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第二篇作战篇
孙子兵法读后感之作战篇:速战速决
这一仗,印证了孙子的判断:“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之,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兵贵胜,不贵久”的谋略,在军事上就是用兵要抢时间,争速度,速战速决。这一谋略同样也适用于企业经营与竞争活动。
而军队一旦出动之后,如长期在敌国作战,吞并坚城之下,就会使军队疲惫而锐气受挫:“久则钝兵挫锐。”又会使国家财政困难,费用不足:“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军队锐气受到挫伤,财务枯竭,军力耗尽,诸侯就回趁火打劫,此时就是有足智多谋之士,也无法挽救危局了:“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孙子的“兵贵胜,不贵久”的速战速决理论之所以被古今中外兵家推崇,是由于速战速决能发现和捕捉战机,能主动冲击,达成进攻的突然性;能先发制人,占据战场的主动。
因此,快速用兵也就成了兵家克敌制胜的法宝,因快速用兵而取胜的战力也数不胜数。
公元前270年,秦国攻打韩国并围攻阏(yan)与。赵惠文王以赵奢为将率军救援。
相反,因持久用兵失败的例子也不少。
战国中期,秦王打算攻打赵国都城邯郸,准备任命白起将军。白起说:“邯郸城坚不易攻下,况且还有可能有诸侯来救援,那些诸侯国长期以来怨恨我们秦国。现在我们虽然攻破长平,但是军士死伤过半,国力衰弱,如果在远离崤山黄河之天险去强攻邯郸,那么,赵军在内迎战,诸侯国[]在外救援,打败秦军是必然的。所以,秦国决不能出兵。”对于白起这一番劝告,秦王不听,强令出兵。于是,白起不肯出任将军,秦王只好改命他人为将,率兵出征。
一、兵法解析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久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孙子兵法 第二篇《作战篇》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运用及体现
苏军战士在废墟中激战
(请看视频3,4)在1942年7月对斯大林格勒进行 请看视频3 1942年 了猛烈进攻, 17日 了猛烈进攻, 7月17日,德军在顿河卫战开始了。德军发起 连续性的猛攻,力图突破顿河防线, 连续性的猛攻,力图突破顿河防线,而苏军进行 反击。 23日 了顽强的 反击。8月23日,德军付出惨重代价后 河防线,渡过顿河河曲, 才突破顿 河防线,渡过顿河河曲,开始直接攻击 斯大林 格勒。在这紧急关头,苏联最高统帅部 格勒。在这紧急关头, 城守军采取一切措施守住阵地, 命令该 城守军采取一切措施守住阵地,消灭逼 加河的敌人。在苏联军民的英勇狙击下, 近伏尔 加河的敌人。在苏联军民的英勇狙击下, 的锐气受到严重挫伤。 13日 德军 的锐气受到严重挫伤。到9月13日, 德军 斯大林格勒市, 才攻入 斯大林格勒市,双方开始了更为激 烈的 城区争夺战。德军为了侵占这座名城, 城区争夺战。德军为了侵占这座名城,又从
接,直至红军的全部37个炮兵中队都被消灭或击 直至红军的全部37个炮兵中队都被消灭或击 37 到了8月底, 溃。到了8月底,B军群终于到达了斯大林格勒北 侧的伏尔加河岸,而且开始准备渡河南下。 侧的伏尔加河岸,而且开始准备渡河南下。在苏 联防御的最后阶段, 联防御的最后阶段,苏军只能依靠城中非军事工 厂的工人组成的“工人民兵”来进行抵抗。 厂的工人组成的“工人民兵”来进行抵抗。坦克 在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在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但是只能由工厂的工人 志愿兵驾驶。这些坦克往往直接从兵工厂的生产 志愿兵驾驶。 线上开到了战斗前线, 线上开到了战斗前线,甚至来不及涂上油漆和安 装射击瞄准镜。 装射击瞄准镜。 到了1942 1942年 到了1942年9月1日,苏军只能冒险渡过伏尔加 河来供给己方的部队。在满是瓦砾和废墟的城中, 河来供给己方的部队。在满是瓦砾和废墟的城中, 苏联第62方面军正在顽强抵抗, 62方面军正在顽强抵抗 苏联第62方面军正在顽强抵抗,他们利用每一座 民房和工厂进行艰苦的巷战。 城中的战斗异常残 民房和工厂进行艰苦的巷战。 酷艰难。斯大林在1942 1942年 27日发布的第 日发布的第22 酷艰难。斯大林在1942年7月27日发布的第22
孔子兵法作战篇译文
《孙子兵法·作战篇》译文如下: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认真考察研究的。
所以,要通过认真地比较双方的基本条件来分析战争胜负的可能性。
这些条件有五个: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所谓“道”,就是从政治上使民众与君主的思想一致,这样,民众就能与君主同生死共患难,不会惧怕危险,甘心为国君战死。
所谓“天”,是指阴阳、寒暑、时令等自然条件。
所谓“地”,就是指行程的远近、地势的险要、地形的有利与不利等。
所谓“将”,是指将帅的智谋才能、勇敢威武、赏罚有信和公正无私。
所谓“法”,是指部队的组织编制制度,军官的职责范围规定,军需物资的供应管理制度等。
君主和将领根据这五个条件来决定军事行动,制订战略计划。
凡属军用开支浩繁的战争,就不能凭空发动;粮食运输困难的战争,就不能冒险作战;没有得到内部和外部的有力支持的战争就不能轻易进行。
最好的用兵原则是:一旦发动战争,就必须争取速胜;如果战争旷日持久,军队转战千里,人力和物资消耗殆尽,国内其他重要事情就会处于困难和被动,甚至导致国破家亡。
用兵作战,先要制订好计划,了解双方君主谁正义,将帅谁智勇,天时地利谁占得多,部卒士气谁高昂,哪一方的资源更充足,哪一方的兵力更强大,
哪一方的计谋更周全,哪一方的内政更修明。
综合分析这些因素之后,才能判断战争胜负的情形。
根据这些情形来比较战争双方的条件。
如果己方君主仁义、将帅智勇、士卒训练有素、武器精良、资源充足、法制健全等条件占优势,或者是双方条件相当,那么即使国力较弱,也有取胜的可能;如果再加上巧妙的计谋和正确指挥,那么胜利就更加有把握了。
