.2.2、环氧富锌涂料为双组份,施工前,应将A 组份与B 组份按配比进行混合、搅拌均匀,熟化30 分钟后即可使用,并在6 小时内用完。 3.2.3、在基层处理好后,在 4 小时内立即涂上第一道底漆,最迟必须在 6 小时内涂上第二道底漆。 3.2.4、在安装前、后均要把焊口部位按施工程序一步步完成钢结构防腐的补口与补伤。 四、施工技术要求 4.1、钢结构喷涂底漆之要求

电偶腐蚀

电偶腐蚀 电偶腐蚀也叫以异金属腐蚀或接触腐蚀,是指两种不同电化学性质的材料在与周围环境介质构成回路时,电位较正的金属腐蚀速率减缓,而电位较负的金属腐蚀加速的现象。构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这两种材料间存在着电位差,形成了宏观腐蚀原电池。电偶腐蚀作为一种普遍的腐蚀现象,可诱导甚至加速应力腐蚀、点蚀、缝隙腐蚀、氢脆等腐蚀过程的发生。产生电偶腐蚀应同时具备下述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具有不同腐蚀电位的材料,电偶腐蚀的驱动力是被腐蚀金属与电连接的高腐蚀电位金属或非金属之间产生的电位差;第二,存在离子导电支路,电解质必须连续地存在于接触金属之间,构成电偶腐蚀电池的离子导电支路;第三,存在电子导电支路,即被腐蚀金属与电位高的金属或非金属之间要么直接接触,要么通过其他电子导体实现电连接,构成腐蚀电池的电子导电支路。 浸泡试验 浸泡试验是常用的电偶腐蚀试验方法之一。将两种不同金属按实际的面积比例制成一定形状的试样,紧固在一起,构成一组点偶对试样。将上述电偶对试样暴露于腐蚀介质中进行腐蚀实验,并将其试验结果与在相同介质条件下未经偶接的这两种金属的腐蚀试验结果相比较,以判断电偶效应。根据试验的目的和要求,采用失重测量、电阻测量和表观检查等方法,对比上述两组试验结果。大气中的电偶腐蚀试验在实验技术上要比溶液中的试验容易一些。因为在大气条件下,作为电解质的水膜具有相当高的电阻,这就限制了电偶作用的距

离,从而限制了相对面积作用,即使是最不相容的金属,电偶作用也仅限于对接触线附近的5~6mm处。 电位测量 电位测量包括电偶对中各个金属本身的自然腐蚀电位测量、偶对金属的电位差测量和金属偶接后的电偶电对测量。 电位测量是研究电偶腐蚀的重要手段,测试简单易行。不同金属在接近实际使用介质条件下所测得的稳定开路电位的高低,标志着它们在该特定环境下相对的热力学稳定性。因此,可根据开路电位的测量结果,预测不同金属偶接后的电偶效应。在某些情况下,按金属在特定介质中稳定电极电位排列的电偶序中两种金属之间间隔远近来大致表征电偶效应的相对大小。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电位测量结果以及电偶序并没有反映金属的极化特征,所以并不能直接由此得到电偶腐蚀速度。此外,电极电位往往是随时间变化的,因此金属在电偶序中的位置也可能随时间而变化。 极化测量 根据混合电位理论,极化曲线可用来预测两种金属偶接后各自的腐蚀速度。首先分别测出各偶对金属在实际介质中单独存在时的阳极极化曲线和开路电位,然后再测出这两种金属按实际几何形状和面积比例偶接后的混合电位Eg。这一电位与上述两条阳极极化曲线相交所对应的电流密度,即为金属偶接后新的腐蚀速度,据此可预测这两种金属在偶接后的腐蚀速度的变化。极化测量在电偶腐蚀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判断局部腐蚀。

钢结构除锈防腐方案

****幕墙工程除锈防腐施工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幕墙工程,幕墙主要骨架、固定支座、连接件采用Q235B钢型材。主龙骨120*60*5通钢,次龙骨80*80*5通钢,表面氟碳喷砂除锈处理,Sa2.5级,2*40um富锌底漆,2*40um环氧云铁中间层,2*40um喷涂氟碳面漆;后置埋件、角码、角钢等表面热镀锌处理,镀锌层厚度应大于50um;为确保本防腐工程质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根据我公司多年来的施工经验,结合实际情况,特编制以下案。 二、编制依据 1、由业主提供的****项目玻璃幕墙设计图纸。 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5-2001); 3、《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2000); 三、钢结构防腐施工工艺 钢结构喷砂除锈达到Sa2.5 级→检查合格→(4 小时)涂刷富锌底漆第一道→检查补涂→涂刷环氧富锌底漆第二道→检查补涂→质检验收。 3.1、表面处理 钢结构在涂装之前进行表面处理。经处理后的金属表面清洁度和表面粗糙度必须达到规要求。 3.1.1、表面处理质量应达到涂装前钢材表面预处理规的Sa2.5 级

