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业形势的现状_根源及趋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1 09 年一二季度我国部分地区就业人员情况
北京
天津
上海wenku.baidu.com
广东
福建
09 09 09 09 09 09 09 09 09 09 年2 年1 年2 年1 年2 年1 年2 年1 年2 年1 季季季季季季季季季季 度度度度度度度度度度
就 业 563 561 197 198 366 365 998 994 452 450 人7 5 6 4 5 4 1 0 1 5 数
图 2 2008 年下半年的周期性失业 资料来源:Markit Economics 《CLSA 中国制造业 PMI 报 告》2008-12-01 大学生就业也更加困难。进入 21 世纪,我国高校毕业生也 呈现出大规模攀升的趋势,2005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 335 万,2006 年为 413 万,2007 年为 495 万,2008 年为 550 万, 2009 年为 610 万。公共部门对大学生的新增需求越来越少, 2005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 72.6%,2006 年为 62%,2007
政经视点
中国就业形势的现状、根源及趋势
罗玲玲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摘 要】 2008 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放慢,失业率上升。分析了 在我国范围内通货膨胀率、金融危机等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产业升级、发展第三产业、提倡创业、加强对 劳动者的培训等建议来解决就业问题,并对未来几年我国的就业形势的发展趋势作出了预测。
几种类型以及通货膨胀、金融危机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第三 部分探析如何从根源解决我国目前的悲观就业形势;第四部分 预测我国就业形势的未来发展趋势,最后是结论。
一、我国当前就业形势 2008 年下半年以来,随着金融危机的全球性爆发,我国的 实体经济受到影响,劳动力需求大幅度减少。根据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部在全国 88 个城市收集的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劳 动力市场供求倍率(岗位供给数与岗位需求数之比)从 2001 年 的 0.75 大幅度逐年回升,并持续到 2007 年的 0.98。到 2008 年 的第四季度,求人倍率急剧下降到 0.85,系 2002 年以来的最低 点,失业率上升。 经理采购指数(PMI)是反映经济运行情况的先行指标。从 PMI 中的产出指数与就业指数两者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来看 (图 2),从相对景气的水平上同时下跌到 50 以下,证明了当前失业 率的周期性质,经济处于萎缩状态。根据 PMI 与失业率的关系, 2008 年后期失业率下降,失业率还会继续增加。
总之,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及其决策导向不适合中国,我 国通胀非完全由工资成本增长率推动,失业率和通胀率无稳定 负相关关系下。
(三)金融危机与失业率 2008 年 3 月,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由此引 发金融危机,这场金融风暴很快波及全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 加深,中国经济同世界经济融为一体的趋势进一步增强,中国 自然也难以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中国的就业形势 也受到了巨大冲击。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农民工遭受的冲击程
14 企业导报 2010 年第 2 期
政经视点
年为 60%,2008 年为 65%。在往年未就业人数和本年度毕业生人 数的双重压力下,在金融危机、经济增长减速的大背景下,我国 大学生就业形势实在是严峻。简言之,自 2008 年金融危机在全 球蔓延以来,我国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了,失业率升高,中国人 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
图 3 1995~2007 年中国的 CPI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年度数据)
图 4 1995~2007 年中国失业率 资料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由以上两个图标可以看出,在 1995~2007 的十几年中,通 货膨胀与失业率的关系在前两年符合菲利普斯曲线,在后来通 货膨胀存在但是失业率却居高不下。数据表明:我国的通货膨 胀率并没有高到达到菲利普斯曲线后期的状态,不得不重新思 考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与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环境之 间的区别。
