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大一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节名称秦汉大一统

课时安排教学班级

课程性质█理论课

☐实践课

☐理实一体课

课次审批

第 1 次课

教学

目的、要求1.掌握秦始皇统一中国和汉王朝建立的时间节点;

2.理解秦统一中国的意义;

3.分析秦、汉为了加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

4.评价秦始皇的功过;

5.讨论秦和汉如何采取正确的统治措施。

教学

重点、难点重点:归纳秦汉两朝灭亡的原因并概括其异同之处,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难点:秦汉建国后的统治措施对比。

方法突破:借助丰富生动的历史故事,展示、演绎秦汉的更迭过程。让故事激发学生兴趣,使知识生动化、形象化,加深学生的认识与理解。难点问题,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相结合,重在学生的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表达。能想、敢说,在交流中理解和运用知识。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时间

分配

课时一

一、导入——复习提问:

1.请同学们说出战国七雄的名称。(齐楚秦燕赵魏韩)

2.统一中国的的任务会由其中的哪一个来完成?(秦)

3.为什么这个国家能够完成统一大业?(商鞅变法)

附:商鞅变法内容有:A、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B、奖励耕战;

C、建立县制。

商鞅变法意义是:商鞅变法,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自读:思考:

1.秦吞并六国,完成统一的时间。(前221年)

2.秦统一中国的历史意义。

A.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

B.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故事法

十分钟

十五

分钟

1

3.秦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

A.建立了一整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秦王嬴政自称皇帝,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合称“三公”。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B.秦始皇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还修筑驰道,统一车轨。

C.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D.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解除北方匈奴的威胁。

三、讨论:秦始皇的功过。

(一)功:1.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

2.建立了一整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书同文,车同轨。这些措施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4.修万里长城,对防止匈奴南下有一定作用。

(二)过:1.“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

2.修万里长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结论:功大于过。

四、练习:假如你是秦始皇,如何治国?请根据所学知识,写几点治国措施。

提示:1.儒家、墨家观点:仁政、兼爱、非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德治国;2.道家观点:无为而治,任其自然的消极治国;

3.法家、兵家观点:加强法制建设,以法治国;加强人民军队建设,巩固国防。

课时二

(一)导入新课

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大一统”这个名词,所以我会在进入新课的学习之前向学生解释清楚“大一统”这个名词的概念,让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明确学习方向。然后我会用语言过渡到新课的学习:那么,汉朝是如何实现大一统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寻找答案。

这样的导入简单直接,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并且带着疑问有目的地展开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

1.文景之治(10分钟)

这一子目的内容比较简单,首先我会让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文景之治的背景,即西汉初的社会环境。然后利用这样一个表格,与学生一同完成二十分钟

五分钟

二十分钟

2

对第一子目的学习。这个表格是秦王朝和汉初文景时期统治政策的对比。我将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所学内容并利用本课教材内容完成这一表格。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复习巩固前两课的内容,还可以在对比中加深对文景之治的认识。另外,表格内容条理清晰,有助于学生记忆。

在完成这个表格归纳了文景之治的主要内容后,我会让学生试着用一句话定义“文景之治”,让学生提高归纳概括能力的同时对“文景之治”形成明确的概念。

接着我会用这样一句话过渡到第二子目的学习:汉初文景时期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为汉武帝得以实现大一统提供了客观条件。

2.汉武帝的大一统

本课的教学重点。首先我会让学生阅读小字部分,回答这一个问题:汉武帝完成大一统的主观因素是什么?——汉武帝年轻有为,善于用人。

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3分钟分别讨论总结出汉武帝在政治思想两大方面所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至于经济方面的措施,将在后面一课独立单独学习,这一点我会向学生说明。在小组讨论总结出答案后,我会给出我的答案。然后对学生较难理解的推恩令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进行进一步讲解。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老师在学生小组讨论后给出答案,可以让学生在已经思考总结过的前提下发现自己认识的不足之处,加深理解。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讨论得出的答案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点拨。

那么,对于推恩令的讲解我将用这样一幅图表,直观清晰,方便学生理解认识。

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内容,我会让学生表演课前准备好的历史短剧,即由四个学生分别扮演汉武帝,法家、道家和儒家的代表人物,分别说明自己的主张,由汉武帝选择采用,扮演汉武帝的学生要说明为什么这么选择。

然后我会进行小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大力推行儒家教育,是儒家思想成为法定的封建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利用历史短剧不仅可以重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将教学难点简单化,加上教师的进一步总结,让学生较轻松地进行理解学习。

最后,我依旧会用语言过渡到第三子目的学习:汉武帝的大一统,使西汉进入了鼎盛时期。但是,百余年后,西汉逐渐走向了衰亡。重新建立的汉朝,定都在洛阳,历史上称为东汉。

3.东汉的统治(7分钟)

这一子目内容在教材中可以作为自主学习部分,所以我会将其进行简单处理。学生在阅读全文后,让一名学生试着对“光武中兴”进行简单定十五分钟

五分钟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