标准。被涂物表面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没有附着沙尘、铁砂和金属氧化物,表面具有金属光泽。 3.1.2、空气相对湿度应低于70%,基体金属表面温度不低于-3℃。 3.1.3、在不利的气候下,应采取有效措施,如采暖、遮盖、场地固化等措施,以满足对工作环境的要求。 3.1.4、涂装前应将被涂表面的沙尘、铁砂等物清理干净。经处理后的钢结构基层及时涂刷底漆,涂装后24 小时避免雨淋、沙尘。3.2、钢结构的防腐 钢结构要达到长效防腐的效果,必须满足三项基本要求,即:做好表面处理、选择高性能材料、达到一定的涂层厚度。因而对每道工序必须精心施工,认真检查。 3.2.1、施工环境温度以10-35℃为宜,当环境低于-15℃或相对湿度大于80% 时,要采取措施才能施工,否则不能施工 3.2.2、环氧富锌涂料为双组份,施工前,应将A 组份与B 组份按配比进行混合、搅拌均匀,熟化30 分钟后即可使用,并在6 小时用完。 3.2.3、在基层处理好后,在4 小时立即涂上第一道底漆,最迟必须在6 小时涂上第二道底漆。 3.2.4、在安装前、后均要把焊口部位按施工程序一步步完成钢结构防腐的补口与补伤。 四、施工技术要求 4.1、钢结构喷涂底漆之要求

腐蚀测试方法

一、 填空题 1. 腐蚀的定义:物质(通常是金属)或其性能由于与环境发生反应所引起的变质。 2. 金属腐蚀测试方法按测试方法的性质可分为物理的、化学的和电化学的的试验方法。 3. 在重量法中清除腐蚀产物的方法有:机械法、化学清洗法、电解去膜法。 4. 在确定采用何种腐蚀研究方法时应从腐蚀介质、金属材质、腐蚀类型等三方面综合考虑。 5. 腐蚀试验结果的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和偶然偏差。 6. 参比电极必需具备的性能有1)参比电极应是可逆电极,它的电极电位时可逆电位,符 合能斯特电极电位公式、2)电极过程的交换电流密度高,不易极化、3)具有良好的电 位稳定性和重现性、4)如果参比电极突然流过电流,断电后其电极电位应很快回复到 原先的电位值、5)电极电位随温度的变化小、6)制备、使用、维护简单方便。 7. 当两种不同金属在介质中相互接触,其中自腐蚀电位较负的金属在接触处的局部腐蚀速 度将加剧,而自腐蚀电位较正的金属在接触处的局部腐蚀速度将减慢。 二、 不定项选择题 1. 下列电极中,在任何温度时电极电位均为零的是:(C ) A 饱和甘汞电极 B 银—氯化银电极 C 标准氢电极 D 铜—硫酸铜电极 2. 下述方法中不属于电化学测试方法的有:(A 、C ) A 重量法 B 极化曲线法 C 电阻法 D 电偶法 E 交流阻抗法 3. 某金属工件由异种金属铆钉铆接而成,其工作时处于腐蚀介质中,从安全角度考虑,应 选用:(B ) A 小阳极大阴极结构 B 大阳极小阴极结构 C A 、B 都可以 4. 在经典电化学测试中,应通过盐桥与体系相连的是:(B ) A 辅助电极 B 参比电极 C 工作电极 D 全部需要 5. 在测定金属M 的电极电位M ?时,如测得M 与参比电极组成的电池的开路电压V 且连 接电极M 导线的极性为负,则M ?可表示为:(A ) A M V ??=-参比 B M V ??=+参比 C M V ?= D M V ??=-参比 6. A 、B 两种金属,令,c A ?<B ?c ,,在介质中偶合后,如体系属于电化学极化控制体系, 则偶合电流I g 可表示为:(A ) A ,,,exp()0.434c A g g a A c A k I I I b ??-=- B ,,,exp()0.434c A g g a A c A k I I I b ??-=+ C ,,,exp()0.434c A g g a A c A k I I I b ??+=- D ,,,exp()0.434c A g g a A c A k I I I b ??+=+ 7. 金属腐蚀速率最常用的三种指标是:(A 、B 、C ) A 重量指标 B 深度指标 C 电流指标 D 机械强度指标 8. 一个金属浸在被氢气饱和的溶液中,则金属的有效溶解速度可表示为:(B ) A 1,1,a a k i i i =+ B 1,1,a a k i i i =- C 1,2,a a a i i i =- D 1,2,a a k i i i =-

腐蚀挂片实验的操作步骤123

挂片实验的步骤 腐蚀挂片悬挂于监测试容器内或现场监测换热器或测试管道上,测定腐蚀用的标准金属试片。用以监测或评价冷却水系统的腐蚀状况。--般将预先处理和称重后的金属试片置入测试系统一段时间(如30~90天),然后取出观察腐蚀情况,清洗称重,确定金属年腐蚀率(以密耳/年计,1mpy=0.0254mm/a)、腐蚀的类型以及点蚀深度等。金属挂片的数据除受腐蚀介质影响外,还与挂片表面处理、放置部位、暴露时间长短以及样片冶金方式等因素有关。腐蚀类型分为:电偶腐蚀;缝隙腐蚀;坑蚀;晶间腐蚀;脱层腐蚀(选择性浸蚀);应力腐蚀;水中某些特殊的微量成份的干扰,必要时应在试验室做进一步研究。 一、试验步骤 1)应用范围 本方法是在不停工条件下监测冷却水系统相对腐蚀和积污情况的常规测试方法之一。 这个方法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线性极化法”、“监测换热器法”配合使用。 其测试结果对于冷却水化学处理方案的确认和调整以及药剂效果的评定是有用的。但通常情况下不能把测试结果认定为系统设备本身的实况(腐蚀、结垢和积污)。 2)标准腐蚀试片,测腐蚀挂片规格: I型50X25X2保存、使用方法: 1、将标准腐蚀试片(测腐蚀挂片)在蒸馏水中用脱脂擦洗一遍,再用蒸馏

