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二个十年的散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廊》
画呢,自然都很合乡下人的脾昧,他们在那里拣着, 挑着,在那里讲图画中故事,又在那里细琢细磨他讲价钱。 小孩子,穿了红红绿绿的衣服,仰着脸看得出神,从这一 张看到那一张,他们对于《有余图》或《莲生九子》之类 的特别喜欢。 老年人呢,都衔了长烟管,天气很冷了,他们像每人 擎了一个小小手炉似的吸着,暖着,烟斗里冒着缕缕的青 烟。他们总爱买些《老寿星》、《全家福》、《五谷丰登) 或《仙人对棋》之类。„„也有人在那里讲论戏文,因为 大多数画是画了剧中情节,那讲着的人自然是一个爱剧又 懂剧的,不知不觉间你会听到他哼哼起来了,哼哼着唱起 剧文来,再没有比这个更能给人以和平之感的了,是的, 和平之感,你会听到好些人在那里低低地哼着,低低地, 像一群蜜蜂,像使人做梦的魔术咒语。人们在那里不相拥 挤,不吵闹,一切都从容,闲静,叫人想到些舒服事情。 就这样,从太阳高升时起,一直到日头打斜时止,不断地 有赶集人到这座破庙来,从这里带着微笑,拿了年画去。
三 、“京派”的抒情散文(独白)
何其芳、李广田、师陀、沈从文、萧乾, 都是京派卓有建树的散文家。 (一)李广田 《画廊集》、《银狐集》、《雀蓑集》。 《画廊集·题记》:“我是一个乡下人,我爱乡间, 并爱住在乡间的人们”。 主要取材于童年和故乡的生活。风格平实浑厚,感 情沉郁而略带苍凉,有柔美之风。
思考题
1.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20世纪30年代林语堂
提倡的幽默闲适散文?
2.阅读鲁迅杂文,选出一篇你认为在今天仍
然具有有现实性的杂文,谈谈它的思想内 涵和现实意义。
后期杂文一方面延续前期杂文的文明批评,体 现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对国民性问题的思考。 《二丑艺术》《拿来主义》 与前期杂文相比,鲁迅后期杂文更偏重于社会 批评。他站在无产阶级革命立场上,进行战斗。 强烈的战斗性成为鲁迅后期杂文重要的特色之 一。《“友邦惊诧”论》抨击帝国主义的侵略 和国民党当局妥协媚外的丑恶罪行。《为了忘 却的记念》控诉了国民党进行文化围剿,杀害 “左联五烈士”的罪行。 总结:后期杂文→文明批评+社会批评
《秋天的况味》
秋天的黄昏,一人独坐在沙发上抽烟, 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 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 由。不转眼缭烟变成缕缕的细丝,慢慢不见了,而那霎时,心 上的情绪也跟着消沉于大千世界,所以也不讲那时的情绪, 而只讲那时的情绪的况味。待要再划一根洋火,再点起那已 点过三四次的雪茄,却因白灰已积得太多,点不着,乃轻轻 的一弹,烟灰静悄悄的落在铜炉上,其静寂如同我此时用毛 笔写在中纸上一样,一点的声息也没有。 于是再点起来,一口一口的吞云吐雾,香气扑鼻,宛红倚 翠偎香。 于是想到烟,想到这烟一股温煦的热气,想到室中缭绕暗 淡的烟霞,想到秋天的意味。这时才想起,向来诗文上秋的 含义,并不是这样的,使人联想的是肃杀,是凄凉,是秋扇, 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
在人生上最享乐的就是这一类的事。 比如酒以醇以老为佳。烟也有和烈之辨。雪茄之佳者,远 胜于香烟,因其味较和。倘是烧得得法,慢慢的吸完一支, 看那红光炙发,有无穷的意味。 鸦片吾不知,然看见人在烟灯上烧,听那微微哗剥的声 音,也觉得有一种诗意。大概凡是古老,纯熟,熏黄,熟炼 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样的愉快。 如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锅 中徐吟的声调,是使我感到同观人烧大烟一样的兴趣。或如 一本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或是一张用了半世的书 桌,或如看见街上一块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或是看见书 法大家苍劲雄深的笔迹,都令人有相同的快乐,人生世上如 岁月之有四时,必须要经过这纯熟时期,如女人发育健全遭 遇安顺的,亦必有一时徐娘半老的风韵,为二八佳人所绝不 可及者。 使我最佩服的是邓肯的佳句:“世人只会吟咏春天与恋 爱,真无道理。须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奇,而秋天 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都丽。我真可怜那些妇女识见 偏狭,使她们错过爱之秋天的宏大的赠赐。”若邓肯者,可 谓识趣之人。
散文文风
他认为理想的散文“乃得语言自然节奏之 散文,如在风雨之夕围炉谈天,善拉扯,带情 感,亦庄亦谐,深入浅出,如与高僧谈禅,如 与名士谈心,似连贯而未尝有痕迹,似散漫而 未尝无伏线,欲罢不能,欲删不得,读其文如 闻其声,听其语如见其人”。 (见《小品文之 遗绪》)一直到晚年自诩为道家精神,林语堂 始终保持这种谈话风的艺术范式,并以闲适幽 默为格调、性灵超远为立场。



