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川市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分)
1. (2分) (2019高二上·绍兴期中) 下列对《〈物种起源〉绪论》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现在(1859年)我的工作已将近结束了。
但是因为要完成它还需要许多年月,又因为我的健康很坏,所以被催促来发表这个“摘要”。
特别诱使我这样做的原因,是华莱斯先生现在正在研究马来群岛的自然史,对于物种起源,他得到了差不多与我完全相同的一般结论。
1858年,他寄给我一篇关于这个问题的论文,并且要求我把它送给赖亦尔爵士,赖亦尔爵士把这篇论文交给林那学会,并刊登在第三卷会报上。
赖亦尔爵士和虎克博士是知道我的工作的人,虎克博士曾读过我1844年的“纲要”。
他们给我荣誉,认为可以把我的原稿中的若干提要和华莱斯的优秀论文同时发表。
A . 作者讲究选词,语言准确严密,如“差不多与我完全相同的一般结论”。
B . 该段交代了《物种起源》之所以要提前发表的两个主观原因:完成全部研究需要许多年月,而自己身体状况差;华莱斯先生得出差不多的研究结论。
C . “他们给我荣誉”可见达尔文作为一个自然学者非常谦虚的精神。
D . 行文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达尔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正是一个科学研究者所必备的素质和科学家的精神所在。
二、古代诗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11分) (2017高一下·湖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程务挺,洺州平恩人也。
父名振大业末仕窦建德为普乐令甚有能名诸贼不敢犯其境后历晋蒲二州刺史龙朔二年卒赠右卫大将军谥曰烈。
务挺少随父征讨,以勇力闻,迁右领军卫中郎将。
永隆中,突厥史伏念反叛,定襄道行军总管李文暕、曹怀舜、窦义昭等相次战败。
又诏礼部尚书裴行俭率兵讨之,务挺为副将,仍检校丰州都督。
时伏念屯于金牙山,务挺与副总管唐玄表引兵先逼之。
伏念惧不能支,遂间道降于行俭,许伏念以不死。
中书令裴炎以伏念惧务挺等兵势而降,非行俭之功,伏念遂伏诛。
务挺以功迁右卫将军,封平原郡公。
永淳二年,绥州城平县人白铁余率部落稽之党据县城反,伪称尊号,署百官,又进寇绥德,杀掠人吏,焚烧村落,诏务挺与夏州都督王方翼讨之。
务挺进攻其城,拔之,生擒白铁余,尽平其余党。
又以功拜左骁卫大将军、检校左羽林军。
嗣圣初,与右领军大将军、检校右羽林军张虔勖同受则天密旨,帅兵入殿庭,废中宗为庐陵王,立豫王为皇帝。
则天临朝,累受赏赐,特拜其子齐之为尚乘奉御。
务挺泣请回授其弟,则天嘉之,下制褒美,乃拜其弟原州司马务忠为太子洗马。
文明年,以务挺为单于道安抚大使,督军以御突厥。
务挺善于绥御,威信大行,偏裨已下,无不尽力,突厥甚惮之,相率遁走,不敢近边。
及裴炎下狱,务挺密表申理之,由是忤旨。
务挺素与唐之奇、杜求仁友善,或构言务挺与裴炎、徐敬业皆潜相应接。
则天遣左鹰扬将军裴绍业就军斩之,籍没其家。
突厥闻务挺死,所在宴乐相庆,仍为务挺立祠,每出师攻战,即祈祷焉。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三》,有删改)
(1)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父名振/大业末/仕窦建德为普乐令/甚有能名/诸贼不敢犯其境/后历晋蒲二州刺史/龙朔二年卒/赠右卫大将军/谥曰烈
B . 父名振大业末仕/窦建德为普乐令/甚有能名/诸贼不敢犯其境/后历晋蒲二州刺史/龙朔二年卒/赠右卫大将军/谥曰烈
C . 父名振/大业末仕/窦建德为普乐令/甚有能名/诸贼不敢犯其境/后历晋蒲二州刺史/龙朔二年卒/赠右卫大将军/谥曰烈
D . 父名振大业末/仕窦建德/为普乐令甚有能名/诸贼不敢犯其境/后历晋蒲二州刺史/龙朔二年卒/赠右卫大将军/谥曰烈
(2)
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行军总管,古代隋及唐初于各州设置的官职名,是出征时军队的主帅。
B . 礼部尚书,是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学校、科举和官员任免的大臣。
C . 迁、拜,是古代授予或调动官职的专词,此外还有除、擢、封等。