002《孙子兵法》导读·作战篇
• 【 原文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锺,当吾二十 锺;������ 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 锺,古容量单位。《左传·昭公元年》:“齐旧四 量:豆、区、釜、锺。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 于釜,釜十则钟。陈氏三量,皆登一焉,钟乃大 矣。”曹操注:“六斛四㪷为锺。” • ������ 秆一石: ������ ,同箕,即豆秸。石,本容量单 位。《说苑·辨数》:“十斗为一石。”此谓重量, 《国语·周语》:“重不过石。”韦昭注:“百二十 斤也。” 曹操注:“������ ,豆秸也。秆,禾藁也。 石者,一百二十斤也。转输之法,费二十石得一 石。” • 【 译文 】因而,高明的将领务求从敌方夺取粮草。 就地从敌方夺取粮食一锺,相当于自己从本国运出 二十锺;就地夺取敌人饲草一石,相当于自己从本 国运出二十石。
–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 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 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 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 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 甲胄矢弩,戟楯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 ������ 杆一石,当吾二十石。 –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 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 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 国家安危之主也。
• 【 原文 】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 十去其七; • 汉简本无“财殚”二字,“力屈”作“屈力”。 连下句作“屈力中原,内虚于家”,中原,泛指 战场。谓战场上军力消尽,百姓世族家室空虚。 • 【 译文 】战场上军力耗尽,国内家家空虚,百 姓的资财耗去了十分之七。 • 【 原文 】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 楯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 甲:铠甲。胄:头盔。矢:箭。弩:一种靠机械 力量发射箭镞的弓。戟:古代戈与矛功能合一的 兵器。楯:同盾。
孙子兵法第二篇原文及译文
孙子兵法第二篇原文及译文
孙子兵法第二篇原文及译文如下:
孙子兵法第二篇
原文: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而勿攻,受而勿受。
翻译:
军队作战是运用诡计的过程。
因此,应该能够用欺骗来显示不能使用,用欺骗来显示不需要使用,接近作战以显示可以远离,远离作战以显示可以接近,诱敌深入以显示自己的强大,激怒敌人以显示自己的虚弱,保持谨慎而轻视敌人,疲劳敌人而使其崩溃,亲近敌人而保持距离。
如果使用这些策略,就可以取得胜利。
在这篇孙子兵法中,强调了战争中的心理学和策略。
孙子兵法的作者认为,了解敌人的心理状态和行动模式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通过运用这些策略,可以欺骗、误导、挑拨敌人,从而占据优势地位。
同时,作者还强调了谨慎、轻视敌人和保持距离的重要性,这些策略可以帮助避免在战斗中遭受重大损失。
除了描述如何取得胜利外,孙子兵法第二篇还探讨了如何制定战略和战术,以及如何在不同的情况下做出决策。
作者提出了一系列原则和策略,帮助指挥官在战争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这些原则和策略还适用于现代战争,为军事指挥官提供了有用的指导。
孙子兵法作战篇第二
⑿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这两句是上文的小结论,是说用 兵打仗只听说宁拙而求速胜的,没见过求巧而久拖的。 闻,听说。拙,笨。 速,速胜。睹,看见。巧,巧妙。久,长久。 ⒀役不再籍:指兵员不做第二次征集。这是孙子“拙速”的要 求。役,兵役;籍,户籍。 ⒁粮不三载:指出征时,第一次运粮至敌境,以后就因粮于敌, 等到军队凯旋回国时,再运第二次粮食至国境迎接,不做第三 次的运粮。 这也是孙子“拙速”的要求。载,运载、运送。
(二)在进攻作战中宜速胜不宜久拖 孙子从“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 之利”这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出发,着重阐述了在 进攻作战中速战速决的战略主张。 他说:“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这话的 意思是说,指挥虽拙而求速胜,决不为稳妥而旷日 持久。 无论古今中外,凡是对敌武装实行战略进攻的一 方,无不主张速战速决,反对旷日持久。反之,实 行战略防御的一方,都主张持久抗击而反对急于求 胜。其所以如此,是由攻防双方战争的政治目的、 经济条件和军事力量等基本条件决定的。
[注释]
①驰车千驷:战车千辆。驰车,快速轻便的战车;驷(sì ), 原指一车套四匹马,这里作为量词,指四匹马拉的战车。 千驷即战车1000 辆。每车配备步兵72 人,披甲士官3 人, 共75 人。千驷,共有官兵75000人。 ②革车千乘:重车千辆。革车,是专运粮食、器械等的辅助 性兵车。这种车子是用皮革缝制的篷车,因此称为革车, 也叫守车、重车、辎车。每车有保管、打柴挑水、饲养各5 人,炊事员10 人,共25 人。辆。千乘,即四马革车1000 辆,共有官兵25000 人。 ③带甲十万:指驰车千乘,革车千乘,共有带甲官兵100000 人。带甲,穿戴盔甲的士卒,这里泛指军队。 ④馈粮:馈(kuì ),馈送。指运送粮食。 ⑤胶漆之材:古代弓箭甲盾的保养维修所必须的胶和漆。这 里泛指制作维修武器装备所需的各种物质。
