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绝缱绻:德莱塞小说创作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决绝与缱绻:德莱塞小说创作论
摘要纵观西奥多·德莱塞的小说,一个显著的特征是,作品内部普遍地存在着复杂的二重性性:既表现出对传统文化越界与背离的决绝姿态,又体现出对精神价值与理想难以割舍与缱绻的情愫。
本文认为,形成这种特征的根源在于作家本身创作思想的矛盾性。
关键词:西奥多·德莱塞二重性决绝缱绻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社会的转型
20世纪初,美国处于社会和文化的转型期,开启了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市民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所生成和积累起来的生存经验为西奥多·德莱塞提供了新的叙事资源。
同时,消费文化的迅速崛起使得文化格局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这也为他提供了广阔的书写空间。
在商业话语的操纵下,铺天盖地的消费文化不仅得以与精英知识分子文化分庭抗礼,而且实际上已经成为时代文化的主流。
“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已经全部忘记了清教徒从前对物资享受的疑虑,不论对穷人还是对富人来说,摆阔性的浪费已被确立为领导者的标志。
70年代等级森严的世界已成为历史上被人们忘却的一页,‘阔佬们’已经到来,金钱的时代方兴未艾,舞厅里和高级酒店里到处回荡着胜利者得意的叫声。
”沃特也指出:“此时美国正从一个传统(神圣)的社会向世俗社会过渡”。
生活在那个时代,德莱塞敏感地察觉了社会价值观的整体性迁移对人们的影响,文学
作品中如何叙写此时期的社会世相无疑体现着作家新型的叙事伦
理诉求。
二欲望化的书写
德莱塞几乎从写作的一开始,就把审美目标定位在对当下生活形态的描述上。
他的全部小说,似乎都在演绎这样一种艺术理想:跟踪并展示物质时代对人性的褫夺过程,细摹人们的生存理想和诗意情怀在社会转型期下逐渐溃败消解的状态。
为形而下的实利追逐者寻求某种合理的生存形态,尤其是对都市男女的世俗生活的欲望与骚动的持续开掘与表现,一直是他创作的兴奋点与着力点。
《嘉莉妹妹》、《欲望三部曲》、《天才》等几乎一无例外地表现了人物最世俗化的欲望——物欲与情欲。
小说《嘉莉妹妹》的开端之处就写道,“在开往芝加哥的火车上,嘉莉的脑子里就渴望着获得物质享受”。
为了追求物欲生活,嘉莉摒弃了传统道德观念,先后献身于两个男人:杜洛埃与赫斯渥。
《欲望三部曲》中的柯帕乌自从小时候观看了龙虾与乌贼的争斗后,就领会到了弱肉强食的社会法则,他不但学会了在经济竞争的社会秩序中寻找可以为自己服务的一切,还不断地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人生哲学对一切社会现象进行自由注解,“一切生物都是以相互吞食为生的,人是以吃别人为生的”。
对权力的欲望和物质利益的爱恋成为柯帕乌所有行为的基本动因,金钱、权势和美色成了他终生不懈追求的目标。
与嘉莉和柯帕乌追求世俗化生活的热情相比,德莱塞在《天才》
中更是深入地展示了文化人对精神品质的决绝态度。
纵览《天才》这部小说,我们可以发现,世俗化的生活在小说主人公尤金那里不再是背景性的存在,而成为生活性的常在。
在尤金到达纽约之后,他第一次真正领略到喧嚣大都市的意义:“纽约呈现一幅夸耀物质的景象,这种景象的存在是他以前从来不知道的。
第五街的马车、大饭店里的宴会和报纸上经常提到的社交性大宴会,全都使他脑袋发昏。
”他一步步地开始对自我信仰怀疑、悔恨直到最后主动消解。
当卡尔文公司提供高薪水请尤金加盟后,他实现了一连串的发迹:从卡尔文出版公司到科尔法克斯的联合杂志公司再到温菲尔德的
长岛地产投资公司,从年薪八千到一万二,再到一万八,最后到两万五千元。
从一贫如洗的艺术家到拥有总数约三万元股票的地产投资家,尤金完成了一个知识分子角色的蜕变。
德莱塞的小说书写的欲望化倾向,不仅体现在物质利欲的表现上,同时还体现于情爱书写中对于本能欲望的热衷和倾斜。
