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框架图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PPT优质课件
(二)物质的存在形式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社会运动
退
生物运动
化 方 向
化学运动
物理运动
进 化 方 向
. 机械运动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恩格斯:“运动,就它被理解为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固 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涵盖了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 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裂两者之间的关系,分别犯形而上学 和唯心主义的错误。
.
6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世
哲
界
学
观
.
论哲 化学 的是 世系 界统 观化
和 理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 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 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
.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
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本原,何者为第一性、何 者为第二性的问题 。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 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 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马克思
.
•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其一,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 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其二,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 象的钥匙(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形成了社会生活 的基本领域;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讨论:哲学中的物质范畴和物理学中的物质概念?如何正确理解物质范畴? .
发展战略-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精品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科学实践观基础上的物质观)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
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源自动性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本节关键词——
世界观 方法论 唯物主义 唯心主 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辩证法 形而 上学 物质 意识 运动 静止 时间 空间 实践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 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或现象世界)则不过是 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 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例如:宋代程(程颢、程颐)朱(熹) 理学的“理”,柏拉图的“理念”,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就 是这种作为世界本体的客观精神或原则。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所涉及的问题很广泛,但哲学的基本问题只有一 个,就是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恩 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 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 斯选集》第4卷,第223页)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 识何为世界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方面问 题的不同回答,分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基本哲 学派别。 ——“本体论”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 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即认识论问 题。对这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哲学上划分可知论 与不可知论的标准。凡是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 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就是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 家,包括唯物主义者和一些唯心主义者,都主张世界 是可知的。如荀子说过:“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 知,物之理也”(《荀子·解蔽篇》) 。但也有极少 数的哲学家,如休谟和康德,否认物质和意识具有统 一性,否认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这是 不可知论。——“认识论”问题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PPT课件
39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证明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宇宙空间到处是物质世界, 没有上帝居住的天堂。
40
+ 宇宙天体(其中也包括地球)是物质的
41
42
+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 组成部分。
物 质 的 刺 激 感 应 性
动
物
感
觉
人
、
类
心 劳动 意
理
识
35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劳动产生了语言
狼孩卡玛拉
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 猿脑变成了人脑
36
意识就其本质来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 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 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 质的东西而已” 。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 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 观的统一。
33
+ 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
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 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34
意识的起源
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社会劳动的产物
生 命
三个发展阶段:
物 质 的 反 应 特 性
63
2
+ 1、世界观与哲学 – 世界是什么?人与世 界的关系是怎样的? 这是生活在世界中的 人们不能不回答的问 题。
3
世界观是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社会和 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 根本观点。
马原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ppt课件
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 全面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15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三)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26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16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 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四方上下曰宇,
佛教
往古来今曰宙。”
“过去、现在、将来为
尸子
世,八方上下为界。”
时间: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过去
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ppt课件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坚持两点论:兼顾主次 坚持重点论:抓住重点
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坚持两点之中有重点,反对“一点论” 和“均衡论”。
矛盾普遍性与的关系
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 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是无条件的、 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个性)是有条件 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 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 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中介
主体 人
以一定目的
客体 自然、社会、精神
本质力量
满足主体需要 实现主体目的
实践结果 客体(主体)发生改变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实践的特点
物质性
自觉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
物质生产实践 社会政治实践 科学文化实践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 义的缺陷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 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实康
践德
实践是实现人的意志
观的 自由和自主的主观精神活
动。
实费
践希 观特
的
实践是人的自我意 识创立并认识自己对象 的活动。
【学习课件】第一章1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练习: 唯心主义都认为世界是( )
A 精神的产物 B 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 C “绝对精神”的产物 D 物质依赖于精神 E 可知的 F 坚持精神到物质这个认识论的基本路线 G 不可知的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大厦的基石,唯物辩证法思想是认识 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完整版ppt
4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性 (一)世界观和哲学基本问题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26
客观唯心主义
——把某种客观精神、精神实体
或精神原则说成先于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 存在的,第一性的;物质世界是其产物、 附庸品、表现,所以是第二性的。
陷入神秘主义创世说和宗教信仰主义
1、古希腊柏拉图“理念世界”“理念说”
2、19世纪德国黑格尔“绝对精神”
3、宋代朱熹(理在事先)“惟有天地之先, 毕竟也只有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中交织着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经验论与唯理论 的冲突;在当代,总体表现为科学主 义和人本主义的冲突。