孙子兵法-作战篇第二
孙子兵法-作战篇第二作战篇第二[原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①,革车千乘②,带甲十万③,千里馈粮④,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⑤,车甲之奉⑥,日费千金⑦,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⑧,久则钝兵挫锐⑨,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⑩。
夫钝兵挫锐,屈力弹货⑾,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⑿。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⒀,粮不三载⒁;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⒂,远输则百姓贫。
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⒃。
力屈、财殚,中原⒄内虚于家。
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⒅,甲胄矢弩⒆,戟楯蔽橹⒇,丘牛大车(21),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
食敌一钟(22),当吾二十钟,■*秆(23)一石(24),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25)。
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26),国家安危之主也。
[注释]①驰牟千驷:战车千辆。
驰车,快速轻便的战车;驷(sì),原指一车套四匹马,这里作为量词,指四匹马拉的战车。
千驷即战车1000辆。
每车配备步兵72人,披甲士官3人,共75人。
千驷,共有官兵75000人。
②革车千乘:重车千辆。
革车,是专运粮食、器械等的辅助性兵车。
这种车子是用皮革缝制的篷车,因此称为革车,也叫守车、重车、辎车。
每车有保管、打柴挑水、饲养各5人,炊事员10人,共25人。
辆。
千乘,即四马革车1000辆,共有官兵25000人。
③带甲十万:指驰车千乘,革车千乘,共有带甲官兵100000人。
带甲,穿戴盔甲的士卒,这里泛指军队。
④馈粮:馈(kuì),馈送。
指运送粮食。
⑤胶漆之材:古代弓箭甲盾的保养维修所必须的胶和漆。
这里泛指制作维修武器装备所需的各种物质。
孙子兵法13篇原文
孙子兵法13篇原文《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共分为十三篇。
下面将对这十三篇的原文进行简要介绍。
第一篇:计篇。
这篇主要讲述了作战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军队的编组、兵员的选拔、军事情报的获取等。
关键词:谋略、计策、决策。
第二篇:作战篇。
这篇探讨了如何应对敌方的各种战术行动,包括包围、避敌锐气、对敌弱点的攻击等。
关键词:战术、行动、指挥。
第三篇:谋攻篇。
这篇讲述了如何运筹帷幄、出奇制胜。
主要内容包括了攻城策略、埋伏、奇袭等。
关键词:进攻、谋略、计谋。
第四篇:军形篇。
这篇主要介绍了军队的布阵,包括横队、纵队、斜队等不同的阵形,以及兵种的搭配。
关键词:布阵、队形、兵种。
第五篇:兵势篇。
这篇讲述了分析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找出优势和劣势,并制定相应的作战策略。
关键词:实力对比、优势劣势、战略。
第六篇:虚实篇。
这篇强调了战争中的虚实之分,利用虚假的手段引诱敌人,创造应战的时机。
关键词:虚实、欺敌、反击。
第七篇:军争篇。
这篇阐述了战争中的攻守之道,重点讲述了如何在防守时保持坚守,以及攻击时的迅速攻破敌方。
关键词:攻守、坚守、攻破。
第八篇:九变篇。
这篇强调了在战争中的灵活变通,适时调整计划和策略,并采取变化多端的方式来控制战局。
关键词:灵活、变通、控制战局。
第九篇:行军篇。
这篇讲述了军队在行军中的原则和方法,包括保持纪律、合理安排休息和补给等。
关键词:行军、纪律、休息。
第十篇:地形篇。
这篇强调了地形对战争的影响,讲述了如何根据地形条件来制定作战计划,并充分利用地理优势。
关键词:地形、作战计划、地理优势。
第十一篇:九地篇。
这篇详细介绍了九种地理环境对战争的影响,包括平原、山地、水域等不同地方的作战特点和策略。
关键词:地理环境、作战特点、战略。
第十二篇:火攻篇。
这篇讲述了火攻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如何在战争中运用火攻来破坏敌军阵容和士气。
关键词:火攻、原理、应用。
第十三篇:用间篇。
这篇论述了间谍和情报工作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包括招募间谍、收集情报、破坏敌方间谍等方面的内容。
孙子兵法作战篇读后感
孙子兵法作战篇读后感孙子兵法作战篇读后感作战》篇是《孙子兵法》第二篇,也是最重要的一篇。
之所以说其最重要,是参军事历史角度说的。
《作战》篇的本义是说,要速胜,不要持久战,因为对后勤的消耗太大,对人员的消耗太大,对国力的消耗太大。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很容易遭受别人暗算从而面临消灭的危险。
孙武在这篇文章里提炼出核心观点:“兵贵胜,不贵久”。
在实际战争中,政治家和军事家们多反其道用之,即强调打击对方后勤保障、消耗对方国力的重要性,取得战略优势,从而赢得战争。
最著名的就是抗战。
在抗战初期,日本妄想三个月灭亡中国,咄咄逼人之势、对极端蔑视之情溢于言表。
日本人狂妄的背后其实是宏大的虚弱,即日本军力强,却面临资源少、后继乏力的困境,持久作战不利于日本,速决战利于日本。
