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竹枝词看巴蜀地域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No13
摘 要 巴渝诗词是巴渝大地孕育、生长的文学奇葩。
巴渝诗歌主要反映巴渝山川风貌、风土人情、民风习俗的诗歌。
从地域上讲,竹枝词起源于巴渝,作为一种民歌,它的产生同当地的风土人情紧密相连,它的形成和传播也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
关键词 巴渝诗词 竹枝词 唐代文学 地域特征
1 “竹枝词”释名
竹枝词,古称竹枝、竹枝曲、竹枝歌、竹歌。
原为我国古代地方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郁、情韵悠长的民歌。
因“竹枝词本出于巴渝”(郭茂倩《乐府诗集》)。
故亦称其为“巴渝曲”,“巴渝辞”。
从本来意义上说,“竹枝”和“竹枝词”并非一回事,二者是有区别的。
大致说来,竹枝,本为巴渝一带的民间清唱,它和“竹枝歌”、“竹枝曲”是一个概念;竹枝词,则是指后世文人仿效民间竹枝所创作的新词,后来渐渐成为一种叙述风土人情,即景抒情的特殊诗体,类似于固定调名的词牌。
“竹枝词”中的“词”并不是指有别于诗歌的长短句,而是唐代可歌的新声的总称。
“‘里巷之曲’亦是‘词’的来历之一。
如《竹枝词》、《柳枝词》……(郑振铎《中国文学史》)。
对此,刘禹锡《竹枝词序》中说得很清楚:“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
此外,在许多诗句中,提及巴渝民歌,亦只称竹枝,而无竹枝词之说。
如“向南渐渐云山好,一路唯闻唱竹枝”(张籍《送枝江刘明府》);“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停江时”(于鹄《巴女谣》);“夜听竹枝愁,秋看艳堆没”(白居易《曲江感秋》)等。
由于文人最初模仿竹枝乐曲进行创作,即“依声填词”,与民间竹枝相比,在语言上明显雅化,在格律上也趋于成熟,在抒情风格上,则俗艳与风雅并存。
但同乐府的创作一样,由于乐声难以久传,最后遂离乐而为徒诗。
2 竹枝词的起源与发展
从地域上讲,竹枝词起源于巴渝,即相当于今天的重庆地区,具有很强的地方色彩。
唐代的夔州(今奉节)、万州、忠州(今忠县)以及通州(今四川达县市)等地都是竹枝词的发祥地。
古籍对此多有明确的记述: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云:“竹枝词本出于巴渝。
”《太平寰宇记》“万州风俗”云:“正月七日,乡市士女渡江南峨眉碛上作鸡子卜,击小鼓,唱竹枝歌。
”《夔州府志》卷一记万州开县民俗云:“渔樵耕牧,好唱竹枝歌。
”这大概同当地“信巫鬼,重淫祀”的风俗习惯和绿竹遍野的自然特征有关。
但关于竹枝词究竟源起于何时,限于文献记载,实已
从竹枝词看巴蜀地域特征
朱 燕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无法稽考。
其实,作为一种民歌,由于它的产生同当地的风土人情紧密相连,它的形成和传播也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因而,在唐代文人有意识地发现并仿作以前,可以肯定,它已经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了。
白居易的《听芦管》诗云:“幽咽新芦管,凄凉古竹枝。
”称之为“古竹枝”,正说明了这一点。
竹枝词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由民间清唱到文人“依声填词”再到离乐徒诗三个阶段。
在唐代文人模仿创作之前,曾长期传唱的民间竹枝,其具体内容虽已无法考察,但通过有关文献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民间竹枝具有以下特征:歌唱方式多为集体合唱和个人吟唱,并且手执竹枝,踏地而舞;歌辞多“鄙陋”、浅俗;乐调哀婉凄怨;语言通俗自然等。
唐宋时期是竹枝词由民间移植到诗坛的最初阶段。
在这一时期,凡在夔巫一带居留过的诗人,无不深深地喜爱这一艺苑奇葩,并依仿创作。
其中,刘禹锡,白居易,范成大的创作,尤为脍炙人口,千古传唱。
这些竹枝词大都具有语言婉转含蓄,即景抒情,形象鲜明,韵味悠长等特征,而且七言四句的格式被留传并固定下来。
3 巴渝竹枝词及其创作
巴渝是竹枝词的故乡。
《词律》称“《竹枝词》,一名《巴渝辞》。