(一)世界观和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从总体上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最本质 的方面就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 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第一、思维(精神)和存在(物质)谁是第 一性问题,亦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往往陷入“唯我论”绝境或者转化为客观唯心主义
1、17世纪笛卡儿“我思故我在” 2、18世纪英国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事物就是“观念的集合” eg 3、宋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精简考点】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知识框架图
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实践与认识 1、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2、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3、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1、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2、真理的检验标准
第三节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垄断产生的原因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垄断的实现形式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垄断资本主义
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
的形成与发展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垄断资本扩展的经济动因
垄断资本在世 垄断资本扩展的基本形式
界范围的扩展 向世界范围扩展的社会经济后果
垄断资本的国际组织
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规律及特殊形式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人
社会基本矛盾在历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类
史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社
社会主要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历史思维能力 战略思维能力 底线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认识论)
实践的本质
实践的基本结构: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实践中介
物质生产实践
实践形式的多样性 社会政治实践
实践论
科学文化实践
实践的新形势:虚拟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在认识活动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课件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精选全文
43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 发展中的作用
26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 物质活动
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丰富而多样 三种基本形式: 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基础、主导 处理社会关系实践 科学实验
27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 物质活动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37
2、事物的永恒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 现实意义: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总趋势,把握我国正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
38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世界的联系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三大规律都是从不同侧面揭示世界怎样联系 和发展的 对立统一规律—世界发展的原因和动力 质量互变规律—世界发展的阶段性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世界发展的趋势
21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标 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 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 运动的特殊状态。
15
四种哲学形态
唯物论、唯心论、辩证法、形而上学相互交织, 形成四种哲学形态 唯物主义辩证法 唯物主义形而上学 唯心主义辩证法 唯心主义形而上学
16
1、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 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 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心主义: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思维导图
基本概念物质意识关键问题(物质➡存在,意识➡思维)何者为本原(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思维能否认识存在(同一性)能可知论世界可以被认识否不可知论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具有第一性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历史唯心主义世界是怎样存在的(世界的状态)联系、发展、全面辩证法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孤立、静止、片面形而上学物质及其存在形态物质观三种形态古代朴素五行近代形而上学原子现代辩证物质(客观存在)两种界定恩格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列宁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运动观物质(客观存在)运动(变化过程)静止(稳定特殊)1、绝对运动,相对静止 2、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运动的衡量尺度1、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2、物质离不开运动 3、运动离不开物质时空观含义时间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即空间具有长宽高三方面的规定性关系不可分割时空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同物质运动一样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特性时间和空间具有客观性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征是相对的实践观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自然观合理调节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物质决定意识起源物质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生理基础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1 -意识观物质决定意识生理基础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本质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反作用物质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意识的能动作用能动观客观规律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关系规律是前提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能动是条件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实践是基础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世界物质统一性一元性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物质性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多样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事物的普遍联系联系的含义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关系联系的特点客观性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普遍性内部: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之间: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个体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体现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所谓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媒介、环节或桥梁多样性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着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趋势事物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联系可以起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作用,又是甚至起着重要的关键作用条件性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可以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方法论善于分析,动态中考察含义事物的前进和上升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 -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的新生事物已经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新事物在本质上优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个过程(只有经历一定的过程,事物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眼光看问题起某种现象的现象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相互转化任何原因都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没有无因之果互为因果相互渗透关系复杂多样,如: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与现象是有区别的现象是表面的,本质是深藏于事物的内部的现象是个别、具体的;本质是一般的、普通的变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相互依存现象现本质为现象的本质和不表现本质的现象都是不存在的础把诸;形的事物来说,内容和形式具有确定的差别,内也不是内容- 3 -内容容不是形式,形式也不是内容内容和形式又是统一的,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与形式处于矛盾运动中,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善于运用形式必然可能现象有真象假象之分引起错觉,但假象并非就是错觉,与错觉不是一回事- 4 -。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38
(二)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唯心主义运动观 有无物质的运动
既非旗动,亦非风动,仁者心动。
旗动!