水冲洗15秒钟; 2、将标准腐蚀试片(测腐蚀挂片)在化学纯无水乙醇(50ml/每10片)中用脱脂棉擦洗两遍; 3、标准腐蚀试片(测腐蚀挂片)置干燥滤纸上,冷风吹干; 4、标准腐蚀试片(测腐蚀挂片)用滤纸包好,置干燥器中,24小时后称重待用。 5、原封装的试片置无腐蚀性气体处,防潮存放; 6、已启封而未用完的标准腐蚀试片(测腐蚀挂片),仍置于防锈纸内,放在干燥器中。 3)新挂片处理(密封包装的标准挂片) 1、将新挂片浸入无水乙醇中用脱脂棉擦洗两遍; 2、然后再移入清洁的无水乙醇中浸泡片刻; 3、置干净滤纸上,冷风吹干; 4、用滤纸包好,置千燥器中,24小时后称重待用(称重精确到0.0001g并记 录挂片号) 4)用后挂片的处理 1、将用后的挂片小心取出,观察记录表面状况后再处理; 2、对腐蚀沉积不明显的,用绘图橡皮擦拭,使其露出金属本色,然后浸入无水乙醇中用脱脂棉擦洗两遍,再浸入清洁的无水乙醇中浸泡片刻,取出,置干净滤纸上,冷风吹干,用滤纸包好,置干燥器中,24小时后称重称重精确到0. 0001g并记录挂片号),得出失重,计算

钢结构的防腐蚀措施

钢结构的防腐蚀措施 钢结构的发展使得钢结构工程逐渐取代了传统建筑工程。那么,为了使得钢结构建筑更好,更耐用,钢结构的防腐蚀措施要如何执行呢? (1)耐候钢:耐腐蚀性能优于一般结构用钢的钢材称为耐候钢,一般含有磷、铜、镍、铬、钛等金属,使金属表面形成保护层,以提高耐腐蚀性。其低温冲击韧性也比一般的结构用钢好。标准为《焊接结构用耐候钢》(GB4172-84)。 (2)热浸锌:热浸锌是将除锈后的钢构件浸入600℃左右高温融化的锌液中,使钢构件表面附着锌层,锌层厚度对5mm以下薄板不得小于65μm,对厚板不小于86μm.从而起到防腐蚀的目的。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耐久年限长,生产工业化程度高,质量稳定。因而被大量用于受大气腐蚀较严重且不易维修的室外钢结构中。如大量输电塔、通讯塔等。近年来大量出现的轻钢结构体系中的压型钢板等。 也较多采用热浸锌防腐蚀。热浸锌的首道工序是酸洗除锈,然后是清洗。这两道工序不彻底均会给防腐蚀留下隐患。所以必须处理彻底。对于钢结构设计者,应该避免设计出具有相贴合面的构件,以免贴合面的缝隙中酸洗不彻底或酸液洗不净。造成镀锌表面流黄水的现象。热浸锌是在高温下进行的。对于管形构件应该让其两端开敞。 若两端封闭会造成管内空气膨胀而使封头板爆裂,从而造成安全事故。若一端封闭则锌液流通不畅,易在管内积存。 (3)热喷铝(锌)复合涂层:这是一种与热浸锌防腐蚀效果相当的长效防腐蚀方法。具体做法是先对钢构件表面作喷砂除锈,使其表面露出金属光泽并打毛。再用乙炔-氧焰将不断送出的铝(锌)丝融化,并用压缩空气吹附到钢构件表面,以形成蜂窝状的铝(锌)喷涂层(厚度约80μm~100μm)。 最后用环氧树脂或氯丁橡胶漆等涂料填充毛细孔,以形成复合涂层。此法无法在管状构件的内壁施工,因而管状构件两端必须做气密性封闭,以使内壁不会腐蚀。这种工艺的优点是对构件尺寸适应性强,构件形状尺寸几乎不受限制。 大到如葛洲坝的船闸也是用这种方法施工的。另一个优点则是这种工艺的热影响是局部的,受约束的,因而不会产生热变形。与热浸锌相比,这种方法的工业化程度较低,喷砂喷铝(锌)的劳动强度大,质量也易受操作者的情绪变化影响。 (4)涂层法:涂层法防腐蚀性一般不如长效防腐蚀方法(但目前氟碳涂料防腐蚀年限甚至可达50年)。 所以用于室内钢结构或相对易于维护的室外钢结构较多。它一次成本低,但用于户外时维护成本较高。涂层法的施工的第一步是除锈。 优质的涂层依赖于彻底的除锈。所以要求高的涂层一般多用喷砂喷丸除锈,露出金属的光泽,除去所有的锈迹和油污。现场施工的涂层可用手工除锈。涂层的选择要考虑周围的环境。不同的涂层对不同的腐蚀条件有不同的耐受性。涂层一般有底漆(层)和面漆(层)之分。底漆含粉料多,基料少。成膜粗糙,与钢材粘附力强,与面漆结合性好。 面漆则基料多,成膜有光泽,能保护底漆不受大气腐蚀,并能抗风化。不同的涂料之间有相容与否的问题,前后选用不同涂料时要注意它们的相容性。涂层的施工要有适当的温度(5~38℃之间)和湿度(相对湿度不大于85%)。涂层的施工环境粉尘要少,构件表面不能有结露。涂装后4小时之内不得淋雨。涂层一般做4~5遍。 干漆膜总厚度室外工程为150μm,室内工程为125μm,允许偏差为25μm.在海边或海上或是在有强烈腐蚀性的大气中,干漆膜总厚度可加厚为200~220μm.。