D . 单于,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思为“广大之貌”。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程务挺平定叛乱,屡立战功。
突厥史伏念和城平县人白铁余先后率众反叛朝廷,程务挺率兵讨伐皆取得胜利,自己也因功升职。
B . 程务挺治军有方,威震突厥。
他善于安抚统治部下,部下作战尽心尽力,突厥人对他也非常忌惮,闻其名便逃走,不敢进犯边境。
C . 程务挺遭人诬陷,被人处死。
有人诬告他与裴炎、徐敬业暗中勾结,武则天派遣裴绍业将他斩杀于军营中,并处死其全家。
D . 程务挺参与废帝,受到重赏。
他接受了武则天的密令,带兵进宫废唐中宗为庐陵王,武则天临朝听政时,他和家人都受到了赏赐。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伏念惧不能支,遂间道降于行俭,许伏念以不死。
②突厥闻务挺死,所在宴乐相庆,仍为务挺立祠,每出师攻战,即祈祷焉。
3. (10分) (2016高三上·大连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送路六侍御入朝
杜甫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①桃花红似锦生憎②柳絮白于棉。
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注】①不分:犹言不满,嫌恶的意思。
“分”,一作“忿”。
②生憎:犹言偏憎、最憎。
③此诗作于杜甫避乱流寓四川梓州时,此时安史之乱告一段落。
路六侍御是杜甫儿时旧友。
(1)
颈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2)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但又不单单抒发离别之情,结合诗歌一,二联,分析这首诗都抒发了哪些情感。
4. (6分) (2020高三下·六安月考)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直接表达自己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心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指出“________,________”,而从不变的角度来看,我们和万物一样都是永恒的。
(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18分)
5. (18分) (2015高二上·云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寄钱
白旭初
回乡办完父亲的丧事,成刚要母亲随他去长沙生活。
母亲执意不肯,说乡下清静,城里太吵住不惯。
成刚明白,母亲是舍不得丢下长眠在地下的父亲,成刚临走时对母亲说:“过去您总是不让我寄钱回来,今后我每个月给您寄200元生活费。
”母亲说乡下开销不大,寄100元就够用了。
母亲住的村子十分偏僻,乡邮员一个月才来一两次。
如今村子里外出打工的人多了,留在家里的老人们时时盼望着远方的亲人的信息,因此乡邮员在村子里出现的日子是留守村民的节日。
每回乡邮员一进村就被一群大妈、大婶和老奶奶围住了,争先恐后地问有没有自家的邮件,然后又三五人聚在一起或传递自己的喜悦或分享他人的快乐。
这天,乡邮员又来了,母亲正在屋后的菜园里割菜,邻居大妈一连喊了几声,母亲才明白是叫自己,慌忙出门从乡邮员手里接过一张纸片,是汇款单。
母亲脸上洋溢着喜悦,说是儿子成刚寄来的。
邻居张大妈夺过母亲手里的汇款单看了又看,羡慕得不得了,说,乖乖,2400元哩!人们闻声都聚拢来,这张高额汇款单像稀罕宝贝似的在大妈大
婶们手里传来传去的,每个人都是一脸的钦羡。
母亲第一次收到儿子这么多钱,高兴得睡不着觉,半夜爬起来给儿子写信。
母亲虽没上过学堂,但当过村小教师的父亲教她识得些字写得些字。
母亲的信只有几行字,问成刚怎么寄这么多钱回来?说好一个月只寄100元。
成刚回信说,乡邮员一个月才去村里一两次,怕母亲不能及时收到生活费着急。
成刚还说他工资不低,说好每个月寄200元的,用不完娘放在手里也好应付急用呀。
看完了成刚的信,母亲甜甜地笑了。
过了几个月,成刚收到了母亲的来信,信只短短几句,说成刚不该把一年的生活费一次寄回来,明年寄钱一定要按月寄,一个月寄一次。
转眼间一年就过去了。
成刚因单位一项工程工期紧脱不开身,回老家看望母亲的想法不能实现了。