因此,毛泽东因地制宜提出“持久战”战略,在人力上、资源上、士气上不断消耗日本,通过长期战争,积累对日本的作战经历,扩充实力,将战略态势由劣势转为优势,最终取得对日作战的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对英国的潜艇战也属于消耗战,即德国击毁英国舰艇的速度快于英国制造舰艇的速度,不断削弱英国海军实力,使得德国海军由弱势转变为优势。
这一战略是好的,只是后来由于美国人参战未能成功。
当时,盟军除用军舰外,还用航母飞机打击潜艇,沉重打击了德国人的潜艇部队,德国海军的战略进攻态势也得到彻底遏制,此后不断走向衰败,直至最后灭亡。
中国三国时期,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对抗,司马懿之所以能够取胜,就是采用了打击对方后勤保障的正确战略。
当时,蜀军北伐,最大的弱点就是后勤保障困难,纵是一代天才诸葛亮也没法解决。
司马懿看准了这一点,在与诸葛亮反复比赛中,不断消耗蜀军实力,等蜀军无力支撑作战时,自然撤走。
刘邦和项羽的比赛被人称为十战九不胜,最终刘邦胜出。
除了刘邦善于用人外,刘邦人力和后勤保障充足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与之相比,项羽的后勤保障和人力保障就很差,归附他的人才还不断外流到刘邦处。
总有一天,双方的战略态势会发生逆转,那时刘邦自然会战胜项羽,取得胜利。
孙子兵法作战篇第二
(22)钟:古代容量单位,每钟64 斗。 钟 古代容量单位,每钟 (23)■秆:饲草。■(qí):同萁,豆茎;秆(gǎn),禾茎。 ■ ):同萁 ),禾茎 饲草。 ):同萁,豆茎; ),禾茎。 ):重量单位 (24)石(dàn):重量单位,每石 石 ):重量单位,每石120 斤。 (25)取敌之利者,货也:货,财货,这里指用财货奖赏的意思。 取敌之利者,货也: 取敌之利者 财货,这里指用财货奖赏的意思。 全句意为,要想夺取放军的资财,就要奖赏士卒。 全句意为,要想夺取放军的资财,就要奖赏士卒。 司命: (26)司命:古星名。此处借喻为命运的掌握者。 司命 古星名。此处借喻为命运的掌握者。
[译文 译文] 译文 因为吃敌粮食1 相当于从本国运输20 因为吃敌粮食 钟,相当于从本国运输 钟;就 地征集饲料1 相当于从本国运输20 地征集饲料 石,相当于从本国运输 石。 要使军队勇敢杀敌,就要激起他们对敌人的仇恨; 要使军队勇敢杀敌,就要激起他们对敌人的仇恨; 要使军队勇于夺取敌人的资财,就要奖赏士卒。 要使军队勇于夺取敌人的资财,就要奖赏士卒。 在车战中,凡缴获战车10 辆以上的, 在车战中,凡缴获战车 辆以上的,要奖赏最先 夺得战车的人,并更换战车上的旗帜, 夺得战车的人,并更换战车上的旗帜,混合编入己方 车队之中,对俘虏的士卒要优待和供养他们。 车队之中,对俘虏的士卒要优待和供养他们。这就是 所谓战胜敌人而使自己愈加强大。 所谓战胜敌人而使自己愈加强大。 所以用兵作战最贵速胜,而不宜持久。 所以用兵作战最贵速胜,而不宜持久。精通用兵 之法的将帅,是掌握人民生死命运的人,是国家安危 之法的将帅,是掌握人民生死命运的人, 的主宰。 的主宰。
[原文 原文] 原文 食敌一钟(22),当吾二十钟,■(萁) ,当吾二十钟, 食敌一钟 一石(24),当吾二十石。 秆(23)一石 一石 ,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25)。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 。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 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 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 谓胜敌而益强。 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 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生民 之司命(26),国家安危之主也。 之司命 ,国家安危之主也。
孙子兵法之作战篇第二:原文、译文、点评
孙子兵法之作战篇第二:原文、译文、点评原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运输,运输则百姓贫。
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
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盾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译文孙子说:几兴兵打仗的一般规律,要出动战车千辆,辎重车千辆,军队10万,还要千里运粮;那末前方后方的经费,招待外交使节的开支,器材物资的供应,武器装具的保养补充,每天要耗费千金,然后10万大军才能出动。
用这样大的军队作战,就要求速胜。
持久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挫伤,攻城就会耗尽力量,让军队长期暴露在国外,会使国家财政经济发生困难。
如果军队疲惫、锐气挫伤,军力耗尽、经济枯竭,则列国诸侯就会乘此危机起兵进攻,那时虽有很高明的人,也无法挽回危局了。
所以,用兵打仗只听说宁拙而求速胜的,没见过求巧而久拖的。
战争持久对国家有利,是从来没有过的。
所以,不能完全了解用兵害处的人,就不能完全了解用兵的好处。
善于用兵的人,兵员不征集两次,粮秣不三次运送;武器装备从国内补给,粮秣就敌国征集,这样,军用粮秣就可以满足了。
国家因用兵而导致贫困的,远道运输是个重要原因;远道运输就会使百姓贫困。
孙子兵法读后感之作战篇全面预算
孙子兵法读后感之作战篇全面预算作战篇之全面预算——孙子兵法读后感:上几篇文章主要是介绍了“始计篇”的八个部分,“始计篇”从“道”的战略高度揭示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基础条件。
接下来介绍《孙子兵法》的第二篇“作战篇”,这一篇文章主要是从用兵对国家经济实力的依赖关系阐明,只宜“速”,不宜“久”的重要原则。