1927—1936年,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尖 锐,鲁迅特别看重杂文的“投枪”“匕首”功 能。 鲁迅在他生命最为成熟的岁月,将其创作重心 由小说转向杂文,他晚年回顾自己创作时曾说: “我从在《新青年》上写《随感录》起,到写 这集子里的最末一篇止,共历十八年,单是杂 感,约有八十万字。后九年中的所写,比前九 年多两倍;而这后九年中,近三年所写的字数, 等于前六年”。
《独语》
或是昏黄的灯光下,放在你面前的是一册杰出的 书,你将听见里面各个人物的独语。温柔的独语, 悲哀的独语,或者狂暴的独语。黑色的门紧闭着: 一个永远期待的灵魂死在门内,一个永远找寻的灵 魂死在门外。每一个灵魂是一个世界,没有窗户。 而可爱的灵魂都是倔强的独语者。 于是,我的目光在窗上徘徊了。天色象一张阴晦 的脸压在窗前,发出令人窒息的呼吸。这就是我抑 郁的缘故吗?而又,在窗格的左角,我发现一个我 的独语的窃听者了:象一个鸣蝉蜕弃的躯壳,向上 蹲伏着,噤默的。噤默的,和着它—对长长的触须, 三对屈曲的瘦腿。我记起了它是我用自己的手描画 成的一个昆虫的影子,当它迟徐的爬到我窗纸上, 发出孤独的银样的鸣声,在一个过逝的有阳光的秋 天里。
(二)何其芳
现代散文家、诗人。 1936年与卞之琳、李广田共同出版诗合集《汉园集》,称为 “汉园三诗人”。 散文集《画梦录》耽于幻想,以独语体抒写寂寞、孤独,具秾 丽精致之美。其中散文名篇《雨前》《梦后》。何其芳的散 文注重意象的营造和氛围的渲染,以表达自己在寂寞苦闷中 的独特感受,象征手法与通感的运用,又使文章有朦胧、晦 涩之感。
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 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 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有人以老气横秋 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时中我于 秋是有wenku.baidu.com爱的,所以不妨说说。秋是代表成熟,对于 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 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概, 不单以葱翠争荣了。 这是我所谓秋天的意味。 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 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冽萧瑟气态, 这是最值得赏乐的。 那时的温和,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熏热的 温香罢了。或如文人已排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 纯熟练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 这就是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宝成”结实的意义。
第四章 第二个十年的散文
一、鲁迅的杂文(战斗)
鲁迅是中国现代杂文创作的奠基者,并直接开 启了“鲁迅风”杂文创作潮。(左翼作家的影 响) 以1927年大革命失败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杂文偏重于文明批评,矛头直指封建伦理 道德和封建文化。《灯下漫笔》 1925年前后,随着政治斗争的展开,增加了 政治批评的内容,抨击了专制暴虐的北洋军阀 政府。《记念刘和珍君》 总结:前期杂文→文明批评+政治批评
二、林语堂的幽默闲适小品文(隐逸)
30年代,“幽默大师”林语堂先后 创办《论语》半月刊,《人间世》 与《宇宙风》两刊,发表小品文为 主,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性灵的 创作。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我怎样买牙刷》、《我的戒烟》 等津津乐道于日常生活琐事。 道 于日常生活琐事。 幽默小品从容 睿智、轻松自然。 幽默小品从容睿智、轻松自然。

徐悲鸿作品
刘海粟作品
梅兰芳表演艺术



对于京剧,鲁迅小时候就不怎么喜欢。他自1902 年至1922年的20年间,总共看过两回京剧,而给 他留下的印象无非是“咚咚咣咣的敲打,红红绿 绿的晃荡”,“一大班人乱打”,“两三个人互 打”。 对于人们公认的京剧表演中的象征艺术,鲁迅就 很不以为然。他说:脸谱和手势,是代数,何尝 是象征。除了白鼻梁表丑角,花脸表强人,执鞭 表骑马,推手表开门之外,哪里还有什么说不出、 做不出的意义?” 如果鲁迅仅仅是否定京剧也就罢了,最要命的是 他对梅兰芳苛刻的人身攻击,以至于梅兰芳在建 国后还耿耿于怀,并在一些公开场合表现出对鲁 迅的“不恭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