他本想按照母亲的嘱咐每月给母亲寄一次生活费,又担心忙忘了误事,只好又到邮局一次给母亲汇去2400元。
二十多天后,成刚收到一张2200元的汇款单,是母亲汇来的。
成刚先是十分吃惊,后百思不得其解,正要写信问问母亲,却收到了母亲的来信。
母亲又一次在信上嘱咐说,要寄就按月给我寄,要不我一分也不要。
一天,成刚遇到了一个从家乡来长沙打工的老乡,成刚在招待老乡吃饭时,顺便问起了母亲的情况。
老乡说,你母亲虽然孤单一人生活,但很快乐。
尤其是乡邮员进村的日子,你母亲像过节一样欢天喜地。
收到你的汇款,她要高兴好几天哩。
成刚听着听着已泪流满面,他明白了,母亲坚持要他每个月给她寄一次钱,是为了一年能享受12次快乐。
母亲心不在钱上,而在儿子身上。
(1)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作品以平淡朴素的语言叙述了母亲丧夫后孤单一人的生活及其内心的情感寄托,刻画了一个母慈子孝的温馨生活片段,凸显了深沉的母爱对主人公的强烈震撼。
B . 村子里外出打工的人多了,留在家里的老人们时时盼望着远方亲人的信息,于是乡邮员在村子里出现的日子是留守村民的节日,而许多留守老人们的生活因此有了保障。
C . 母亲第一次收到儿子寄来的2400元钱,高兴得睡不着觉,是因为她看这张高额汇款单像稀罕宝贝似的在大妈大婶们手里传来传去的,每个人都是一脸的钦羡,觉得儿子能力强、本事大,让她在村里长了脸。
D . 母亲过去总是不让儿子寄钱回去,父亲去世后儿子要每个月寄200元生活费,母亲却说乡下开销不大,只要求寄100元,充分体现了在母亲那博大、宽广的心怀中记挂的总是儿子,唯一没有容纳的,常常就是她自己。
E . 老乡说,你母亲虽然孤单一人生活,但很快乐。
可是,丈夫去世,儿子远在他乡,孤身一人,又生活在十分偏僻的乡下,成刚的母亲是不可能真的十分快乐的。
(2)
作品中的母亲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
作品安排了母亲三次给儿子写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
“母亲心不在钱上,而在儿子身上”,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10分)
6. (10分)(2017·上高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小题。
史学家吕思勉先生
陈吉龙
六岁,他就开始读经书、学八股;八岁起开始接触史学,启蒙者是他的母亲。
后来在父亲指导下,他从头至尾点读完了《纲鉴易知录》,后来又花了半年时间,点读了编年体通史《通鉴辑览》,对中国历史有了一个概略的了解。
与此同时,他还跟母亲学习了《说文解字》。
他就是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先生。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先生十一岁,已开始读报,关心时事。
1898年戊戌变法,风云人物康有为、梁启超成了他心目中的楷模。
他读梁启超、康有为等人的文章、著作,思想上受了很大影响。
他十五岁开始阅读正史,或抄录或点读,极其认真,且阅读速度惊人,能日读十四卷,每读书必从头至尾看完。
十六七岁间,其父按苏常一带读书人家教子弟读书的常用方法,要他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通读一遍,以便在做学问之初,可知整个学问的概况及分类,知道天下学问有哪几种,每种源流派别如何,对学术史作一鸟瞰。
他读得很认真,花了两年多时间,将经、史、子三部全部读完,只是集部读了一半。
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又阅读了《日知录》《廿二史札记》等书,着重学习怎样阅读史书及写作札记的方法。
后
来在经学名家丁桂征先生的指引下,他又花了三四年功夫,将有关小学的书及《十三经注疏》精读一遍,使经学、文字学成为治史的得力工具。
1904年,他在邑人创设的“读书阅报社”听了元史专家屠寄先生的一次讲座,深受影响,开始研读辽金元史,从此爱好民族问题的研究。
那年他二十三岁,首次读遍了“二十四史”。
先生每读书必用朱笔圈识,或眉批,或将材料抄录,加题识或按语,分类保存,在此基础上写成读书笔记。
待有心得,意见成熟,即写成札记、论文或专著。
如此五十年如一日,形成了先生扎实的治学功力及精切严谨的学风和文风。
1925年“五卅”惨案之后,上海圣约翰大学爱国师生为悼念被杀害工人举行罢课,并在校内下半旗志哀,以示对帝国主义的抗议。
