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构建 丁页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构建丁页新
摘要: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追求以生为本、追求学习体验、注重动手实践、、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互动合作,小学数学生态课堂追寻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返璞
归真,是对数学学习本质的一种回归,是学生自身主动意识的一种彰显。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
构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教学主体
自然、和谐、自主地发展。这样的课堂可以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让学生
感到课堂是他们开展学习活动的乐园,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学
习更为有效,成长更为健康。同时教师能感到指导作用的重要性,并充分理解课堂
是充满智慧的挑战的含义,使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在课堂中得到充分体现。这让教学
的两个实体(教师、学生)既能和谐相处,又能各自发展,教学质量既能在课堂教学中
体现,又能在共同发展中逐步显现。小学数学生态课堂追寻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返
璞归真,是对数学学习本质的一种回归,是学生自身主动意识的一种彰显。
一、生态课堂追求以生为本
以生为本是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本,这种发展与学生的终身学习有着相同
的外延,其效果虽具有滞后性,但必定会在学生以后的成长中显现。如学生在做
尝试题:“小华收集了一些邮票,他拿出邮票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小军,自己还
剩25张。小华原来有邮票多少张?”时,笔者发现了“25×2+1=51(张);(25+1)×2=52(张)”这两个答案,基于此,笔者调整了教学环节,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
的辩论赛。正反方的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发表着各自的观点,最后笔者借助多
媒体对此题用倒推法进行了分析解答并作了总结。那些原先以为答案是51张的
孩子们,终于心服口服,将答案修正了过来,在这个独特的生态场中,学生才是
真正的主人,这里蕴藏着多元的评价,教师让出了讲台,质疑、讨论、争辩充盈
着整个课堂。
二、生态课堂追求学习体验
数学生态课堂是返璞归真、简约而不简单的课堂,它的实现更取决于学生的
深刻体验、感悟。例如,笔者在教学“千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课时,安排了几个环
节的合作探究学习。笔者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袋游戏棒,首先让学生猜一猜袋中
有几根游戏棒,然后提出活动:采用什么方法能让大家清楚地说出小组内有几根
游戏棒。各组的活动紧锣密鼓的开始了:有小组把十根扎一捆的,也有小组二十
根一捆的……很快,他们都得出了小棒的总根数;接下来,笔者把刚才若干小组捆扎的小棒放到了讲台上,还是先让他们猜测,而后让他们再想办法来验证自己的
结果。各小组出现了100根捆扎的、200根捆扎的等方法;最后,安排各组根据
刚才交流的方法,择优而用。把每相邻4组的所有小棒进行了捆扎,然后学生们
能将小棒的总根数数了出来。
三、生态课堂注重动手实践
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我们都不能忽视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的过程,只有
考虑人的生态性,教学行为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长方体的认识”中“长方
体的特征”教学环节。首先,引导学生切土豆,摸土豆――让学生小组拿出课前准
备好的土豆,任意在土豆上切一刀,肯定会产生一个面,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对
面有个初步的认识;然后教师演示后学生动手实践,把土豆转过来,在刚才的基
础上,再竖直地切一刀,产生两个互相垂直的面和一条棱,再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对棱有个初步的认识;最后在前两个面的基础上,把土豆转过一些,再竖直地切
一刀,产生如同部分长方体的三个面、三条棱和一个顶点,再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对顶点有个初步的认识。通过上面的动手实践,学生对面、棱、顶点有了深刻的
认识。然后,让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用课前准备好的小棒和橡皮泥,试着做一
个长方体框架。通过这样的自主实践活动,学生对长方体的特征有了深刻的认识,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互动合作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前提。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从教师方面来看,需要改变过去的思想,全面思考学生对学习的要求,真心对待
每位学生,坚持全体学生平等以及增加和学生的交流;从学生方面看,其必须尊
敬老师,虚心地向教师请教,课堂上认真听课,尊重老师的教学成果,平常的学
习过程中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此外,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采取学生之间建立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可以扩展学生的思维与探索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
学生培养研究问题的意识。比如教师在讲授小数乘法的内容时,教师提出需要计
算的问题后,禁止学生使用计算器对问题进行计算,而是要求学生分成小组,建
立互相合作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计算。学生携带着来自书本的问题在小组间开展相
关的交流和反馈,此时教师又提出几个疑难问题,继续追问学生。由于教师的不
断追问以及学生相互间不断的思考和补充,最后学生可以成功地将问题计算出来
并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摸索出来。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
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践行这样的课程基本理念,必须力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的快快乐乐。这里需要师生之间、
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密切配合,而这密切配合的前提则应当要求我们的教师去努力
追求这样的目标:抓住数学知识的“魂”既要通过巧妙地设计有效地引导我们的学
生和老师去、同伴共同经历探索和体验成功,同时还要抓住关键之处,去追问,
让学生从教师的追问中生出疑点,启发学生去思考和发现。再之,还必须鼓励学
生去把思考和心得去和老师和同伴进行交流,尤其要注意让我们的学生去大胆的
表达。这样则可使得我们的学生的思维经受了一定的挑战后形成了一定的数学思想。如在教统计与概率时,我们总要让学生去做摸球的游戏,学生摸球前我们也
总不告诉袋子中不同颜色球的数量,只告诉学生袋中只有两种颜色的球,只要求
学生去摸球,只要求学生去不断地多次的再放回的摸球,学生摸来摸去,总能产
生一定的感觉。然后让我们的学生把摸球的感觉去与同伴进行交流,学生在交流
中便会不自觉的道出不同颜色球的数量,即他们各自所占的比例,进而估计袋中
不同颜色球的数目。
构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必须要求我们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愉悦的情感生活,和积级的情感体验的过程。尤其要关注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的幸福指数。小学生
的幸福指数高,学习的效果肯定就会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刘自强.着眼数学素养深入文本预设.小学教学研究 . 2011.12.
[3]王振宇.追求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小学教学参考.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