2021版建筑钢结构的防腐与防火措施研究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版建筑钢结构的防腐与防 火措施研究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2021版建筑钢结构的防腐与防火措施研究 引言 我国建筑钢结构的良好发展,也促进了我国冶金工业的技术进步,推进了我国钢结构的结构调整,建设和冶金行业的相互促进,将使我国的建筑钢结构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钢结构住宅装配化程度高,所用构配件轻巧,运输安装十分方便同时,钢结构住宅建筑所用构配件可以在工厂制作,现场安装,适合工厂的标准化、系列化和工业化生产,商品化程度高,有利于降低成本,实现住宅建筑的集成化。住宅产业化必然要求大力发展住宅钢结构。我国钢结构住宅目前所要研究的问题,己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也不是回答能不能做的问题,而是要研究解决如何把它做好的问题,是要完整的、配套的、高品质的全新的把它研究好并如何推向市场的问题。本文面对钢结构建筑的发展趋势,针对钢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防腐和防火问题进行相关研究。

1钢结构桁架的防腐 钢结构耐腐蚀性差,裸露的钢结构在大气作用下会产生锈蚀。腐蚀不仅造成自身的经济损失,并且使结构构件截面减小,承载力降低,影响结构的安全。因此,防止结构过早腐蚀,提高其使用寿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也是设计、制造和使用单位共同关心的课题。并且,就我国家庭来说,购买一套住房意味着倾其一生的积蓄,对钢结构住宅采取良好的防腐措施可以更好的吸引购房者,推动住宅钢结构的发展。 1.1腐蚀原理钢结构腐蚀原理,钢结构的腐蚀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种。化学腐蚀是干燥气体及非电解质液体作用于金属表面而产生;也可以是空气中的CO2 、SO2 作用而生成的FeO或FeS,从而使得钢结构腐蚀。电化学腐蚀是钢材表面与电解质溶液中产生电流,形成腐蚀电池,使钢材产生腐蚀的现象。钢材在冶炼时,常常加入碳元素及其它一些合金元素,于是由于基体铁元素与其他合金元素各自的标准电极电位的不同,

实验一电偶腐蚀

实验一、电偶腐蚀 试验目的: 通过失重法和电位、电流测量实验,了解电偶的形成与单一金属腐蚀速率、耦合电位等参数的相互关系,同时通过实验数据了解电偶腐蚀的特点、腐蚀介质、电位差、面积比等因素对电偶腐蚀的影响规律,并总结出相对应的预防措施。 穿插进行伊文斯盐水滴试验,观察氧浓差腐蚀原电池的阴、阳极反应以及阴、阳极区的划分。 试验原理: 电偶腐蚀:当一种不太活泼的金属(阴极)和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阳极)在电解质溶液中接触时,因构成腐蚀原电池而引发电流,从而造成(主要是阳极金属)电偶腐蚀。电偶腐蚀也称双金属腐蚀或金属接触腐蚀。 电偶腐蚀首先取决于异种金属之间的电极电位差。这一电位指的是两种金属分别在电解质溶液(腐蚀介质)中的实际电位。通常在手册、资料中能找到的是各种金属、合金在特定的介质中按腐蚀电位高低排列的电位顺序表,称作电偶序。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电位差愈大,腐蚀初始驱动力愈大。 影响电偶腐蚀的因素还有介质导电性、极化性及面积比。面积比是指阴、阳极面积比,比值愈大,即大阴极小阳极组成的电偶,其阳极腐蚀电流密度愈大,腐蚀愈严重。在腐蚀电偶的阳极区有涂层时也会出现大阴极小阳极的情况,结果造成极严重的局部腐蚀而迅速穿孔。 对于耦合电流的测定,可以采用零欧姆计直接测定耦合电流,主要就是在测定耦合电流时,不引入耦合电阻,使得测定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在实验室测定时如果没有零欧姆计,可以采用万用表或者直流电流表直接测定,也可以采用外加标准电阻测定电位差的方式进行评价,需要注意的是外加标准电阻越小测定准确度就越高,一般采用0.05欧姆或者更小的外加电阻,最后换算成耦合电流即可。 常用的腐蚀评定方法: 1. 失重法 由于腐蚀作用,材料的重量会发生系统变化,此即重量法测定材料抗蚀能力的理论基础。虽然近年来发展了许多新的腐蚀研究方法,但重量法仍然是最基本的定量评定腐蚀的方法,并已被广泛应用。重量法简单而直观,适用于实验室和现场试验。 失重法是一种筒单而直接的方法;它不要求腐蚀产物牢固附着在材料表面,也不考虑腐蚀产物的可溶牲,因为试验结束后必须从试样上请除全部腐蚀产物。失重法直接表示由于腐蚀而损失的材料重量,不经过腐蚀产物的化学组成分析和换算。这些优点使失重法得到广泛的应用。 失重法试验过程为:对预先制备的试样测量尺寸、经准确称重后置于腐蚀介质中,试验金属结束后取出,清除全部腐蚀产物后清洗、干燥、再称重。试样的失重直接表征材料的腐蚀程度。 在暴露试验前后与试验过程中,以及在清除腐蚀产物前后,必须仔细观察并记录材料表面和介质中的