”黄庭坚也说:“竹枝歌本出三巴,其流在湖湘耳。
”刘禹锡《竹枝词序》及词,也明称作于夔州,而《新唐书》易为湖南朗州,后来《乐府诗集》等皆从之,显误。
而且,诗中所描写的“白帝”、“蜀江”、“瞿塘”、“白盐山”等自然环境,更是显而易见。
早在唐代文人发现并创作之前,竹枝词就已经在巴山渝水之间广为流行,街头巷尾,男女老幼,处处可以听到竹枝的歌声,看到竹枝的舞蹈。
李益《送人南归》:“无奈孤舟夕,山歌闻竹枝。
”白居易《听竹枝,赠李侍御》:“巴童巫女竹枝歌,懊恼何人怨咽多?”曾在宦游三峡的陆游也有“通衢舞竹枝”、“四邻相应竹枝歌”的记载。
他乡异俗,最能引起游子的兴趣和喜好;哀婉曲调,也最能引动游子的思乡之情,身世之悲。
因此,凡是寓居或途经三峡的文人,几乎无不深受当地竹枝民歌的影响。
唐宋时期,是巴渝竹枝词创作的开创期,同时又是鼎盛期。
唐代顾况是有意识创作竹枝词的第一人。
但遗憾的是,在竹枝词从巴山渝水走向大江南北,不断发展壮大的时候,巴渝竹枝词的创作却呈现衰微之势。
后来到三峡的一些文人学士虽然偶有吟咏,但影响不大。
故现存明清地方志中,所载竹枝词的篇幅十分有限。
对于竹枝词的情况,记叙也十分有限。
但令人欣慰的是,虽然直接以竹枝词为名的创作减少,但与竹枝词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其他题名却大量增多。
这些作品,从内容到形式,实际上也是“竹枝体”。
这大概与乐府诗由借古题写时事而演变为“即事名篇”略相类似。
4 民间竹枝的特征
作者简介:
朱燕(1980-),女,江苏南通人,助教,在读硕士,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从事语文教育研究。
竹枝词脱胎于巴渝民间山歌。
但由于曲乐音声难以久传,因此,关于民间竹枝的研究,可供参考的直接资料极少。
幸运的是,唐代刘禹锡和皇甫松分别在其《竹枝词序》和《竹枝词》作品中为我们保存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兹引录于下: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
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
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
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如吴声,虽怆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澳之艳。
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鼓舞之。
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俾善歌者扬之,附于末。
后之聆巴俞欠知变风之自焉。
——(刘禹锡《竹枝词序》)
皇甫松的六首《竹枝词》(今录二):
竹一 芙蓉并蒂(竹枝)一心连(女儿),花侵隔子(竹枝)眼应穿(女儿)。
竹二 山头桃花(竹枝)谷底杏(女儿),两花窈窕(竹枝)遥相映(女儿)。
——(录自《尊前集》)
其中分明蕴含了关于巴渝民歌极为丰富的信息。
再旁参其他文献资料,更见明白。
首先,同所有民歌一样,民间竹枝也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
就当时的情形来看,唱竹枝歌的方式有三种:一是集体齐唱,即“联歌”。
这种演唱多在迎神赛会,祭祀婚嫁等活动中,配合着悠扬的笛声或富有节奏的鼓点,踏步为节,载歌载舞。
舞者手中或执竹枝,以助兴和律。
刘禹锡《阳山庙观赛神》:“月落风生庙门外,几人连踏竹歌还。
”“连踏”与竞赛,均视为集体动作。
《水经注》:“江水又东,巫溪水注之。
又经琵琶峡。
”本志云:“琵琶峰下女子皆善吹笛。
嫁时,群女子治具,吹笛,唱竹枝词送之。
民歌竹枝之所以歌音悲切,大概同其最初应用的场合和当地自然生活状况有着密切关系。
巴渝一地,自古就巫风盛行,巫(女性)觋(男性)处于神人之间,具有贯通天人的功能。
但在领受神的意旨或将下界意图传达给神的时候,都要经过一定的巫术仪式,这便要有歌、舞、乐等的配合,才能达到高度虔诚的迷狂状态。
竹枝民歌最早便应用于这种宗庙神灵的祭祀活动。
此外,巴渝一带山峦叠嶂,崎岖不平而又耕地匮乏的独特地理环境,造成当地居民生活的艰难。
5 民间竹枝的历史评价
竹枝民歌是巴渝人民贡献给诗苑乐坛的一朵奇葩。
是真金总要发光的。
