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断句翻译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翻译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 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 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 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 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 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 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 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 地走进了大门。
【寓意】
1.当朋友误解自己的时候,不要头脑发热,动怒发火;而应 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要学会换位思考,并理解 别人。凡遇是非,务必先内求诸己,切莫忙于责人! 2.以短浅的目光看到事物的表面而看不到事物的本质,是不 对的.事物是千变万化的,要想正确地认识事物,就不能用 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更不能被一时的表面现象所迷 惑,要抓住事物的本质。 3.遭遇别人不友好的表现,应设身处地,反躬自问,不应一 味责怪别人。 4.若自己变了,就不能怪别人对自己另眼相看。别人另眼看 自己,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然的话就像杨布那样: 一身衣服变了,反而怪狗不认识他。正是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的意思。
3.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道理。 学习戴震勤于思考,敢于疑问,敢于质问的精 神 4.可以用在什么主题的作文。 勤学好问 善于思考 踊跃质疑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忘食又有忧彼之 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出气若屈伸呼吸终 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 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断句。 2.翻译。
3.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道理。 做人要守信用,讲义气,坚守正确的立场,做 到重义轻财。 4.可以用在什么主题的作文。 诚实守信 重义轻财 信守诺言,履行合约
戴震难师
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读书过目成诵 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 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 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朱熹)所说即问朱文公 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 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 应,曰此非常儿也 1.断句。 2.翻译。
1.断句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忘食。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 气耳,无处出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 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亡) 处无(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 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 大喜。
2.翻译
戴震10岁的时候才会说话,大概是聪明积累积得太久的缘 故吧。跟随老师读书,看一遍就能背下来,每天背几千字不 肯停下来。老师教《大学章句》到《右经一章》以后,(戴 震)问老师:“这凭什么知道是孔子的话,而由曾子记述?又 怎么知道是曾子的意思,而是他的学生记下来的呢?”老师 回答他说:“这是朱熹说的。”(他)马上问:“朱文公是 什么朝代的人?”(老师)回答他说:“宋朝人。”(戴震 问老师):“曾子,孔子是什么朝代的人?”(老师)说:“周朝 人。”戴震追问道:“周朝和宋朝相隔多少年?”(老师) 说:“差不多两千年了。”(戴震问老师):“既然这样,那么 朱熹怎么知道?”老师没有什么可以拿来回答,说:“这不 是一般的孩子。”
3.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道理。 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类的成长和生活十分重要 的。 4.可以用在什么主题的作文。 不仅需要高品质的物质生活,更需要高品位的 精神生活。 在生活中,环境造就人才,环境也淹没才人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蔡璘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 寄之不立券亡何其友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 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 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 君”卒辇而致之
1.断句
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读 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 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 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 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 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 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 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 “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3.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道理。 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任,答应别人的请 求就要负责到底,不能失信于人。
4.可以用在什么主题的作文。 一诺千金 不轻易承诺 一旦承诺就一定要遵守 守信用、讲道义的有君子风度
鹬蚌相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 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 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 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 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 王曰善乃止 1.断句。 2.翻译。
1.断句。 2.翻译。
1.断句。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 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 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 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 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来自百度文库
2.翻译
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一个人想 要搭船,华歆当即感到很为难。王朗说: “(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 后来作乱的贼兵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 带的那个人。华歆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 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了, 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华 歆还像当初一样救助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 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3.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道理。 在各种纷乱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 方争持不下,结果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 渔利。 4.可以用在什么主题的作文。 主动扭转局势:转两败俱伤为双赢 利益得失之间的选择
孟母三迁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 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 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 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 可以处居子矣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 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2.翻译。
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过去孟子小时候, 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 的事。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 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 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 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 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 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 里定居下来了。
1.断句。 2.翻译。
1.断句。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 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 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 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 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 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3.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道理。 为人处世,应该讲礼守信
4.可以用在什么主题的作文。 批评对自己错误不反省,反而委过于人,蛮不 讲道理的行为。 对失约人的反感 守信与失信 要做个知书达理的人
乘船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 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 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 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断句。 2.翻译。
1.断句
蔡璘,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 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友亡。蔡 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 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 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 故不语郎君。”卒辇而致之。
2.翻译
蔡璘,字勉旃,吴县人。重视诺言和责任,重视朋友 之间的情谊,讲义气。有一位朋友将几千两白银寄放 在他那里,没有立票据。不久,这位朋友就死了。蔡 璘召唤那人的儿子来,把钱还给他。朋友的儿子感到 很惊讶不肯接受,说:哎!没有这样的事情,哪里有 寄放千两白银却不立票据的人?并且我的父亲也不曾 对我说起这件事。蔡璘笑着说:“票据立在心中,不 是立在纸上。你父亲了解我的品行,所以没有告诉 你。”最终蔡勉旃用车子运着送还给他。
2.翻译
杨朱的弟弟叫杨布,他穿着件白色的衣服出门 去了。遇到了大雨,杨布便脱下白衣,换了黑 色的衣服回家。他家的狗没认出来是杨布,就 迎上前冲他叫。杨布十分生气,正准备打狗。 在这时,杨朱说:“你不要打狗,如果换做是 你,你也会是像它这样做的。假如刚才你的狗 离开时是白色的而回来就变成了黑色的,你怎 能不以此而感到奇怪呢?”
讽刺了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天下 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杨布打狗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 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 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 无怪哉 1.断句。 2.翻译。
1.断句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 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 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 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2.翻译
赵国将要出战燕国,苏代为燕国对惠王说:“今 天我来,路过了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 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 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 就会干死你。’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不取, 明天你的嘴不取,就会饿死你。’两个不肯互相放 弃,结果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现在赵国 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 会疲惫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 获的渔翁了。所以我希望大王认真考虑出兵之事。” 赵惠文王说:“好吧。”于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国。
1.断句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 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 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 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 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 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 “善。”乃止。
小故事大道理
断句、翻译、素材积累
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 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 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 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 之元方入门不顾
1.断句。 2.翻译。
1.断句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 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 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 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 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 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 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翻译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 觉,吃不下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 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 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 怎么还担心天回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果真是气体,那 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 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那个人 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 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 你站立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 人也放了心,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