事实上,对这一现象的表现,与对物质利欲的表现之间存在着内在逻辑联系——当人们的价值取向从精神的一翼向物质的一翼倾斜时,在情感领域势必导致对心理性感受的排斥和对感官性享受的热衷。
在传统小说中,爱情带有诗意的浪漫情调,往往被视为人性内在的诗性显现,是人们内在心灵的诗意栖居。
作家们在表现爱情时,往往充满浪漫主义的情调和理想主义的色彩,有的甚至是超越凡俗社会的柏拉图式的精神爱恋。
而德莱塞却摒弃了爱情的诗意想象,淡化了浪漫情怀,更多的把两性关系描写得实际化、物质化与世俗化。
所以
表现在小说中,德莱塞也不再像早期作家那样试图通过性去写人性的美与丑、社会生活的善与恶。
在他那儿,抒情化的情爱描写消失殆尽,而代之以世俗化的性爱欲望表现,性就是性,是短暂的肉体快乐、性欲的满足。
如柯帕乌的情场事物与商业事务互相交织在一起,他一生不停地追求形形色色的女性,接触的女人之多,有“美国文学史上最惊人的情妇花名册”之称。
几乎同样的,在尤金面前,爱情也是一个模糊不清且脆弱不堪的虚幻命题,他先后与九个女性发生过关系。
性在这些人物的世界里被最大限度地还原为肉体的欲望和快感,成为了完全形而下意义上的消费目标,一切形而上的东西均被放逐。
伯恩认为:“德莱塞先生之所以非同寻常,是因为他比我们中大多数人更率真。
与其说他书中充满了耽于性爱的人物,倒不如说他使性爱成为个人生活中的组成部分,恢复了本来的面目。
”
依此看来,德莱塞在其小说中提供了一个那时当下文化的见证,他以“当下”的标准和审美眼光解读历史,并剥离了作家附加于市民百姓身上的知识分子的人生观、理想观和爱情观,还市民以本真面目,用体验者、观察者的身份,从理想彼岸的想象回到现实此岸的审视,把叙事返回到一种彻底的现实生活中来。
其意图并不是想重温现实主义的辉煌,而是想在最大程度上把小说还原给市民。
这种努力企图虽然带有明显的写实技法,但在某些方面又似乎比写实来得更彻底更冷静,特别是展示了人物在现实潮流中寻找对位的过程中,无论在心理上还是行动上对传统价值的决绝姿态。
三精神世界的回眸书写
在那个转型的时代,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剩下的只有碎片化的生活“现场”。
但如果小说的话语操作完全纠缠在现场化的临摹之中,那么价值判断缺席的叙事不仅让读者无法获取小说作为虚构艺术所应有的想象与隐喻空间,也会使创作主体丧失与现实生活之间必要的审视距离。
同时,还无法展示转型期市民的精神复杂性,更无法使人获取作家观照人物生存的精神路标与伦理纬度。
从这层意义上讲,尽管德莱塞在具体的写作中将自身投置在那种世俗化叙事位格上,不断地为那些经济时代中的市民世俗化生存寻求一种“合理化”的注解。
但作家的自我心理价值并没有在恒等意义上对待那些为世俗化欲望而奔波的市民,小说中也透射着作家对形而上的精神品质难以割舍的缱绻,尽管与他告别理想关怀的决绝姿态相比,显得暗淡而羸弱。
在《嘉莉妹妹》中,埃姆斯的出现在嘉莉富有而平淡的生活里激起了几朵浪花。
他向嘉莉展示了一个超越金钱和肉欲的理想世界,“你应该帮助世人表现他们自己。
……为多数人服务。
要和善而且富有人道主义思想。
那样你就必然会成为伟大的了。
”在埃姆斯的影响下,嘉莉开始努力地挣脱庸常生活对自己的侵蚀,以一种看似无力、实则极具韧性的方式对抗着世欲生存对自己独立人格的瓦解,执著地呵护着自己对演艺事业的审美追求。
尽管嘉莉的生活有时依然是包裹在灰色的人生域中,但在她的心中,“无我”感官的刺激正在消褪,“有我”的诗意精神仍扎根于生命内核之中,这
使她的演艺事业逐步走向辉煌。
在《欲望三部曲》中,白丽莱茜是柯帕乌的情妇,但却被塑造成为灵性的象征。
白丽莱茜为了“彻底清洗掉那种崇拜金钱和奢侈的唯利主义观点”,到印度去从东方的宗教信仰中寻求精神上的寄托。
她从印度宗教中了解到轮回、博爱的思想。
回到美国后,欲念皆无,抛弃了世俗的享乐主义观,卖掉华丽的豪宅与家产,建立贫民医院,从事慈善事业。
尤金心灵重新归于平静是在于精通基督教精神疗法的约翰斯夫人的引领与指导。
在她的帮助下,尤金进行了反省与忏悔,并走出了“幻想的领域,看见了一切事物的真正灵性,这是超越肉欲世界的”。
从对尤金寻求精神上抚慰这一情节的处理上,可以看出作家试图让尤金重新审视自我,矫正他已畸形的灵魂,连接起知识分子与信仰之间曾经破裂的关系,重新找回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
这种形而上的反省与忏悔意识将有助于尤金自觉地进行自我批判,拯救曾经颓废的灵魂,使他更好地担负起知识分子“理念人”的责任。