美籍校长卜芳济竟蛮横地将当时的国旗拉下,踩在地上。
于是全校师生愤而离校,并谋创光华大学。
张寿镛先生任校长,知名学者如钱基博、胡适等激于爱国热忱,纷纷执教光华。
当时已应沪江大学之聘的先生,看到光华初创,便决定赴光华任教,为中国人自己办的大学出一把力,争一口气。
从此,几与光华终生相伴。
他进光华后,每周上课十多节,先后开过中国通史、中国民族史、文字学等十余门课程。
他常穿深色长衫或袍子,戴一副深色近视眼镜,谦逊、质朴、睿智而又自信,具有东方学者的风度和气质。
他的课极富魅力,很多受业学生认为听他讲课是一种享受。
他上课时带几本古籍上堂,先以刚劲挺拔的书法板书一二段提纲,然后边踱方步边缓缓讲授,言词清晰,语气平和,引经据典,脱口而出。
先生虽自称是个专门读书的人,但他历来反对死读书。
他认为读书不能脱离实际,学问在空间,不在纸上。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
同年11月29日常州沦陷。
当时他对女儿说:“我已年过半百,决不向日本人低头!”他虽然生活清苦,但是立身持正,志节凛然。
那时候常州,城门口有日本兵的岗哨,行人经过时要脱帽,他“遂不帽,誓言吾必光复乃戴帽”。
1945年日本侵略军投降后,光华大学复校,翌年他特地在上海买了一顶六合帽戴上,扬眉吐气,昂然归故乡。
(摘编自陈吉龙《史学家吕思勉先生传》)
相关链接:①吕思勉(1884-1957),与陈寅恪、陈垣、钱穆并称为近代史学四大家。
他学识渊博,具有深厚的国学根底,同时又极富获取新知的热情。
治学领域广泛,在中国通史与多项专史的研究上都有建树,并撰写了大量教学用书和通俗读物,同时关注国事,心系民生。
——李波《吕思勉与二十世纪前半期的新史学》②先生不喜走访知名人士,自述见名人辄自远,不涉无谓的社会交际。
没有学历学位,无党无派,遵从父训,一生唯好教书授业,小学、中学、大专、大学都教过。
1926年进入光华大学,不久即受聘为史学系系主任,遂自托为终身归宿,前后凡30余年。
——王家范《吕思勉与“新史学”》
(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吕思勉父亲依照苏常一带读书人家教子弟读书的常用方法,指导吕思勉通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便他在做学问之初对整个学问概况及分类有了解。
B . 吕思勉六岁开始读经书,八岁接触史学,十一岁开始读报,十五岁开始阅读正史,二十岁开始研读辽金元史,这些都是在父母的启蒙和指导下进行的。
C . 吕思勉治学领域广泛,对中国通史和多项专史以及文字学都颇有研究,他在光华大学曾开通中国通史、中国民族史、文字学等十余门课程。
D . 吕思勉关注国事,爱国忧民,光华大学初创之际,已应沪江大学之聘的他毅然决定赴光华任教,为中国人自己办的大学出一把力,争一口气。
(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吕思勉十几岁时就结识戊戌变法风云人物康有为、梁启超,阅读他们的文章、著作,受他们的思想影响,把他们奉为心目中的楷模。
B . 吕思勉读书认真且速度惊人,每读一书,必从头至尾看完,到二十三岁时已将“二十四史”读了几遍,奠定了他成为史学家的坚实基础。
C . 吕思勉学识渊博,国学根底深厚,具有东方学者的风度和气质,在光华大学先后开设十余门课程,他讲课引经据典,深受学生喜爱。
D .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身居沦陷区常州的吕思勉,不齿于行人向城门口的日本岗哨脱帽行礼的行为,发誓光复后才戴帽子。
E . 吕思勉不喜结交知名人士,更不涉足无谓的社会交际,没有学历学位,遵从父训,一生唯好教书,从小学到大学各学段学生都教过。
(3)
作为一位优秀的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治学成功的要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五、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4分)
7.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风骨不仅是文艺批评的一个标准,也代表着文艺作品的品质,但遗憾的是,近些年来,风骨不再成为多数作家的自觉追求,风骨之说颇有些大音希声。
B . 一代伟人毛泽东深受湖湘文化的影响,而湖湘文化中经世致用的哲学思想对毛泽东青年时期的世界观影响尤为深刻。