一、兵法解析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意思就是:根据用兵作战的原则,若动用轻型战车千辆,辎重车千辆,全副武装的士兵十万,并且还要越境千里,运送军粮的话,那么前方与后方的费用,款待使节、策士的开支,器材物资的供应,车辆兵甲的维修保养,每天都要耗资千金,然后十万大军才可出征。
“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孙子在这里提出了战争对经济的依赖。
进行战争,首先要策划费用、粮草、车马、用具,然后才兴兵出征,这样才会有胜算的可能,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的是同一个道理。
在孙子时代兴兵10万,尚且日费千金,那么到了现代,随着武器的更新,各种现代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军费开支更是创下了天文数字。
据统计,现在军队需用的作战物资已达300多万种,仅油料型号就有100多万种,雷达指挥仪一万多种。
军需物资不仅在种类上激增,在数量上也日益膨胀。
1760年,俄军夺取柏林时,炮兵共发射炮弹1200多发,消耗弹药2.5吨。
1945年,苏军攻打柏林时,消耗弹药量为26230吨,即增加一万多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侵越作战中,投入美军50万人,年战争消耗达300亿美元。
到了90年代,海湾战争,历时仅42天,但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耗资达1133.3亿美元,平均一天日耗资达27亿美元,相当于侵越战争一年的开支。
由此可见战争对经济的依赖。
孙子的“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的论点,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
战争必然要大量耗费物力,所以孙子在《作战篇》中详细预算战费,恳切地提出劝勉:只有物资齐备,方可出兵。
孙子兵法原文加译文
孙子兵法原文加译文孙子兵法原文加译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
那么孙子兵法原文加译文是什么?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孙子兵法原文加译文,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始计篇【原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译文】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是关系民众生死的所在,是决定国家存亡的途径,不能不认真加以考察、研究。
【原文】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译文】应该以五个方面的情实为纲,通过具体比较双方的基本条件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所谓“道”,就是从政治上使民众与君主的思想一致,这样,民众就能与君主同生死共患难,誓死效命,毫无二心。
所谓“天”,就是气候的阴晴、寒暑、四季节令的更替规律等。
所谓“地”,就是指行程的远近、地势的险峻或平易,战地的广狭,是死地还是生地等。
所谓“将”,就是看将领们是否具备智、信、仁、勇、严五种素质。
所谓“法”,就是指部队的组织编制制度,军官的职责范围规定,军需物资的供应管理制度等。
大凡这五个方面,将领们没有谁没听说过,但只有透彻掌握了的人才能取胜,没有透彻掌握的人则不能取胜。
因而,还要通过比较双方的具体条件来探究战争胜负的情形。
这些条件是:双方君主哪一方施政清明、有道?将领哪一方更有才能?天时、地利哪一方占得多?军中法令哪一方执行得好?兵力哪一方更强大?士兵哪一方更训练有素?奖赏与惩罚哪一方更严明?我凭着对这些情况的分析比较,就可知道战争胜负的情形了。
孙子兵法完整解释及原文
孙子兵法完整解释及原文(一)计篇。
原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解释:孙武老爷子说啦,战争可是国家的大事呀,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死,国家的存亡,这可不能不认真考虑啊。
就好比咱们做重要的事儿之前,得把前因后果、各种利弊都想清楚,不能稀里糊涂就上。
原文: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解释:这里说要从五个方面来分析研究,通过比较双方的各种条件,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形。
这五个方面就是“道”“天”“地”“将”“法”。
“道”就是让老百姓和君主的意愿一致,这样大家就能同生死、共患难,国家就不会有危险;“天”呢,就是指昼夜、晴雨、寒冷炎热、四季更替这些自然现象;“地”就是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要平坦、地域的广阔狭窄、地形是否有利于攻守进退;“将”就是要求将领要有智谋、讲信誉、有仁爱之心、勇敢果断、纪律严明;“法”就是指军队的编制、将吏的职责划分、军需物资的供应和管理等制度。
这五个方面,将领们都得知道,了解这些的就能打胜仗,不了解的就很难取胜啦。
(二)作战篇。
原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
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解释:孙武说呀,凡是用兵作战的一般规律,要出动轻型战车千辆,重型战车千辆,军队十万,还要从千里之外运送粮食。
这样一来,国内国外的各种费用啦,招待宾客的花销啦,制作和维修兵器的材料费用啦,车辆盔甲的保养费用啦,每天都得花费大量的钱财,然后这十万大军才能出动呢。
这就告诉咱们,打仗那可是个烧钱的事儿,得做好充分的准备呀。
(三)谋攻篇。