三峡金属结构防腐蚀措施研究(1)

三峡金属结构防腐蚀措施研究 (1) 三峡工程金属结构工程量为世界之最,为了确保枢纽工程的正常运行,延长其金属结构的使用寿命,长江委设计院与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合作在三峡地区对金属结构防腐蚀涂装材料及工艺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了耐候性、耐蚀性、耐磨性及环保性等方面的试验,并对国内外水工金属结构腐蚀与防护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对三峡地区的防腐环境条件进行实地抽样调查和原型观测,提出了不同工况金属结构防腐蚀的保护年限,确定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防腐蚀涂装材料、防腐蚀措施、涂装工艺等技术求。对三峡金属结构防腐措施的研究,为三峡工程金属结构防腐蚀提供了最先进的防腐蚀技术,优质的防腐蚀材料,完美而科学防腐蚀配套体系及严谨而可行的涂装工艺求。确保了三峡工程金属结构的安全运行和保护寿命,为水利行业的金属结构防腐蚀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金属结构防腐蚀三峡工程 三峡水利枢纽金属结构规模为世界之最,金属材料用量高达26万t,需防腐蚀的表面积为240万m2 (不含地下厂房部分)。金属结构所处的环境介质及运行工况复杂,金属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受到环境因素的作用(化学、电化学、微生物和磨擦等等)而发生腐蚀破坏,因环境条件的不同其破坏的程度也不相同。因此,根据三峡工程金属结构的环境条件和运行工况对金属材料腐蚀的研究,提出不同环境及工况下的金属结构的防腐蚀材料、涂装措施及工艺求和阴极保护成套应用技术,从根本上解决深水固定或难于更换的金属结构的长期保护与局部腐蚀的问题,达到延长金属结构的使用寿命,确保结构及机械正常运行的目的。 长江委设计院为了作好三峡工程金属结构防腐蚀措施、涂装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研、挂片观测、交流研讨及室内加速试验等全面的研究工作。 1 三峡金属结构环境腐蚀条件的研究为了充分了解三峡金属结构所处的环境介质及自然环境条件。我们对三峡地区自然环境条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掌握了三峡地区自然环境的科学数据。 1.1 水文气象条件 ①降雨:三峡枢纽库区降水比较丰富,并且带有酸雨,年平均降雨量在1 100 mm,日降水强度较小,约在150 mm左右。 ②气温和水温:三峡地区大多数平均气温在16?18C,库区内在21?22C 范围内,且年际间变幅较少,历年最高气温42C,历年最低气温-2C,多年平 均气温18C。历年最高水温29.5 C,历年最低水温-1.4 C,多年平均水温17.9 °C。 ③风:年平均风速一般为1.0?1.5 m/s。 ④雾:三峡地区是多雾地区,西部重庆68.9 d为最多,到峡谷为8.4 d为最小,到坝区则有所增加,宜昌为23.2 d 。

第一章腐蚀基本原理

1、腐蚀原电池原电池是腐蚀原电池的基础。腐蚀原电池的实质是一个短路的原电池。腐蚀 原电池的形成条件:阳极阴极电解质溶液电路。阳极过程:金属溶解过程,以离子形式转入溶液,并把电子留在金属上,又称为氧化过程。M M n+ + ne。电子转移:在电路中电子由阳极流至阴极。 ?阴极过程:接受电子的还原过程。 ?腐蚀原电池工作所包含的三个基本过程既是互相独立、又是彼此联系的。只要其中 一个过程受到阻滞不能进行,则其他两个过程也将停止,金属腐蚀过程也就停止了。 ?①、析氢腐蚀②、吸氧腐蚀 2、腐蚀原电池与一般原电池的比较:二者结构和原理无本质的区别。腐蚀原电池是一种短路的原电池,有电流但不能利用,以热的形式散失,其直接结果是造成了金属的腐蚀。 3、宏电池:用肉眼能明显看到的由不同电极所组成的腐蚀原电池。形成条件分类:电偶腐蚀电池:不同金属与同一电解溶液接触,如钢管本体金属与焊缝金属,镀锌钢管与黄铜阀。浓差电池:同一金属不同部位接触不同的电解质。造成不同区域电位不同,可分为氧浓差电池和盐浓差电池。温差电池:同一金属在同一电解质溶液中,由于各部位温度不同而构成的腐蚀电池。如换热器。 4、微电池:由金属表面上许多微小的电极所组成的腐蚀原电池叫微电池。形成微电池的基本原因:金属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性;金属组织的不均匀:晶粒晶界的电位不同;金属物理状态不均匀:变形和应力不均匀;金属表面膜的不均匀;土壤微结构的差异。 5、电极:电子导体(金属)与离子导体(液、固电解质)接触,并且有电荷在两相之间迁移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体系,称为电极。电极反应:在电极与溶液界面上的进行的电化学反应称为电极反应。双电层:当金属浸入电解质溶液中时,其表面离子与溶液中的离子相互作用,使界面处金属和溶液分别带异电荷,即双电层(electrostatic double layer, double electrode layer)。电极电位:双电层两侧的电位差,即金属与溶液之间的电位差称为电极电位。1.双电层的建立(establishment of double electrode layer)通常有两种双电层:(1)活性强金属:金属表面带负电荷,溶液带正电荷。(2)活性弱金属(贵金属):金属表面带正电荷,溶液带负电荷。特殊双电层:吸附双电层。2.双电层的结构1双电层是有紧密层和分散层两大部分组成。2电极电位是金属表面与扩散层末端的电位差。3电极电位的大小是由双电层上金属表面的电荷密度(单位面积上的电荷数)决定的。 6、电极电位的测量方法:将待测金属电极相对一个参比电极测出该腐蚀原电池的电动势(电压),为相对的电极电位值。氢标准电极电位(SHEP):是指被测电极与标准氢电极组成的腐蚀原电池的电位差。标准氢电极(SHE):1atm,25℃,氢离子活度为1,进行氢电离可逆反应的电极体系。人为规定氢的标准电极电位E0=0。电动序:电位越低,金属的负电性越强,离子化越大,腐蚀趋势就更加严重。其他常用的参比电极(reference electrode)1)饱和甘汞电极(SCE)2)铜/硫酸铜电极(CSE)。 7、电位—PH图:是以纵坐标表示电极反应的平衡电极电位(相对于:SCE),横坐标表示溶液pH值的热力学平衡图。腐蚀区,非腐蚀区,钝化区。

