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数学“生态课堂”的起航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寻数学“生态课堂”的起航

发表时间:2017-11-14T15:58:43.46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7年11月第297期作者:杨琦[导读] 本文将探讨数学“生态课堂”的有效构建。

——由“原生态”数学课引发的思考

杨琦浙江省诸暨市安华镇汤江完全小学311821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当前教学模式有了极大的改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生态课堂就是符合此理念的生本课堂。本文将探讨数学“生态课堂”的有效构建。

关键词:数学生态课堂常态课堂

一、常态课堂,自由与和谐的生长地

自由是意义学习的逻辑起点,回归课堂的“原生态”首先要保护、弘扬儿童的自由精神,保证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在活动中听了“100以内的整十加减法”,老师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插图,然后自主质疑。大多学生提了“小猴的糖葫芦比小兔多多少,小兔的糖葫芦比小猴的少多少,小猴、小兔的糖葫芦共多少”等问题,老师甚感满意。唯有一男生很认真地问道:“老师,我想知道他们的糖葫芦用多少钱才能买到?”老师迟疑片刻,回答道:“这个内容我们还没学到,今天不讨论。”本来这是个将数学与生活结合的良机,然而却在这个貌似自由的环节中被扼杀了。因此,对学习自由的关注更是一种智慧、一种修养、一种境界,课堂中体现人性自由、思维自由等常态,而不是形式上的作秀。

二、常态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展示角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个富有诗意的人生哲理告诉我们,经历过程往往比获得结果更可贵。很多看似无果而终的事情,却给人铭记终身的印象。

在活动中又聆听了一节“运算定律”的复习课,其中一个片段深有感触。老师在复习了乘、除法的意义及运算定律后出示了一组计算题,要求学生怎样简便就怎样算。突然,一声“老师”打破了教室的宁静:“老师,乘法有分配律,除法也有分配律吗?”老师非常肯定地答道:“没有。”学生很无辜,硬生生地坐下了。在讲到1640÷40时,学生又高高地举起了手,“老师,我是把1640分成1600和40,再1600÷40+40÷40,我觉得这样做也挺容易的,这就是我刚才所说的除法分配律!”多么巧妙的解法呀,老师马上把学生的解法板书在黑板上并带头为学生鼓起掌,话锋一转:“我们暂时把张磊同学发现的除法分配律当作一种猜想,这个猜想是否适应所有的除法呢?下面我们来一起验证‘除法分配律’。”

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三五成群,举例——讨论——验证——再举例——再验证。一个个结论,一条条新的发现都出来了。“老师,我们发现除法分配律只适应于把被除数去分配,不能把除数去分配,如:630除以21,就不能变为630÷20+630÷1?”“老师,咱们又发现了除法也有交换律,但只能把连除中的除数交换位置,如:270÷6÷9就可以变为270÷9÷6,计算更简便。”“老师,我们觉得除法还有结合律呢,如245000÷125÷8,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结合起来,再去除被除数,也就是变为245000÷(125×8),多容易呀!”看到孩子们兴奋的样子,此时坐在后面的我们也被感染了。

笔者认为,课堂的本身肯定是贯穿着遭遇困难到设法解决的过程,关注过程就是重视学习结果之上发展、生成的价值,是对人的真切关怀。

三、常态课堂,是与非的亮相台

有人说:“学校就是允许儿童犯错误的地方。”而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更是学生学习探究的标志,是一种学习经验,也是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遗憾的是,我们许多老师就缺少这份宽容、耐心和智慧。

活动中听了一节“玩中学”的活动课,教学内容是“做风车”,十分简单、易学。在制作过程中,突然有一学生求助老师,他的风车转不了。老师取过风车,稍作改进并告诉全班同学:“大家要注意钉子不要太紧,否则风车就转不起来!”小朋友们纷纷点头……试想,如果老师不去帮这位同学,而给他留下解决问题的空间,那孩子也许还会对钉子的长度、位置以及纸的厚度、旋转风向等更广范围做考察、尝试。而老师这一充满善意的“帮忙”无疑就省去了这个丰富、有趣的纠错过程。与其说“玩中学”目的在于“通过玩,学会制风车”,还不如说是在玩的过程中,在遭遇错误的挫折中获得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思维方法。让学生错一回又何妨?

四、常态课堂,数学学习的对话亭

学习是一种对话,就意味着需要彼此间相互尊重,善于倾听,准确理解,清楚表达,达到信息互通、经验分享、情感交融的状态。新课程倡导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于是“小组学习”“信息交流”“成果汇报”等形式仿佛成了新课程的标志,涌现于课堂。简单认为只要小组了,就互动了。只要几个小脑袋凑一块儿,唧唧喳喳一番,然后有代表作发言,就算合作学习了。在成果交流中,也常常是轮流坐庄,缺少相互间的质疑、讨论甚至争论等生动对话。因而,学生到底从交流中了解了什么,记住了什么,产生了哪些即时的想法,就不能得到充分的表现。笔者以为,这种“学生讲,学生听”看似凸显儿童主体,实际上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一个翻版,也就难以真正发挥学习群体的对话、共生功能,体现“合作”之内涵,也未必能赋予孩子们真的“原生态的课堂”。参考文献

[1]潘小明数学生态课堂:内涵、价值与生成[J].教育导刊,2006,(8)。

[2]陈晓华新常态下的数学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