原文: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孙子兵法第二篇作战篇精品PPT课件
利者,货
所以,要使军队勇敢杀敌,就要激励部
队;要使军队勇于夺取敌人的物资,就要
奖也赏。士兵故。激车在怒战车激战励,中得,财凡车物缴十获用乘战财车已货十奖上赏辆士以兵
上的,就奖励首先夺得战车的人,并且把
车,上赏敌人其的先旗得帜换成自己的旗帜,派出自
己的士兵夹杂乘坐;
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
之,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5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 久也。夫
所以用兵打仗只听说笨拙的方法
是 战兵速争久战持速久而听决而说国,对故利没 国有 家不者看见 有尽,见到 利知未弄 ,巧 是之的 不有持会久有也。的。
事情。所以不完全了解用兵有害方面
的人,就不能完全了解用兵的有利方
面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
兵之利也。
第二篇
作 战篇
1
一、原 译 文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2
革车孙千子快说乘速:,轻用带便兵的作甲车战十的万原则四,,匹千一马拉般里的要馈车动,粮用 轻,车则千辆,重车千辆,步卒十万这,里还指要辆向千里
之重外车运重或送车运粮辎食,那么泛前指方军后队方的供经应费,招待国 宾使节的经费,胶漆器材的补充,车辆盔甲的
11
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 益对强俘。获的故兵卒要优待和供养他们。
这就是所谓既战胜俘敌虏人也越加壮大了自
己兵 将。贵,所胜生以用, 民兵不 之作贵战贵久在。速胜故,知不兵宜久之拖。
所以懂得用兵的将帅,是民众的“司
命司命”命运,,的国掌家国握安家者危安的主危宰之。主主宰也。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12
二、中心思想
本篇主要论述的是战争与经济
的关系。从战争对人力、物力、财 力的依赖关系出发;重点论述了“兵 贵胜,不贵久”的速胜思想;提出了 “取用于国,因粮于敌”的重要作战 原则。
孙子兵法第二篇《作战篇》解读
孙子兵法第二篇《作战篇》解读原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
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
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意将务食于敌。
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箕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故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解读第一段提出举兵前要做那些准备,如: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
同时也说明了战争的高额支出,日费千金。
随后说出战争要速战速决不能够打长久战,久战钝兵挫锐,屈力殚货,诸侯乘其弊而起,带来的弊端,同时对于国家没有益处,也指出不充分了解用兵的坏处便不能明白用兵带来的利益。
例如:长平之战中白起也是利用赵国国力下滑,又急于求胜的弱点,引诱其主动出击而快速地歼灭45万赵军。
试想如果当时赵国坚持采用廉颇将军的坚守策略,由于秦国的供应链过长,即便是取得胜利,对秦国的国力也会大大的消耗。
善于用兵的将领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
此处提出以战养战的策略方针。
明确提出依靠自己国家的供给对国力消耗的严重性。
假如从国家运出100车辎重,实际到达前线只有50车,沿途护送的人力也要食用还不算有中饱私囊。
过度征税对百姓的生活也带来极大损害,严重的百姓流离失所,土地荒废等灾难性的伤害。
孙子兵法 第二篇《作战篇》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运用及体现
为了增强斯大林格勒守军的斗志,斯大林下达了 禁止城中居民撤离该城的命令。妇女和儿童们被 召集起来修建防御工事,斯大林作为最高指挥官 对战胜德国气了关键作用,用孙子的话说就“ 故 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而事 实也证明他的战略是正确的。8月23日,德军发动 了大规模的空袭,造成了一场火焰风暴,数以千 计的市民死于不断蔓延扩大的火区中,斯大林格 勒变成了一片瓦砾场。城中80%的居住区被摧毁。 在城中进行最后抵抗的守卫任务落到了第1077 AA 部队的肩上。这支部队中有许多没有受过训练的 年轻妇女志愿兵。尽管城中的部队无法得到友军 的支援,但是这支部队中的射击手仍然顽强地坚 守在岗位上,并且对德军的先锋部队进行了有效 的阻击。第16装甲师团不得不与17077部队短兵相
之奉,日费千金,然后 十万之师举矣。”(请 看视频1和2)由此说明 军队在外战争的补给是 尤为重要的。在战争中 俄军节节败退,他们与 德军相比较而言不利于 打阵地战,因为德军有 大量的装甲车开道,火 力猛烈俄军无法抵抗, 希特勒却野心膨胀。
德军士兵
苏军战士在废墟中激战
(请看视频3,4)在1942年7月对斯大林格勒进行
了猛烈进攻, 7月17日,德军在顿河河曲发动攻 势,伟大的斯 大林格勒保卫战开始了。德军发起 连续性的猛攻,力图突破顿河防线,而苏军进行 了顽强的 反击。8月23日,德军付出惨重代价后 才突破顿 河防线,渡过顿河河曲,开始直接攻击 斯大林 格勒。在这紧急关头,苏联最高统帅部 命令该 城守军采取一切措施守住阵地,消灭逼 近伏尔 加河的敌人。在苏联军民的英勇狙击下, 德军 的锐气受到严重挫伤。到9月13日, 德军 才攻入 斯大林格勒市,双方开始了更为激 烈的 城区争夺战。德军为了侵占这座名城,又从
志着收复沦陷领土的开始,并最终迎来了1945年5 月对纳粹德国的最后胜利。
《孙子兵法 》第二篇:作战篇 原文+注解+译文
