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应急预案及抢险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循“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
护环境优先、防止和控制优先的”原则,做到迅速、准确、有效、体现“事故损失控制、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和持续改进”的指导思想。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土体失稳坍塌、基坑变形过大、挖土对周边环境(包括周边建筑物、公共道路、地下管线)产生重大影响或已有影响征
兆时,必须启动本应急预案。
对于本工程来说,基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常规风险如下:1.由于基坑开挖的不对称等现场施工的制约,基坑围护结构可能存在受力不均匀的情况,造成存在围护结构和支撑体系的局部受力和变
形偏大。
2.基坑内降水措施达不到设计和规范的要求,造成开挖过程中开挖面较泥泞,坑内动态土坡出现局部滑坡或坡体失稳等现象。
3.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体出现局部渗漏现象。
4.周边环境(如低矮建筑物、道路、市政管线等)的沉降或侧移偏大。
5.以及其它可能出现的风险。
一般风险技术对策
1.基坑工程实施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和主体结构的规模和挖深,
已经进行了详细的基坑围护设计,支护结构根据计算分析结果进
行设计,设计方案需要通过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科学技术委
员会组织的专家评审。
2.安全、可行的方案在实施之前还要与基坑各分项工程的实施单位
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各相关单位协商确定好各分项工程(包括围
护结构的施工、土方开挖、降水、监测)方案,基坑工程实施阶
段严格按照预定方案执行,过程中保持信息化施工,各方及时沟
通和联络,准确掌握现场的各种情况,保证基坑工程的顺利实施。
3.现场施工造成的围护结构和支撑体系的受力不均衡是不可避免
的,在基坑围护设计中应考虑受力不均衡的问题,对个别构件进
行了专项设计和分析。如现场出现局部位置的受力或变形较大的
情况,可根据现场的监测报告,认真分析原因,调整施工进度。
4.基坑开挖要分层分块进行,动态土坡的稳定性也不可忽视,围护
工况设计中,浅层土体的动态土坡留设坡度不大于1:2,深层土
体的动态土坡留设坡度不大于1:。设时间较长的土坡需要设置护
坡措施。现场储备足够的防汛防台物资,遇大雨时应对基坑土体
进行覆盖。并及时排除明水,避免地表明水渗入土体。
5.为增强增强止水效果,止水帷幕接缝处如开挖时仍然出现局部的
渗漏,可找准渗漏点及时进行封堵。
6.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开挖过程的监测中
如发现周围环境中出现变化速率过快时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对其
进行保护,如调整施工进度,局部进行注浆加固等。
7.由于基坑工程中的许多不可预计性,现场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
风险。保证基坑工程的信息化施工,对于基坑工程的安全至关重
要。对于现场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时通报有关各方,相关各方及时
协商,在第一时间发现原因,商讨解决办法。经过支护结构的可
靠设计和对现场施工的严格监督和控制,必定可以将基坑工程的
风险降低到最小的程度,顺利完成本工程的施工。
应急预案组建
在工程开工前首先建立以土建总承包为主,有围护体分包单位、业主、总包管理和监理参加的抢险小组。对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无法预测而可能出现的前期施工质量问题作足够的思想上、物质上、劳动力上的准备,一旦发现危险情况及时处理及解决。做到“先处理、后施工”
的原则,杜绝盲目施工。
应急预案内部救援队伍和物资
主要救援人员
木工班一个班组
电工2名
架子工一个班组
电焊工一个班组
注浆班组
应急预案的启动
对于本工程的各项内容,当超过报警值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主要报警值如下:
1、立柱沉降:累计变化量±15mm,日变化量±3mm(连续2天);
2、围护墙与立柱桩的差异沉降:
累计变化量±10mm,日变化量±3mm(连续2天);
3、墙顶垂直和水平位移:累计变化量±20mm,日变化量±3mm(连续2天);
4、围护结构及坑外土体测斜:
累计变化量±30mm,日变化量±3mm/天(连续2天);
5、坑外地表垂直位移:
累计变化量±20mm,日变化量±3mm/天(连续2
天);
6、坑外土体分层沉降:累计变化量±25mm,日变化量±3mm(连续2天);
7、支撑轴力:第一道支撑4500kN、第二道支撑11000kN、第三道支撑
11000kN、第四道支撑11000kN、第五道支撑11000kN;
8、围护墙体应力:设计值的80%;
9、围护墙侧土应力:设计值的80%;
10、坑外地下水位:累计变化量±500mm、日变化量±350mm(连续2天);
11、周边建(构)筑物垂直位移: 累计变化量±20mm、日变化量±2mm;
12、地下管线位移: 累计变化量±10mm、日变化量±2mm(连续2天);
13、建(构)筑物裂缝: 累计变化量±15mm、日变化量±2mm;
一旦有现场人员发现(看到、听到)现场发生事故、险情征兆,应急预
案随即启动。
应急抢险、救援措施
当出现险情或正在发生险情时,项目部应急工作小组一方面将情况如实上报上级部门,向监理、设计等相关单位汇报,另一方面立即根据事故、事件类别和严重程度选取针对措施。
a 支撑轴力、位移值报警
(1) 检查现场状况和之前的施工记录,查找是否同时有其他险兆或危险行为,比如连续墙是否渗水、土方是否没有按要求分块限时挖、出现未撑先挖情况等,一方面将有关情况及时反馈设计单位,另一方面现场进行原因分析,必要时对支撑砼的强度进行测试。
(2) 增加人力、机械加快当前施工分块的速度,已挖区域的支撑随即进行,此时支撑砼掺加早强剂,力求尽快起到作用。
b 支撑破坏
当发现支撑有裂缝时,测得裂缝宽度以及当时支撑轴力,反馈设计单位,根据设计单位指令对砼支撑作加固。
c 地下连续墙侧向变形超过报警值
(1) 立即检查砼支撑是否有损坏的迹象,包括是否有裂缝及其他异常情况,检查坑内挖地下水位,将当前相关监测结果和现场状况报告设计单位,与设计单位协商确定控制措施。
(2) 如果报警处连续墙边地面有堆载,应立即全部搬出,在问题解决前,禁止该侧施工车辆通过,减少施工动荷载。
(3) 如发现围护墙背土体沉陷,应设法控制嵌入土体部分的位移,现场可进行以下紧急措施:
增设坑内降水设备,降低地下水,如果条件许可,也可在坑外降水。
已经进行坑底加固,经检测加固土体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并有充分数据表明由此产生。可采用双液注浆补强,提高被动土压力(具体见下)。
监测频率加密,一天至少一次,并注意观察连续墙接缝处的变化,发现渗水现象及时进行堵漏。
根据设计单位的要求对施工方的措施进行适当调整。
d 连续墙渗水
(1) 如渗水量极小,为轻微滴水,且监测结果也未反映周边环境有险兆,则只在坑底设排水沟,暂不作进一步修补。
(2) 如渗水量逐步增大,但没有泥沙带出,而周边环境尚无险兆,可采用引流修补的方法。
(3) 如渗水量较大,呈流状,或者接缝渗水时,应立即进行堵漏。如渗水量比较大则渗水部位深0.10m左右,在中间埋设导流管,抢注双快水泥,等到双快水泥硬结(一般在半小时左右)后从导流管内注射聚胺脂,将渗水部位封闭。
(4) 当新建连续墙渗漏水量为流体状时,应立即进行组织堵漏。
e 坑底流沙
(1) 降水是防治流砂的最有效的办法,当出现流沙现象,在基坑内增加水井点,或加大抽水速度,将坑内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下1米。
(2) 加设基坑外降水井,孔深低于坑底标高,降低坑外地下水位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