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中的图形图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

发布:杨建荣时间:2011/12/5 16:22:10 来源:宁夏教研网点击:1962讨论:0 第二章第一节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

本节教学时数2课时

2.主要内容介绍

本节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相关内容基础上,通过观看、欣赏图像信息表达的实例,感受图形、图像在改善人机交互的效果、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率方面的价值。并通过对图像进行观察与分析,结合对教材的阅读,引领学生进一步理解像图像数字化表示的基本原理。

本节共有四部分,分别是:“图形、图像的视觉意义与特点”、“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表示”、“图形、图像的存储”、“图形、图像文件的压缩”。本节内容含量较大,教学难度也较大,而计划课时只有二课时,教学过程相对紧张,教师在教学时,应抓住重点,使学生把握本节所要掌握的最基本内容基础上,全面了解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本节建议课时分配为“图形、图像的视觉意义与特点”、“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表示”一课时、“图形、图像的存储”和“图形、图像文件的压缩”一课时。

第一部分通过阅读图文并茂的作品“纺织领域中一种新型的纺织材料—大豆蛋白纤维”,以及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图形、图像的特殊魅力,分析图形、图像的表达特点,并总结出图形、图像有信息表达中的视觉意义,激发学生利用图形、图像表达信息的兴趣。在本部分教学中,也可采用一些更加生动、鲜活的图像,如表现奥运会运动员拼博精神的、或者5·12地震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图像等等。使学生在观察图像的过程中,体验到更加丰富、细腻、真实的情感表达,体验到图像对人的情感的冲击。感受图形、图像在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率方面的价值。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前找出一些贴近自己生活的生动的例子,并在课程上向同学展示,说明图片所要表达的主题,图片中所包含的信息及其对表达主题的作用,并从审美角度对图片进行评价。这样一方面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图形、图像的视觉意义与

特点,在设计图片或多媒体作品时,能够恰当地利用图片表达自己的思想;另一方面使学生通过评价与鉴赏图片,体验其创作思想,明了其中所蕴含的意义,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本章学习内容的积极性。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即是教学目标的要求,同时也为后续课程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第二部分共有五个内容:“比较模拟图像和数字图像”、“图形、图像数字化原理”、“模拟图像转化为数字图像”、“图形、图像的分类”、“影响图形、图像显示效果的因素”。

第一个内容“比较模拟图像和数字图像”,可采取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首先对模拟图像和数字图像的概念作了简要的描述,因为学生在先前的学习和生活中,已经较多接触两种图像,因此,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两种图像各自的特点。

“图形、图像数字化原理”介绍了采样的概念及相关的两个重要参数。其中,分辨率这个名词广泛应用于数字影像的整个领域,而在不同领域中的内涵和表示方法并不一致,因此,这里对多媒体技术中常用的几种分辨率的概念进行了解释。在学生先前的经验和知识结构中,与“图形、图像数字化原理”相关内容很少,在进行教学时,可通过实验、观察,运用发现式和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逐步推进最近发展区,认识图像的数字化过程。

“模拟图像转化为数字图像”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图像数字化的途径及其特点,使学生能够根据工作需求,恰当、高效地获取比较理想的数字化图像。在进行这个内容的教学时,可组织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先前学习和生活中采集图像的经验进行总结。

“图形、图像的分类”主要介绍位图图像与矢量图形的概念及特点,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基础》时,就已经接触相关的概念,因此这部分的教学中,重点应放在位图图像和矢量图形的特点分析。同时,应使学生认识到数字图形、图像的获取有两种方式:将模拟图形、图像数字化和利用绘图软件制作图形、图像。将模拟图形、图像数字化后以位图图像存储在介质中;而利用绘图软件制作的图形、图像,根据使用的软件及制作方法的不同,可能是位图图像,也可能是矢量图形。

“影响图形、图像显示效果的因素”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影响位图显示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分辨率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在进行这段内容教学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扫描仪以不同的亮度、对比度和饱和度扫描图片,再利用视图软件或 Photoshop观察分析扫描结果。

第二部分的重点是“图形、图像数字化原理”,而其中的“采样”及其相关概念又是重点中的重点。“图形、图像的分类”在《信息技术基础》中学生学过相关知识,这里是对相关内容进行更深入的描述。“影响图形、图像显示效果的因素”的目的也是使学生加深对采样的相关概念的理解。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图形、图像的存储格式及其特点,并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各种图形、图像的表现效果。图形、图像一般是经过一定的编码技术压缩后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介质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这部分内容放在第四部分后面,学生可能更加容易理解。

第四部分包括“数据压缩的基本原理”、“多媒体文件的压缩”两个内容。

在内容安排上,教材首先给出了“数据压缩的基本原理”这样的上位概念,介绍了数据压缩的相关概念、香农提出的基于信息熵的编码定理,以及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的概念。通过实践使学生感受文本文件与多媒体文件压缩的特点,以及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的特点,熟悉文件压缩的两类方法。

“多媒体文件的压缩”包括“图像文件压缩”、“压缩的基本过程”和“其它多媒体文件的压缩”三个内容。重点是“图像文件压缩”,主要介绍了图像文件压缩的理论依据及方法;“压缩的基本过程”是教学难点,在教学应充分利用自制的教学课件,通过示意图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音、视频文件的压缩与图像文件的压缩有着一些类似之处,“其它多媒体文件的压缩”为后续相关课程的教学做好了知识和方法的铺垫。

第四部分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

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表示:它是多媒体技术应用中三个数字化表示原理的第一个,在后续课堂教学中,“声音的数字化表示”、“视频的数字化表示”与图像的数字化表示有相通或类似的思想,图像的数字化表示的学习,对后续的两节课堂教学有着重要奠定基础和方法迁移的作用。

教学难点:

图像的数字化表示:学生没有相关或类似先前经验,以及学生二进制数字相关知识的缺乏,图像的数字化表示方法在本节甚至本课程中也是一个难点。

4.教学案例推介

案例一

图像的数字化表示

(一)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在信息技术设备中存储的图像是如何用数字形式表示出来的。包括两部分:1.图像的分割,即以像素为基本单元,组成数字化图像;2.像素的数字化表示方法。本节课的教学的顺利完成,对后续的课堂教学有着重要奠定基础的作用。它是本课程理论部分教学的重点。

(二)学习者分析

学生没有相关或类似先前经验,甚至由于初中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更基础的二进制数字还相当陌生,因此,对学生进行课前针对性的补习辅导十分必要。

(三)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图像在多媒体技术中的表示方法

(2)理解图像数字化表示的相关概念

(3)能够估算图像在计算机中存储的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