《孙子兵法》第二篇:作战篇原文+注解+译文原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①,革车②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③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④,胶漆之材⑤,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⑥则国用不足。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
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
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胃矢弩,戟矛橹⑦,丘牛⑧大车⑨,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秆⑩一石⑪,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生民⑫之司命⑬,国家安危之主也。
注解:①驷:以四匹马驾驭的轻型战车。
②革车:重车、辎车,用来运载军粮器械。
③馈:运送。
④用:开支。
⑤胶漆之材:古代弓箭甲盾的保养维修所必需的胶和漆。
这里泛指制造与维修弓矢等作战器械的物资。
⑥暴师:军队长期在外。
暴,同“曝”,暴晒、露之义。
⑦甲胃矢弩,戟矛橹:通“盾”。
甲,用来保护躯干的装备。
胄,用来保护头颅的装备。
盾、橹,用来遮蔽身体,特别是石头、弓弩的攻击。
矛橹,《十一家注》本作“蔽橹”。
甲、胄、盾、橹都是防护性的装备;矢、弩、戟、矛都是杀伤性的武器。
⑧丘牛:从兵役中征集来的牛。
⑨大车:主要运载辎重的牛车。
⑩秆:,同“萁”。
秆,禾。
这里泛指牛马等牲畜的饲料。
⑪石(dàn):古代的容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
⑫生民:指一般的民众。
⑬司命:宿命,此处引申为命运的主宰。
译文:孙武说:用兵作战,需要的物资准备有战车千辆、辎重车千辆、全副武装的士兵十万,还要越境千里来运送粮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操曰:欲战必先算其费, 务因粮于敌也。
张预曰:计算已定,然后
完车马,利器械,运粮草,约 费用,以作战备。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14
三、本篇主要韬略及应用
韬略五 兵贵神速,以快制胜
司马懿神速擒孟达
曹操神速破乌桓
后唐军神速取大梁
“宝石行动”
清风店战役的“围城打援” 希特勒闪击波兰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15
第 二 篇
作 战 篇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1
一、原 译 文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2
孙子说:用兵作战的原则,一般要动用 四匹马拉的车, 快速轻便的车 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 这里指辆 轻车千辆,重车千辆,步卒十万,还要向千里
则
之外运送粮食,那么前方后方的经费,招待国 重车或运辎 泛指军队 供应 重车 宾使节的经费,胶漆器材的补充,车辆盔甲的
乱军心,导致敌人的胜利。 引导、导致
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31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 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 用者胜;
所以,有五种情况可以预见胜利: 凡是能看清情况知道可以打或不可以 打的能胜利;懂得兵多的用法和懂得
兵少的用法的能胜利;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32
不虞者胜;
吃敌粮一“钟”抵得从本国运输的二 十“钟”;用草料一“石”,抵得从
六十四斗,一斗为10升
本国运输的二十“石”。 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 石。 饲料 10斗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10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 之利者,货
所以,要使军队勇敢杀敌,就要激励
部队;要使军队勇于夺取敌人的物资,就
用财货奖赏士兵 要奖赏士兵。在车战中,凡缴获战车十辆 激怒 激励 财物
6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 粮不三载;
善于用兵的人,兵员不征集两次, 征集 兵役 粮秣不运输三回;军需自国内取用,粮
秣就敌国征发,这样军队的粮秣供给就
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 可以满足了。 依靠 武器从国内食可足也。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7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 输则百姓
国家之所以会因军队出动而贫穷 军队 的,就是由于远道运输,远道运输,
又三月而后已。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23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 杀士三 将帅非常愤怒,命令与驱使他的军队
象蚂蚁一般去爬越城墙,士兵伤亡三分之 愤怒,脾气暴躁 象蚂蚁一般爬梯攻城 一而城还是攻不下来,这就是攻城的灾害
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 呀!