尤金所有的自我探索在经历了那个甚嚣尘上的欲望社会之后又回到了原始起点,“他又恢复了艺术家的盛名”。
尤金的世俗欲望,终于在痛苦之后消褪,艺术终于在涅槃中重生,又将担负起澄净人心的使命。
这种结局的安排,构成了与那时流行的感性主义与情欲主义的有力对抗,隐藏一种着对知识分子的自我反思、良知警醒的普遍意义,也展示了德莱塞等人文知识分子们重塑自我、寻找自身定位的景观。
德莱塞小说中实际上潜藏着一种尖锐的疼痛。
这种疼痛,看似
来自社会生活的外部冲突,实则是源于那个时期城市市民生命内在的两难对立。
它以自我撕裂的方式,不断将人物置于各种伦理观念、权力欲望以及人格尊严的对抗之中,在保持强劲叙事张力的同时,又凸显出一个个无助而又无奈的人生场景。
这使得我们一方面可以尽情地享受那种由于紧张叙事所带来的阅读快感;另一方面又强烈地感受到那种疼痛自身所拥有的内在力量。
换言之,德莱塞是将那时期市民的生命安置在各种剧烈的是非冲突之中,让他们饱受种种内心的折磨与煎熬,然后再通过无法回避的价值抉择,展现出作家潜在的精神向度及人格操守。
这种对疼痛的独特体验与执著表达,使德莱塞的小说呈现出十分复杂的悲剧性审美质感。
四结语
德莱塞小说中的矛盾性,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他在创作心理上存在着复杂的内在矛盾。
一方面,出身贫寒的德莱塞向往富足的物质生活,无法抵制世俗生活的诱惑,深知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无法为自己内心信念的坚守找到一个执著的理由,那些因聚财而改变了生存地位的市民,激起了他对外在生存文明的欣赏与认同;另一方面,他又对其因灵魂的物质化而导致的人格独立性丧失有着潜在的抗拒和逃离,难以从内心深处绝对地认同那些视世俗生活为人生目的的生存逻辑。
在自我价值实现和残酷的现实面前,德莱塞痛苦地思索着,并把这一思索放在了小说中。
这不仅仅是德莱塞个人的尴尬,也是那时整个美国文化人的困顿。
这种困顿决定了德莱塞笔下的人物在向商业社会实利层面的迁徙过程中,都呈现
出一种明显的决绝与缱绻状态,而正是这种内在的矛盾文化心理构成了德莱塞小说重要的审美特质。
夸张一点儿说,德莱塞的小说是哈姆雷特式的“生存还是毁灭”这一伟大命题的现代性翻版。
小说的深度在于德莱塞对那个时代人们所处的复杂历史情境进行了相当透彻的解析,这种情境以悖论的方式展现在读者面前,一方面是现实生存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生命原则的坚守。
是与非、合理和不合理在这里相互渗透交融,这才是鲜活的真实。
正是在这种真实中,小说把那时期市民的精神状态写透了。
注:本文系山东省教育厅项目“社会转型视野下西奥多·德莱塞小说的世俗化特征研究”(j10wd53)。
参考文献:
[1] [美]罗德·霍顿、赫伯特·爱德华兹,房炜、孟昭庆译:《美国文学思想背景》,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2] [美]德莱塞,裘柱常译:《嘉丽妹妹》,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3] [美]德莱塞,裘柱常译:《金融家》,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4] [美]德莱塞,主万译:《天才》,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5] [美]德莱塞,余杰、诸葛霖译:《斯多噶》,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6] 龙文佩、庄海骅编:《德莱塞评论集》,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9年版。
[7] 蒋道超:《德莱塞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 [捷]米兰·昆德拉,孟湄译:《小说的艺术》,三联书店,1992年版。
作者简介:杨吉风,女,1974—,山东烟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美国文学,工作单位:鲁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