我国仍然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工资,价格不完全由市场 调节,我国工资总体升幅由国家调控,工资上涨增加的生产成 本并不完全加在所有企业产品价格上而且不存在工联对劳动 力供给垄断做出反抗。经济全球化使许多国家失业率升降已不 能仅用工资成本推动通胀低高的反向变动来解释。我国通胀虽 然在一定程度与工资成本上升有关,但近年由农产品、原燃材 料价格和进口中间品成本上升引致的成本推动型通胀、由城乡 利益格局调整引致的结构性通胀以及由国际投机资本涌入、外 汇储备增长过快引致的流动性过剩压力,构成我国物价上涨主 要因素。
企业导报 2010 年第 2 期 15
政经视点
度最大,在制造业、出口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农民工的就业比例 非常高。2006 年农业普查表明,农村出乡务工劳动力有 1.32 亿 人,其中,有 56.7%在第二产业就业。
在这些外出务工人员中,有 1/3 集中在东部地区就业。农 民工相对年轻,初中受教育程度约占 70%以上。相对来讲,他们 的劳动技能较低,在企业减员或裁员过程中最容易遭到冲击。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到 2008 年 10 月底,有 6.5% 的农民工返乡,按照 1.3 亿农民工总量计算,大约有 845 万人 返乡。来自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截至去年 12 月份,提前返 乡农民工数量约占外出农民工数量 10%以上,大约有 1000 多万 人。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有自己的国情。我国存在基数庞 大的人口,每年新增的城乡劳动力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的就业 安置在短期内都难以解决,劳动力大面积的供过于求导致劳动 力与西方国家相比非常廉价。上世纪 90 年代末以下岗职工为 主体的失业现象,是政府对国有企事业单位进行结构调整和改 革的结果。目前的失业主要是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结构 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以及国际贸易摩擦对我国出口行业就业 的冲击。我国通胀率与失业率也不存在严格的长期稳定替换关 系。
【关键词】 失业率;通货膨胀;金融危机;劳动力增长
扩大就业是经济增长之本。在 2008 年以前的若干年中,由 于经济高速增长和劳动力供给速度减缓的双重影响,我国就业 形势良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幅度减少,甚至许多地方遭遇劳 动力短缺。但是,当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并对我 国实体经济产生影响以后,我国的就业局面就发生了变化,以 前一直对人才需求量较大的房产、外贸和机械制造三大行业的 招聘数大幅缩水。
四、我国就业形势的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的就业与人口、全球经济环境等因素都息息相关。比 较我国在巨大的人口基数下的人口增长率与我国目前每年新 增的工作岗位,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就业竞争十分激 烈。统计表明:我国近几年农民工的岗位缺口大约是 1400 万, 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大约是 830 万,2009 年大中专学校毕业生数 量有 610 万人,加上去年尚未落实就业的 150 多万,城镇本身 需要解决就业的人数将达到 1500 多万人。不考虑就业岗位继 续减少的情况,大约需要新增将近 3000 多万个就业岗位,才能 解决全部就业问题。 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每年只能增加大约 900 多万的岗位,这 明显不能满足就业需求。本次全球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预计会比 较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必将在较长的时间内存在,而中国 经济在 08 年结束了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这些都将对中国的 就业产生空前压力。尽管 2009 年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经济“保增 长”效果可以达到预期,它主要是依靠政府采取的一系列经济 刺激政策和措施,经济发展的内在基础仍然不稳固,内在动力 仍然不足。 目前全球经济处于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中国也不例外。 在就业人口增加大于岗位增加,全球宏观经济走势低迷、本国 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我国在未来几年短时间内就业仍 将面临巨大压力并难以一时解决。到本轮经济危机结束,全球 经济大范围复苏的时候,就业市场会一片蓬勃。 五、结语 在目前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中国的就业也面临着空前 压力,实体经济领域很多劳动者失去工作。分析近十几年来我 国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发现,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已 经不适用于我国。为了解决我国目前的悲观就业形势,缓解就 业压力,我国政府必须大力促进产业升级,发展第三产业,同时 加强对劳动者的培训以减少自然失业率,鼓励创业来增加岗 位,并利用金融危机的契机来进行创新和产业重组。鉴于我国 就业人口的大基数增长、就业岗位增长供不应求、经济增长内 在动力不足以及当前世界低迷经济环境的影响,预计我国在未 来几年仍将面临巨大就业压力。