灾也。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24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 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 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 七; 费,破车 “公室”的耗费,车辆损坏,马匹疲 蔽,盔甲、箭弩、戟盾、蔽橹以及运输用 罢马,甲胄矢弩,戟盾蔽橹, 疲劳 头盔 作屏蔽的大盾牌 大 的牛和大车,也要损失十分之六。 丘牛大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车,十去其六。
9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 所以聪明的将帅务求就粮于敌国。 钟,当吾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16
三、本篇主要韬略及应用
韬略六 就地取材,以战养战
诸葛亮陇上抢割新麦
丽食其献计取陈留
李牧和李光弼巧施“美马计”
刘裕就地取粮灭南燕
淮海战役敌我两军的后勤 可口可乐的“当地主义”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日军侵华战争
17
第 三 篇
谋 攻 篇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18
一、原 译 文
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 “百姓”就会贫困。在军队集聚的地 物价飞涨 百姓财竭, 方,东西就会涨价,东西涨价,就会 财竭则急于丘役。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使得“百姓”财富枯竭,百姓财富枯 赋税徭役 竭就难征收赋税和兵役。
8
力屈、财殚,中原内虚 于家。百
力量耗尽,财富枯竭,国内千里原野, 国内 家家空虚。“百姓”的财产要耗去十分之
兵力比敌人少就要退却,实力比敌 脱离、摆脱 避免 人弱,就要避免决战。如果弱小的军队
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力量 坚 强大之敌 俘虏
弱小 守 固执坚守,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了。 的军 硬 队 拼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28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 周则国必 将帅好比是国家的辅木,将帅和
辅助,引申为助手 国家的关系如同辅车相依。如果相依 无间,国家一定强盛;相依有隙,国
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 修造弓箭盔甲和帽子等用 的材料 补修,每天要开支“千金”,然后十万军队才 后前方 各诸侯国使节 车
能出动 盔甲 保养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出动
3
用这样的军队去作战,就要求速胜,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 挫锐,
用兵作战 军队疲惫 持久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挫伤;攻城就
要求速胜 锐气挫伤 会使力量消耗;长久出兵在外,就会使国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5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 久也。夫
所以用兵打仗只听说笨拙的方法 是速战速决,没有见到弄巧的持久。 听说 看见 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战争持久而对国家有利,是不会有的 事情。所以不完全了解用兵有害方面 的人,就不能完全了解用兵的有利方
故不尽知
面。
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 兵之利也。
韬略八 知彼知己 百战不殆
石达开智挫湘军水师 敦刻尔克的迷茫
拳王泰森出狱第一战 卡西欧与夏普计算器之战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38
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 以上的,就奖励首先夺得战车的人,并且 赏其先得 把车上敌人的旗臶换成自己的旗臶,派出
自己的士兵夹杂乘坐;
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 之,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11
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 而益强。故 对俘获的兵卒要优待和供养他们。
这就是所谓既战胜敌人也越加壮大了自 俘虏
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 己。所以用兵作战贵在速胜,不宜久拖。 将,生民之 所以懂得用兵的将帅,是民众的“司
强,辅隙则国必弱。 家一定衰弱。
漏洞、缺陷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29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 不知军
所以,国君不利于军队的情况 危害、贻害 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 有三种:一是不懂得军队不可以前进
告诉 军之不可 而叫他前进,不懂得军队不可以后退
而叫他后退,这就会束缚军队; 羁縻、束缚
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
所以善于指导战争的人,使敌人 的军队屈服而不用交战,夺取敌人的 城堡而不用硬攻,毁灭敌人的国家而 不需久战。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25
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 一定要用全胜的计谋争胜于天下, 不顿而利
这样,军队不至于受到挫伤,而胜利 全胜的谋略 疲惫、受挫
可以完满取得。这就是谋划进攻的法
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则。 完满
官兵有共同的愿望,同心同德进行
战斗就能胜利;自己有准备以对付疏忽 备,准备 懈怠的敌人的能胜利;将帅有指挥才能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 而国君不加以牵制的能胜利。这五条, 知胜之
是预见胜利的方法。 驾御,按牵制、干预
道也。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33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 战不殆;不
所以说,了解敌人,了解自己,百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26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 所以用兵的法则,有十倍于敌人的 五则攻
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 十倍 就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要 设法分散敌人,与敌人相等的兵力就要 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 势均力敌 善于抗击敌人。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27
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 避之。故
击破敌人的“旅”就差一些;使敌人全 “卒”完整地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的 500人为一旅 100人为一卒 “卒”就差一些;使敌人“伍”完整地 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的“伍”就差一 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 50人为一伍 些。
次之。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21
善者也;
因此,百战百胜,还不算好中最好, 好中最好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 不战而使敌人屈服,才算是高明中最高
命运的掌握者 主宰 命”,国家安危的主宰。
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12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二、中心思想
本篇主要论述的是战争与经济 的关系。从战争对人力、物力、财 力的依赖关系出发;重点论述了 “兵贵胜,不贵久”的速胜思想; 提出了“取用于国,因粮于敌”的 重要作战原则。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13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35
曹操曰:欲攻敌,必先谋。
张预曰:计议已定,战
具已集,然后可以智谋攻。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36
三、主要韬略及其应用
韬略七
韩信一书降燕国
上兵伐谋
兵不血刃
陈泰不战退姜维
美国巧解氢弹坠失事件 古巴导弹危机 肖劲光孤胆降敌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陈庚伐谋,先声夺人
37
三、主要韬略及其应用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19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 国为上, 孙子说:一般指导战争的法则是, 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 地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的“军”就 12500为一军 之, 差一些;
使敌人举国完整地屈服是上策,击破 完整 敌国就差一些;使敌人全“军”完整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20
全旅为上,破旅次之; 全卒为上, 使敌人全“旅”完整地降服是上策,
也。故上 明的呀!所以,指导战争的上策是挫败
敌人的战略计谋,其次是挫败敌人的外
交,再次是进攻敌人的军队,下策是攻 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 讨伐、攻打 城。攻城的办法是不得已。 兵,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