C . 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师们的作品也是参差不齐的,某些篇章语言繁冗乏味,格调低下庸俗,真让人不忍卒读。
D . 联通版iPhone 4S正式首发销售,尽管苹果零售店已经宣布销售告罄,但站在苹果专卖店门口的果粉们却乐此不疲,久久不愿离去。
8.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2012年“双节”临近,深圳市旅游惠民欢乐月拉开了序幕。
44家景区、宾馆和旅行社加入惠民行列,他们将以发放旅游优惠套票、免费开放、降价让利等,让游客享受到实在的优惠。
B . 美国《福布斯》杂志日前选出10个最成功的“大学生老板”,他们在上学期间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年收入将近10万美元以上,被视为未来的比尔·盖茨或马克·扎克伯格。
C . 对符合随班就读条件的自闭症儿童来说,要真正融入学校,还面临着许多现实困境,其中最大的障碍是相关的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造成的。
D . 那些借爱国之名,肆意打砸、侵犯公民权利、发泄个人私愤的野蛮行为,不是法治国家能容忍的行为,也不是真正的爱国行为。
9. (2分) (2016高三上·大连期中)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专案组将本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之一的福建人王坤武抓获。
② 伯南克和鲍尔森周二在美国参议院国会尽早通过7000亿美元的救助方案,伯南克更是警告国会,若未能通过,美国经济将面临衰退风险。
③ 停车是“速度为零的交通”,停车难影响正常的道路交通秩序,将降低城市运行效率,进而影响到城市的经济活力,制约城市发展。
A . 侦查敦促不仅而且
B . 侦察督促不仅而且
C . 侦查督促由于还
D . 侦察敦促由于还
10. (3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名由实美,古往今来,莫不如此。
①________,由李冰父子想到都江堰,由韩愈想到潮州的韩江、韩山,由白居易想到白堤。
再看当代,由焦裕禄想到兰考,由孔繁森想到阿里,由杨善洲想到大亮山,由沈浩想到小岗村。
其人已与为之奋斗的事业交融在一起。
或许,②________,然而,在“建立自我、追求忘我”的过程中,他们的名,早已口口相传,③________,镌刻进历史。
名由实美,这名终归是由人民群众给予的,也只有人民群众的认可才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
11. (5分)对下面一则公益广告进行评点,不超过30字。
双面用,不丢面。
(倡导节约用纸广告)
六、写作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6高三上·涟水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年1月,一位记者问钢琴大师格拉芙曼,在教了许多中国学生、造访中国将近四十次后,对中国琴童及其家长,有没有特别想说的话。
格拉芙曼说,“我觉得中国人太强调竞争,尤其要争第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就不自觉地强调这种观念。
”竞争,难道不是必要的吗?争做第一,难道还有什么不好吗?
你对上述问题有何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分)
1-1、
二、古代诗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1、
2-2、
2-3、
2-4、
3-1、
3-2、
4-1、
4-2、
4-3、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18分)
5-1、
5-2、
5-3、
5-4、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10分) 6-1、
6-2、
6-3、
五、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4分) 7-1、
8-1、
9-1、
10-1、
11-1、
六、写作 (共1题;共5分)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