二、失业的类型以及通货膨胀、金融危机等与失业率之间 的关系
(一)失业的类型 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到不同国家或一个国家的不 同经济发展时期,其主导因素并不完全相同。国际上一般将失 业分为以下几类: (1)摩擦性失业—— —由于求职的劳动者与需要提供的岗位 之间存在着时间上的差异而导致的失业,如新生劳动力找不到 工作,工人想转换工作岗位时出现的工作中断等。 (2)季节性失业—— —由于某些行业生产条件或产品受气候 条件、社会风俗或购买习惯的影响,使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出 现季节性变化而导致的失业。 (3)技术性失业— ——由于使用新机器设备和材料,采用新 的生产工艺和新的生产管理方式,出现社会局部劳动力过剩而 导致的失业。 (4)结构性失业— ——由于经济、产业结构变化以及生产形 式、规模的变化,促使劳动力结构进行相应调整而导致的失业。 (5)周期性失业—— —市场经济国家由于经济的周期性萎缩 而导致的失业。 (二)中国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率 1958 年,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发表了《1861~1957 年英国失 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用近 100 年的数据验证了 通货膨胀率(原是名义工资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通 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以下是 我国 1995 年~2007 年的消费价格指数 CPI 和失业率的图表)。
与 上 年 同 81 170 -18 -6 48 48 -46 -49 -8 59 期 增 减
增 减
1.4 3.1 -0. -0. 1.3 1.3 -0. 0.4 -0. 1.3 百
5 2 90 30 3 1 46 9 18 3 分 比%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季度数据) 第一部分分析当期那中国就业形势;第二部分分析失业的
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增长下行,拉动就业能力减弱和就业 岗位减少,将对城镇新增就业如大学生就业产生挤压。2009 年 大中专学校毕业生数量有 610 万人,还要加上去年尚未落实就 业的 150 多万,由于遭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就业市场整体不景 气,企业裁员风潮不断涌现,大学生就业面临很大压力。
三、解决我国目前悲观就业形势的对策建议 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已难以应对中国通货膨胀与失业问 题,利用提高通胀率来降低失业率的方法已不可行,可以通过 促进由技术创新引致的集约式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增加 政府适当投入等综合治理措施,以控制通胀和失业压力。具体 讲,保持经济适度快速增长,在劳动生产增长率超过工资成本 增长率条件下,能抑制工资成本推进型通胀和由供不应求引致 的需求推动型通胀,集约式经济增长本身具有减低生产成本, 产品价格和通胀的趋势。这种经济增长虽能随生产规模扩大提 供新增就业机会,也会因产业结构升级或自动化程度提高等技 术进步而对劳动力需求下降。 一方面有必要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同 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多种经济成分的中小型企业,民营 企业,个体行业的发展,使就业渠道多元化。另一方面政府对劳 动者就业及其技能培训,对培育完善劳动力市场的适当投入, 有助于加速低技能的过剩劳动力向其他劳动力供不应求的部 门或行业转移,缓解自然失业率问题,用自然失业率的降低来 抵偿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可能导致的周期性失业率上升。此外, 为应对经济开放条件下的通胀压力,可采取加强国际金融监 管,适时增强汇率制度弹性,采取适当货币政策目标框架等配 套措施治理。 历史经验显示:经济危机的时期也是进行创新和产业重组 的大好时机,包括在东部地区进行产业升级的同时,把一些劳 动密集型产业向仍然具有比较优势的中西部地区转移,为中西 部地区的就业创造机会。保持灵活的就业渠道,从多个角度来 解决就业问题。鼓励创业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很多人去 找岗位,不如自己去创造岗位。这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与支持 以及真正的贯彻执行。
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陆续“告急”,东莞、深圳、上海有 大批出口加工型企业倒闭,其中仅 2008 年 10 月上旬,珠三角 就有近 50 家香港企业申请破产清算,农民工大量返乡。(如图 中所示)2009 年第一、二季度我国部分城市就业情况,就业增长 比例均比较小,有的甚至为负,与我国近几年每年 5%、6%的劳动 力净增长相比,实在是堪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