腐蚀与防护实验指导书

金属腐蚀与防护的实验 一、重量法测定金属腐蚀速度 一、目的要求 1.掌握重量法测定金属腐蚀速度的原理和方法。 2.用重量法测定碳钢在稀硫酸中的腐蚀速度。 二、基本原理 重量法是根据腐蚀前后金属试件的重量的变化来测定金属腐蚀速度的。把待测的金属做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试件,放在测试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后,取出并测量其重量和尺寸变化,计算其腐蚀速度。对于失重法,可由下面公式计算腐蚀速度。 V-=(w0-w1)/(st) 式中:V—金属的腐蚀速度,g/m2·h; w0—试件腐蚀前的重量,g; w1—试件腐蚀后并经过除去腐蚀产物后的重量,g; s—试件暴露在腐蚀环境中的面积,m2; t—试件腐蚀的时间,h。 腐蚀深度指标表示公式如下: V l=8.76×V-/ρ —用腐蚀深度表示的金属腐蚀速度,mm/a 式中: V l ρ—金属的密度,g/cm3。 三、仪器与药品 碳钢试件、稀硫酸8%、金相砂纸、细尼龙丝、电子天平等 四、操作步骤 1.试样用金相砂纸打磨,以除去表面氧化膜。 2.在电子天平上称重,精确到0.1mg。用游标卡尺测量暴露的全部表面积,精确到0.02mm。在烧杯中注入8%硫酸水溶液,将试件系于尼龙丝的一端,另一端系在玻璃棒上。然后用无水酒精和丙酮棉球清洗试件的表面以除污垢。把玻璃棒横担于烧杯上,使试件处于溶液的中部。观察并记录现象。 3.记录时间,从试件进入溶液时起,到试件取出时止,实验时间为1小时。 4.试验结束后取出试件,用自来水冲洗。 5.试样干燥后(可用冷风吹),称重,除去腐蚀产物,再清洗干燥并称重,如此反复几次,直至前后相邻两次去膜后的重量差不大于0.5mg,即视为腐蚀产物完全清除,记录之。 五、数据记录 室温介质 试样浸入时间试样取出时间

