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静电场+电荷及电荷守恒定律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自主预习】
1.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即电荷和电荷.
2.原子核的正电荷数量与核外电子的负电荷的数量一样多,所以整个原子对表现为电中性.3.不同物质的微观结构不同,核外电子的多少和运动情况也不同。

在金属中离原子核最远的电子
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电子叫做自由电子。

失去这种电子的原子便成
为带正电的离子,离子都在自己的平衡位置上振动而不移动,只有自由电子穿梭其中。

所以金属导
电时只有在移动.
4.物体的带电方式:(1)摩擦起电: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失去电子的带电,获得电
子的带电.(2)感应起电:导体接近(不接触)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一端带上与带电
体相的电荷,而另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的电荷.
5.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也不会,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6.电子和质子带有等量的异种电荷,电荷量e=C.实验指出,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
是电荷量e的.所以,电荷量e称为.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
测得的。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是创造电荷的过程
B.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个导体接触后电荷会消失,这种现象叫电荷的湮没
C.接触起电是电荷转移的过程
D.玻璃棒无论和什么物体摩擦都会带正电
8.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电荷就是电子B.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量数值相等的电量
C.元电荷就是质子D.物体所带的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思考问题
1、初中学过自然界有几种电荷,两种电荷是怎样定义的?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如何?电荷的多少用
什么表示?
2、电荷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呢?
一.电荷
1.电荷的种类:自然界中有种电荷
①.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叫电荷;
②.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叫电荷。

2.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二.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法
问题一:
思考a:一般情况下物体不带电,不带电的物体内是否存在电荷?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怎样的?
思考b:什么是摩擦起电,为什么摩擦能够使物体带电呢?实质是什么呢?
(1)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原子:包括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


(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实质:电子的转移.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
1. 摩擦起电
产生?结果?
实质:摩擦起电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上。

得到电子,带;失去
电子,带
例1.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正电,这是因为()
A.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了B.毛皮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了橡胶棒上了C.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了毛皮上了D.橡胶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了
问题二:
思考a:接触带电的实质是什么呢?
思考b: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导体,接触后再分开,二者所带电量怎样分配呢?
电中和现象及电荷均分原理:
a.两个带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后都不显电性,这种现象叫做电中和现象。

b.两个相同
..的带电金属导体接触后,电荷要重新分配,这种现象叫做电荷均分原理。

2. 接触带电
产生?结果?
实质:自由电子在的转移。

例2. 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一个带+6×10-8C的电量,另一个带-2×10-8C的
电量。

把两球接触后再分开,两球分别带电多少?
问题三:
(1)思考a:金属为什么能够成为导体?
(2)【演示】
思考a:把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导体A,箔片有什么变化,现象说明了什么呢?
然后又移走C呢?
思考b:如果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开C,箔片什么变化,这种现象又说明
什么呢?
思考c:在上一步的基础上,再让A和B接触,又会看到什么现象呢?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呢?(3)什么是静电感应和感应起电?感应起电的实质什么呢?
3. 感应起电
⑴静电感应:当一个带电体导体时,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叫做静电感应。

⑵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

实质:自由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规律:近端感应种电荷,远端感应种电荷。

静电感应的原因?
分析物质的微观分子结构,分析起电的本质原因:把带电的球C移近金属导体A和B时,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使导体上的自由电子被吸引过来,因此导体A和B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感应起电也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例3. 如图所示,将用绝缘支柱支持的不带电金属导体A和B 接触,再将带负电的导体C移近导体A,然后把导体A、B分开,再移去C,则( )
A.导体A带负电,B带正电
B.导体A带正电,B带负电
C.导体A失去部分负电荷,导体C得到负电荷
D.导体A带正电是由于导体B的部分电子转移到A上,故A、B带等量异种电荷
三.验电器和静电计
1、人们选用什么仪器来判断物体是否带电?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阅读课本了解验电器和静电计的结构和功能静电计(指针式验电器)
2、思考:是否只有当带电体与导体棒的上端直接接触时,金属箔片才开始张开?解释看到的现象. 四.电荷守恒定律
1、电荷守恒定律的两种表述:
表述一: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会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另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总量保持不变。

表述二: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例4.关于电荷守恒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一个物体所带的电量总是守恒的;
B .在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情况下,一个系统所带的电量总是守恒的;
C .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系统内的等量的正负电荷即使同时消失,但是这并不违背电荷守恒定律;
D .电荷守恒定律并不意味着带电系统一定和外界没有电荷交换;
五.元电荷
1. 电荷量( ):电荷的多少,简称电量。

单位: ,符号:
2. 元电荷是一个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荷量,它是电荷量的最 单位。

元电荷的值:e = ,最早由美国物理学家 测定。

注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 ,或者等于e 的整数倍。

就是说,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3. 比荷(荷质比):带电体的 与其 的比值。

比荷:电子的电荷量e 和电子的质量m e 的比值,为111076.1⨯=e
m e C/㎏ 例5.关于物体的带电荷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
B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应该是某些特定值
C .物体带电+1.60×10-9C ,这是因为该物体失去了1.0×1010个电子
D .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10-19C
【随堂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都是使物体正负电荷分开,而总电荷量并未变化
B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摩擦过程中橡胶棒上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
C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得到电子
D .物体不带电,表明物体中没有电荷
2.带电微粒所带电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 ( )
A .2.4×10-19C
B .-6.4×10-19
C C .-1.6×10-18C
D .4.0×10-17C
.3.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摩擦起电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也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出电荷
B .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C .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
D .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
4.如图所示,原来不带电的绝缘金属导体MN ,在其两端下面都悬挂着金属验电箔.若使带负电的
绝缘金属球A 靠近导体的M 端,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 .只有M 端验电箔张开,且M 端带正电
B .只有N 端验电箔张开,且N 端带负电
C .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且左端带负电,右端带正电
D .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且左端带正电,右端带负电
5.如图所示,A.B是被绝缘支架分别架起的金属球,并相隔一定距离,其中A带正电,B不带电,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B带负电
B.导体B左端出现负电荷,右端出现正电荷,并且电荷量大小相等
C.若A不动,将B沿图中虚线分开,则左边的电荷量小于右边的电荷量
D.若A、B接触一下,A、B金属体所带总电荷量保持不变
6科学家在研究原子、原子核及基本粒子时,为了方便,常常用元电荷作为电量的单位,关于元电荷,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把质子或电子叫元电荷.B.电子带有最小的负电荷,其电量的绝对值叫元电荷.C.1.60×10-19C的电量叫元电荷D.质子带有最小的正电荷,其电量的绝对值叫元电荷.
7.把一个带电棒移近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金箔先闭合而后又张开,说明棒上带的是()A.正电荷B.负电荷
C.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D.带电棒上先带正电荷,后带负电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