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京东、苏宁的智慧物流技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里、京东、苏宁的智慧物流技术

我国智慧物流技术的亮点往往是由大型的电商平台贡献。在近日举办的全球物流技术大会上,阿里、京东、苏宁的物流负责人和专家的出席,呈现出“不是论辩却胜似论辩”的微妙气氛。三者争当中国物流技术变革的“带路党”,既有电商巨大的需求驱动,也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支撑。

尽管此前仅阿里坚持打造开放性的物流平台,但随着京东、苏宁的自建物流从封闭体系中走出来,物流技术的开放已成为三大电商构建社会化物流生态的杀手锏。不过,其各自所选择的路线却不同,其中,阿里强调“智慧”、京东强调“无人”,苏宁强调“实用”。

从这三场演讲中,可以管窥他们是如何驱动中国物流技术的飞速发展。

京东的“无人化”畅想

京东仓储事业部负责人吉芥是第一个登台演讲的嘉宾。

最近几年,京东一直在加强对物流前沿科技的研发,包括无人仓储、无人车和无人机等,京东CEO刘强东还喊出了京东是一家科技企业的口号。

实际上,京东对物流科技的痴迷,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是居高不下的人力成本。

吉芥表示,在B2C业务发展的十多年间,人力成本在京东总成本中占比非常大。更让京东担忧的是,人力成本的增速也居高不下。

据吉芥介绍,xx年京东开始做“亚洲一号”的规划设计时,曾对人力成本进行过估算,当时是按照人力成本每年5%的增速计算,但5年后回过头去复盘,却发现人力成本的增速远远超出甚至成倍于当初的预期。

在这种情况下,京东最强烈的需求就是,怎么依靠技术手段减少对人的依赖。这也是为什么京东有那么大的动力去研究一些可以分担甚至取代人力的物流科技。

吉芥表示,包括机器人技术、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物流云和最新的区块链,“我们认为这两年恰恰是各种技术不断成熟的时期,已经到了可以投入使用的阶段。”

在自动化作业层面,京东的设想是依靠无人货车、无人仓、无人车(配送)和无人机实现从供应商到消费者的全程自动化作业,整齐划一的“无人”概念,凸显了京东的野心。

不过,京东主推的7个自动化“亚洲一号”仓,真正投入大规模应用的还是自动存取、高速分拣等仓储物流技术。

苏宁做强“实用性”

“刚才我们同行也介绍了在我们行业用的比较多的技术,但据我所知,截至目前,在零售流通领域,‘货到人’技术运用最广的,能够实现单天出货量在20到30万单以上的,也就只有苏宁了。”第二个发言的苏宁物流仓储事业部副总经理张海峰说。他表示,过于超前地大规模应用高科技物流技术,有很大的风险,而夸夸其谈,则难免噱头的嫌疑。

实际上,相比京东让人眼花缭乱的技术野心,苏宁的物流技术显得更加务实一些。

据介绍,苏宁正在测试、研究的技术包括仓库自动作业技术、绿色包装技术、智能拣选机器人、无人机园区智能巡检、AR/VR技术等。在张海峰看来,由于场景封闭,可控性强,这些仓库物流技术的实用性更强。

xx年,苏宁先后上线“以货到人”系统为核心的南京云仓和以AGV机器人为核心的上海云仓。

不过,苏宁并不急于把两个云仓的模式进行快速复制,而是着眼于沉淀已有的技术。张海峰表示,物流科技越来越多,必然存在设备协同的问题。“现代化智能设备引进后,中枢软件的运用,对于怎么最大化发挥设备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他说。

阿里要用数据升级“智慧”

最后发言的是阿里云高级算法专家任继东。

他对于高科技物流设备,只是轻描淡写地介绍了菜鸟试验和应用的小G配送机器人、AR物流操作系统、AGV等,但流露出阿里和菜鸟对打造物流数据平台的浓厚兴趣。

他表示,物流里面很多重要的路径问题,可以通过算法来解决。阿里云的车辆路径算法,根据车辆、货物、路线等数据,为每一个订单计算最优的货物分配、最佳路线甚至是车内货物摆放。“这里的方法跟阿尔法狗的算法相似,都是利用蒙特卡洛树来实现最优选择。”

菜鸟用2000人支撑日均5700万包裹的物流系统,核心的能力是大数据,并且能够通过算法对这些数据加以运用。

任继东介绍,在去年双11期间,菜鸟网络利用物流预警雷达系统,基于GPS、订单和气象信息数据,向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各线路、网点包裹流量的预测,以指导快递企业调整线路、准备人力,防止爆仓。

在即时配送领域,今年1月,阿里云开始用算法帮助外卖平台提升调度效率。阿里云在把算法适配到即时配送场景时,采取的是人机协作的模式,也就是系统采集调度员 * 操作数据,对关键性因素进行提取,用算法优化计算结果,最后传送给配送员,帮助调度员实现更高效、准确的调度。

在干线物流领域,阿里云则与运满满合作,用算法满足车货匹配需求。而在同城配送领域,阿里云的算法也在提升拼单效率,把原来2%到10%的拼单成功率提升到了45%以上,降低了20%的车辆行驶里程。

物流技术的开放:阿里的布局优势

尽管对物流技术的侧重有所不同,但三大电商都把未来放在了用技术打造一个开放性物流体系的上面。

吉芥表示,京东的目标是成为中国零售领域的基础设施提供商,要开放给社会,在线上线下打通全渠道的供应链物流体系。

xx年11月,京东物流宣布推出独立的品牌,向全社会开放。但京东的物流技术开放还只是服务于以京东仓储为核心的有限场景,接入京东物流体系的第三方数量有限。

张海峰也表示,随着电商、零售行业的发展,分仓模式未来肯定会全面超越单仓发全国的物流模式,苏宁物流会以成熟的云仓模式建成独立的社会化物流。

相比从自营平台走出来的京东物流和苏宁物流,一直有着平台级优势的阿里在物流技术的开放性方面走得更远。由于大数据、算法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广泛性,阿里云已经深入到了快递、即时配送等越来越多的社会化物流场景中。

任继东表示,在开放的生态中,阿里云已经积累了很多大数据和算法经验,随着在物流领域的不断深耕,阿里云会通过数据和算法的方式解决更多的行业需求。

目前,中国超过70%的快递包裹,数千家国内外物流、仓储公司以及200万物流及配送人员都在菜鸟数据平台上运转,有这样的基础,阿里以及菜鸟构造一个物流开放生态的设想已经大大领先。

就在任继东在台上讲解着阿里云智能算法的应用场景时,吉芥也在台下频频举起手机,拍下任继东分享的PPT。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