它的独特歌唱方式竟令多少文人为之激动,为之陶醉!并在为它精心包装后,令其闪亮登场,在争奇斗艳的艺苑诗坛中大放异彩!黄庭坚也曾深感民歌竹枝“风声气俗”之盛,称其为“齐梁乐府之将帅”,推崇备至。
竹枝词在诗坛自成一体,后世诗人相继仿效,已蔚然成风。
至于竹枝乐调虽在初期多“凄凉”“幽怨”之声情,但经过唐代文人的采集润色,特别是刘禹锡定其韵律,析其起毕,比同古艳,类喻《九歌》,遂成女伎之“精唱”,“教坊”之曲名,流被既广,影响实大。
刘禹锡的《竹枝词》
刘禹锡的十一首《竹枝词》,深得民歌艺术的真髓,既具有文人诗的长处,又具有浓厚的民歌色彩。
二者韵味交相融合,显得既清新明朗又含蓄华美;既有鲜明的地方情调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有强烈的抒情意味,是唐诗之中别开生面的佳片名作,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就其流传至今的两组来分析,其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浓郁的民歌风味,优美的诗歌意境和强烈的抒情意味。
竹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二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竹三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竹四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浓侬愁。
巴渝《竹枝词》是刘氏《竹枝词》的活水源头。
诗人贬谪巴山楚水期间,对当地流行的《竹枝词》民歌不仅饱闻,而且学会了咏唱。
并有感于民间竹枝“含思宛转,有淇澳之艳”,“词多鄙陋”的特点,有意踵步屈原之作《九歌》,对民间竹枝进行加工及再创作。
他运用民歌中常见的比兴手法,进行烘托,渲染。
在这方面,比起一般唐绝句要浓烈得多。
如《竹三》,首两句以茂密的青草和清冽的蜀江起兴,勾划出白帝城和白盐山一带的自然景色。
对“南人”来说,这幅图画饱含乡土气息,而对于外地人(北人)来说,它又具有独特的异乡情调。
乍看,好似与下面的歌唱无直接联系,但却恰到好处地渲染了气氛。
“更行更远还生”的春草和浩荡东去的江水,暗示出时间的流逝,歌声的悠扬,路途的遥远,无疑是对北人思乡之情的触发起到了巧妙的烘托、渲染作用。
在歌咏爱情时,刘禹锡常常采用民歌式的角色化,即以情人(女主人公)口吻写出,具有代言体的特征。
其最明显的标志便是人称代词“郎”、“欢”和“侬”的搭配联用。
如《竹一》“闻郎江上踏歌声”,《竹四》“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均为恋爱中女子之口吻。
这一特征,在民歌中是尤为突出的。
《竹枝词》所造之境,往往采撷当地特别的景物,以色彩斑斓、出神入化之笔加以描绘,形成风景画与风俗画的融合。
如《竹十一》:“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诗人以夔巫山地特有的漫山开放的桃花李卉和蓝天白云间的丝丝炊烟作为劳动的自然背景。
在这一背景上,点缀并活动着汲水为炊的妇女和以刀耕火种的原始方法烧畲的男子,从而将秀丽的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民风民俗融为一体,层次分明,情趣自然。
刘禹锡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者一切美丽、可爱,并且富有情调的事物。
巴渝人民淳朴的生活方式,夔巫一带秀丽的山川风物,巴山楚水动人的竹枝歌谣,无不深深地吸引着他。
在这里,他的审美视野得以扩大,审美情趣得以提高。
他在竹枝词意境上渗透出来的崇高美学理想,正是他那浪淘风簸的贬谪生涯的一种补偿和不断砥砺志节、陶冶性灵的必然产物。
参考文献
[1]李谊辑 历代蜀词全辑 重庆出版社 1992年
[2]周复俊 全蜀艺文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
[3]夔州府志 上海古籍书店影印本 1961年
[4]徐中舒 论巴蜀文化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2年
[5]李书敏 巴渝诗词歌赋 重庆出版社 2004年3月第一版
2012.No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