建筑工程防腐防潮措施

防腐防潮 建筑工程中的防腐主要是对易腐蚀的材料采用一定的措施,防止材料被腐蚀。比如:木门窗后面刷沥青漆、木门窗刷油漆、钢门窗刷防锈漆、管道拴防锈漆等都是属于防腐的措施; 2、防潮主要是地下水的侵蚀,一般是通过做防潮层来实现的。 3、区别: a、钢材防腐蚀主要是防氧化,木材防腐主要是防腐烂,腐蚀原因多来自空气; b、防潮主要是防止地下水的侵蚀。 防腐措施 1、热浸锌 热浸锌是将除锈后的钢构件浸入600℃左右高温融化的锌液中,使钢构件表面附着锌层,锌层厚度对5mm以下薄板不得小于65μm,对厚板不小于86μm.从而起到防腐蚀的目的。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耐久年限长,生产工业化程度高,质量稳定。因而被大量用于受大气腐蚀较严重且不易维修的室外钢结构中。如大量输电塔、通讯塔等。近年来大量出现的轻钢结构体系中的压型钢板等。也较多采用热浸锌防腐蚀。热浸锌的首道工序是酸洗除锈,然后是清洗。这两道工序不彻底均会给防腐蚀留下隐患。所以必须处理彻底。对于钢结构设计者,应该避免设计出具有相贴合面的构件,以免贴合面的缝隙中酸洗不彻底或酸液洗不净。造成镀锌表面流黄水的现象。热浸锌是在高温下进行的。对于管形构件应该让其两端开敞。若两端封闭会造成管内空气膨胀而使封头板爆裂,从而造成安全事故。若一端封闭则锌液流通不畅,易在管内积存。 2、热喷铝(锌)复合涂层 这是一种与热浸锌防腐蚀效果相当的长效防腐蚀方法。具体做法是先对钢构件表面作喷砂除锈,使其表面露出金属光泽并打毛。再用乙炔-氧焰将不断送出的铝(锌)丝融化,并用压缩空气吹附到钢构件表面,以形成蜂窝状的铝(锌)喷涂层(厚度约80μm~100μm)。最后用环氧树脂或氯丁橡胶漆等涂料填充毛细因而管状构件两端必须此法无法在管状构件的内壁施工,以形成复合涂层。孔, 做气密性封闭,以使内壁不会腐蚀。这种工艺的优点是对构件尺寸适应性强,构件形状尺寸几乎不受限制。大到如葛洲坝的船闸也是用这种方法施工的。另一个优点则是这种工艺的热影响是局部的,受约束的,因而不会产生热变形。与热浸锌相比,这种方法的工业化程度较低,喷砂喷铝(锌)的劳动强度大,质量也易受操作者的情绪变化影响。 3、涂层法 涂层法防腐蚀性一般不如长效防腐蚀方法(但目前氟碳涂料防腐蚀年限甚至可达50年)。所以用于室内钢结构或相对易于维护的室外钢结构较多。它一次成本低,但用于户外时维护成本较高。涂层法的施工的第一步是除锈。优质的涂层依赖于彻底的除锈。所以要求高的涂层一般多用喷砂喷丸除锈,露出金属的光泽,除去所有的锈迹和油污。现场施工的涂层可用手工除锈。涂层的选择要考虑周围的环境。不同的涂层对不同的腐蚀条件有不同的耐受性。涂层一般有底漆(层)和面漆(层)之分。底漆含粉料多,基料少。成膜粗糙,与钢材粘附力强,与面漆结合性好。面漆则基料多,成膜有光泽,能保护底漆不受大气腐蚀,并能抗风化。不同的涂料之间有相容与否的问题,前后选用不同涂料时要注意它们的相容性。涂层的施工要有适当的温度(5~38℃之间)和湿度(相对湿度不大于85%)。涂层的施工

金属材料的电偶腐蚀综述

金属材料的电偶腐蚀 王俊 摘要:电偶腐蚀,是指当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不同金属在导电介质中接触后,由于各自电极电位不同而构成腐蚀原电池。电偶腐蚀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且危害极大的腐蚀形成,它广泛地存在石油、天然气、船舶、航空和建筑工业等行业中,一旦发生则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损失。本文针对金属材料的电偶腐蚀从其腐蚀原理、影响因素、控制方法及腐蚀评定进行综述。并展望了金属材料的电偶腐蚀的研究发展趋势。 关键词:金属接触;电偶腐蚀;电位差 1、前言 现代社会中,金属材料的应用及其广泛,已然涉及到方方面面,这种情况下,研究金属材料的腐蚀及其防护就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金属在其使用过程中或多或少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腐蚀,如若防不当会造成金属材料在其使用寿命结束之前就产生破坏,特别是在航空等国防领域,金属材料的腐蚀引起的后果是灾难性的,所以,针对金属材料的腐蚀及其防护的研究日益重要。 2、电偶腐蚀的原理 2.1 概述 由于腐蚀电位不同,造成同一介质中异种金属接触处的局部腐蚀,就是电偶腐蚀(galvanic corrosion),亦称接触腐蚀或双金属腐蚀。当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金属在导电介质中接触后,由于各自电极电位不同而构成腐蚀原电池,电位较正的金属为阴极,发生阴极反应,导致其腐蚀过程受到抑制;而电位较负的金属为阳极,发生阳极反应,导致其腐蚀过程加速。它是一种危害极为广泛和可能产生严重损失的腐蚀形式,广泛地存在于船舶、油气、航空、建筑工业和医疗器械中。它会造成热交换器、船体推进器、阀门、冷凝器与医学植入件的腐蚀失效,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腐蚀类型。可以是金属与金属,也可以是金属与导电的非金属材料(如石墨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介质中形成回路,形成电偶腐蚀[1]。电偶腐蚀往往会诱发和加速应力腐蚀、点蚀、缝隙腐蚀、氢脆等其他各种类型的局部腐蚀,从而加速设备的破坏。 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电极电位的金属处于腐蚀介质相互接触而引起的电化学腐蚀,又称接触腐蚀或双金属腐蚀。电偶腐蚀原理见图1。发生电偶腐蚀时,电极电位较负的金属通常会加速腐蚀,而电极电位较正的金属的腐蚀则会减慢。

金属结构制造和安装计划、措施及附图.doc

金属结构购置和安装计划、措施及附图 本标段金属结构主要为螺旋焊管制作、管道防腐、DN800闸阀安装、CARX—10复合式进排气阀安装等。 一、螺旋焊管制作 (a)把具有两侧边的钢带成形为圆筒状,使两侧边端部相对; (b)向钢带的两侧边端部供给高频电流,以钢带融点以下的温度对该两侧边端部预热; (c)用挤压辊加压该两侧边端部,形成包含对接线的对接部; (d)在挤压辊轴中心的连接线与对接线的交点即挤压点附近,用能使钢带的整个厚度溶融的高密度能量束照射,使该两侧边端部焊接;(e)在与(d)工序的同时,用挤压辊以能足够防止焊接缺陷的加压量加压。 (f)螺旋钢管的质量保证:一般螺旋焊管机组均采用在线连续检验方式来保证焊缝的的焊接质量,这是螺旋焊管生产区别于直缝焊管生产的另一重要特征。连续检验有利于焊接缺陷的监控、焊接质量的稳定、焊接等级的保证。 二、管道防腐 (一)底漆和缠玻璃纤维前的面漆 1. 防腐的环氧煤沥青油漆施工根据现场条件采用刷涂的方式。