风动!
慧能
39
(三)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物质的存在方式和 固有属性
——物质运动的相对稳 定状态和特殊状态。
第一、相对一定参照物没有发 生空间位置移动; 第二、事物处于量变过程中, 没有发生质变。
40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标志物
世
决定
方
界
法
观
体现
论
4
具体科学 部分世界 特殊规律
哲学 整个世界 一般规律
5
(3)哲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的统治思想,是
为统治阶级提供理论武器,进行辩护和宣传 的工具。哲学为社会的统治阶级提供一定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它是一种特殊的意识 形态。
6
2、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37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没 有的。
运动形式 机械运动 物理运动 化学运动 生物运动 社会运动 思维运动
运动主体 宏观物体 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和场 原子、离子、原子团 蛋白质、核酸、生物个体、生物种群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及人 人的大脑
32
一
唯物主义 一元论
元
世
论
唯心主义 一元论
界
世界只有一个 本原:物质
世界只有一个 本原:精神
的 统
二 世界有两个互相平行、笛
元 论
各自独立的本原: 物质和精神。
卡 尔
一
性
多 元 论
世界有两个以上的本 原: 物理世界 、 知 识世界和心理世界。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0809) ppt课件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 1、几个概念 •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就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
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世
界
• ★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反对不 可知论
• ★体现: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 ★体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
观的统一——彻底的唯物主义(既概括了自然 界的物质性,也概括了社会历史的物质性)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2、意识与物质
(1)意识的产生
首先,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何以成为哲学的基 本问题? (1)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 题 (2)对它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 的前提和基础 (3)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人类一切实 践活动的核心内容。
哲
何谓本原?
学
基
本
问
题
能否统一?
物质本原:唯物主义
意识本原:唯心主义 能:可知论 否:不可知论
③对世界本原的认识缺乏科学根据,带有
自发性、猜测性、直观性;
● 化学和物 理实验中 可以观察 到的原子 是物质世 界的共同 本质。
No Image
(1)物质是由不同的元素构成,元素的分子又可分解 为原子; (2)原子是最小的物质单位,是世界的本原; (3)评析:
①建立在近代实验科学的发展及其Leabharlann 取得的成就的基 础之上,具有进步性,
病75%是由病毒引起的。历史上许多重大的人类疾病和畜
禽疾病都来源于野生动物。如人类的艾滋病、埃博拉病毒
马克思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ppt
A、空间的概念
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
B、空间的特点: 三维性
Y P(X1 ,Y1 ,Z1 ) 高 Y1
Z1
Z
O
X1
X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 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们谋求物质生活资料的实 践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3)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 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 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 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什么是哲学
——系统化、理论化 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体系 。
1.世界观——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 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 么” 。
2.方法论
方法论—— 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遵 循的根本的方法的学说和理论 体系。 方法论主要解决 “怎么办” 。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 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只要我一息尚 存,我永不停止哲 学的实践。” ——
苏格拉底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本质的理解
实践是人 类能动地 改造世界 的客观物 质性活动
实践 具有物 质性、自觉 能动性和社 会历史性 等基本 特征
实践 是人类 所特有的 对象化 活动
3.哲学的基本问题 • 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2)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 思维能否认识存在。
唯物主义 思 维 和 存 的 关 系 问 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 第一性的问题 唯心主义 可知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与Βιβλιοθήκη 代思维方法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及其存在状态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世界统一于物质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反作用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世 界 的 物 质 性 及 发 展 规 律
总特征
联系发展的基本环节 联系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大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