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期末复习.docx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海峡(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地狭(苏伊士运河)、红海;北美洲和南美洲以巴拿马地峡(运河)为界,目前经常使用的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所有美洲地区的通称,包括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土地儿乎都在南极圈内,四周全被大洋所围;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2、全球海陆分布特点: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多数人陆南北成对分布;多数大陆通过狭窄的海峡或地狭(运河)断续相连;某些海陆分布具有鲜明的特点。例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好像是一块大陆分离开来的。

3、洋底地形的主耍特征:深度大、高差大;洋底地形对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大洋底;洋脊贯通四人洋。

人陆架是指人陆周围的浅水地带,从低潮线开始以极缓的倾斜延仲至海底坡度显著增人的地方。

4、板块边界可分为:离散型、汇聚型、平错型板块边界。

5、全球气候是在A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而性质和人类活动的因素综合影响下形成的。

6、亚热带夏干气候,也称地中海式气候,主要分布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的夏干气候范围最大,特征最明显,此外还包括美国西南部太平洋沿岸、智利中部、非洲南端和澳大利亚南端等地。

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最冷月气温在4〜10 °C左右,年雨量约为300〜 1 000 mm;贴近大洋沿岸有冷流经过的地区,最热月均温不足22 °C,为凉夏型地中海气候, 夏季凉爽多雾,日照不强HT•燥少雨。

成凶:亚热带大陆西岸的行星风系正常分布,这里气候深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帯的季节性交替控制。夏季本区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以下称气流为主,气候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盛行温带海洋气团,气旋活跃,降水佼多。

植被和土壤:常绿硬叶林带,以常绿灌丛林为主,发育着褐色土。

7、气候的纬向地带性:指气候带和气候型普遍具有沿纬线东西延伸,沿经线方向南北更替而呈带状分布的特征。

8、气候的非纬向地带性:呈纬向地带性分布的气候带和气候型结构,因受海陆位置、地形结构、地势起伏、洋流性质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干扰破坏,使同一纬度地带的气候出现大陆西岸、内陆和东岸的差异以及山不同地形类型引起的气候差异。

9、气候的垂直地带性:有一定高度的山地或者高原,其气候具有垂直地带性结构,其形成在丁•气温、降水等气候耍素随海拔的增加而发牛相应的变化。气温一般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将会随则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多。

10、厄尔尼诺:一种东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水异常变化的极端情况,是全球气候和海洋环境异常的一种信号。主要特征是:从南美洲的秘鲁和也瓜多尔沿岸至赤道太平洋出现大范围的持续的海水温度升高,吋间可达1・2年。

11、拉尼娜: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而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彖止好相反),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12、沙漠化概念:土地滋牛牛物潜力的削弱和破坏,兹后导致类似沙漠情况,它是牛态系统普遍恶化的一个方血,它削弱或破坏了牛物的潜力。

沙漠化対地衣形态的影响:沙漠化的发展结果,使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包括地表形态、组成物质、地农植被以及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变化等。

1、自然带:也称“自然地带”或“地理地带”,是指在地球表层中呈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每一带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以及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并有一个占优势的特有的景观型。

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和个组成部分之间饿内在的联系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结成一个整体这一•要素影响另外的要素,这一部分影响另外的部分。它包括以下三个方而的内容:内在联系性、空间组合性、动态演变性。

第三章

1、洋流的分类与成因:洋流亦称海流,是指具有相对稳定流向和流速的海水运动。可分为: 由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而产牛的梯度流;风对海血的摩擦作用阳产牛的风海流;rtr于海水的流失和相邻海区的海水补充空缺所形成的海流成为补偿流。

风海流:在风的作川下而产生的风对海水的应力,包括分风对海水的摩擦力和施加在海血迎风血上的压力而形成的一种稳定海流,是海流中比较稳定的一种。

2、海洋能:指海洋的自然能量(动能、势能和热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温差能和盐度差能等。

3、海洋污染的主要來源:陆源与海岸带开发污染、人陆架钻探与深海采矿、海洋倾废、船源污染以及大气污染等。污染物的种类有:石油污染、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与赤潮、固体废物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特点:污染源多、持续性强、危害大、扩散范围广和控制难度大。

第四章

1、人地关系是怎样表现的?

1)采集狩猎社会:是指人类产牛到原始农业出现以前的阶段(距今大约300万一1万年),相当于旧石器时代,经历了上百万年的时间。

人地关系:此时人类还仅仅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普通成员和食物链中的一个普通坏节,人的生存状态和其他生物物种并无人的区别。虽然采集狩猎社会的人类活动能力同貝•以后的社会发展阶段相距甚远,但从世界范围内的门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的分布来看,人类已基本具备了适应不同生存环境的能力。当时的人类已具备了其他生物所不及的人范围迁從和生存的能力,但这种能力的形成也是漫长的。

2)农业社会

原始农业社会:原始农业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进入了原始农业社会阶段。

人地关系:人类开始利川农业技术开发土地和生物资源来补充天然食物的不足。主要技术手段是以磨制的石器和打制的右器为主。农业生产也是最简单的生产,但它却标志着人地关系作用方式的根本性变化。它作为由采集狩猎社会向传统农业社会的过渡时期,虽然人类活动的强度较采集狩猎社会增大,但其仍然属于口然的控制Z下,当时的技术结构和牛产能力还不足以对自然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破坏,其对自然的T扰完全可以通过自然系统的白我调节而消除,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是和谐的。

传统农业社会:出现了代表着先进的和主体的文明的种植业。

人地关系:传统农业社会在人类的历史上经历了儿千年的时间(相对于工业出现而言)。从人地关系的垂直联系上看,基本上维持了人与口然Z间的平衡,其技术结构尚不足以对口然界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同时社会调控结构又有力的保障了人与口然Z间市于人口的增多而导致的脆弱的平衡。从人地关系的空间联系看,人河流域的农业文明造就了传统农业社会的农业中心,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从而使人地关系的空间结构发生垂大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