2.钢材除锈经检查合格后涂刷底漆和面漆,涂漆时尽可能留出钢材装配的焊缝位置,预留长度约为150mm ,以免焊接时难以清根,影响焊接质量。 3. 对于钢材表面坑尘程度较大(>2mm 以上),尚应拌制腻子将其补平。 4. 环氧煤沥青漆混合配制好拌匀后将其熟化15 ~30min ,并在 4 小时内用完。 5. 底漆表干后固化前涂刷第一道面漆,面漆实干后固化前涂刷第二道面漆。施工时,往往在工序流程上是连续的,因此需要特别注意油漆的涂装间隔时间,保证涂装间隔在最小和最大涂装间隔之间。现场施工时,要根据涂料的性能和天气条件确定涂装的间隔时间。 6. 如果油漆复涂间隔太长,则需要将油漆表面用砂布或砂轮打毛后再涂刷后道漆。 7. 钢材喷砂合格后应立即涂刷底漆,因此,应同时注意粉尘对涂漆的影响,涂漆时尽可能远离喷砂区域或暂停喷砂施工。 8.环氧煤沥青漆作业应按随货所到的材料说明书和规范要求进行 操作。 9. 油漆作业施工用具应干净,使用过程中的清理和用完后处理应适当。 10. 涂刷时,层间纵横交错,每层往复进行。涂漆的时间间隔应符合涂料的技术要求,漆膜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漆膜在干燥过程中,应保持周围环境清洁,防止漆膜表面受污。

钢结构防腐施工方案45468

榆林市榆阳区榆树湾煤矿 钢 结 构 防 腐 工 程 施 工 方 案

钢结构防腐施工方案 我公司研究了贵矿钢结构的现状和对防腐的施工要求,现根据我们多年来对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我们对钢结构防腐的施工方案。 一、施工前的准备: “常备不懈,决胜千里”,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是决定按照工期要求,创优质工程的先决条件。所以施工前必须做好一切必要的准备工作。 1、根据甲方设计和规范要求,拟设具体施工计划,并落实进场的技术管理 人员及施工人员。 2、机械设备提前进场安装调试,保证运转正常。 3、检查各种防腐材料的型号、规格、出厂日期,合格后方可进厂。 4、备齐各种工具,计量器具和检测仪器。 5、设防腐材料专用仓库,存放材料应远离明火,避晒避潮。 6、开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组织学习有关技术规范、标准、管理制度 和安全环保知识、进行技术交底和进行三级教育。 7、各种原材料运达施工现场,必须经现场监理工程师认可,且材料的型号 及性能满足甲方的设计要求,必要时进行小样试涂,无误后方可使用。 8、准备好防尘口罩、面罩、防护衣、手套等劳保用品。 9、准备脚手架所需的架杆、铁丝、架板和保护网等高空作业用品。 二、施工技术方案: 1、表面处理:规范性的表面处理是防腐涂料赖以固着于基体表面比不可少的前提,是最大限度的发挥涂料防腐性能的基础,表面处理好坏,直接影响涂料的附

着力、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 (1)脱漆:原有漆膜由于受化工大气、水的侵蚀引起的涂层老化、起鼓、剥皮、旧漆膜必须用铲刀将其刮静。 (2)除锈:将已发生锈蚀的氧化皮及翘起、龟裂的部位用铲刀、钢丝刷、纱布和磨光机等工具打磨干净,金属表面应达到无锈蚀、无油污、无杂物,并露出均一的金属光泽,除锈等级达到St3级标准,同时除锈部位与保留的旧漆层边缘必须有平滑过度。 (3)打磨和清洗:表面脱漆除锈后,必须用砂轮或粗布对其打磨,磨出一定的粗糙度,增强油漆的附着力,然后进行清洗,达到金属表面无杂物、灰尘等。 2、涂料调配:所用材料开桶后应首先检查是否有失效或结皮现象,如果失效杜绝使用,结皮应从桶中取出,不允许捣碎混入漆液中,使用前必须充分搅拌,将桶底沉积的颜料和填料全部搅起并搅拌均匀,以保证涂膜成份及性能的一致性。确保涂料的质量及与金属表面的附着力,搅拌均匀的涂料经过滤除去涂料中的杂质和脏物,方可使用,调料时应根据环境条件加入适量的专用稀释剂,将涂料调至适宜操作的粘度,一般浓度以35-40秒为宜。稀释剂只能用明确规定的稀释剂。聚氨脂涂料是双组份涂料,调配时应分别按照说明书中各自的配比使用方法调配,并充分搅拌均匀,以备后用。底漆为增加涂料与基体的浸润能力和粘结力应适当的调稀一些,浓度以25-35秒为宜,面漆调制35—40秒为宜。 3、涂装: (1)施工工艺流程: 表面处理检验合格涂刷底漆一道检验合格涂刷环氧云铁中涂一道干燥合格涂刷聚氨脂面漆第一道干燥合格涂刷聚氨脂面漆第二道干燥和格涂刷聚氨脂面漆第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